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易经 -> 无知老翁言易经实用。 -> 正文阅读 |
[易经]无知老翁言易经实用。[第20页] |
作者:无知老翁言易用 |
首页 上一页[19] 本页[20] 下一页[21] 尾页[2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第四十三章: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2、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3、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大义:言道德本义,柔弱胜刚强。柔弱也是无的本义。 1、天下最柔弱的物质,可以穿过最刚硬的物质,她是天地万物自然之理。 2、以无有可穿越最小的缝隙。我已知无的妙用和大效。 3、大道之理不是通过言语教授而能得。无字运用的机秘、天下自古懂的人极少。 |
一眼望去都是卦,却不想算,是我之卦的因产生了果, 还是卦道出了果 ,是卦之变,还是本应有此卦,是天道使我有此卦,还是他物,若是天道,那我随心出口导致了果,还是我的出口让人发生改变,信则有么,启不是言出法随。有些乱,总而言之卜者为天道的棋子还是跳出河面的望一眼的鱼或者一个变数,心中恐惧,大恐惧,是我影响了外物还是外物因我而变,就到这了,道法自然 |
第四十四章:1、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2、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义:言德有舍才得已生长。 1、名誉和身体谁更重要。身体与财货谁更重要。得到与失去谁是病态。 2、因为对万物万事太过关怀,必定耗费过多精力。对某物太喜爱,必积存的多,多则消耗的很慢。 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喻道不可取奢望,为知足。知止,不妄动、少欲望。知止不妄动道德则生长(不殆之义)。大义是少欲望、少妄动,德即生长(久之意)。 注:舍、损、无为是德生长的条件。取舍才生德 |
第四十五章: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2、大盈若冲,其用不穷。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4、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大义:道德在运用时,道体呈现的状态,容易发生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1、道体在圆满运用时,又有盈中之虚,有虚(阴阳才可变化),道的阴阳互动彰显道德和顺发展。 2、道体物质能量充足,才可用之不竭。 3、在道体中取直线似乎也是曲的,多呈弧形。感到无处不曲无处不圆。在道运用时人之态多呈笨拙之像,或似痴疯、呆若木鸡之像。入道后自知,她是人体最高级的运动状态,又称人体超速运动,很神奇,有实效。大辩若讷,此为道语。是天地言、大山大石言、自然万物言。知天地之语言,讷字玄机自现,不知此,难进大道。 4、静能降服燥热,寒冷降服大热。清静为天下正。 注:再言德的运用时,道埸的特征。有问题时取静天下自修正。 |
哪位有之前大师发的易经上的资料?麻烦发一下到我的邮箱978585995@qq.com可好,先谢了。 |
第四十六章: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2、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3、祸莫大於不知足。4、咎莫大於欲得。5、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大义:道德生长时常犯的错误? 1、天下太平,人民安康时,马的功能助农民务工和助农业生产。粪(马多运送肥料以助农事)。 2、天下战乱,战马多生活在郊外。丧失了马的本用,马是为人服务的,益农事助农事,为民众带来幸福。 3、修道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足。足何义?足是道体阴阳变化,不知阴阳的君臣、虚实的转换称不知足。言语无法表述,太难言。达此高度心身自明,是关健的问题。 4、修道又一常犯错误是有欲望,有欲望求道则离大道更远。易言:八月有凶,果而不可求德,与此义同。 5、因此能知道德之阴阳变化,是谓知(足)阴阳,能知阴阳大义道德乃常(足),道德才可生长。这一高度正确修悟二年可知。 注:德生长壮大道体达到的高度是条件,最众人皆犯的方向问题。 |
第四十七章: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2、其出弥远,其知弥少。3、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大义:再言道德在此段表现的特点。近十章都是此义,看似大义相近,其理意义重大。每章都是修练的大道法门。第五十章以后更为重要,是德的本义,是修练三年才知的大道。 1、道修练至此,则能不出户而知天地万物之阴阳。无需窥测天地万物而自知其运动规律属性。 2、吾心志力翱翔于道体,心志越大行道越远,其知欲少(道体有沉化轻,升邑国,向佛界无量佛转换,道称化虚灵 ,可与万物互通,从而知其属性)。 3、圣人(通道的大士)不行可知天地天物之大理。不用眼晴看(天目开即心力生大明,达此高度乾坤统明如白昼,非虚言。外国人信,说是科学,不是迷信。)天地万物以其属性而自动,以上非常清晣真实,丝毫不差。坚守无为自生成,是德的初步的本领。 注:练到的多了,不可迷信。是先哲的实践智慧,是科学。爱因斯坦也是以此境洞察天地万物之谜。天下学问是一样的,国外把道德经、易经奉为大宝,且深信不疑。 注:以后更玄,取舍有己,坚守中道。 |
