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阅读网 -> 影视娱乐 -> 陈凯歌执导《志愿军 3:浴血和平》定档 9 月 30 日国庆档上映,对于这部电影你有哪些期待? -> 正文阅读 |
|
|
[影视娱乐]陈凯歌执导《志愿军 3:浴血和平》定档 9 月 30 日国庆档上映,对于这部电影你有哪些期待?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
|
[视频] |
|
真是唏嘘,毛主席他老人家把亲儿子送上战场,最后被美军一炸,炸成了一块焦炭。 而现在的这些导演,拍着抗美援朝,心里想的却是怎么把自己儿子塞进主角位,怎么让剧本绕着资源走,怎么“借重大题材稳过审”,怎么把这事做成生意。 |
|
|
说实话,看他们一个个在采访里说“向先烈致敬”“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时候,我真替志愿军觉得寒碜。 他们说得再多,眼神是空的,手是滑的,拍出来的每一帧,都是没有信仰的东西。 他们不信这些人曾真的死过,也不信这些牺牲换来的和平有什么了不起,他们信的,是流量,是票房,是话语权,是资源置换。 说到底,这些年拍主旋律的大导演,问题不在技术,而在屁股。 |
|
|
他们的创作逻辑,从来都不是“我要说点什么”,而是“我怎么能说得安全”“怎么能拍得不出事”“怎么能让熟人都挂上号”“怎么能用这部戏换下一部的机会”。 你能指望这样的人拍出有信仰的东西吗? 不可能的。 他连自己都不信,他只信体系、信圈子、信调拨资源的那只手。 他心里没有战争,没有信仰,没有对英雄的敬畏,他只有对体制红利的熟练操作。 你说信仰是什么? 不是在领奖台上说出来的,是你手里拿着这么好的题材,敢不敢把它讲“死”了。 敢不敢不去考虑谁上镜头多、谁人设帅、谁台词好听,而是实实在在地让志愿军冻脚、饿肚子、死得不体面。 敢不敢把中国兵拍得不高大全,而是拍得真实、沉重、带血带泥。 |
|
|
敢不敢告诉年轻人,我们赢,不是因为主角光环,而是靠一拨拨人死,一座座山埋满了人。 信仰就是这个,而不是摄影机推来推去、CG轰炸漫天。 但你看现在这些所谓的大导演,他们哪一个,是拍电影的时候真觉得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他们拍的时候,是把这些人当成活人、战士,还是早就当成了剧本里必须存在的一组符号? 你从他们镜头语言的安排、台词的设计、演员的调度,就能看得出来,他们对这些历史人物是没有感情的,他们只是知道怎么“讲好故事”这个套路。 不是用心去讲,是用经验去编。 他们只信成功经验,不信历史逻辑;他们只信观众情绪,不信牺牲本身的价值。 更别提有些人拿主旋律当自己家庭资源置换的平台,用儿子演主角,用老婆客串,用老搭档做编剧,硬是把国家级大题材变成“家族情怀综艺片”。 你说这样的人,他能信志愿军吗? 他不信,他只信家庭发展路径,只信哪一步走得巧,哪一步有人保。 你让他拍志愿军,他第一反应不是“我能拍多真”,而是“怎么拍得不出事”“怎么拍得能拿奖”“怎么拍得能捧人”。 你这就是不信嘛。 还有一类导演,他嘴上很能说,擅长在发布会上搞“情怀输出”,说得头头是道,什么“我们的民族记忆”“我从小就听英雄故事长大”。 可你让他真拍的时候,他就怕“太血腥”,怕“节奏太慢”,怕“观众受不了太悲壮”,于是强行把剧情拐去温情路线,拍主旋律拍成青春爱情片,拍战场拍成风花雪月。 你说他是恶意的吗? 他不是。 但他本质上也不信。 他不信观众愿意接受真正的牺牲,不信志愿军的真实历史就足够打动人,他信的是套路,是配方,是数据化的成功模型。 这种导演,不会拍出有信仰的东西,永远也不会。 信仰是什么? 信仰是在没有希望的时候还能往前冲,是知道自己可能活不过今晚也要守阵地,是把生的机会让给别人,把死的可能留给自己。 你问志愿军为什么能打赢? 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先进,而是因为他们信。 