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原创小说 -> 原创小说吧求评、申精楼 -> 正文阅读 |
[原创小说]原创小说吧求评、申精楼[第2页] |
作者:柒丶兲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余稀 作者你好,本文文评由首错出评,请查收! 作者大大你好,这里是没有实习生可以调戏,只能自撸评论的评论员——肚子好疼啊。 首先,我想感谢你积极的响应了本吧重建后的首次写作活动,此举意义重大,证明了你不同于常人的格调和品味! 为了表达我诚挚的谢意,我将仔细揉搓你提交的参赛文章,希望我的评论能对你有帮助! 下面进入正题。 《胭脂》是一篇以女主江锦艺为唯一视角,采用片段化的写作方式,来展现人物主要人生轨迹的爱情小说。 推动女主进入下一阶段的主要因素包括:①战争爆发,男主去打仗。②地主没收房屋。③收成欠佳。④男主战死。 在女主的整个命运之链里,我们可以清楚的察觉,她在所有变故中,都是处于被动地位。 而她的应对举措是什么呢? ①等待男主,养活自己。②替别人干农活,养活自己。③暂住在张大娘家里,应聘歌姬。④自杀。 她的所有选择,大部分都是为了能够嫁给男主,而她唯一一次与男主无关的抉择,成就了她人生中唯一的高光时刻,但女主在得知男主战死后,毫不犹豫的舍弃了这些。 这个故事诡吊的地方就在于,这个完全摆布了女主的幽灵一样的男人,我们除了知道他很爱国,他送了女主一盒胭脂,他有个弟弟以外,就对他一无所知了。 他身上究竟有何魅力可言,能让女主如痴如醉枉顾生死? 我很想知道答案,但答案已经被女主带进了坟墓。 有时我不得不怀疑,女主迷恋的不是男主,而是她自己臆想出来的一段爱情。 除了成为歌姬,她再没有过自己的愿望。那她为什么想成为歌姬呢?我们能从她过往的人生经历中找到解释吗? 或许我们能从她最后得到了什么来解释她为什么想做歌姬。 她得到了无数男人的垂青,得到了体面富裕的生活,得到了百乐门头牌歌姬的美名。 她当然不在乎男人们的垂青,这一点她明确表示过了。而富裕的生活和名气,从文中至少看不出拒绝和藐视,反而有些享受的意思在。 所以我可以认为,女主的本质愿望,是想和男主一起过上上流社会的生活。 那我们在回看前文,作者着重刻画了女主的什么品质呢?对爱情执着就不必说了,除此之外,作者对她唯一的性格直写就是“她很勤快,从不发牢骚”。 这就是这篇小说第二处让人模糊的设置。作者笔下的人物性格,与人物的选择没有联系。她选择做歌姬肯定和她勤快无关,而勤快也对歌姬这个职业没什么帮助。 不仅如此,她之前的经历也没表现出她对上流社会的热衷。 所以作者为什么要赋予女主勤快的性格呢? 或者我可以换一个方向来问,作者为什么要在缺乏线索的情况下,安排女主做了歌姬呢? 如果作者可以回答一下我提出的疑问,我相信,会对文章和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写出更丰满的作品。 谢谢! |
@猥君子 作者你好,本文文评由首错出评,请查收! 作者你好,很高兴也很苦恼能点评你的作品,因为你的文章带着强烈的如古典诗歌般的韵律,在反复回唱中引导读者拾级而上。 于我而言,不论是创作还是点评,都对这类风格的作品毫无经验,只能以探讨和请教的态度为主,从主观感受上来谈论文章。 对此,我得先向你致歉。 下面进去正题。 天窗是一个男孩儿挣脱自我束缚,走出安全区的故事。 全文都以写意的方式推进着故事,情感充盈到没给理性留下一点位置。饱满的忧郁被划破了一道口子,在近乎歇斯底里的咆哮中获得了洗礼。 作者使用了一切手段去加强情感上的表达,无论是写法、还是以旁观者的视角,作用仅仅是进一步补充和引导主人公情绪状态的老仆人、歹徒来说,莫不如是。 对一篇完全剃净前因后果的文章来说,讨论剧情似乎没多大必要,关注点放在作者有没有准确、有力、活灵活现的写好一个人心里状态的变化史上,可能更好。 对此,我给出的评价是,美则美矣,共情不足。 而导致共情不足,无法用审美以外的东西打动我的原因,也恰恰是文章淡化前因后果的处理的结果。 我甚至于觉得,作者可能并不在意我们是否对主人公的情绪感同身受。作者在意的,仅仅是主人公坐在椅子上看天窗的姿态好不好看,仅仅是他被人逼到绝境后的模样,是不是唯美。 我个人感受,作者笔下的人物,身上的美和哀伤,可能有些单薄和轻浮。光靠修饰词的堆砌,没办法使人物具备震撼人心的力量。 如诗歌般精致的语言,它可以是点缀,是狂风骤雨后的休息站,蓄势而发后的升华点。它调节和凝练的功用十足,但在缺乏前因后果的情况下,很难成为支起文章重量的龙骨。 以上,就是本人的主要感受,希望对作者能有所帮助或启发,谢谢! |
