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阅读网 -> 影视娱乐 -> 《南京照相馆》票房预测已经连续4天40亿+,我以为会上到50亿+,结果回落到30亿+,这为什么? -> 正文阅读 |
|
|
[影视娱乐]《南京照相馆》票房预测已经连续4天40亿+,我以为会上到50亿+,结果回落到30亿+,这为什么?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
比如说还有可能上到50亿+吗? [图片] |
|
一来,非特效大片,挺正常的。 比如流浪地球我必看100多一张的IMax,但南京照相馆我看的就是40多一张的。 支持肯定是支持的,但大家钱也不是风刮来的。剧情片看一般的院线即可,工业特效大片必须上顶配。 其实,如果不是这个特殊题材我一定要帮帮场子、用钱投票,很多不错的剧情片可能我连院线都不去,而是会等流媒体。 二来,题材原因,n刷的会少很多。 流浪地球我4刷,哪吒二我3刷,但南京照相馆我大概不会再多刷。 片子我是毫不吝啬夸奖,但看完心情太沉重了。 即使是写这个回答时,一提到“南京照相馆”这个片名,我脑海中都是那血红的河湾、被摔死的婴儿,以及过去我读过的书、看过的纪录片,又愤怒又痛苦的复杂情绪就会上头。 就像张纯如关于南京大屠杀说,做好心理准备再看——毕竟真相太过于残酷。 内心铭记、但不忍多视。 我猜上两个原因,导致南京照相馆的票房可能不会很夸张。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因为今年出了个《哪吒2》的逆天票房走势,把猫淘两家的ai模型给干懵了。 导致这俩一看到走势还可以的片子就疯狂给奶,以为人人都是《哪吒2》。 《长安的荔枝》刚开始奶10亿,现在看完全到不了且还差的远,《罗小黑战记》《戏台》也都明显奶高了。 《哪吒2》在今年上半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今年暑期档的片子几乎没有这种实力,大多都是撑一周后立马就会被新上映的片子分流,有不少还直接在点映阶段就把自己点死了。 只有《南京照相馆》脱颖而出了,但仍然会面临票房分流的问题,也同样有票房预测误差。 而且这个是量级越高误差越大。 以《南京照相馆》的体量,预测出了问题误差大很正常。 其实从上周末没冲到单日3亿的时候就很危险了。 我们抛开今年《哪吒2》的逆天走线,这才是暑期档50亿级该有的周末表现—— |
|
|
|
|
|
你不说像《战狼2》差不多逼近60亿级(当年票价低,《战狼2》的人次就是可以当成60亿级算的)在次周末单日干到4亿,最起码得对标《哪吒1》干到单日3亿。 很可惜,将将过2亿。 |
|
|
这跟工作日没形成明显差距,后劲儿确实不足。 复刻《消失的她》都难了,得跟《封神第一部》坐一桌去了。 |
|
|
由于前期大盘过冷,《南京照相馆》开局的首周末并不是爆的很厉害,有点像23年《封神1》的开局票房与走势(不过周日比周六的逆跌率要比封神高得多)。 从体量上看,总体像个大号版《封神第一部》,应该过30亿还是问题不大。 《封神1》后面马上遇到点映爆炸的《孤注一掷》,被截断了票房,《南京照相馆》也马上要遇到《东极岛》了。 希望《南京照相馆》扛住拿下档期冠军,冲冲年度亚军。 我们也可以把申奥导演前作《孤注一掷》拉过来比较一下—— |
|
|
《孤注一掷》首周冲的是比《南京照相馆》要猛得多的。 当然我信《南京照相馆》可以走长线,不过最后能跟前作票房打平就很不错了。 孤注一掷连续16天1亿+,3次2亿+;消失的她,连续14天1亿+,4次2亿+其中包括一次3亿+;哪吒1连续17天1亿+,6次2亿+其中包括两次3亿+;战狼2连续18天1亿+,14次2亿+其中包括两次3亿+和两次4亿+。 《南京照相馆》上周是逆天在,一连四天工作日逆跌,周四还暴走干到1.5亿了,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罕见的(一般首周周四都会跌到最低值)。 一下子给猫淘干兴奋了,以为找到小号《哪吒2》了,开始狂奶40亿+。 但现在想来,周四暴走,一个是因为周三江浙沪台风天把观影需求延后了,一个是周四是7月31日,很多人当时等着看《731》,一到当天发现没上映,而票冠是同题材的《南京照相馆》,上网一搜口碑不错,就成了替代品。 在7月31日那天,《南京照相馆》多少还是吃了点《731》的热度。 而周四那天的逆天走势完全反规律,从而直接影响猫淘两家的判断,从而给它疯狂奶。 经过两天平平无奇的周末与跌破单日亿元的周二后,猫淘自然会大幅调低预期。 而且,因为其风格题材的原因,很难让路人二刷,复购率会少得多。 