他们信这场仗不能输,他们信国家不能垮,他们信毛主席说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你让不信这些的人去拍他们,怎么可能拍得出东西? 所以主旋律现在拍得不好,不是因为年轻人不看,不是因为战争题材不好拍,是因为拍的人心里就没这回事。 他们已经跟信仰彻底断了线,他们心里没有志愿军,只有演员、资方和上映档期。 他们不是来讲述的,是来运作的。 我并不是说拍主旋律的导演都该苦哈哈、满脸正气,我说的是,你总得真信点什么。 你可以拍得不完美,但你得站对地方。 你哪怕镜头简陋、节奏慢,但你真信观众能感受到“什么叫最可爱的人”,你就值得鼓掌。 但现在这些人,拍完一整部电影,观众从头到尾没感受到“尊重”,反倒觉得是“消费”。 拍的人不信,演的人不信,看的人自然也不会信。 这才是最让人寒心的地方。 现在是时候换人拍主旋律了。 给那些心里有信仰、有立场、有沉淀的导演一个机会,让他们拿着这个题材好好讲一次。 讲讲为什么我们能赢,讲讲赢的代价,讲讲这些烈士不是符号,不是背景板,是一个个真实的人。 他们有名字,有故乡,有父母,有战友,有理想。 最重要的是,他们曾经真信,并且为了这个信仰死去了。 而现在这些不信的人,请你们离开吧,别再拍了。 你们不配。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挺烦这帮人拍主旋律的,不情不愿、扭扭捏捏,何必呢? 把主旋律电影给真心想拍、用心去演的电影人制作才是正道,拍出《黄继光》、《冲锋》的剧组反而得不到项目,拍摄经费困窘,不由令人怀疑是不是有人怕把主旋律电影拍好了,《金刚川》、《东极岛》这些玩意证明了演艺圈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 |
|
犹记得第一部硬捧其子陈飞宇为战场超级英雄——一把冲锋枪滑铲进敌方冲锋区一顿突突,突突完之后身边的队友都死完了,最后他还活着被拉起来了,当他突然伸出一只手抓住辛柏青时,给我吓一大跳。 虽然出场时间不太长吧,但因为放在结尾所以印象比较深,他第一个出镜,第一个救孩子,最后三连剩下3人,尹昉、魏晨都战死,就他伸出神之一手最后活了下来。 到了第二部,还是主角光环,刚开始跟得了失魂症一样,不记得自己是谁,无法和人沟通,但开战时能精准射击,开了金手指的枪神,在前面跑对方两个狙击手打不中你还让你反杀,到了在被人提起过往战役的回忆时,他的病症马上就好了,立马转换状态参与了打仗,最后开放式结局,掉水里没死,估计第三部又满血登场。 这回看了看,确实有啊,还是男演员里面的二番,之前盛传的张译那些没来嘛,那就只有个朱亚文,也是给导演儿子作配了。 |
|
|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回事两个女演员领衔主演,这在战争片里还是头一回吧,可能主要因为第三部是以李晓的视角展开的,第一部是她爸爸,第二部是她哥哥,那其实这部戏主要还是以谈判桌上的文戏为主。(不过上一部我就想说,李晓这女娃总是随意出现在战场上她不该出现的地方然后长久地演煽情戏,emmm,能活到第三部的离谱程度也不亚于公子哥活到第三部) |
|
|
|
|
|
其实《志愿军》第一部的最大毛病就是框架太大,线太多,短短140分钟大约有两水洞、通信排、穿插三所里龙源里、夜渡大同江、松骨峰战役等五六场大战,看完给我的印象大多就是炸、近身格斗、死几个印象,对于怎么打仗的内容是一点没记住。 第二部稍好一点,聚焦到一家人的视角来讲战争,寓意家国一体嘛,人物的情感与动机有了落点,视角也更聚焦,所以没那么乱,加上同期是《749局》,最后票房还不错。 其实陈凯歌擅长的也就是文戏的一些设计,《长津湖》的长城夕照,《志愿军》第一部的外交画面与战场的切换,第二部的什么哥哥回忆瓢虫、什么战士聚在一起闻花等设计,所以第三部主要以谈判为主的话,倒是可能没之前那种拍战争那么奇怪了,看看他又能整出点啥文戏设计来。 |
|
|
|
|
|
最后,我其实也比较好奇谈判最久的战俘问题、战俘运动会这些会不会在这里面提、怎么提,毕竟姜文想拍这个没动静好久了。 |
|
|
