| |
|
首页 -> 易经 -> 《周易的历史》,有图有真相!吧主加精哦。 -> 正文阅读 |
[易经]《周易的历史》,有图有真相!吧主加精哦。[第7页] |
作者:huodie2010 |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这个阶段,用教科书上的话来说,是传统“礼崩乐坏”的阶段,又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学术文化异彩纷呈的一个变革时期,是中华古代文明逐渐递嬗为中世纪文明的过渡时期”。 |
《周易》,就是这个精彩时代的产物。它一方面承载了古老、神秘的卜筮传统,一方面焕发出人文思想的光辉。这两者,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一部千古奇书,滋味无穷,历久弥新。 (闲话少叙,下一章开始经文内容。) |
好了,今天就贴到这儿吧,明天开始《周易》经文历史的部分。 |
今天的开始喽.......... |
十、《周易》经文中的历史 大家也许会有点失望了,因为接下来我们讲的,仍然不是解释每一句经文的意思,而是讲述经文背后的传统和历史。(在我看来,一句句地解释经文,简直就好像教人念了“B-I-R-D”四个字母的读音,却不告诉人“Bird”是什么鸟意思一样,是一件吃力又不讨好的事情。) |
废话不说,我们已经迫不及待要看这部大家都觉得很牛逼的书了。 翻开第一页,是《乾》卦吗?哦,不是,第一页是目录。哈哈…… |
不知道大家读书有没有直接看正文的习惯,但正规点的方式是要先看目录滴。 不翻目录,大家也知道这它有64章。 |
哪一章放开头,哪一章放结尾,就好比领导人物的座次,那是都有讲究的。更何况,排完了头和尾,中间还有好几十章要安排呢!前面已经说过,最早的时候大家图省事,八个一组,八八六十四就打发了。可是时代不一样了,春秋时候的人想法要复杂一些。 |
为了探究“卜楚丘”(为方便起见,以下不先假定他就是《周易》的最后定稿人)在排卦序时候的想法,我们先回顾一下历史上的经典卦序,除了前面已经讲过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图的排列方式,还有一种同样非常古老的排列法,称作“卦气排列法”,简单地说,就是把六十四卦跟全年的节气相配。很难说这种排序法究竟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但从八卦与八风相配的时间来看,类似构思至少在商代后期就应该已经存在了(后来可能又作了一番改进)。 |
比较古老的六十四卦卦气图如下: 有人会问:“这种排序法,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大师说:“易学名家尚秉和先生认为,一个卦之所以能对应着某个节气,是因为它的卦象与那个节气的物候相符。比如冬至时的物候为‘蚯蚓结’(《吕氏春秋》:‘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蚯蚓结,麋角解。’),而《中孚》这个卦看起来就象是上下两只纠结成一团的蚯蚓,所以在卦气图上,与冬至节气相对应的那个卦就是《中孚》……” |
砖家认为:“卦象与物候的对应关系确实有许多巧合之处,但是也不免有许多牵强的地方。卦气排列法中体现得最明显的思想,是卦爻的阴阳数量。上半年(从《中孚》至《井》卦),一共有89个阳爻,91个阴爻,下半年(从《咸》卦到《颐》卦,一共有91阳爻,89阴爻。出现这样对称的数字,绝非巧合可以说明。如果当时排卦的人在考虑到这些数量关系的同时,还要兼顾卦象与物候的一一对应关系,应该说能够做到这一点绝非常人能及……后来扬雄创作《太玄》,也模仿《周易》的64卦创造了一个81卦的体系,同样沿用了这种以卦配节气的排列法。” 简单说来,把六十四卦按节气排列,使得这种排列具有了日历的用途。好比我们今天翻开日历,看到今天的卦是《中孚》,我们就知道近期会有“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等现象出现,等过了些日子,看到桃李开花,“仓庚鸣”的现象时,日历上已经翻到了《渐》这一卦。当我们把64卦翻完,新的一年又将开始,同样的现象和卦象将会再一次上演。 |
下图是卦象与物候的对应图(匹配尚不完整,仅供示意) |
春季图 |
夏季图 |
秋季图 |
冬季图 |
卦气的排列法,使得六十四卦最终排成的形状,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圆形。因此如果有人问到,易是什么形状时,想必大多数人都会认同“圆”这个答案。 天道圆圆。仿佛天道自来就是跟圆形有关系的。在上古文化中,不管这种圆形的器物和纹饰。 |
下图是薛家岗文化时期的陶球,上面复杂精美的花纹,不知道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蕴: |
