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阅读网 -> 影视娱乐 -> 武松打虎前喝了18碗酒,吃了二斤熟牛肉,古人的食量真这么大么? -> 正文阅读 |
|
|
[影视娱乐]武松打虎前喝了18碗酒,吃了二斤熟牛肉,古人的食量真这么大么?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
武松打虎前喝了18碗酒,吃了二斤熟牛肉,古人的食量真这么大么?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水浒传(书籍) 中国古代历史 饮食文化 水浒传人物 武松打虎前喝了18碗酒,吃了二斤熟牛肉,古人的食量真这么大么? |
|
这算啥?武松就是再多吃几个馒头,也很正常,都算不上多。 如果是农村、山区的90后、80后,或者出生年份更早的朋友,一定知道以前底层人都很能吃。 因为那会儿人们贫穷,肚子里没有油水,而且常年负重操劳,所以人们都很能吃。尤其是很能吃碳水,比如馒头、面条。 毕竟,那会儿很难吃上肉,平时只能靠碳水填饱肚子。 我小的时候,已经是2000年了,那会儿我十来岁,刚上三年级。(七岁才上学,还是从半年级开始上的) 那一年过年的时候,家里蒸包子。皖北地区的孩子一定记得,以前我们这里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蒸馒头,蒸包子,往往还要蒸很多,多到两百个,装满两口袋。 因为平时很难吃到肉,所以过年就会蒸肉包子。那个包子是很大的,比成年人的拳头还要大,而且远比现在的包子结实。 这样的肉包子,我能吃几个呢? 我吃了五个。 不是一口气吃的,就是一边蒸一边吃,先是断断续续吃了四个,到午饭时,我又吃了一个,前后时间不超过一小时。 现在回头看看,也觉得不可思议。这种大包子,我现在估计一个都吃不完了。 至于大人,自然是更能吃,尤其是劳力。 有些人很能吃馒头,都不是论个,而是论胳膊。 所谓一胳膊馒头,就是伸直了手臂,从手掌开始放馒头,一直放到肩膀处,少说也有六七个大馒头。 还有更狠的呢,那就是吃一扁担馒头。扁担可比胳膊长多了,少说也能放十五六个大馒头。 一胳膊馒头,我看人吃过。一扁担馒头,我倒没有亲眼看过,但听别人说过。 饭量大的人,吃饼也不是论个或者块,而是论筷子。 那种一大块饼,摞起来足足有一根直立的筷子那么厚,少说也好几斤。 还有在部队的人,因为缺乏油水,每天还要进行大量训练,导致很多人也特别能吃。 我之前听一位朋友说,他在部队的时候,最多一次吃了一屉馒头,有20多个。 部队的馒头我不知道有多大,但肯定不会是小馒头,更不会是那种一捏就没的馒头。 若是吃面条或者吃米饭,对于饭量大的人来说,也不是论碗,而是论盆。 那些干体力活的人,一顿吃三大盆面条或者一大盆米饭,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记得有部电影叫《小飞侠》,卢惠光、谢苗、吴孟达等人主演。 戏中,谢苗和卢惠光就很能吃,一顿饭都要吃一大盆米饭。 |
|
|
这个设计也算很符合现实,毕竟两人都是武人,要训练,家里穷,也吃不上肉,只能吃米饭、咸菜。 甚至蹲着吃饭,也很像我们这里的习惯。 若是论喝酒,那些体力劳动者中,也有人很能喝。 我曾经见过一位大汉,蔫着(磨叽,拖拖拉拉)吃饭喝酒,从下午五点多吃饭,吃到了晚上八点多。 那顿饭他吃了多少我没有印象,反正不少,肚子像鼓鼓的皮球一样。 但他喝了很多酒我记得清楚,因为我第一次看到,一个人居然可以喝22瓶啤酒。以前我看那些人,一般都只能喝十几瓶。 回到《水浒传》中。 其实,原著中武松是喝了15碗酒,吃了四斤牛肉。 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吃酒。”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将来,放在武松面前,随即再筛一碗酒。 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 再筛了六碗酒与武松吃了。前后共吃了十五碗,绰了梢棒,立起身来道:“我却又不曾醉。” 