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阅读网 -> 影视娱乐 -> 电影《冰血暴》到底想表达什么?为何风格如此诡异? -> 正文阅读 |
|
|
[影视娱乐]电影《冰血暴》到底想表达什么?为何风格如此诡异?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
有大哥说这是搞笑片,我不知道是认真的还是在反讽? 如果你说这是CULT片,那一切都没问题了。问题是这片当年的影评我也看过,明显不是冲着CULT那个路子… |
|
《冰血暴》作为警匪题材显得反类型,甚至令观众感到“风格诡异”? 不妨说这是由于审视维度不当,故而引发理解不确。 简言之,《冰血暴》并不是以杀人行凶/女警破案为叙事主体的警匪片,它实际上是在讲现代社会里家庭伦理的崩溃,以及由此引发的家庭成员关系疏离。 后文我会通过分析剧情、人物,充分证明这一观点。 《冰血暴》里出现了两组完整的家庭,并且形成一种颇具讽喻色彩的呼应。一组是主人公杰瑞·朗迪佳德一家,杰瑞陷入财务危机,他试图通过绑架傻白甜的妻子从富豪岳父那里勒索一笔钱财。 另一组是女警一家,女警的工作是和犯罪分子斗智斗勇,颇具男性色彩,丈夫则是个失意失业的宅男画家,反而处于某种被保护/支配的地位。 杰瑞一出场就是个标准的城市中产形象。在一个充满不详预示的俱乐部里,他约见犯罪分子,并试图谈成一桩匪夷所思的买卖: 通过绑架妻子,来赚取勒索费。 |
|
|
宁浩在电影《疯狂的赛车》里戏仿了这个桥段。一个外表光鲜、实际债务缠身的丈夫,试图杀死严厉但是有钱的妻子,以便于走法律程序来继承她的财产。宁浩的戏仿强化了情节的喜剧色彩,对其荒诞性则有所消解。 |
|
|
而在《冰风暴》里,导演通过犯罪分子满脸懵逼的追问,突出了这种荒诞性。 绑匪:我只能说,这听起来很荒谬, 杰瑞:不,不会有问题!一定行得通的。 绑匪:你要绑架自己的老婆? 杰瑞:对 绑匪:你……我意思是,那八万元赎金由你来付。你给我们一半,自己留一半,左手交给右手,合情理吗? 杰瑞:是这样,赔款不是由我来付,我太太很有钱,她父亲是个富翁…… |
|
|
这段对话或许会令人想起郭德纲讲的段子,于谦的父亲在公海遭遇海盗,被勒索巨额赎金后不怒反喜,还要求对方开个数目更大的发票,最终海盗含泪感叹:还是你们狠呐! 在这个场景里,导演暂时互换了杰瑞和绑匪的身份属性,令故事讲述的方式充满揶揄色彩: 一个体面的城市中产,做下如此下作且不近人情的事,犯罪分子都看不下去,甚至自叹弗如了。 电影最初始的戏剧冲突——杰瑞陷入财务危机,实际上是启动了开关,令观众看到一个看似幸福体面的中产家庭,遭遇外力后会崩溃到何种程度。一个身为人的城市中产,会如何揭掉人的面具,露出动物性的面目。 影片人物不停切换人/动物的身份的过程中,亦将对应地伴随着社会关系/丛林关系的构建。 这种“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与“动物间的丛林关系”之间的无缝衔接、瞬时切换,正是科恩电影里经常出现的一个母题,是他作品的落脚点,也经常是反讽、揶揄爆发出黑色幽默效果的地方。 导演的镜头紧接着就带着我们进入了杰瑞的家庭,对每个角色的刻画都非常细腻,并精炼周到地勾画了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 杰瑞看起来是个很称职的丈夫、父亲,面对妻子的富豪爹却总显得没什么底气。 妻子是个傻白甜的家庭主妇,出于某种智力的弱势而对丈夫无限信任,或者说,就像信任太平社会里的任何人一样信任丈夫。 儿子进入了叛逆期,对父亲的权威只保留了一种非常表面的尊重,而这还是父亲竭力应承圆转的结果(比如儿子吃饭离席的时候,父亲面对全家人给出一个有道理但也非常表面的理由,实际上儿子未必多么尊重他,而他也极有可能不会多关心儿子)。 岳父非常有钱,他也从不忽略这一点,甚至时刻通过盛气凌人来强调这一点。 |
|
|