第四十八章:1、为学日益。2、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3、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大义:世俗之学多以懂的越多越好,道之学则是丢的越多越好。 1、 世俗之学懂的越多越好,学的越多越好。 2、道德之学,就是舍,就是扔。舍所学、舍所思、舍自身、舍天地万象,以达虚灵入玄静(无为)。守玄静天地万物之理吾自明,消除一切束缚自己心智的枷锁,打开心窍,从而无所不能。 3、取乾坤大道常以无为而行法旨,如取有为,则不能得乾坤之阴阳变化之理。 这句话是道德的新生大课题,开始进入易经下经的内容。不知坤之义,是谓永不知天地阴阳大法。坤的本义是整部地龙经的内容,深意非同凡想,知坤之义,明阴阳之理,运用可直达事情的扭机,似有神助。 注:言乾坤大理有无为而成。统章说无为无数遍,不知有几人能真去做。经书每个字都价值千金,照经书本义修练,永不出偏差,因她是先圣实践后的智慧结晶。 |
第四十九章:1、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2、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3、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4、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大义:德修练的大法? 1、圣人的思想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与众生之思想皆一样(以人喻道)。顺从者吾与其融合,逆力者吾也顺着她与其触合,称德善。此德为道体大阳,实质是心力也。 2、道体之动合吾指令者,吾与其合,不听吾调令者,吾与其合,称德信。此德为道体大阴。 3、圣人在天下悠悠荡荡、无思无虑,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而贯于一心。 4、百姓多观注看到的、听到的,圣人皆似婴儿无思无虑而取无为。 注:慎重修悟 |
第五十一章: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2、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3、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4、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5、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6、是谓玄德。 大义:人的德(心智)快速发展壮大 1、道生长的时侯,德也同时生长,天地万物以道的规律而运转,德(心力)已发展壮大长成。 心志<智>已有此能。 2、此阶段天地万物都服从于道,但都听命于德的调领(此时万物与道与德皆合一,虽一也分阴阳主辅)。 3、道之尊,德之贵:道德为一,道此时为阴,德为阳,德为主,道为辅。道和德的太尊贵了,如何获得此能呢?就是不可有为取自然之言为途经可获得。 4、再言道德继续发展要坚守的方法。道继续发展壮大,德也随之发展壮大。其过程:道德长的时侯继续培养壮大。(亭)有阻碍不顺时可用心志力行师以降服它,使之听令。道德壮大时(覆)守着不可有为。 5、道德生长壮大时不可有为。不可乱动、妄动。壮大时不要阻止道的长生。如有欲望,道德停止发展,离大道远矣! 6、是谓玄德:是道德经本义的重点。是心智、无、柔弱运用的根本,能知玄德真经,是谓得道。道德经各章联系紧密,但层面提升跨步有些大。 注:这一章内容非常重要,如不至此高度,下面难度更大。 |
第五十二章:1、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2、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3、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4、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5、见其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6、是为习常。 大义:此篇高度道称天人合一。此时天地众生皆化一而形成大道,乾坤太极也已成体,阴阳携万物而运行,但也只是大道的初体。 乾坤含光五心合一能有御天地之动能,道德之体光芒四射,是谓道体大成。 释家高度已至佛界极乐、无量之境界,继续向光佛发展,光佛如来最高。 1、此段乾坤大道成一体,一体指道德是万物之母体。既然得到了母体(为道德,心智力),也知道、道德之子(天地、万物)。 2、既知其子(天地万物之属性),这时复守道德之体(其母),自己身心(化无)融化于道体之中。 3、不妄动,少思虑,坚守无为。此法为静修悟。 4、道德之体此刻自己要大动,要作用于万物,整体皆要运行,是动的练习方向。此法为动修悟。(动修高于静修,动来自于静,是静中之大动。静中之动乃大法) 5、天地化微末,万物无众生像。道体自生大明化无而含光(与佛光同),守柔弱(末)心智大增,故为强。用其邑国佛光,与佛体光芒合一而化光,我体化无而成光。此为极乐、无量之法体。是光佛如来之前身。 6、此境界是修悟道的道埸、是常境道之形态。 注:此时极乐、无量、如来佛皆是道场的实境,是知天地万物的条件高度。皆是精神假想、假借而矣,佛也是精神心力所化生。很多人都可修至此高度,故不可迷信,要崇尚科学。是易学上经离卦的高度 |
越来越能看懂了,谢谢先生不辞辛劳的教诲。 |
自己拖自己不累吗? |
首页 上一页[19] 本页[20] 下一页[21] 尾页[2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易经 最新文章 |
目前较为合理的阴阳之道图示 |
我个人很喜欢玄学,我想学易经那些怎么入门 |
好想知道答案 |
易经经文 |
革言三就怎么理解? |
问个简单的问题 |
易经儿童诵读本 |
阴阳交合解河洛,天下诸家对不同。 |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
颐是嘴,鼎是锅,大过就凭阳爻多…上等吧友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