15碗酒,充其量不过是七八瓶度数高一些的啤酒;4斤牛肉,体积也不算大,而且武松光吃牛肉,没吃其他东西。 而且武松从晌午吃到了“未末申初”(大概是下午3点),少说也有三个小时。 所以对于武松来说,这点酒肉真不算多,非常真实。 这么多酒和肉,对于现在人来说,可能确实很多。 对于武松这样的底层大汉来说,真不算多。毕竟,武松块头大,当时又赶了半天路,之前也是好多天没吃好。 次日早起来,打火吃了饭,还了房钱,拴束包裹,提了梢棒,便走上路。 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此去离县治还远。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渴。 现在人日子好了,肚子里油水多,干活也不多,每天几乎没啥消耗,自然也就不能吃了。 所以,看到古人能吃很多,一些读者才会觉得不可思议,太夸张,很假。 事实上,现在那些劳动者也依然很能吃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大食量,通常来说,是底层人食量大,因为肚子里没油水,每天消耗大。 对于不干活的人,或者锦衣玉食的老爷们,自然吃不了那么多。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武松在壮年打方腊,临阵直接断臂,后来竟然活到了80岁安详离世,晚年还能照料中风的林冲 说明他绝对是天生神力 在古代能顶住失血性休克、伤口细菌感染的,都不是一般人 |
|
不是古人食量大,是人的食量就是那么大, 武松这一顿吃的,其实 搁壮汉堆里,食量真不算很大的。 象魔山,艾迪霍尔这种壮汉,和横纲那个级别的相扑手,动不动吃一万大卡一天,尼玛简直恐怖。 【4K】吃播:冰岛熊族文弱书生「魔山」一天的食谱 | 来源:Hafthor Bjornsson 魔山官方频道 | 机翻中文_哔哩哔哩_bilibili 600磅的日本相扑选手一天的饮食_哔哩哔哩_bilibili 武松那个,十八碗 米酒,其实 约等于 六瓶一升的啤酒。 然后四五斤熟牛肉。 这个食量,我如果是象古代人,或者90年代之前的国内饮食一样,基本上也能吃完。 我不怎么喝酒,最多一次,跟 @有狐绥 在他同学家,喝了五瓶多,给我喝多了,后来他去看跆拳道比赛,我就在看台就睡着了。 然后,今年春节没回家,有一天在我搭子 @Mozart EVan 家里吃饭,吃了一斤多点熟牛肉,一斤多点生三文鱼,还有两大碗米饭,肉丸子(上海人叫狮子头)四五个加汤。还有点蔬菜,全吃完了。 主要吧还是现在饮食油水多,人不怎么饿。所以其实吃的是比以前人少的。 以前我刚进厂时,厂里保卫科有个姓甘的民警,大块头,吃面条(白水煮) ,下之前的干挂面至少两斤。直接端着小锅子吃,吃馒头,一顿九到十个,拿筷子叉,一叉四个一串,一顿吃两三串。跟特么怪猎里面吃丸子串似的。 那会子我吃两斤熟羊肉,一碗汤,八个馒头,厂里人还争议我跟他谁更能吃。 现在吧,食物里脂肪含量都比较高,就没那么好胃口了,但是你让我吃这个, |
|
|
还真的毫无难度。 |
|
|
|
|
|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打虎前,武松吃了四斤熟牛肉。不是两斤。 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吃酒。”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将来放在武松面前;随即再筛一碗酒。武松吃了道:“好酒!”又筛下一碗。……武松道:“休得胡鸟说!便是你使蒙汗药在里面,我也有鼻子!”店家被他发话不过,一连又筛了三碗。武松道:“肉便再把二斤来吃。”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 水浒原文写的很清楚。店小二先切来了两斤熟牛肉,后来又切了两斤。 所以在景阳冈下的酒店里,武松总计是吃了四斤熟牛肉,加十八碗酒。 四斤熟牛肉+十八碗酒。 这个食量算不算大呢? 实话说,这个饭量不算小了,但也在人类正常范围内,并不夸张。 因为首先,武松吃的时间长。 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离县城还远。