导演对杰瑞家庭关系巨细靡遗的展现,更体现出了旨趣所在。这表明电影要讲述的正是家庭,而不是什么警匪悬疑。 对比《疯狂的赛车》里的李法拉夫妇,宁浩只会告诉你剧情推进要求你必须知道的事情,而并不会让李家本身的故事占据主要篇幅。 李法拉要杀妻继承财产,两个笨贼出现了,笨贼要制造车祸,结果在动电车的时候被当成偷车贼捉住了,故事需要李法拉失手杀死妻子进而栽赃耿浩,两个笨贼在李家出现了…… 凡次种种,无不是为耿浩的离奇遭遇而服务,并强化了一种喜剧感。在这里面,喜剧性是主要的,而荒诞则是促成笑料的一种手段。 《冰血暴》则不然。 它要呈现的是,城市中产生活在一种岌岌可危的疏离关系中,而又毫不自知。一旦变故发生(丈夫遭遇财务危机),业已崩溃的伦理关系便显露无疑。 荒诞来自于人物的生活处境,而不是制造喜剧效果的材料。在这里荒诞才是主要的,导演是通过一种喜剧的方式(黑色幽默,揶揄性的叙述)把它严肃地剖析开来。 职业生活方面的交代,同样凸显出了杰瑞进入“动物丛林关系”的状态。 作为一名汽车销售员,杰瑞在强行推销套餐过程将其捕猎的本能和技巧显露无遗。 一对夫妻顾客,原本和他谈好了价钱,约定时间过来提车,杰瑞硬要在原价之外另外推销500美元的防锈处理。客户被折腾的数次发作,他数次安抚情绪,诈脱找上级说情,回来再降100美元,还是要把“防锈处理”销售出去。 他咬定了客户今天一定会提车,摸清了对方能够接受的底线,便在此基础上拖延,辗转,下套子,装迟钝,最终逼得客户不愿继续纠缠,付钱打发了事。 |
|
|
整个过程,分明就是一次捕猎行动。 有意思的是,前来买车的顾客也是一对夫妇。 他们百忙之中赶来,愤怒地对杰瑞说你是个骗子。和杰瑞不同,这位丈夫还没有遭遇难以对妻子启齿的财务危机。 如果我们以更宽泛的视角看待这场戏,这对夫妻的存在似乎也可以视为对杰瑞家庭关系的某种评判。毕竟这个时候,杰瑞就坐在对面一脸无所谓的装傻,轻车熟路地把对方当成傻瓜糊弄。 或许对方的夫妻关系,特别是丈夫从妻子的暴力掏出支票簿的动作,也能令他联想到自己的家庭。 |
|
|
另外,请注意杰瑞身后的那个扛斧头的塑像。 这是本片里反复出现的母题。 扛斧头的老铁,似乎也暗喻了这座城市里某种亘古不变的处境: 人必须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用尽自己的心机、智慧以及暴力控制,来换取生存的资格、生存状况的改善。 这种生存逻辑,原本就有动物性的一面,并作为某种城市基因流传了下来。家庭关系可以淡化它,掩盖它,但是不能清除它。 这种追溯城市基因秉性的方式,或许会令人想起比利·怀尔德的《七年之痒》。 曼哈顿岛夏季酷热,所以从印第安人的年月,就有老婆孩子外出避暑丈夫留守的惯例。而《七年之痒》之所以发生,正是因为七月份老婆度假的时候,一名城市职员遇到了一位漂亮的新房客。 如果说面对顾客杰瑞尚能展开捕猎,通过切换到动物状态向对方展开降维攻击,将绑匪引入自己的生活无疑就是在与虎谋皮,因为对方显然是更强大也更残酷的动物,是很难受他控制的。 顾客骂杰瑞是骗子,可见其手段充其量不过是瞒和骗,绑匪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以无情地直接诉诸暴力。 两个绑匪,是卡尔·苏华德和杰瑞·甘实鲁。 |
|
|
右一为甘实鲁,右二为卡尔 两个绑匪里,卡尔·苏华德更加健谈,并总是试图将自己的行为打扮得更像人而不是动物。 甘实鲁不然,他话很少,多数情况下都是一脸冷漠。一言不合就会杀死对方,就像《老无所依》里的主角一样。 甘实鲁甚至不能算是法外之徒,他压根就没有法律观念,他用动物的丛林法则解决一切问题。 有意思的是,后面这场交易的介绍人谢泼(一个印第安人长相的前犯罪分子)出场了。 谢泼介绍给杰瑞的绑匪,是甘实鲁。他并没有提到也不认识卡尔·苏华德。 跟随剧情深入了解这三个人物后,观众不难发现,令甘实鲁和杰瑞直接对接以完成绑架,是难以想象的。 甘实鲁过于动物化,而杰瑞又不可能一开始就坦坦荡荡以动物的面孔与其完成谈判。 卡尔就像是一个缓冲器,一个具有动物/人双重身份的翻译,一个现代社会/丛林世界的桥梁。他可以露出动物的面孔威胁人,也可会用人的方式影响动物。 绑匪二人组开始行动的路上,甘实鲁的行为和需求都是动物性的,华尔则试图驯服他,至少是基于绑架暂时达成共识。 甘实鲁要吃薄饼,卡尔说早上刚吃过,他要吃更过瘾的啤酒牛排。随后,甘实鲁就一脸要弄死他的表情。 |
|
|
