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易经 -> 《周易的历史》,有图有真相!吧主加精哦。 -> 正文阅读 |
[易经]《周易的历史》,有图有真相!吧主加精哦。[第17页] |
作者:huodie2010 |
首页 上一页[16] 本页[17] 尾页[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二十八、《大壮》哪里壮?——接着大小说下去 有人问了,如果“大”就是阳的意思,那么《大壮》是不是讲的壮阳呢? |
呵呵。没错,可惜此“壮阳”非彼“壮阳”,《周易》中的“壮”字,很可能又是一个错别字。东汉古文大家马融就说“壮,伤也”,郭璞也说“淮南人呼壮为伤”。 |
所以,“大壮”,原本应该写作“大戕”,“戕”有戕害,残杀之意,所以,这一卦说的是“大”阳之气凶暴凌戾的意思。《彖传》就说“彖曰:大壮(戕),大者壮(戕)也。刚以动,故壮(戕)。” |
从意思上,《大壮》和《大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壮》的刚健而妄动,导致了戕害,而《大畜》的刚健而能止,却收获了保养阳刚的效果。 |
从“大戕”的卦名就可以明白,这一卦讲的应该是不要恃强妄动的道理。卜楚丘选择了什么样的形象来表达这个意思呢?繇辞中说得很明白—— “羝羊触藩”。 |
羝羊,就是公羊,藩即籓,籓篱的意思。“羊”和“阳”谐音,故“羊触藩”就是将那恃强妄动的阳气比喻成一头用角去顶篱笆的公羊! |
也许大家心目中的羊都是温顺无比的,但那是小绵羊和喜羊羊给人的印象,在天天放羊的古人眼里,羊不是这样子的,《史记》中就说“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这能够跟虎狼并驱齐驱的羊,只能是《大戕》卦中那刚狠好斗的羝羊! |
那么,卜楚丘是怎么从卦象上得出这个意象的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大戕》的上互卦就是兑,《说卦传》曰:“兑为羊”,而上卦震为动,下卦乾为健,羊健而动,当然要忍不住用角顶篱笆了! |
顶篱笆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呢?卜楚丘给出了四种结果: 第一, 羝羊触藩,羸(“累”)其角——一头顶进了篱笆却没有冲破,羊角反被卡在篱笆上,悲剧了…… 第二, 藩决不羸,壮(戕)于大舆之輹——公羊角没有被卡在篱笆上,成功地顶开了篱笆后,接着又去顶人家的车子; 第三, 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顶不开篱笆,又不知道后退,持续僵持中…… 第四, 丧羊于易——羊顶开篱笆跑掉了,再也找不回来。 |
篱笆与羊的战争,最终只会是两败俱伤的局面,篱笆被顶了固然很受伤,但羊跑丢了同样是件损失;所以卜楚丘点评道:“小人用戕,君子用亡”。 |
有人说:据砖家考证,“丧羊于易”是王亥放牧牛羊,被有易氏部落抢劫杀害的故事。 |
我们认为:这种莫须有的说法,放在《大戕》这一卦中,简直就是完全不管上下文的瞎扯蛋。繇辞中“丧羊于易”的“易”,其实是“场”的通假字,朱熹的《周易本义》中就说“或作疆场之场,《汉 食货志》场作易”。“场”的意思是空旷平地的意思,羊冲开篱笆跑到一马平川的地界上,哪里还能找得回来呢?最多是亡羊补牢罢了。 |
各位看官,今天就到此为止吧,明天继续啊…… |
各位看官准备好了吗?今天的要开始了哦…… |
砖家说:不要着急,大家请注意这卦名里还有一个赝品——“有”字。 大师很崩溃地说:靠,才看了几个卦啊,没几个卦名是全写对的…… |
砖家哈哈一笑:“这个准确率已经算高的了,《容成氏》不是连一个字都没写对么?《大有》中的‘有’字,写作‘又’、‘右’、‘佑’、‘佑’都是对的,其中最恰当的一个字,就是‘佑’字,在王家台秦简《归藏》中,这一卦的名字则写作《右》。” |
大师说:这么说来,“大有”就是“大佑”,那么,“大”(阳)究竟是在保佑谁呢? 砖家说:除了“小”(阴)还能有谁!且看《大佑》这一卦中,除了五个“大”(阳)外就只有一个“小”(阴),当然就是众星捧月,五阳辅佐一阴的意思啦! |
六五MM不仅上面有人罩着,下面也有人托着。比如九二的繇辞就说“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
六五之下有四个GG力捧,尤其是九二兄弟居于下卦正中,与她遥相呼应。上下都有人帮忙,无怪乎《彖传》说她“大中而上下应之”——这样的人当然到哪都不会吃亏的(有攸往,无咎)。 |
三十:炎帝和黄帝的战争——《同人》 《大有》倒过来看(一一一一八一),就变成了《同人》(一八一一一一)。 |
我们已经看到,卜楚丘围绕着这一女五男作了许多文章(如《小畜》和《履》等),但是他的灵感似乎没有穷尽之时。 如果从《大有》中可以看出众星捧月,从《同人》中又可以看出什么花样来呢? |
大师说:“紧要关头怎么不接着往下说了?黄帝和炎帝在哪打战?” 砖家耸耸肩膀:不是楼主TJ掉了,而是竹简写到这里就断掉了……不过没关系,这场战争非常有名,它发生的地点可以在其它的地方找到,比如: |
《论衡》曰:“黄帝与炎帝争为天子,教熊、罴、貔、虎以战于阪泉之野,三战得志,炎帝败绩。” 《列子 黄帝》曰:“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鹖、鹰、鸢为旗帜,此以力使禽兽者也。” |
由此可知,黄帝和炎帝打过的最著名一仗,就是在阪泉。这场战役还成为了龟卜中的一个典型兆象,如《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记载,“秦伯师于河上,将纳王……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 |
从卜偃的话中分析,“黄帝战于阪泉”的龟兆之象是一个吉兆(虽然对炎帝来说是个凶兆)。战争本来是要流血死人的事情,怎么会是一个吉兆呢?难道就因为它是黄帝打的? |
在《史记 五帝本纪》中,我们看到了这场战争的详细始末: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
原来,黄帝他老人家打仗,是因为“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所以,古人对阪泉之战的定义是:黄帝发动的一场救民于水火的正义战争。但是,仅凭正义是打不赢战争的,只有打赢了的战争才会变得正义。黄帝为了打败炎帝,做好了两手准备:“修德”和“振兵”。 |
这是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中。这也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比》和《师》两卦的主题。 有人说了:卜楚丘江郎才尽矣!翻来覆去只说战争,有意思吗? |
我们认为,《同人》与《师》卦有相通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卜楚丘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主题的两种风格的写法: 在《师》卦中,将战争与水联系了起来, 在《同人》卦中,与战争相联系的则是火。 |
兵形象水,阐述的是用兵之道;火性光明,阐发的却是战争对文明影响的积极一面。《彖传》就说:“《同人》……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
首页 上一页[16] 本页[17] 尾页[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易经 最新文章 |
目前较为合理的阴阳之道图示 |
我个人很喜欢玄学,我想学易经那些怎么入门 |
好想知道答案 |
易经经文 |
革言三就怎么理解? |
问个简单的问题 |
易经儿童诵读本 |
阴阳交合解河洛,天下诸家对不同。 |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
颐是嘴,鼎是锅,大过就凭阳爻多…上等吧友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