也不是合家欢题材,这几天该不该带孩子去看在各大平台吵疯了,而这在《哪吒2》面前都是不需要讨论的问题,所以也很难走出相似曲线。 再加上这并不是一部战争特效大片,与去大荧幕上体验《哪吒2》的特效需求,二刷多刷的必要性就少了很多。 加上《浪浪山小妖怪》口碑发酵出圈,吸走了不少家庭观影。 所以疲软很正常。 期待能走出长线吧,目前看8月下跟9月上档期比较空,且有纪念日,都还是有不少空间可供发挥的。 以上。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个人认为题主 @藏峰 问了一个比较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在此结合电影经济学的一些知识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电影产业与电影经济学 电影产业,是指以电影制作为核心通过电影的生产、发行和放映以及电影音像产品、电影衍生品、电影院和放映场所的建设等相关产业经济形态的统称。 从产业属性上来看,电影产业不仅拥有经济属性,还拥有社会文化属性。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电影产品本身具有交换价值,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具备经济属性。电影的生产制作过程十分特殊,它是一种概念先行的创作,是从抽象讨论落实到实际执行的一系列过程。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涉及了很多不同类型企业的参与和多种形式的经济活动。同时,由于电影可以大批量的机械复制生产,边际成本比较低。所以,对于电影产业来说,电影产品“内容”生产是其产品竞争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随着电影产业发展,衍生出一门融合了电影学和经济学的学科——电影经济学。 电影经济学是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影市场运行与产业发展的应用经济理论,聚焦生产制作、市场营销、消费需求及衍生产品等经济环节。其研究范畴涵盖票房收入决定因素、产业链分析、政治经济影响及国际贸易壁垒。微观分析采用票房收入、广告投放等变量构建计量模型,宏观层面考察总需求弹性与季节性特征。方法论整合厚尾分布处理、神经网络等技术,强调规模经济、纵向控制等产业特性,并探讨文化折扣、政府补贴等政治经济影响。 电影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 1.宏观经济研究,如产业经营战略、娱乐经济、反托拉斯、政府文化政策和财政资助、明星制度、衍生产品战略、技术开发、未来预见; 2.企业管理,如合资战略、经营决策、公司管理; 3.影片制作的全流程,如购买剧本、融资投资、成本预算核算、摄制经费; 4.电影流通和消费,如电影市场营销、促销策略、观众定位、目标市场、消费动机、消费能力、消费模式、宣传广告、发行机制、放映院线、档期安排、票价策略、票房收入统计、观众调查、海外营销; 5.经济法律,如合同规范、知识产权保护、品牌保护。 电影经济学涉及电影观众学、社会学、电影美学、统计学等,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学科。 二、票房指数与票房预测 票房(Box Office),原意是电影院售票处,逐渐被用来指称电影上映后的放映收益情况,个别影院的收益情况也用“票房”来描述。票房是衡量电影业经济收入的重要指标,代表某一影院、影片或区域电影业的商业业绩。 在宏观经济研究领域,有一个“另类”经济分析指标——票房指数。票房指数是经济学领域中用于反映电影市场消费活跃程度的经济指标之一。该指数通过分析票房数据的变化,间接衡量消费者对文化娱乐产品的投入意愿,进而辅助解读宏观经济走势。作为另类经济学指数的组成部分,其研究价值在于通过大众化视角帮助公众理解经济行为与市场现象。 票房指数通过统计电影票房的实时数据变化,反映文化消费市场的活跃度。票房预测则是根据电影产品本身及电影产品外的相关因素来预测电影票房数据。 但电影票房具有无法预测性,因为从产品本身来看,电影是一种有波动的、不确定的产品,加上总体经济情况、社会主流思想、电影宣发效果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一部电影一般要等到观众看完才知道观众是否喜欢,这意味着电影上映后观众的需求才会显现出来。