没有交流,没有商议,更没有妥协。要么接受他的意志,要么接受他的处决。 甘实鲁和卡尔的关系不像是伙伴,更像是老虎和狐狸。 为了驯服这只猛虎尽可能在不过于冒犯社会法律的情况下达成目的,卡尔极尽周旋之能事。 他知道法律可以处决他,伙伴也可以处决他。他必须在二者之间走钢丝,必要的时候甚至不惜杀人。 |
|
|
与他们相比,杰瑞则是隐藏在现代社会法律之内的人。法律会保障他,他要尽可能利用这层优势,通过瞒、骗、以及借刀杀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法律给了他一个安定的世界,他并不想走出去,而是尽可能地在这样一个安定的世界里,使用丛林法则获得生存的必须。 杰瑞对家庭伦理的漠视、以及对陌生人的欺诈,甚至具有某种令人同情的质素。 岳父是个盛气凌人的守财奴,非常乐于时常以一个支配者的身份造访女婿的家庭。 上司和同僚并不关心他,他们之间只是维系一种单纯的业务/绩效关系。 换句话讲,整个社会都在鼓励杰瑞在不被人发现违法的情况下使用各种手段达成自己的目的,于是同类的任何软肋,在他都是可以加以利用的突破点,情感的成分则降至于无。 在看到事情有转机的时候,杰瑞也曾试图放弃过“绑架妻子”这一疯狂念头。但这与其说是出于对妻子的情感,不如说是害怕麻烦,害怕自己不再受到法律的庇护。因为即便事态彻底失控了,杰瑞也不会像拉斯科尼科夫一样承受良心的罪与罚,为自己的行凶而忏悔,他心里所想的,仍旧是怎么拿回钱财,然后返回正常的人类社会继续他的捕猎本行。 |
|
|
与杰瑞夫妻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女警玛姬和他的丈夫诺曼。 |
|
|
玛姬是个警察,也是这个城市里法律、正义的化身。她的生活日常便是追查案情,和犯罪分子打交道。 她的职业身份要求她天天在外面奔波,而不是像杰瑞的妻子一样做个家庭主妇。她的家庭身份也更为强势,不是毫不履行责任地对丈夫无限信任(这种信任其实是一种懒惰和愚蠢),而是承担起来家庭的主心骨。 而她的丈夫,作为一个失意失业的宅男画家,反倒处于一种被保护的地位。 玛姬更像个丈夫,而诺曼则像是个妻子。 |
|
|
这种身份的颠倒很难说没有对夫妻二人造成困惑。 妻子竭力维护着丈夫的自尊心,甚至包括她的同僚,也是在用一种(不乏同情的)关注的口吻和他打招呼。 |
|
|
同僚们熟悉玛姬的丈夫(对比杰瑞的同事),对玛姬也更有关心(对比杰瑞的工作状态)。 他们愿意尊重玛姬,并顺其所好地尊重她的丈夫。 比较吊诡的是,恰恰是工作环境的残酷性,令警察们增进了对同僚的情感,而不像那些在法理框架内优胜劣汰的销售们互相疏离。 一个夫妻二人晚间休息的场景,将我们代入诺曼夫妇的家庭。 玛姬看着电视上播放的动物猎食的场面(其残酷性的一面,也正如玛姬的工作日常): |
|
|
丈夫则在她的怀里沉沉睡去,怀里还抱着没吃完的零食。 |
|
|
或许在无限次期待、信任、鼓励而丈夫仍旧无所成就的时候,玛姬也开始困惑诺曼是否是个合格的丈夫。 如果回到某个起点,自己是否原本会属于一个更幸福的家庭,和一个以社会评判标准而言更成功的男人生活在一起? 马上就有了答案。 也正是在这个晚上,昔日同学麦克·柳田的电话打来了。二人再次见面的时候,麦克看起来西装革履文质彬彬,俨然来自更高的社会阶层。 |
|
|
这应该是个不错的结婚对象了吧。 深入交谈之后,玛姬却只感到了怪异、反感。麦克自称结果婚,和其他人发生过恋情,表现的极为情绪化,精神状态不太稳定,并伴随疑似性骚扰的举动。另外一个同学告诉她,麦克确实是有精神问题。 过着精致高端生活的高端人士,内核却仍旧是平庸甚至猥琐。反观自己的低端丈夫,虽然是个长期不如意的废宅,但是却和她建立起了某种不可或缺的情感信任,而这正是现代家庭正在遗失的部分,也正是这丢失的部分导致了家庭成员的疏离、家庭伦理的崩溃。 于是,当玛姬完成了外面残酷世界里的凶杀案,再回到丈夫的身边时,诺曼的存在意义便发生了某种升华。 |
|
|
你真令我骄傲,诺曼。 这一次,是妻子拥在了丈夫的怀里。 欢迎关注公众号:凯鹅 |
|