@绝学无忧乃真理 作者你好,本文文评由首错出评,请查收! 评论这件事,本就非常主观。但主观也分两种,一类是笃定的,觉得自己不大会错的,一类是不笃定的,只是说说自己感受的。 很不幸,面对这篇文章,我又必须采取第二类主观来进行点评。 此文首段展开之流畅、笔法之熟稔,几乎让我挑不出毛病,然后随着后文的发展,一些叙述上的习惯,开始与我存在出入。 如“找些什么填充视野”,个人习惯就会换做“填充自己”,视野一词,总觉得降低了格局。 再往后,“顺理成章,那一刻我爱上了她。”顺利成章四字,放着降缓阅读节奏,略去也无不可。 以及后文“停止对我的私生活的窥探”,私生活三字,颇为出戏,改为停止窥探已能表达出意思。 上面说的都只是码字习惯的交流,原本也就是些细枝末节的小事,请作者一笑了之。 真正让我觉得不妥之处,是作者在野心和爱情的这场本应不可调和的角逐里,让男主处理的毫不费力。 我有考虑过,作者的本意就是想写一个被野心蒙蔽的人,是如何看轻不能助其实现野心的其他因素的。这本应是个沉重甚至说阴郁的话题,可文章表现出来的,却只有“轻描淡写”。 男主的任何举动,都是没有重量,没有挣扎的。他就像站在电梯里,按下要去的楼层然后把门关上或打开一样,目的明确,毫不费力,简单到任何情绪和思考都没必要产生,于是也根本不可能延伸出挣扎、痛苦、欣喜若狂等状态。 因为一曲春江花夜月,男主爱上了狐妖,并期盼与狐妖相伴的日子能永无休止。当金吾卫找上门,狐妖的身份被戳穿后,他立刻开始盘算起自己能在这趟浑水里捞多少好处。在与狐妖虚与委蛇的时候,他又急着想要证实狐妖的心意。当他确认狐妖对他的仕途毫无帮助后,立刻果断的选择了背叛。背叛过后,又像个痴汉一样等着狐妖回来。 如果作者是想要表现出人性的复杂面,那这种方式是十分不讨好的。人物的转变动机太简陋了,显得男主很轻浮,浅薄。他的行动目标始终处于一种割裂的、违背良知的、互相背离的状态,一会儿东一会儿西。 还是说,作者本身就想两头兼顾,既要男主风花雪月,又要他势利唯我?那就更不应该写他爱上狐妖了,一个势利唯我的人怎么会在如此波澜不惊的状态下,随随便便就因为一首曲子爱上别人呢?这难道不会模糊作者想要表现的人物特质吗? 现在文章给我的不可调和的违和感,就在于,男主的风花雪月也是真的,势利唯我也是真的,但那么复杂一个人物,却只用了那么简单的一个故事去刻画。 说完男主,我们再说说男配,我是真的不太理解,男配美僧这个人物,在整个故事里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功能位,他的存在就像男主一样,紧紧的抱着自己的自以为是。他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但却没有承担起深化主旨的功能,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陪衬。 至于女主,她本身不具备烟火气。她更多的功能或许只是一个意象,一个符号,一副倒影出世间丑恶嘴脸的镜像罢了。 |
@酿歌 作者你好,本文文评由首错出评,请查收! 酿歌的文章,放在整个参赛环境中,都是属于领跑的质量。 可能是我人品问题,需要出评的文章相较于以往都属于不容易评的。而这篇《临安初雨》则是其中让我最为不想碰的。 实在是水平欠佳,评无可评,只能东拼西凑胡乱说些,还望见谅。 本文故事线索清晰,逻辑通畅,非要挑出点问题的话,可能就在人物上。 首先,酿歌在刻画人物对白方面已趋于成熟,虽然有些地方让人看的出戏,但我也会怀疑是自己的问题(毕竟我水平远不如她)。比如小四说“我今儿在台上帅吗?”帅这个字,为啥总觉得那么变扭呢。换成“俊”会不会更符合背景? 然后是人物动作,看起来酿歌似乎是不怎么擅长这一块,人物举动基本没有详写。可能是略去动作后为了控制行文节奏,使结构更加合理,酿歌笔下的人物在对话时补充了大量的心理独白。在一览无余的俯瞰人物内心的同时,无可避免的造成了留白不足的效果。