1952年11月15日至11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俘管处从全部6个战俘营的13107名战俘中,选拔出500名(1254人次)优秀选手,举办了一次史无前例、极其特殊的“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参赛运动员的国籍众多,分别属于美、英、法、加、哥、澳、菲、土、荷、比、希、墨和波多黎各等14个国家和地区。 以上。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这张图大家都忘了吧,我再给大家提醒一下 |
|
|
|
|
没有期待。 我非常明确的说,我不相信陈凯歌、张艺谋、管虎这仨导演,能拍好中国叙事的战争片。 |
|
2079年中国电影上映名单 《新哪吒之xxxx》 《西游记之xxxx》 《志愿军36:xxxx》 《战狼18》 《新731》 |
|
对于抗美援朝这个重大历史史实,我无比敬重; 对于几十年前出国的志愿军前辈和为国捐躯的烈士,我无比怀念; 但基于前两部来看,如此伟大的史实与志愿军前辈被这样一个导演拍摄,我无比恶心。 |
|
|
有生之年,希望能有第二个、第三个导演,能按照《能文能武李延年》那样,将抗美援朝和志愿军的内核拍出来,搬到大银幕上。 为什么我们能战胜敌人; 为什么我们必须战胜敌人; 为什么我们的前辈能死守阵地; 为什么他们被我们称为“美国鬼子”; 不是因为我们人海战术,也不是因为美国鬼子仁慈; 不要把一些看似伟大,实则侮辱的行为放在志愿军前辈上; 不要在惨无人道的侵略者中塑造那么一两个有所谓“良知”的角色; |
|
他有以下三点问题: 1、不了解我军 2、不了解美军 3、不了解观众 |
|
反正我是肯定不会去看的,就他奥运会开幕式那背古诗的脑子,能拍出什么好剧情啊。 PS:长津湖现实中美国人没有向冰雕连敬礼,而是挨个儿地补枪。 |
|
不如换毛卫宁导演来拍,毕竟他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用一个半月就拍出了《能文能武李延年》。 |
|
我先预言一波: 这将会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吃屎! 喜欢吃屎的人有福了。 |
|
没期待,我最近重看《人民的名义》,看到陈岩石在常委会上讲战争岁月自己的故事,感动的大家不要不要的,会议一散,该专政的专政,该贪腐的贪腐,我就知道这种东西除了骗电影票钱,没一点儿吊用。 说一千道一万,别老怀念以前的荣光,老百姓不是注定跟你们走的。 |
|
别名《我的儿子是兰博3:孙醒单枪匹马力挽狂澜上甘岭》。你为了捧红儿子而动用一切资源,我们不管。但请你不要因此消费观众们的爱国情怀,更不能因此消费先烈!!! |
|
陈凯歌、张艺谋、管虎这三人的电影我绝不去电影院去看。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最希望看到新版的上甘岭大决战,这个被浪费的三部曲终于要完结了。 |
|
|
海报 一、系列得失 第一部《雄兵出击》是典型的场外比场内精彩,就作品而论,由于陈导自身对于抗美援朝这段伟大的历史不甚理解,他也就只能拍出像梁兴初尬唱《国际歌》,陈飞宇出境就违和的场面,完全没有了《长津湖》,长城夕照的神之一手。好在113师奔袭三所里,进入课本的松骨峰阻击战的战斗戏还行,虽然片子整体情绪有一搭没一搭,但也没让这部作品票房太低。 第二部《存亡之战》吸取教训,大幅度减少了陈凯歌本身所擅长的文戏,只聚焦在李家三口人的感情线。但是铁原阻击战的精髓:撒豆成兵也没拍出来,还不如前几年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陈飞宇成为完全的酱油党,还是对作品质量提升很有效,片子最终拿了国庆档的冠军。 |
|
|
文戏为主 从新发布的预告片来看,上甘岭战役的戏份似乎并不如原先宣传的那么多。几个主要角色张子枫,宋佳等人显然都是谈判这条线的。如果放弃已经比较成熟的战斗戏,聚焦在谈判这个点,就会是一个非常费解的选择。 二、一错再错 抗美援朝这个题材从2020年开始,一共只拍了一部《金刚川》,两部《长津湖》,一部《狙击手》,还有就是三部《志愿军》,五年七部的频率和漫威,DC相比根本不高,不存在所谓的审美疲劳。商业成绩不及预期,主要是拍的不好。比如《金刚川》出现美军飞行员良心发现,《雄兵出击》搞出小丑形象营销,这都不是偶然。 |