电影《老无所依》中,最恐怖的一幕是哈维尔·巴登饰演的杀手齐格逼迫加油站老板猜硬币的那一幕,你从加油站老板的表情变化中就可以看出他就多恐怖,好像无视世间的一切法则,蛮横得像个死神。 但是有一个瞬间泄露了他的这种神秘。就是当他听说加油站老板现在经营的是岳父的产业时,他极为不屑地说了一句:“这么说,你是上门女婿”。 可见,对于男人来说,“上门女婿”是一个多么屈辱的处境,连杀手齐格都感到不耻。 而这句话恰恰也能证明这个恐怖杀手齐格并不是死神,他只不过是父权制下滋生出来的一个暴力产物而已。 |
|
|
时间倒退十年,科恩兄弟的另一部电影《冰血暴》,也可以看做是齐格前传。 那时候齐格叫做基亚(彼得·斯特曼饰演),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需要和搭档一起行动,他的搭档叫做卡尔(史蒂夫·布西密饰演),一个话痨。 巧合的是,这部电影里也有一个“上门女婿”,可以说整部电影可以概括为“一个屈辱的上门女婿为反抗强势的岳父所引发的一系列惨案”。 威廉姆·H·梅西扮演那个倒霉的上门女婿杰瑞。杰瑞是一家汽车公司的销售经理,妻子是家庭主妇,两人有一个儿子,在外人眼中他们是幸福的三口之家。 实际上并不是,人到中年,杰瑞一事无成,还顶着“上门女婿”的头衔在岳父的公司混日子,处处受到岳父的压制,所以,他特别想做出一番事业摆脱岳父。 杰瑞想自己创业开停车场,但是需要启动资金,于是他去找岳父借钱,结果被拒绝了。 于是,他想出一个馊点子:找人绑架自己的老婆,让岳父缴100万赎金。然后他从这100万中拿走8万付给绑匪,剩下的92万归为己有。 |
|
|
电影一开场,杰瑞跟绑匪基亚和卡尔在约好的酒吧汇合,再次确定绑架计划,他把从公司偷来的一辆车借给绑匪使用。 自作聪明的杰瑞还以为自己的计划很周密,其实到处都是漏洞,正如他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一样,他也无法掌控这个事件的发展。 先是岳父答应了借钱,正当他欣喜若狂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岳父决定自己投资这个项目,只给他10万元的中介费,因为岳父不认为杰瑞是个能创业的人。也就是说岳父不仅剽窃了他的创业点子,还再次碾压了他的自尊,杰瑞觉得这比不借给他钱更侮辱人。怒不可遏的他在停车场失控,却只能对着雨刷出气。 沮丧的杰瑞回到家,发现家里一片狼藉,明白老婆真的被绑架了。于是他按照原计划让岳父准备100万赎金。费尽口舌,他才劝阻了岳父报警的打算,并且强调绑匪只让自己过去送赎金,但是强硬的岳父坚持自己去送赎金。 当妻子被绑架,他要在别人的提醒下才想起儿子。看到儿子因为母亲被绑架而无助地抱着熊仔哭泣,他竟然无动于衷,只说些不痛不痒的话,甚至都想不起拥抱下孩子。 接到绑匪的电话,听到绑匪威胁要涨赎金,不然就杀掉他老婆,他竟然不顾老婆的死活,坚决不肯多付赎金。 这是一个多么自私自利冷血麻木的凤凰男,除了他的自尊,他什么也不在乎,不管是他的老婆还是他的孩子。 |
|
|
如果说杰瑞是这一场暴力恶作剧的策划者,那么他的岳父则是恶的始作俑者。 岳父是父权制下那种典型的大家长,掌控欲特别强,利用自己手中的金钱和权力暴力压迫女婿,结果引起女婿的暴力反抗。 只不过他的反抗是以牺牲女性为代价,他的妻子珍最后还被绑匪杀死了。 影片中的两个绑匪更是贪婪到残忍,一言不合就杀人。 卡尔是个话痨,业务能力差又处处算计。他杀死了杰瑞的岳父,拿到了100万美元赎金,结果偷偷藏起了那92万美元。然后他拿出8万美元跟搭档基亚平分,基亚要求平分那辆新车,结果他不肯,最后,他被基亚用斧头砍死。 |
|
|
相比喋喋不休的卡尔,沉默寡言的基亚才是狠角色,他无视一切约定和规则,所有的问题都通过杀戮来解决。 在公路上,一眨眼的功夫他就干掉了三条人命:一个巡警和两个目击证人。 仅仅因为他在看电视的时候嫌人质珍吵闹,就把珍杀死。后来又因为跟搭档卡尔分赃不均,一斧头砍死对方,并将其扔入碎木机,毁尸灭迹。 在整部电影里,基亚杀的人最多,手段也最残忍,几乎泯灭人性,冰冷至极,他有时不说话仅仅一个眼神就能让人感到害怕,他就像一个杀人工具一样,这一点将他和影片中的所有人区分开来,仿佛他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十年后,他进化成《老无所依》中那个顶着蘑菇头让全世界都恐惧不已的杀手齐格。 |