能引起读者注意,引人回过头来深思、讶异的细节太少了,这让故事供人反复阅读的志趣少了许多。 说完人物,再说说故事的本身。 我觉得,临安初雨不是以故事性取胜的,因为它的情节没有什么令人拍案叫绝、或是印象深刻的转折发展。 它也不是以人设取胜的,因为它里面的人物,也都是些常见的角色,没什么突出的各人特色。 它更不是以深度取胜的,它并没有再述说一个发人深省的道理,也没有另辟蹊径,为读者照亮隐藏在阴影下的新视角。 虽然单拎出来,它看起来没什么特别之处,可还是不妨碍这是一篇优秀的参赛短篇。 为什么呢? 因为作者的功底。作者各方面的能力很平衡,可能有美中不足,但却称不上是短板。再加上出众的对民国时期的民风在文字上的把控,才造就了这篇质量上乘的小说。 临安初雨,或许可以当作新手入门的教材来学习。 |
@山客行7 作者你好,本文文评由首错出评,请查收! 如果能够只是单纯的欣赏,而不必以评论员的身份审视,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这份少女的浪漫不加修饰的贯穿始终,一味的点评让我觉得自己像个顽固不化的老古板,非要对一份美好的记录指指点点。 所以我决定不挑刺,尽管这违背了评论员的初衷。 但是平心而论,这篇文章或许只是戳中了我的萌点,如果100分是优秀,60分是合格,那我给出的分数就是: 人设70 剧情60 文笔70 感染力90 它并非无可挑剔,但我反倒觉得它没必要那么挑剔。 如果一篇文章能让人读完觉得可爱,那还有什么可以不满的呢? 甚至于就因为此文,我开始反思,是不是非要样样都做的完美,才配叫好文章,又或者说,有一堆缺陷但依然让人喜爱的文章,还需要修改吗? 我不希望这篇文章有任何修改,它的每一处构造,无论好坏,都是拼成文章的一部分。 比技巧更重要的是统一的文风,而拥有能让文章变得有感染力的文风,对我而言是一件莫大的难事,比死抠细节生拉硬拽出一篇小说困难的多,比不加节制的沉浸在自我感动中困难的多。 所以,我得再说一遍,阳台上的猫是有一堆缺点,但是,如果我是编辑的话,我会说五个字:它不需要修改。 |
@一凡 作者你好,本文文评由 酿歌/果子出评,请查收! 邂逅,语出《诗经 国风》“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意指,不期而遇的相遇,恰合我的心意。不期而遇或者偶然相遇都可以说是邂逅。 本文把邂逅放在文章中段,两位主人公每周三的相遇,是一方的刻意为之才有了邂逅,把邂逅刻意化,让不期而遇变成人为。就小说而言,这样的安排未尝不可,但全文的故事发展,是从日常生活入手,对文题,邂逅的部分一语带过,只言片语,让题目和文章本身的关联变少,详略和篇幅问题没有安排好。 剧情走向模糊,很简单的青春校园暗恋故事,从不熟,到一方倾心,再到彼此有了交集,很常规正常的走向,但和题目关系模糊了,把邂逅放在了相处的片段上,弱化了不期而遇的美好。很多细节的东西交代简单,虽然这样写有简洁的好处,但也有部分剧情交代不清楚,如果是为了达到意犹未尽的目的,那处理手法还需要谨慎考虑,目前的文章有断点处。关乎病情啊,周三的选择,费心的邂逅,交代太少。 结尾处的遗憾,青春期的恋爱无疾而终,符合逻辑,但是笔墨不够,如果想渲染遗憾,悲伤的气氛,力度不够。不过最后一句确是点睛之笔。 人物上,单就性格特点的刻画浅薄,描写浮于文字表面,没有更深更丰富的特点,人物单薄,但是一个多心理描写,一个多语言描写,手法灵活。 细节上看的出作者有些地方的写法,想写细致,或者说想写的华丽一点,例如在汤山父母的出场上,形容词的修饰偏多,但是同样仅用堆砌的辞藻,不足以刻画细节。还需要多注意。可以试试侧面的环境细节描写。 |
@幽夙月歾 其实一开始看到这个题目,让我想起了最早的一种糖果,现在如果上淘宝搜应该是叫“千纸鹤”,五彩斑斓的糖纸,在阳光的照耀下,给我留下的最初的感知,是童年和回忆。 本文把玻璃糖纸具体化,将它当做主人公之间的媒介,放在大的青春校园环境中,给糖纸赋予了新的意义,这其实作为写作手法来说很常见,无论是糖纸或是纸条,玩具之类的,其目的都是全文的线索,文章开始用糖纸传话的情节,有新意,把校园的活力和青春的含蓄都表达出来了,到后来的表白,就合理多了,整个剧情向清晰辅助场景加的不错,就是在男主母亲出场的时候,突出的重点应该是后面他母亲类似是教化的语言,那同样是留给读者的思考,点找的很对,就是剧情快了,一个来家里做客的孩子,几句寒暄过后,就有了一个深层次的说教,有点突兀,纵使两家关系不错,不拘泥于寻常家庭的客套,可是我觉得节奏方面还是要控制一下。