|
|
票房不尽人意 纵观整个志愿军系列,卖的最好,口碑最强的几部都是战斗戏出彩,《长津湖》有部分文戏还不错。作为全世界可能唯一敢拍美军作为反派电影的国家,在文戏方面的缺失,是一代甚至几代电影人,在文化历史观教育上出了问题的具体表现。 今年在93大阅兵取得空前舆论效应之后,这本是《志愿军3》的机会。这个系列错在第一部扑街之后,没有及时更换陈凯歌。这一代70岁左右的导演,成长与舆论最为混乱的年代,就像管虎最爱的是英国米字旗一样,更老的陈凯歌擅长的恐怕还是《霸王别姬》,这种时代伤痕题材。对于如何展现70年前的那场立国之战,只能等到更年轻的导演们来完成了。 |
|
|
该变了 三、国庆混战 《志愿军3》定档的同日,国庆档的另外一部工业大作《刺杀小说家2》也发了预告片。有一个很突出的感受,就是有点虚浮。从《魔童闹海》的惊人票房表现来看,即便是神话题材,也需要落脚到现实生活,才能引发更大的观影热情,路阳的这部续作如果在立意和细节上完全是架空的话,前景恐怕要蒙上一层阴影。 |
|
|
国际巨星客串 今年国庆也会上的冯小刚《抓特务》,是中影的傅总点名的成本控制好的典型,傅总口中除了流浪地球这种片子,其余成本都要控制在2亿。这多少有些灰色幽默,电影本是大投入大产出的市场,因为从业者的水平低,叫观众做人,甚至挑动社会对立导致观众流失,而反过来行业的投资大幅度萎缩,属于咎由自取。 如果行业的大玩家中影都开始缩减投资,对于很多演员和导演来说,片酬的下降恐怕难以避免。陈凯歌硬着头皮拍完了这个系列,对观众和志愿军来说,都是一种解脱。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天天缅怀先烈,天天致敬革命,天天不忘初心,天天弯道超车。 |
|
本质上,「志愿军三部曲」和前些年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献礼片三部曲如出一辙,即时任中影领导韩三平,通过建党、建国、建军「三大伟业」建立了自己任上的的丰功伟绩。 那现在的中影领导,自然也有同样的需求,只是题材换成了更符合当下时代与国家政治诉求的抗美援朝题材。 但其实这种诉求已经在转变了,今年(尤其是九三阅兵后),中美关系开始从前几年的“对抗”走向了“新常态”,电影《志愿军 3:浴血和平》恰好以「和平与谈判」为电影主题,恰如其分的通过电影达到了传话的目的。 那这部《志愿军 3:浴血和平》有何看点呢? 下面一起来展望。 |
|
|
1、三部曲并非一次性套拍完成 媒体报道中称,该片自 2022 年盛暑开拍,历经 300 多个日夜,于 2023 年夏天才杀青,导演陈凯歌更是感叹:“这是我从影四十年以来,遇到的最为艰苦的一次创作。” 陈凯歌所说的艰苦,主要是因为所有战争场面,都是这一年内拍完的。 而今天定档的《志愿军 3:浴血和平》是去年 5 月份才开机拍摄的,所以第三部中的大部分内容(主要是文戏部分),都是去年单独拍完的,故事性较为独立。 基于上述事实,我建议各位老铁,可以不要着急看衰第三部,切莫草率的下一个「烂片」结论。 |
|
|
部分媒体的“不准确”报道2、「志愿军三部曲」总成本不会超过 10 个亿 有网友根据中影发布的财报,分析推测出「志愿军三部曲」总成本合计不会超过 10 亿元人民币,这点也是合理的,考虑到前两部电影已经拿下 20 亿+票房,第三部回本压力相对较小,基本可以说是稳赚不赔。 此前,外媒 THR 曾报道《长津湖》(两部套拍完成)是中国电影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电影,制作成本约 2 亿美元(约合 14.27 亿元人民币)。 陈凯歌的「志愿军三部曲」无论是战争场面,还是剧组规模、制作水平、明星卡司,都明显低于《长津湖》,所以成本如果控制得好,8-9 亿内其实就可以完成。 |
|
|