正是晌午时候,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家酒店,门前挑着一面旗,上头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他饿着肚子,晌午(中午)开吃。 吃到什么时候结束的呢? 吃到下午才结束。付账走人后,出门才走了四五里路,太阳就快落山了。 走进店里去了。武松提了哨棒,大踏步走上景阳冈来。大约走了四五里路,来到冈下,看见一棵大树,树干上刮去了皮,一片白,上面写着两行字。武松抬头看时,上面写道∶“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过冈,请勿独行。”武松看了,笑道∶“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 拖着哨棒走上冈来。这时天快晚了,一轮红日慢慢地落下山去。 晌午,我们就当是中午12点。 太阳落山,我们就当是下午5点半。 出门还走了四五里。这点路程,我们就当武松走了一个小时。 综合算下来,武松在酒店里吃肉喝酒,至少吃了有四个小时。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是今天的人,吃自助餐的标准姿势嘛。 扶墙进,扶墙出。中间吃的时间还贼长。 如果说,一个人平时一顿的正常饭量是一碗饭加上一盘菜。 那换成不吃早饭,吃四小时自助餐,饭量起码可以翻两到三倍。 第二点。武松吃的熟牛肉,看起来很多,挺吓人的。 但其实肉类食品不撑肚子。慢慢吃,很多人都能吃得下四斤熟牛肉。 根据出土文物显示,北宋的一斤,约等于现在的640克。 因此武松的四斤牛肉,就是2560克。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五斤。 熟牛肉的密度当然比水要高了。跟水的密度比起来大概是1.25:1。 所以2560克的牛肉,换成体积,估计大概就是2000毫升左右。 具体来说,一斤差不多就是这么多。 让正常人吃下五盘,当然不容易。 但别忘了,武松没吃早饭,且一顿饭吃了四个小时。均摊下来,这就不算啥了。 如果武松吃的不是熟牛肉,而是馒头。 吃四斤馒头,还喝酒,那就有难度了。 第三点。宋朝的酒,不是蒸馏酒。度数比现在的啤酒,也就高一点点而已。 因此,武松的十八碗酒,实际也就是十八碗啤酒而已。 并且最关键的是,根据出土文物来看。 北宋的酒碗不大。差不多就是这么大。 碗口直径,一般也就是13厘米左右,七八厘米深。 这类碗,体积不算大。盛满的量,比现在四两的塑料杯子不会多多少。所谓十八大碗,搁今天估计也就是五到六瓶啤酒的量。 就算武松实际用的碗要大一点,也顶多就是十瓶啤酒。 实际五斤的肉,加上十瓶啤酒。 看起来很吓人。 但还是那句话。慢慢吃,像武松那样,一边吃吃喝喝,一边和店小二扯淡,喝撑了去撒尿回来再吃喝,再找店老板扯淡,前后反复四个小时。(单纯闷头吃喝,这点菜和酒吃不了一下午) 心情好的情况下,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能造下这五斤肉和十瓶酒。包括女生。 当然仅限胃口较好的女生。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良子曾创下一顿吃16包泡面、120个锅贴、37根油条、13个馒头加两斤焖子、三斤焖子配六个馒头等战绩,他还能一顿吃下五块超肥五花肉,或者是巨盆凉面搭配六个烧饼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武松前后应该是吃了18碗酒兼要了4斤熟牛肉。中途叫店家又添了2斤,但不一定光盘。 只见店主人把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 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将来。 酒家见武松全然不动,又筛三碗。 店家被他发话不过,一连又筛了三碗。 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 再筛了六碗酒与武松吃了,前后共吃了十八碗。 参考后面在孔家庄抢孔亮的酒肉吃,算他吃了8成+吧。古制一斤≈600克,80%是1920克,向上取个好算的整数2000克,恰好跟今天的4斤一样。 然后这是一包某东某造的酱卤牛肉,标注热量每100克497千焦,2000克总共是9940千焦,换算得约2376大卡。尤娜戒酒多年,对黄酒的热量已经没有概念,有概念的大佬补充下。 (个人感觉“三碗不过岗”应该相当于今天十几度的上海黄酒,三碗大概600毫升,相当于今天一瓶再多一点的量,正常人喝完确实至少是微醺状态了,所以过不了岗) |