太快的节奏有一种读者刚有了感情或者思考,在往后看解答了,无力感和挫败感明显。 人物上,小说的人物塑造很重要,本文的人物塑造是成功的,该有的特征都或多或少表达出来了,女主的含蓄,面对感情的勇气,孰轻孰重面前的稳重,也有不同寻常女孩的洒脱,而男主的特征就很符合常理,学习上霸道总裁的既视感,回家里也活泼可爱,对情感的表达也不失浪漫,符合大众人设。而且我觉得。与其拉回忆线突出二人青梅竹马的关系,到不如从两家的长辈与小辈的相处方式来侧面表达,这个处理手法很用心。而至于男主母亲的出场。由于一开始就交代了网络作家的身份。为后文的一系列活动都做出来解释,逻辑不错。小失误,如果矜雅出现是为了有感情冲突,给了一个女主认清自己的心的机会,这样的桥段不是多么小众,所以在处理上尤其要谨慎,作者的处理方法草率了,既然安排了情敌这样一个角色出现,就不要让她打个酱油就回去了,情节冲突,交流,几乎没有。而且,放弃男主的速度太快了,不合常理啊,多少争取一下吧 描写方面,语言描写口语化,通俗易懂,语句活泼有趣,心理和动作上的描写,也有刻画人物的作用,总的来说手法很灵活,而且细节描写的安排布局合理,就是太平均了,所以印象不深刻 其他也没什么说的,不过看得出来作者下了功夫的,不过建议作者可以跳出常规套路,另辟蹊径。说不定有想不到的突破! |
@陌先生 作者你好,本文文评酿歌/果子出评,请查收! 剧情开始的时间点选择的很好,有场景铺垫,一开头就交代了男女主之间的感情线和关系让读者有代入感。但是在交代二人的过往时,太简单,节奏很快,虽然小说的篇幅不大,但是前半部分的交代,既然是对后文男主离开的一个铺垫,那么还是应该谨慎一点,不需要多么细致的解释,可以当成第一人称的回忆向写,而从宏观中的第三人称视角写,就显得平淡,没有太多影响,网络小说不会一字一句的看,没有重要信息的旁白会被忽略,等读到后文产生疑惑,重头在读一遍的概率太小。影响阅读感受。 剧情向常规,类似的言情小说很多,三个人之间的感情,总有人退出,作者写出了深爱中的人的感受,或者说是女主深爱时的感受,有甜蜜,有在乎,所以离开才痛苦。感情的走向的清晰的,但是文中剧情高潮后的结局戛然而止有点突兀,短篇故事的结尾也需要完整性,用几句回忆来拉感情线的做法有点草率,不过最后桂花糕的情节安排合理,还有一点不知道该不该说,最后吃桂花糕的情节,和《欢乐喜剧人》第四季第十一期,相声剧《探清水河》有雷同之处,剧末张云雷扮演的角色吃了女主姬天语扮演的角色被打翻在地的桃花糕,甜食吃出苦味的手法很多,只是,怎么说呢,可能是我个人会比较跳戏。不过无伤大雅。情感烘托很好。没写后续的发展一定程度会引起阅读者的兴趣和思考。但是文中的前因未交代清楚,男主就抛下女主独自离开在逻辑上不太合理,前文只涉及了男主和曾经的恋人分手,不提原因,不提分手后的结果,在前恋人突然出现时,男主的选择让人捉摸不透,最后女主的放手在清理之中,让人感伤,剧情发展的节奏有点快,可能是篇幅的原因,不过内容禁得起推敲。常规的言情小说走向,让人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 描写方面写的挺细致,只不过有个小建议,既然独立成文,那么第一行括号中的句子是没有必要写的,很幽默诙谐的作者自白,不适合出现在活动文的文章中,出于尊重考虑的原因,可以尝试换一种表达方式。文章描写比较直白简洁,虽然文中也有部分华丽的词语出现,烘托出情感和背景,充当旁白的作用,但这类词语的运用多了,也文章浮华,少了不起作用,所以需要考虑一下。 人物方面,女主的心理活动由欣喜到复杂和悲伤都被一一写出来,情感走向明显,但是男主的心理变化写的就不是很清楚,双主角的话,塑造人物方面可以选择多种塑造方式,但他最后呈现的人物特点比重应该是一样的。当然如果只有一个人物重点,就另当别论。男主的性格是没有写出他应有的感情纠结,前文说他对女主种种好,是有感情的,但到后面。他的复杂,决然的心情表现就不突出了。两个人物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冲突,很平很稳。记忆点不强。 |