中影财报截图3、宋佳的演出可能会非常出彩 《志愿军》前两部其实拍的很不陈凯歌,尤其是第一部,就像是一部浓缩版的抗美援朝纪实文学,导演就是无功无过的拍了一出群像戏,但宣传中却美其名曰“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导致整部电影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角,群像戏也不出彩。 《志愿军 3:浴血和平》的主演阵容中,出现了三位新面孔,他们分别是宋佳、彭昱畅、王传君,虽然还是群像戏,但也许宋佳饰演的角色,会是个意外惊喜。 通过预告片可以看到,宋佳在本片中的戏份很重,她饰演的是翻译团代表,有点像第一部中章子怡那个角色,但章子怡算是客串出演,而宋佳是第三部的女主角(与张子枫一文一武,算是双女主吧)。 之前被粉丝们强烈期待的朱一龙、张译、段奕宏等著名男艺人,最终都没有出现在这一部的演员名单中。 宋佳的演技这两年进步巨大,但她担任电影大片领衔主演的机会其实并不多,此番担纲主演,她个人肯定非常重视,我猜她的演出可能会很精彩,这也是本片最大看点之一。 |
|
|
预告片中的镜头4、板门店谈判 《志愿军 3:浴血和平》主要讲的是上甘岭战役和板门店谈判,了解抗美援朝历史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板门店谈判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陈凯歌导演用「志愿军三部曲」,完整讲述了整个抗美援朝的历史,也弥补了他在电影《长津湖》中未完成的夙愿。 |
|
|
预告片中的镜头 1951 年 6 月 30 日,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声明,愿意举行谈判,并建议在元山港的丹麦伤兵船上举行。 7 月 1 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复电,建议以开城市郊来凤庄为谈判地点。 7 月 8 日,双方联络官商定了谈判日期从 7 月 10 日开始,明确双方代表团各由 5 名代表组成(美韩方面由美国海军中将乔埃领衔,韩国白善烨少将也参与了会谈)。 1951 年 10 月 25 日,谈判地点移到了军事分界线(三八线)上的板门店。 板门店原先仅仅是一个小山村,为便于当时中国军队代表的找寻,在会议场所附近临时用木板搭成一个酒馆兼小杂货铺,并且悬挂了用汉字书写的“板门店”进行标识,从此该地得名为板门店。 下图是当时中朝方谈判代表的合影(预告片中出现了邓华和南日): 左起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解方、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邓华、朝鲜人民军南日将军、朝鲜人民军李相朝将军、朝鲜人民军张平山将军。https://zhuanlan.zhihu.com/p/513372316"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1] |
|
|
历史影像5、世界军事史上最长的停战谈判 朝鲜停战谈判主要有以下几个议程: ① 通过议程② 确定军事分界线并建立非军事区③ 实现停火与休战的具体安排④ 关于战俘的安排(如何遣返战俘)⑤ 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 谈判陷入僵局的原因,主要在第四项「遣返战俘」问题上,双方对此发生了巨大的争议,这个争议持续时间超过一年半。 遣返战俘谈判的根本分歧在于:中朝方坚持日内瓦公约规定的“全部遣返”,美国坚持“人道主义”的“自愿遣返”。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6a0cd5ee20b2674403889506"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2] |
|
|