|
|
影片中,唯一和这种暴力抗衡的是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的女警探玛姬,她也是这场暴力的终结者。 她已经怀孕七个月了,仍然挺着大肚子坚持办案。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因为跟她相比,其他男警探,不仅业务能力差,还特别懒。 当她挺着大肚子赶到案发现场时,问其他人呢,下属说“天气太冷了,他们没来”。 然后,她什么也没说,继续研究案发现场。 她是天生的警探,非常敏锐,非常专业,所以她是他们的头儿。 看过脚印她就能判断出凶手身高,通过事故车位置以及尸体伤口,推断出凶手射杀三人的场景,而且当同事说出巡警登记本上写的“DLR”车牌号时,玛姬立马找到了一个关键线索:那可能是汽车经销商的车牌。因为汽车经销商,英文单词为dealer,简称DLR。 警长玛姬一直带着明尼苏达州小镇人的那种轻松友好四处寻找线索,浓郁的明尼苏达口音,一口一个“yah”,因怀孕胃口大增的她,随时随地都在吃,她无疑是这个冰天雪地里的一束温暖的光,也是这出暴力荒诞剧中一束人性之光。 面对日常琐碎的人际关系,她用机智的方式巧妙化解。 和性工作者聊天,她用家乡话,得知嫌疑犯要去双子城。面对谢泼的沉默,她恩威并施,表示知道对方的案底,暗示他可能再次面临牢狱之灾。当高中老同学坐在她身边手不老实时,她严词拒绝,而后又用“我不习惯扭着头看你”,化解尴尬。 |
|
|
顺着“DLR”车牌号这个线索,她找到了杰瑞。第一次去杰瑞的办公室,杰瑞守口如瓶,玛姬什么线索也没有得到。 然后,她去约定的餐厅跟高中同学麦克见面。两人聊天过程中,麦克告诉玛姬她曾和学妹琳达结婚。然后他又断断续续说琳达得血癌去世了,接着他开始对玛姬表白,说着说着突然哭了起来,反正他整个人表现得神经兮兮的。 回去之后,玛姬跟另一个高中女同学打电话,才知道原来麦克说的全是谎话,他并没有跟琳达结婚,琳达也没有得血癌,她活得好好的。真相是麦克骚扰了琳达一整年,令对方烦不胜烦,而且他从来没有结过婚,还有精神有问题。不得不说,男的果然喜欢性骚扰女性,还喜欢造谣女性。 这一真相令玛姬震惊,同时她想起跟杰瑞聊天时,他跟麦克一样闪躲紧张的表情,于是,她再次返回杰瑞的办公室。 一开始,杰瑞一口咬定没有丢车,玛姬反问“你都没查怎么那么肯定”,气急败坏的杰瑞表示现在去查,结果他却趁机溜走了。然后,玛姬断定杰瑞肯定跟那起凶杀案有关,迅速通知其他人逮捕杰瑞。 |
|
|
顺着嫌疑犯的那个线索,最后她独自一人来到了嫌疑犯的落脚地。 当她走近那个湖边的小木屋时,发现基亚正在用碎木机处理卡尔的尸体,那一瞬间她显然被惊到了,很快她就冷静下来,警告基亚,等基亚发现身穿制服的玛姬时拔腿就跑。然后在几十米外,他被玛姬击中大腿,最后被逮捕。 在车上,玛姬对基亚说:人生不只值那些小数目。(基亚只分到4万美元)她一面唏嘘,一面不解,又生出无端的悲哀。 自私、贪婪 、势利,这是人性,虽无法根除,但不足以让人堕落至此。到底是什么让杰瑞他们的生活崩盘了呢? 显然是男权社会的暴力,男权社会本身就象征着暴力,也鼓励男人用暴力解决问题,最后滋生出更多的暴力问题。 岳父是父权社会那种典型的代表人物,凭借权势随意践踏别人的尊严,最后激起杰瑞的暴力反抗,而卡尔、基亚本身靠暴力营生,他们都是这个暴力世界的一份子。结果他们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讽刺的是最后谁也没有得到那一百万美元。 |
|
|
这一切结束后,生活又归于平静。 晚上睡觉前,丈夫诺曼有些沮丧地谈起自己的工作,他说自己的画只能印在很少有人使用的3分邮票上,别人的画却能印在29分邮票上。听完后,玛姬安慰丈夫,总有人用3分邮票的。最后她跟丈夫说“管他的,诺曼,我们做得很棒”。 “我们做得很棒”玛姬这句话不仅是说给丈夫听的,也是说给她自己听的: 生活不完美,有时候还很操蛋。但我已经尽力了,所以我应该知足,也应该对自己感到骄傲。 |
|