|
|
武松身高8尺,《水浒传》宇宙里的尺应该是汉尺而非宋尺,毕竟里面的人物身高和《三国演义》基本同款。东汉骨尺长度被现代人准确测量过是23.3厘米,那武松身高应和诸葛亮、赵云等类似,约186厘米。 |
|
|
体重未知,只能推算——抛开扔天王堂石墩一类属于“低魔”范畴的描写,武松是大块肌肉包裹脂肪的“大力士”类型无疑,毕竟在十字坡两个壮汉都抬不动。参考近现代的大力士霍元甲—— 元甲此时尚有发辫,盘束顶上,灰色土布短衣衫裤、布靴、腰间束带,完全一北方土老装束,身高约五尺八寸,腰围横阔,面色赭黄,能腰虎步,手足敏捷,重二百磅。 这里的尺、寸、磅都已是英制,霍元甲身高173厘米,体重91公斤,BMI为30.4。武松若与霍元甲同BMI,那应是105公斤,实际他的BMI可能更大,110公斤更合理。 随便搜了一张人体基础代谢计算公式图。尤娜日常不健身也不减肥,对这块也没有概念,如有错误还请指正。 |
|
|
按上面的公式,186cm、110kg,打虎那一年虚岁25的武松基础代谢为:66+(13.7*110)+(5*186)-(6.8*24)=2339.8大卡。 也就是说2000克熟牛肉也只刚好够武松一天的基础代谢而已……更别提武松是没有乘车马,徒步从河北赶回山东的,他这个运动量相当于重体力劳动者,基础代谢还得往上加,绝不是那十八碗黄酒能填补得上的。如果这一天武松就只吃了这一顿,对他而言还更像是减肥了。 |
|
|
|
|
本人175厘米,体重65公斤。就在刚刚吃火锅,我喝了7瓶啤酒,点了一斤羊肉,一斤牛肉,现切的。又点了一份小酥肉,半份海带,丸子拼盘,蔬菜拼盘,菌菇拼盘。我一个人一个半小时吃的,不足一个时辰。 我觉得我还能吃点。 想想武松接近2米的身高,体重绝对100公斤以上的了,你觉得呢? |
|
从出土文物来看,宋代的酒碗大约等于现在的3~4两,18碗也就是6-7瓶啤酒的量,只不过酒精度数比普通啤酒高一点,但是绝对不会超过10度,酒劲儿比夺命大乌苏应该稍微高一点。宋代计重单位斤两有大小制两种体系,其中民间很多是用的是小斤体系,一斤约合现在400克,4斤熟牛肉大约是相当于现在的3斤。这个饭量和酒量,你身边儿一半以上的年轻男生都能做到。 |
|
我一米七五,老婆没在家,我卤了一千克牛牛腩12罐啤酒,还有鸭翅,花生,黄瓜,西瓜之类的,晚上下班开始吃,边吃边看电视剧,一点左右吃光了。 |
|
要知道我们全体中国人吃饱饭也就是40年的事儿,16年前我在哈尔滨郊区的一个工厂工作,每周五吃包子,包子大概有成年人掌心更大一些,相当于粑粑柑那么大吧,限制一个人吃五个,因为有人曾经吃了十个,最后全吐了。 大概这么大,我的手22厘米长 |
|
|
我18岁左右长身体时候,2两一个的馒头能吃1斤多,我弟弟能吃两斤,他在体校打饭的盆直径大概25厘米左右,一盆肉和菜,一盆米饭或者馒头。 |
|
|
比下面这种大一半的饺子,我能吃76个。 |
|
|
|
|
二斤牛肉很多吗? 一斤牛肉就拳头那么大一坨而已 壮汉吃不下? 十八碗酒,如果是十来度的米酒,喝不下? 就武松那体格子 恐怕还得来几个大馒头 |
|
以前我也不相信, 直到我看到良子,吃个肘子 跟啃鸡腿似的。 什么肉十斤,饭一斗,都是真的。 |
|