预告片中的镜头6、陈凯歌的文戏值得期待 这个预告片,除了穿插的战争场面外,其余文戏内容聚焦在「板门店谈判」这一历史事件上,这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部韩国电影《共同警备区》。 电影中,这场世界军事史上最长的停战谈判结束后,1953 年 7 月 27 日,《朝鲜停战协定》终于签署。 这也标志着,朝韩双方沿军事分界线各自向后撤了 2 公里,从而形成了 4 公里宽的非军事区,这一区域,就被称作「共同警备区」。 根据协定,该区域内仅允许携带步兵轻武器,严禁保留重武器装备,并且对双方人员在非军事区内的活动有着严格的限制,所以几十年来,这一区域内始终保持着高度紧张。 《共同警备区》正是讲述了在一触即发的紧张背景下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
|
|
《共同警备区》剧照 作为一个影迷,我本身是不敢期待《志愿军第三部:浴血和平》能拍出《共同警备区》或《首尔之春》这样的高度和好评度的。 但一直以来,陈凯歌导演最擅长的,其实就是通过电影,去表现在大的历史背景下,个体人物的命运走向、选择与纠结...而我始终坚持认为,陈凯歌电影拍的再烂,但他故事里的人物并一定会很差。 所以,如果陈凯歌能把「板门店谈判」拍好,《志愿军 3:浴血和平》大概率会成为三部曲中最好的一部,当然不一定是票房最好,因为今年国庆档大片云集:路阳的《刺杀小说家 2》、成龙的《熊猫计划 2》早已定档,申奥新片《用武之地》、冯小刚电影《抓特务》也有可能加入战局。 陈凯歌只要能高度还原这段历史,还原历史中出现的代表性人物,就足够了。 参考^朝鲜“板门店停战谈判”的细枝末节 https://zhuanlan.zhihu.com/p/513372316^世界军事战争史上最长的停战谈判,竟达两年之久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6a0cd5ee20b2674403889506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这种严肃题材的历史战争片,是配额制的,也就是每年或者几年内广电就给那么几个名额。 陈抢到,其实是一件相当遗憾的事。人海战术、美军给冰雕连敬礼……这些当年说烂的梗还是被他表达出来了,用来煽情。不是说他导演能力不行,而是他不能站在人民立场去看这场战争,更无法理解志愿军为什么能打赢。 志愿军很伟大的,但他们都是平常人而不是狂战士。反而是美军,在朝鲜战场大规模屠戮平民的事没少干,对志愿军更是无下限的动用了细菌武器,不具备任何的人文关怀和对人权的尊重,事实上的战场记录是,美军看到冰雕连并不是敬礼而是挨个补枪,是震惊和嘲讽。一个采访片段,志愿军老战士在看到美军屠村后,说到“我就是死在这儿,也不能让他们过鸭绿江(祸害我们的老百姓)”。 目前,我看到最好的关于志愿军的影视就两部:一是1956年的《上甘岭》,一是《能文能武李延年》。 至于表现上层战争意志的,可以理解。当年没人支持教员开战决策的,是他硬拍板的,是那位横刀立马大将军挺身而出接住帅旗的,他当年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的。但这场战争才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那仗不打或者打输,今天绝不会如此信步闲庭。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陈导这次赔个底朝天,希望以后大制作大投资不敢去找陈导,希望以后陈导能消停一下,不要在消费红军八路军志愿军!希望陈导休息吧! 霸王别姬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从来没有那么投入到一部电影中,两个多小时感觉一刹那就过去了!还有千万别说霸王别姬不是陈导当导演拍摄的,那是在侮辱电影本身!陈导确实是很厉害的导演! |
|
才仇小日本,又恨美利坚。 |
|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