@猥君子 作者你好,本文文评酿歌/果子出评,请查收! 就题目来说,选题是宽泛的,没有明确的指向,所以如何扣题是关键,本文把“吻”具体化,以此展开情节的发展是合理的。 文中剧情是以吻为发展空间引出后文走向的,题材谈不上新颖,神鬼的故事,一本《聊斋》说的痛快,不过也是有点寓言故事的套路。最后的剧情来个大反转让人不禁有点惊奇,旅人放弃了自己的坚守,有关这方面的心里活动描写较少,读来唐突,但是这也合剧情的发展,逻辑方面问题不大。但就阅读感受来言,读者看完以后只有一头雾水,想去探究旅人的经历时,文章却结束了,没有意犹未尽之感,只认为草率,读者不会细思慢品,难以理解作者想表达文中的意思或者寓意。 文中的人物形象刻画的到位,旅人最初的抵抗,到现实导致的无力反抗,甚至有渴望,他渴望活着的希望,作者写的很细腻,让人有画面感。很多的词语恰到好处的运用这是优点,只是文章多用旁白叙述的方式,读来有些乏味。 旅人有此遭遇的前因后果未交代清楚,单就遭遇劫难塑造了一个人物形象,不能够说不立体,只是还可以更好。 女子的人物形象出场就带着神秘,利用动作,语言描写感到的魅惑,是鬼是妖的概念区别不大。 细节方面,很多的细节描写可以看出作者的的用心。应该也做过相关的功课去查身处穷途末路的旅人的心境,或者有过感受。 写文的排版格式处理的不错,让人看起来很舒服,对阅读感受而言是好的,但是不是必要也不用浪费过多时间。 |
@蒂芙尼琦 作者你好,本文文评由风流出评,请查收! 《盲》一文,我觉得作为短篇,故事情节叙述得都还比较完整,前文留下悬念,譬如未交代的莫离的身份,他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人,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后续又一波三折,譬如萧易寒治好眼睛后逃出“牢笼”,莫离不知所踪,后又举兵复国等。 总的说来,作者在情节安排上比较合理,情节推动也是张弛有度,整体看起来并不违和,但细读还是有些地方略觉不妥,譬如莫离到慕北宸的过渡有些突兀,如果在前文埋下伏笔就会显得自然很多,当然可能作者埋了伏笔——莫离在初见萧易寒时的冲动,初看这儿时我感觉有些莫名奇妙,后面才明白。还有一个比较很奇怪的地方就是,以萧易寒与慕北宸的关系,有些奇怪萧易寒为何没有一开始就认出莫离,是因为他并不熟悉慕北宸么,而后续他却是因为慕北宸而想起莫离,这个,我有点……抱歉,我有点吹毛求疵了,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若有曲解,望见谅。 |
@蒂芙尼琦 作者你好,本文文评由小进出评,请查收! 好短,,太短了,两百多字,我文评跟着一起短好了。 剧情:有始有终,完整,12。 剧情:12/30 描写:初步具备文字美感,但有些矫揉,加上篇幅太短实在看不出更多东西。 描写:16/30 人物:纸片人都算不上,点人? 人物:10/30 其他:太短了,没有多余的感想。 其他:0/10 总分:38分 |
@听风若雨 作者你好,本文文评由小进出评,请查收! 剧情:缺点是毫无高朝,包括最后找到梦中人也显得波澜不惊,直线推进导致基本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而找到梦中人的方法是简单粗暴的寄托神佛,典型的机械降神,好写固然好写,但看起来索然无味。原以为在结局处会有反转可惜也没有,等待是因为前世情缘解释清楚了,但前世情缘为何如此之深?他们有什么过往锻造出一份坚固的感情却没能表达清楚。 描写:较好的把握了文字的美感,并且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给我的感觉是在微博同人圈锻炼出的文笔?个人总结特点是文字流畅优美,但缺乏冲击力,有些地方的着墨过多,显得有些轻度恋物癖,比如对龙窝村的描述,对剧情毫无影响。 人物:全篇主角给人留下的印象就只有执着和深情两个特点,感觉作者其实没有给主角立过人设,平面化的塑造实在难以引起共情,至于其余工具人有的根本不需要细写比如闺蜜丈夫。 其他:一些小的细节上的描写细看之下很入人心,同时写作时感动自己实属常态,但切记不能只顾感动自己。 |