古人谁也没见过,文学作品也可能失真,咱只说我亲自眼见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两件事,这两件事足以说明二斤牛肉、十八碗酒武松应该没吃饱。 第一件事:我老家有一对拜把子兄弟,哥哥叫孙平,弟弟叫白凤阁。那是九二年冬天,白凤阁家里的母牛临产,他找来义哥孙平帮忙,由于母牛是初胎,而且两弟兄也没有什么经验,所以小牛在生产过程中夭折了。 痛心的同时,哥俩将这头七八十斤的小牛腿毛下锅给炖了。还没见天的小牛肚子里没什么,皮毛也不多,放上佐料煳了整整一大锅,只是这牛肉黏糊糊的,一般人不会吃。 这两兄弟比较埋汰,一瓶多佳酿酒入肚,一锅牛肉只剩汤水和骨头。 第二件事:九三年夏天在天津小海地施工,晚上吃罢饭几个人去路边市场闲逛。瓦工张术旺和于文新打赌吃西瓜,谁吃的多谁不用买单。 斗大的西瓜没人要了三个,张术旺的三个瓜是五十四斤,无文新的西瓜是四十七斤。两个人开始吃西瓜,卖瓜的商贩都看直眼了,各自吃完三个瓜以后,商贩说什么也不肯再卖给他俩了。 在福窝里长大的人是不可能理解这些的,但是身在底层的许多体力劳动者确实肚子容量惊人,大到常人所不能想象。 以前缺吃少穿的年代,有些人吃馒头能吃一扁担(用馒头在扁担上依次码放),吃大饼吃一筷子(将大饼平放用筷子串起来)都不是奇迹。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饭量酒量跟身高体型挂钩 |
|
|
|
|
|
|
|
人均58的火锅烤肉自助,吃均价不到十元一斤的五花、奥尔良鸡腿肉、假牛羊肉卷,虽说大部分人吃不回本。 但饿了半天的壮汉,真能吃个保本的。 |
|
按照小说中武松的体型,这点东西顶多算是餐前甜点 |
|
|
|
|
1998年,有观众大骂丁海峰:“武松喝了18碗酒,还吃了2斤牛肉,根本就是不科学,都是忽悠人的。”甚至,有的观众都砸了电视机。 "武松在酒肆中一口气喝下18碗酒,还狼吞虎咽地吃掉2斤重的牛肉。"这一情节在1998年热播的古装剧《水浒传》中,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质疑。 |
|
|
一时间,不少观众对这种夸张的描写表示难以苟同,甚至有人愤然砸毁了电视机,以此发泄内心的不满。那么,这场争议的缘由何在? 又反映出了什么样的社会思潮和文化取向?让我们一探究竟。 观众质疑的核心在于剧情的不切实际。首先,宋代时期由于法律的限制,牛肉被严格管控,几乎无处可寻。 《宋刑统》载明,偷宰自家耕牛都会受到重罚,可见当朝对耕牛的高度重视。所以武松在酒肆大快朵颐地吃下两斤牛肉,这一情节显然与历史背景格格不入。 而且武松一口气喝下18碗酒的量,也被观众普遍质疑为不合乎常理。 就算是以当时低浓度的米酿酒来算,如此之多的酒量也远远超出了人体的生理极限,根本无法做到。 值得深思的是,学界人士从历史和文学视角进行了合理解释。他们认为,尽管官方禁令森严,但民间社会难免会有一些例外情况。 比如边远地区或政府管控较为宽松的区域,仍有吃牛肉的传统;而年老体衰无法继续耕作的牛,被屠宰后也会被用作食物。 这种传统可能因地域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无疑为武松吃牛肉的场景提供了一定的合理性。此外,关于武松饮酒的情节,学者们指出,古代的酒碗与现代的酒杯相比,容量要小得多。 古时候计算酒量的"一碗",其实只相当于现在酒杯三分之一大小。再加上当时酒精浓度较低,武松所饮之酒的总量也就不足为惊了。 这场争议的焦点,实则反映出文学与现实之间微妙的关系。 部分人士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应当植根于生活本身,尤其在描写历史题材时,作品应当对历史事实保持高度还原和真实性。 不过更多人则持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文学创作本就需要艺术加工和个人情感投射。伟大的作家往往会通过虚构和夸张的笔法,塑造出精彩绝伦且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 正是这些富有个性化的创作方式,使得经典作品才能持久流传、魅力永存。 值得庆幸的是,这场看似争执不休的讨论,实则推动了社会各界对文学价值和意义的重新审视。 电影界纷纷将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探索文学表现形式的新可能,大众对文学与现实关系也有了更为客观全面的认知。 人们终于意识到,欣赏文学不应止步于对细节的拘泥,更重要的是体会其背后所蕴含的深邃寓意。正是这种深度思考,让文学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独特地位得以彰显。 |