|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冰血暴是科恩兄弟拍摄于1996年的作品,不过,我直到2021年6月才看...... 看完后有点惊讶,我以为这兄弟两人是那种又飞又野的路子,没想到两人非常的学院派、古典。 镜头从不乱晃。 叠化、黑屏这些今天看起来有些“过时”的转场方式却是这部戏的主流。 女主得了97年的奥斯卡,不懂为什么。 三块广告牌得奖,那没得说。 冰血暴拍了一个“失控”的故事。 之所以失控要打引号,是因为让今天的导演来拍失控的话,画面一定就是失控的,或者说就是强类型片,但这个片子却不是。 导演好像不是要强调失控,而是在表达这个世界的荒诞、无序、随机。 让人觉得有点无力,但是最后片子又落在温情上,看来导演还是很怜悯的。 以上。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哈哈哈哈哈哈。楼主气得我想笑。 因为这是一部搞笑的片啊! 我也有同样的疑惑哈哈哈。为什么《严肃的人》一点都不严肃?为什么拉比这么神圣的角色最后用mp3和流行歌曲传道?为什么这个片片尾打出字:“没有犹太人在本片中受到伤害”。但是开头第一个莫名其妙的故事里边犹太人就见血了?为什么它风格这么诡异? 还是严肃的答一下吧。 风格应该不是这么用的。我们说科恩兄弟的风格,是受他的镜头语言、叙事节奏、常用的桥段、人物设置等等。从这里看,这个片子一点也不诡异,它是典型的科恩兄弟电影。 影评人可能都很笨,他们还可能真归纳不出来一部电影的中心思想,说它表达了什么,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或者社会现实,这些都是聪明的文艺青年归纳出来的。 他们笨到只能看一个段落一个段落。例如里边的丈夫第一次受挫出门,是一个超大的远景,茫茫雪地里他一个孤独的身影;而丈夫第二次受挫也是一个大远景,摄影机从室内拉到室外,在窗户形成的画框里主角拍桌子。他们会为这种由空间关系反应的心灵绝望叫绝,而归纳不出“到底要表达什么”。 有一些更笨的影评人可能从第二幕联想到《地心引力》一个一模一样的设定。是的,那些更笨的影评人只能从影史的脉络中考虑一部电影的地位,例如有些人想到希区柯克,还有一些从大卫芬奇《12宫》看到某种传承。他们会告诉你警匪片或者侦探片有什么套路,而这部片子是如何的反高潮,反套路。他们仍然归纳不出“到底要表达什么”。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风格诡异”吧。反传统的设定比比皆是。血腥的杀戮之后切到温馨的家庭,起床的女警挺着大肚子;绑匪被咬一口去找药膏,在镜子里看到藏在帘后的女人;当然还有最后的对决,绝对的反传统。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生活就是这样呀。生活中那么多漫不经心的人(尤其是小镇上),那么多没有干好的事情,哪能像好莱坞“高智商”电影或者紧绷的美剧那样,每个人都开动脑筋把智力发挥到极致,执行起来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滴水不漏? 生活中的常态,在那些电影里成了笑话,当片子描述这些常态或者细节的时候,与片子本该给你的,与你的预期格格不入。但是人家说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难道错了吗? 罗杰伊伯特是这么说的: “不是谁都喜欢影片暴力加幽默的路数。史丹利·考夫曼(译注,米国作家,影评人)就评价科恩兄弟“不停变换腔调,让该吓人的部分不吓人,该好笑的地方又成了简陋的气氛调节。”我不同意。少年时代我在报社当差做记者,有时写到犯罪新闻;一个朋友的老爸是验尸官,也带我出案发现场。印象中的小地方警察在死者面前说话的口气,和马吉甘德森如出一辙。” 可是你是带着看本格推理,好莱坞高智商电影的心态去看的呀。所以你把那些搞笑的东西,当成白痴的东西。 为什么风格诡异?是因为你接受不了,你认为搞笑就是搞笑,伤害就是伤害。你不能忍受一群弱智的神经病,却带来了血肉横飞的杀戮。你觉得伤害是严肃的,而搞笑不是,一个搞笑配上严肃的伤害,就只能是弱智,就只能难以忍受。 