@酿歌 作者你好,本文文评由小进出评,请查收! 人物:直到阅读到二分之一,还是没记住任何角色形象,隐约感觉到作者很努力的想让每个人都能鲜活起来,所以每个人都有着墨,导致角色刻画上没有分清主次。太过贪婪,想刻画的对象太多很容易导致刻画失败。众所周知人类的能力是有极限的(除非不做人,划掉)..... 哪怕是群像剧在某个单独的场景里仍旧要分清主次,让每个角色都有他发挥的舞台,建议在人物刻画上不要太贪心,首先刻画好少数角色比每个角色都写一点会好很多。选择一个角色作为主视角,一来能让读者的目光跟随着主要角色了解事情的经过,能更直观的理解剧情更容易的共情(或者随着角色一起被误导,再在结局进行反转也不失一策),而没有主次导致读者目光无法聚焦,散落开就谁都记不住了。 剧情:平铺直叙的推进,作为侦查剧找不到爆点找不到反转,更偏向于流水账的纪实记录,但作为纪实记录那些插科打诨略显多余,既不能帮助烘托气氛,对人物塑造起的作用也不大,我不反对在不是那么重要的紧张时刻提供笑点缓和气氛,但这篇文最缺的就是断案与时俱进、分秒必争的那种紧张感,这时候插科打诨反而使原本就没烘托出来的气氛所剩无几。建议以后写这类小说,要在提前规划剧情的基础上,策划爆点在哪里,在爆点到来前有所预谋的提前布局,爆点到来时不吝笔墨的烘托,爆点到达高潮时不安排可能分散读者注意力的剧情。同时破案的过程没什么奇思妙想,就是很直白的因为杀人者失误被摄像头拍下关键性证据,断案断的索然无味。 描写:这种不多余不赘述的风格能较好的适应侦查小说的需求,同时有些地方恰到好处的添几笔也很不错。 其他: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何为人”没表达出来,虽然在最后结局时通过犯罪者进行了灌输,但和前文的剧情没能很好的链接,反而有种强烈的割裂感,同时这作为贯穿全局的线索,也一直游离在剧情之外,不直接或间接影响案件的推进,可有可无,同时标点符号上的错漏也颇多,一般这种错漏不影响阅读体验不是很需要提纲上线,但作者的错漏有些太多了。不过案件推进的过程颇为写实,可以看得出作者认真的进行了资料的收集。 |
@四锦 其实看到第二节我就觉得这可能是自传,后记也实锤了。我感慨一下,比起什么恋爱闺蜜**怀孕堕胎,这才是大部分人青春的样子吧,课桌上山一样堆起来的试卷,眼角余光能瞥到的那个勾着心思的男孩或者女孩,藏在玩笑里的喜欢,真真假假说不破。虽然已然大学毕业的我看到许多情节,忍不住笑,但不得不承认,那个年纪的自己也过着一样的生活,说过类似的话,为一点点事忧心快乐过,喜欢过不一样但是同样让我高兴的人。但是剧情太完满的地方在于,最后男女主角重逢并且真的在一起了。可能是现实中能够与少年时代暗恋的对象在一起的事实在太少了吧,十年过去能改变很多事,更多的情况是,你当年喜欢过的背影少年,十年之后很可能已经成为了油腻的小年轻,已经牵过别的女孩的手,或者已然谈婚论嫁。这个结局,给我太理想化、太过于安首小确幸的感觉。那份说不上错过的年少情愫,就让它隐匿于青春,或许更好吧。当然既然是自传,那就在一起也不错,现实没在一起,也是一种安慰,在一起,那祝久久。 两个主人公的性格都挺鲜明的,也是这类文的标准配置吧,虽然鲜明但是没有惊喜。我自己就是这么觉得自己很平凡的女孩子,甚至还比女主更胆小一些,年龄二字打头了还只是觉得喜欢的人就远远看着就行。年纪大了,可能没法欣赏这种没有攻击性的人设了,自觉这种没有攻击性的性格很多事都做不下去。 流水账式的行文,白开水式描写,主要是为了衬托出那种小清新的基调吧,这点还是做到了。但描写还是注意一下主次浓淡吧,白水文看着太平,人物已经平了,描写再不出彩一些,不勾画一下那种暗恋的心理,有些寡淡。 单句一段看着有点流水账,情节还是有点主次比较好吧。作者年龄大概还没大到上大学,毕竟嘛,上了大学之后的人不会真的用中学物理知识表白的……另外,恳请年轻人减少写自传的冲动,那只是发泄情绪而非创作。 |
作品名称:《声声慢》 作者:咕归来 作品链接:http://tieba.baidu.com/p/6227122889?share=9105&fr=share&see_lz=0&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0.3.8.7&st=1566570825&unique=5529C02919A725D083E8347ABBED4BA2 作品类型:短篇+仙侠 我又来申精了 |