|
|
尽管最终无法完全厘清武松到底喝了多少酒的疑团,但这场争议却成功地引发了大众对文学和历史的浓厚兴趣。 同时也让我们重新认识到,文学的魅力往往超越了书面记录,它更多的是探寻人性的奥秘,唤起共鸣的力量。 因此,当我们沉浸在经典作品的氛围中时,或许不应过多拘泥于细枝末节的逻辑性,而是去领悟其内在的精神价值,感受它所营造出的独特审美体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味到文学的博大精深。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身高180,体重180,年纪不到30,偶发健身习惯,现在平均每顿饭也就一碗。 但是我记得10多年前我还在上高中的时候,月末假回家帮父母农忙,我家种的是花生,130斤一袋子,我和我爸把花生从地里运到车里,到家之后再把花生卸下来。 总共有几吨吧?基本中午就干完了,回家好好睡一觉,睡醒了都该吃晚饭了。 那顿饭我吃了6碗半,为啥有个半呢?因为饭没了。 那时候身高也是1米8,但体重只有150斤左右,没有体力运动,一顿也得两三碗饭。 我只是个东北地区平平无奇的高中生,在重体力劳动之后一顿就得6碗饭。 没有撑,没有涨,没有难受,没有晕碳,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平平无奇。 那是武松,天人,万中无一的强者,一顿饭吃我几倍的量,很合理吧? |
|
十多年前我和同事在新疆轮流开车赶了十八小时路,终于赶到地方把故障排除后转身去小镇上吃过油肉拌面和大盘鸡拌面 小镇不大,消费不低,一份拌面30 不过菜量还可以,白皮面免费续 |
|
|
|
|
|
我们俩大概每人续了四五个面后,老板出来了,拍着我们俩的肩膀:“兄弟,面虽然是我的,但肚子是你们自己的,撑坏了我可不管!” 其实这也不算啥,更年轻些时在内蒙,有一天干完活从井底下爬上来(铺设熔接工业光缆,作为乙方交钥匙工程,所以什么破事都的自己干)4个同事决定去吃涮羊肉,什么毛肚,百叶,羊血这些玩意儿一律没有,肉也不分部位,就是内蒙冻羊机器切的片,其他也基本啥都没,只有白菜叶子粉丝和一块冻豆腐,哦,麻酱和生抽管够。 四个人对视了一眼,给老板娘说:“先来半斤闷倒驴两斤肉吧,不够再加” 内蒙的说法,所谓两斤,是一人两斤 那天我只能说,白开水煮过十几斤羊肉后再涮点儿白菜叶龙口粉丝,那鲜美清澈的滋味用来咪咪缝真是绝了。 |
|
|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高中时候,两位同学比赛吃饭,一位同学吃了18个大包子+两碗咸汤。另一位同学吃了17个大包子+三碗咸汤。最后结果是不分胜负,因为两个都没钱吃了。 包子是北方那种大包子,碗也是大碗,饭量大的人真挺多的。 |
|
如果真的要吐槽,槽点应该在人类到底能不能徒手打死成年的野生老虎,而不是能不能吃下四斤牛肉。 |
|
换成现在,一打啤酒加两斤牛肉,真不算多。 两斤牛肉我小学时就能干掉,还好父母收入高。 前几年我初二的外甥到我家做客,给他做了满满一大盘炸鸡翅。他吃了一个后怯生生地问还能再吃一个吗?我对他说敞开吃。结果这小子一口气吃了十五六个。这小子正好长个子,瘦得像豆芽,照样能吃。 |
|
在我们东北,两个哥们吃烤串,喝一箱啤酒是非常平常的。 俗称踩箱喝。 现代啤酒,酒精度3-5,估计跟古代的浊酒应该差不多。 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遇到烦心事,自己去吃串,一晚上喝了5瓶啤酒,吃了40个串,然后回宿舍睡觉。没吃撑也没喝多。 而我的流量,在我家那边,属于上不了桌的那种。他们爱喝酒的都不带我玩 |
|
袁世凯有次和人打赌,那次他吃了二十个鸡蛋,十个馒头 |
|
酒我不知道,毕竟古代酒什么概念,我这也没有,但是牛肉嘛……两斤熟牛肉那不是什么事,像武松那种年轻人,一顿吃个两斤牛肉,饭量也就那样吧,不能算多大。 |
|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