所以你顺着侦探片的思路去解读见同学一幕,你认为太弱智了。但是,一个小镇的女警回是夏洛克福尔摩斯或者金田一耕助吗? 但是笨蛋影评人没有看过推理小说。乔纳森·罗森堡说:“站在影片主题的角度来看,一个孤独的灵魂在此无法控制说谎的冲动,极力尝试却难掩内心的绝望,这场戏也以此成为点题之笔。”而罗杰伊伯特说:“我以为迈克是杰瑞的镜像,这次见面也让马吉对杰瑞的两次盘问顺理成章。转天早上她准备返回布雷纳,一个高中女同学告诉他迈克说的都是假话。这个电话令马吉茅塞顿开,再次来到杰瑞面前。迈克这段过场不仅展示了马吉处理难堪场合的方式,更比一次面谈就把杰瑞问个底朝天的设置高出几个段位。” 这么著名的电影,无论是口碑还是分析都已有定论,楼主并没有去查阅,而是来这里发个提问,从你的遣词造句看到很多发泄的成分在里边。实在是感觉不可思议啊。 有人会这样吐槽蒙娜丽莎风格诡异吗?有人会问蒙娜丽莎表达了什么(潜台词是它很白痴)吗? 有人会这样吐槽贝多芬吗?有人会问贝九表达了什么(潜台词是它很白痴)吗? 没有。当我们对绘画,音乐不理解的时候,我们会倾向于相信权威的评价,而不是只是因为自己不理解,不喜欢,而怒斥它们为白痴。 但是一到电影就不同了。这就是大众艺术的悲哀。他们天真的以为电影就是讲故事,或者“表达什么”道理,于是他们自己概括一个故事,概括一个道理。影像、时间、声音、全都被抽象掉变成不重要的东西,而那个故事,那个道理,却有充满了偏见和随意。 我觉得一切问题的起点就是,我们无法理解犹太人的笑话。我们不知道犹太笑话的本质就是伤害。而误以为伤害只有严肃的东西才有。 |
|
或许对很多人而言,美剧版更好,因为它更离奇、更血腥、也更暴力。 |
|
|
然而剧版的结构完全是照着电影里来的,黑色幽默,荒诞无常,堪称经典!本片上映于1996年,属于科恩兄弟早期代表作之一。 |
|
|
在戛纳和奥斯卡上分别拿下来最佳导演和最佳原创剧本。 |
|
|
(左:伊桑·科恩;右:乔尔·科恩) 科恩兄弟的大哥乔尔·科恩的老婆弗朗西斯,人称科恩嫂。 五次入围奥斯卡,两次入围最佳女主角并且两次都拿到了影后, 分别是1996的《冰血暴》和2017年的《三块广告牌》。 |
|
|
电影讲了一起惊悚血腥的连环杀人案,故事发生在美国最乏味的地带,寒冷的明尼苏达州。 只有冰天雪地,冷到残酷。 |
|
|
第一个镜头就是一片白色,隐隐地,出现一辆车的轮廓,发出两个微弱的光点。 等到了眼前,才恍然发觉是一辆车拖着另一辆残破不堪的车,在背景音乐徒然升起的高潮里,又使出镜头。 接着出现5个黑色字母:F A R G O。 |
|
|
一个有温度的、让人倒吸一口凉气的感觉瞬间传递了出来,故事也就此展开。 男主杰瑞(威廉姆·H·梅西,《无耻之徒》里的frank)是个车行销售经理, 言行举止皆表现出中年危机,一事无成,窝窝囊囊。 |
|
|
在外给客户赔笑,在家被老丈人瞧不上。 虽然衣食无忧,但由于这份工作是老丈人施舍安抚给他的,所以干的并不舒心。 他想开个停车场,拥有自己的事业。 然而老丈人不愿投资他! |
|
|
所以他想了个计划, 找杀手绑架老婆,骗老丈人的钱! |
|
|
他托人找了一个杀手,为了方便作案,还偷了车行的新车作为定金。 但等到见面商定时,发现居然是两个人! |
|
|
一个是话痨卡尔,再赠个沉默寡言的基亚, 而他对这俩人一无所知。 |
|
|
这里杰瑞耍了个小聪明,他瞒着杀手说赎金是8万,事成之后对半分,他四万,杀手四万。 但他计划找老丈人要的其实是100万。 |
|
|
杀手接到任务,第二天就去杰瑞家里绑了他老婆,杰瑞也顺利忽悠老丈人准备了100万。 |
|
|
本以为计划天衣无缝的执行,但杀手刚出场的表现就说明这俩人不靠谱,绝对要出意外。 毕竟不靠谱的杰瑞制定了不靠谱的计划,还找来了两个不靠谱的杀手执行,执行当然不会顺利! |
|
|
在杀手返程的路上,途中一个警察追了上来,要求他们立即下车检查。 话痨卡尔为了强调自己才是老大,除了一路上叨叨叨,此时更要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他想多了,贿赂不仅未成功,还引起警察怀疑,让他立即下车检查。 |
|
|