作品名称:《你是我的苦思冥想》 作者:闲一偶 作品链接:http://tieba.baidu.com/p/6230657992?share=9105&fr=share&unique=9C013D2DFB5992DB340472E2DC9D5E18&st=1566702886&client_type=1&client_version=10.3.3&sfc=copy 作品类型:诗歌流小说 (或许)+青春暗恋 状态:完结 |
@独闲一偶 作者你好呀,我是原吧文评组的成员七叔,这是我进组以来接的第一篇文,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多多包涵,也欢迎你对我的文评进行指正、交流!以下文评正体~ 《你是我的苦思冥想》一文在作品类型里填的是诗歌流小说,请原谅我孤陋寡闻,还不知道诗歌流小说是什么,于是去百度了一下,然而百度也不认识这个类型的小说,但是作者的文通篇看下来,我倒是觉得可能像日记、散文多一些,如果作者对诗歌有兴趣,这里也稍稍给作者科普下什么是诗歌,作者看来应该是对现代诗歌比较感兴趣,这里就直接略过古诗歌类型,现代诗歌也分为很多派别如“朦胧派”“现代派”“湖畔派”等等,这里不过多赘述,需要说的一点是诗歌之所以为诗歌,诗是主体,可咏志、可抒情、可言物…而歌,则是诗歌这种文体的精髓所在,歌是什么,歌是诗歌所应有的韵律、音调、韵脚等,而不是单纯的用零散的文字来堆砌一个事。 接下来说说文章本身,此文通篇看完,只觉得像是读了一个腻歪的暗恋故事(不好意思,我对言情类不太感冒)而文所要表达的故事其实一句话就能说完,那个叫习冥的男孩暗恋一个女孩很多年,再相遇时女孩想要表白女孩却发现已经错过了。除此故事之外的文字其实说起来都是一种堆砌,无论是从习冥和女孩的相遇,还是离别亦或是再相遇,其实都是对这个故事的一种修辞,而没有将故事本身延伸开来,而作者用的各种文字都只是在围着这个故事在绕圈圈而已,甚至有些很突兀;再来说说故事本身,前文已经说过了故事用一句话就能概括,其实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故事本身没有灵魂,我所觉一个故事说来看得人总得留下点印象和思考才能说明故事有了灵魂,而作者留给读者的故事只是像老妈子说了隔壁家的琐事的一样,兴许口才好说的精彩,可是它终究是琐事,味同嚼蜡。 接下来说说文字,作者很喜欢用片段式的文字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初看还有些意思,但是看多了就真的变成了前言不搭后语的片段了,加上人称的变扭,看的人最后一头雾水,我想即便是散文,也是形式散,而不是真的的散成了渣,所以作者还需要在文字上多多思考,写故事是给读者看,姑且不论是否看得到作者的心思,至少得让读者看的明白。 然后说一说描写,其实描写的问题在前文已有所提及,但在这里还想多写几句,纵观全文所有的描写其实都落笔在习冥和女孩身上,用的辞藻不算太多,但至少很好的指出了人物的一些特点,虽然这些特点看起来有点苏,但是还算把握住了特点,但是这种阵痛型的青春爱情小说,描写可能就该如此吧。 最后说一说人物吧,其实这一块实在不好下笔,因为全文只有两个人物——习冥和女孩,这两个人物构成了整个故事,而其他的人物诸如老师、同学之类,其实可有可无,仅仅只是纸片人而已,而两个主角人物的塑造也是很俗套的女美男好,就像童话故事里的王子公主一样,没有新意可言,这让整个故事看起来很尬。 写在结尾,作者在帖子里发了很多希望得到回帖的楼,希望得到读者的共鸣,但是其实共鸣这个事说起来,首先得让读者通过故事想到自己的故事才能得到共鸣,而作者的故事其实蛮像一个自己想象的理想中的男女爱情故事,几乎没有留下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不要说共鸣,其实连共想都不一定能做到,所以,希望作者以后能继续努力,写出更好作品! |