下图是大汶口文化陶器口沿上呈环状排列的花纹 |
有人会问:天道跟圆形的关系似乎容易接受,可是易与圆形的关系又是什么时候存在的呢? 砖家认为:明确的实物证据,是在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居址出土的一个陶纺轮,上面画着一个呈环状排列的数字卦画, |
有人说:单独的一个卦还不足以说明六十四卦也曾经是按圆形排的呀?有证据没有? 砖家很无奈地说:这个难倒我们了。因为目前为止这样的图还没有找到,但根据王先胜先生在《绵阳出土西汉木胎漆盘纹饰识读及其重要意义》中的研究,表达这种思想的图式至少在西汉就已经存在了。如下图所示,这个西汉时期的漆盘上, |
砖家说:嗯,大家的注意力请不要集中在正中央那个极其类似阴阳鱼的图案上——有没有发现,最外围那圈上的十组直线刻痕啊?是不是跟大汶口文化的那些陶器口沿上的花纹很像呢? 有人会问:“是又怎么样呢?随便画几道杠装饰一下而已嘛!” |
砖家说:砖家之所以成为砖家,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发现常人难以察觉的内容。大家仔细数一数这十组刻痕,会发现它们其实分成两大组,一组六道杠的,共有6个,合起来就是六六大顺的36道;一组七道杠的,共有4个。合起来就是28道,正是二十八宿之数。36+28=64,它们的总数不多不少正是64卦的数量。如果说大汶口文化上的刻痕数量还未必能与易卦挂钩的话,西汉时期的这些刻痕则铁定摆脱不了与易学的关系。 |
有人会问: LZ,你绕了这半天弯子,究竟跟《周易》的卦序有什么关系吗? 哈哈,也就是说,最早的时候,人们把64卦排列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圆形。因为圆形是最容易与天道联系起来的。比如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同样也可以与一年的二十四节气相配合,摆成圆形图案: |
《周易》的作者在摆卦序的时候,必然也考虑过这样的圆形排列。 但事实上卜楚丘玩了一个比较高难度的动作。他把六十四卦排成的是一个方阵。如下图所示。 |
有人说了,这不是宋代时候的《周易消息升降卦本图》吗?怎么可能是春秋时期的原图呢?拿汉代以后的东西来解释先秦的内容,不是有点扯蛋吗? |
我们认为,这张图虽然跟河图洛书一样,出现得比较晚,但确实表达了卜楚丘排卦的本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张图上的64卦,按每卦中阳爻数量的多少排成了七排,每一排的阳爻数量自上而下依次是6、5、4、3、2、1、0。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一些,我们看看下面这个图: |
可以看到,图中出现的12个卦,正好拥有了那七种不同数量的阳爻。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开《周易》,按着阳爻数量的多少,依次把64个卦往这七排的架子上放,你将会惊喜地发现它几乎一直在维持着上下左右都对称的状态。也就是说,卜楚丘当年肯定也是像我们今天这样做的。 以下是我自己按《周易》的卦序排成的图,仅供参考: |
有的朋友照这个方法排完后说,看来按阳爻多少的顺序排列,确实是卦序中的一大原则,但它还存在两个问题,就是开始排到《剥》和《复》的时候形状稍微显得有点不完美,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还是不知道,为什么阳爻数量相同的卦,有的要先排,有的要后排呢? |
大师说:第一个问题嘛,郭顺红先生提出了一个想法,就是认为《周易》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点点错乱,只需要稍稍调整一下几个卦的位置,就会完全完美了。他的图是这样子的,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找找看他对作此调整的解释,此不赘述(不过,我们也可以认为,《周易》这样稍显不完美的排列未必是错的,而是有意为之,只是我们还没有领会其中深意而已)。 |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易经 最新文章 |
目前较为合理的阴阳之道图示 |
我个人很喜欢玄学,我想学易经那些怎么入门 |
好想知道答案 |
易经经文 |
革言三就怎么理解? |
问个简单的问题 |
易经儿童诵读本 |
阴阳交合解河洛,天下诸家对不同。 |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
颐是嘴,鼎是锅,大过就凭阳爻多…上等吧友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