由于后座上绑着人质,为了防止事情败露,基亚面无表情拿出手枪,干净利落一枪崩了警察。 而这位牺牲的警察成为了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
|
|
虽然杀手执行任务不靠谱,但杀人绝对是一流的。 在处理警察的尸体时,开过来一辆车,两个熊孩子目击了整个过程。 基亚立马掉头狂追,冷冷的干掉了两人。 自此开始倒下的牌越来越多,冤魂也渐渐增多。 |
|
|
|
|
|
由于这两场命案,使得警长玛姬介入调查此事,最后成功破案。 故事就是这么个故事。 |
|
|
然而科恩兄弟却将一个可怜的罪犯故事通过玛姬这个角色,拍成了一部伟大的电影。 单看公路上这两场戏,无论从镜头感还是叙事,只看这个段落,你会觉得杀手是主角。 |
|
|
然而导演在不止一次访谈中强调,他们是故意让女主在30分钟后出场。 这时候罪案的各项元素都已就位了。 要知道,这部电影一共才90分钟,第一幕没有女主,但就后面出场,照样拿影后! 这个角色的塑造可太强大了!人设也可以说是科恩嫂演这么多电影中最牛逼的一个形象。 |
|
|
凌晨三点,电话响了,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女人穿上她的警察制服,准备出门走入明尼苏达州的冬天调查杀人案。 追查案件的不是什么冷峻硬汉,也不是身手矫捷的女性,而是一个行动不便的孕妇! |
|
|
前30分钟观众看到了杀手的残忍血腥,镜头一转居然是怀孕破案! 能想象吗?冷酷残忍的杀手,败在了孕妇手上。 |
|
|
一个负重行动、早上起来仍伴有晨呕,且说话口音带着明显的明尼苏达腔(会不停地重复发音已经变成“ya”的“yeah”。)的孕妇手上。 真是人生无常,人算不如天算。 |
|
|
玛姬睿智,直觉正确的告诉她罪犯不是这里的人。 她索性去大城市调查,问一个日本朋友麦克这里有没有吃饭的好地方,却没想到被对方骚扰。 |
|
|
其实无论怀孕破案这个设定,还是被前同学纠缠这个完整的段落,乍看完全可有可无。 但恰恰是这两段,将科恩嫂从警察的形象摘出来。 她成了影史上最伟大的女性形象,而不是最伟大警察形象。 同时也让警察、受害人全部以一个问题一个维度去展现,落到了个人的感情家庭。 |
|
|
如何在怀孕的时候工作,如何处理前同学的纠缠,而和麦克吃饭这场戏,也引导了玛姬成功破案。 因为这个片段展现了一个孤独的人抑制不住冲动去说谎,并徒劳地试图隐藏自己的绝望。 |
|
|
而男主杰瑞无疑是陷入困境且充满绝望的人,他的挫折感和恐惧是向内爆发的。 他办公室的百叶窗在视觉效果上就像监狱的铁栏杆。 而镜头面对他的崩溃是抽离的,冷且克制。 当他在办公室发飙,导演会想办法压住,用观察者的拍摄风格,配合人物的荒诞虚无。 |
|
|
当他被老丈人羞辱且摆了一道后出来时,镜头是俯视的,白茫茫的雪地上,只有他一辆车。 然后他缓缓上车,没有拍他的正面,你看不到表情,而是从背面呼出来的水汽。 接着他下车,拿铲子铲汽车玻璃的冰,在冷的温度中,情绪积累、爆发。 |
|
|
|
|
|
整部影片没有任何台词说这里有多冷,然而观众强烈感受到了,这个地方冷成这样。 冷到短短几分钟谈话时间,就冻成冰。 黑色电影本质是一种电影精神,一种在社会环境压抑下个体的觉醒,人物的无所适从和绝望。 角色在困境中去做微小的反抗,但最后也没有产出什么变化,生活还是那个生活,世界还是那个世界,最后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
|
|
就跟导演在一开始说,本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除了人名之外全是真的。 就因为这个导致了一个日本姑娘专门跑到明尼苏达州去找那一箱子钱。 |
|
|
(《宝藏猎人久美子》) 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这是假的!这完全是一个虚构的故事。 而科恩兄弟之所以开这个玩笑,大概是认为,生活本身就是如此荒诞虚无且离奇... |
|
|
? |
|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