@咕归来?? 作者你好,这里是原创小说吧官评组。以下评价仅针对文章本身,以示鼓励鞭策之用~望笔耕不辍。 1.描写(10):作为古风背景文章,作者的用词及风格,偏向于现代,并且行文中偶有网络语言出现,所以从总体的文风氛围上,古风感较弱。笔触细节上,场景描写人物动作描写,都过于简单化,线条化。以文章开头女主角复仇仇家的一段打戏为例,楚家剑法妙剑诀很有名气,而女主作为楚家幸存者,向仇家复仇时,已经武艺达成学成归来,还是单枪匹马地闯仇家,应该是非常厉害的一个角色,但在描写上,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一剑,妙手一剑便结束了他的性命。”是不够丰满的。给予读者的观感便是,主角打得很随意,而仇家来人十分炮灰。笔力描写在古风古韵的把握,文笔的丰满程度上,稍欠火候。 2.人物(9):人物的纸片化是本文一个比较大的弱点。本文以楚晴作为女主角而进行叙事,笔墨最多,且担当主线的,就是这个角色。但是关于她的人物性格塑造,稍显单薄。行文中可见很多女主的内心独白戏,非常口语化,且间隔在叙事当中,阻断了叙事的流畅程度,而且对人物塑造意义不大。通篇看下来,对于女主的印象是十分单薄的,只能感觉到她的仇恨、厌世,加上一些不太合时宜的内心独白,甚至有些中二幼稚。 男主角及女主哥哥的角色上,相对于女主就显得更加薄弱。在人物塑造上,基于本文的基调和剧情主线,其实是不适合借用吐槽式的内心独白来显露人物性格的。作者在邹建心这个角色上,借用他和女主的对话来表露人物设定,反而要比明白写出人物心理活动来的有效立体。 尤其在本篇文章作为短篇,没有过多的笔墨去点染故事背后的大背景,也没有多余的字数来描摹主人公的前世今生的情况下,人物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希望作者在这方面再多多磨练,落笔之前先自己了解好笔下角色。 3.剧情(20):主线相对简单。受制于短篇篇幅,故事的大背景几乎没有。是架空古代,还是历史上存在的朝代。关于武林,除去本篇出现的几个帮派势力家族,总的情况是如何的,何方为黑,何方为白。这些基础的大背景都没有交代,全文线索集中于几个主要角色上,以感情线为基础。但因为人物塑造单薄,感情抒发较为生涩,故事内容也算不上出彩,于读者,可能驱动性较弱。 4.其他(15):文中有少数标点符号和错别字问题。连家还是莲家?排版还算舒适。 |
作品名称:《殊途》 作者:胭脂粉黛 作品链接:http://tieba.baidu.com/p/6493458092?share=9105&fr=share&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1.1.8.2&st=1581767858&unique=F4F48CA524C38A743A7D1E0D7BC35710 作品类型:长篇+玄幻 |
作品名称:《森林中的少年》 作者:xr 链接:http://tieba.baidu.com/p/6532310238?share=9105&fr=share&see_lz=0&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1.2.8.1&st=1583486328&unique=0B73989DE8B80D4B0EC2B50719299A4B 类型:短篇+奇幻 |
作品名称:逃死 作者:真理的老师 作品链接:https://tieba.baidu.com/p/6540612863 作品类型:长篇,异世界,生死悬疑 |
申精现在已经停了吗? |
作品名称:关于初恋 作者:小莳柒?? 链接http://tieba.baidu.com/p/6719491442?share=9105&fr=share&unique=7E03574CEE8D48CFA818227DD4772205&st=1591022623&client_type=1&client_version=11.5.1&sfc=copy 作品类型:中长篇/青春校园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原创小说 最新文章 |
异世玄幻《神父特蕾莎》 |
明牌暗战 |
《元界之殇》—不后悔的新书推介 |
笑谈学校 |
龙龙一行人的穿越记 |
《秋灯琐忆》 |
《元界之殇》—不后悔的新书推介 |
净闲物语 |
玫瑰 |
写作技巧交流,文段求评楼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