大部分“沉默”的观众不会预先展现他们的喜好,只会在电影上映后“用脚投票”。因此,没有人可以精确预测电影产品的票房数据。 猫眼于2012年1月开始为电影提供在线票务服务,并逐渐拓展至现场娱乐票务服务。作为利益直接相关方,猫眼在预测电影票房时天然就倾向于“高估”,更何况电影票房在技术层面上本来就无法预测,此次猫眼对《南京照相馆》的票房预测呈现波动变化,这一现象实际上很正常。 三、《南京照相馆》大概率会成为2025年暑期档我国电影票房冠军 截至笔者发布这篇回答当日(2025年8月6日),电影《南京照相馆》的票房已突破17亿元人民币,远远超出2025年暑期档(2025年6月—8月)已在我国上映的其他电影的单部票房——《南京照相馆》大概率会成为2025年暑期档我国电影票房冠军。 从电影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南京照相馆》较大地提升了2025年暑期档我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指数,有利于我国电影产业发展。 个人认为,《南京照相馆》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作为消费者的观众无需在意其票房预测的波动变化。 本人 @乐舟川 的其他几个知乎回答: |
|
|
电影《南京照相馆》适合青少年观影吗?12 赞同 · 1 评论 回答 |
|
|
如果电影公司在一部如《哪吒 2》的大片上赚了足够多的钱,会不会从中分拨出一些来拍可能亏钱的艺术电影呢?37 赞同 · 1 评论 回答 |
|
|
国内外有没有质量很好,却还没有播映的影视作品?36 赞同 · 1 评论 回答 |
|
|
我侄子爱看日本动漫,信誓旦旦地说:“日本动漫就是比中国动漫要更杰出。”实际情况是如何的,我该怎么办?124 赞同 · 41 评论 回答 |
|
|
我们天天说的“文笔”到底是什么?107 赞同 · 2 评论 回答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讲个我个人的真实感受:我个人不大想进去看这个电影,由于最近工作压力大,当我看到剧情里面的人物惨状,再出来看看自己最近的工作压力,很容易让我陷入到抑郁的状态…… 但是,就像导演自己说,他拍出来了,他就永远在哪里了,等到上了流媒体平台,我什么时候翻出来看都是可以的,比如节假日,比如2个月后的国庆,我就可以翻出来看,届时,虽然观影过程中很压抑,但是出来看了美好生活,我就知道一件事:历史的灾难已经过去了,我们要铭记过去的灾难,才能感激现在更好的生活…… 所以回到问题本身,我估计很多跟我差不多的成年人,都是类似的感受,所以没有选择进入剧院去看,更多票房的支持者可能是大学生、公务员团体组织去看,又或者近期生活还算如意的可以进去看看,但是他已经是近年来最好的,记录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电影,并且根据沈逸老师描述原岛大地(P.S.就是黄子华呼吁的那位小朋友)饰演的摄影师的角色变化,我也会考虑选个合适的节假日观看,或者等它上了流媒体以后去看。 如果近期想去剧院看电影,可能我会选择带着孩子去看《浪浪山小妖怪》,毕竟轻松一点,看得有笑有泪或许更符合我现在的精神需求…… |
|
50亿的票房,意味1~1.2亿的观影人次,一定需要多次复购(二次或者三次观影)的。 这种比较沉重的题材是很难的,不是电影不够好,恰恰是足够好。 但是这部电影的生命力是很强的,我相信他以后还有复映的。因为他不仅是拍给我们的,也是拍给以后的孩子们的。现在太小不适合观影的孩子长大了,也一样会走进电影院的。以及后代们。 所以才叫铭记历史。 |
|
票房上涨的时候:中国观众的眼光提高了,是分得清楚好坏的; 票房下落的时候:日本外务省开始发力了; 某部自己不喜欢的电影半夜爆满,早场无人:阴兵过境,偷票房; 某部自己喜欢的电影半夜爆满、早场无人:我去看过午夜场,真的爆满; 某奖给某游戏颁奖的时候:多一件袈裟,它也不嫌多,给我这个奖,证明了这个奖的含金量; 另一个同类奖最终旁落的时候:我踏马白来辣; 电影进入提名的时候:不是《XXXX》需要XX奖,而是XX奖需要《XXXX》; 电影奖项最终落空的时候:《XXXX》是给昂撒上眼药的,真拿到最佳影片的话,我们得琢磨一下这电影是不是哪里做得有问题了; 某电影奖项颁给自己喜欢的电影一个特别奖:安慰奖,爱给不给! 某电影奖项颁给自己不喜欢的电影一个金奖:为了拿奖故意拍国家的苦难落后,恶心的河殇派! 某黑人来中国辗转多地直播:感谢XX哥把大美山河介绍给全世界认识! 某邻国女明星拍了外卖员的照片:真是充满险恶用心的女人,恶意展示! 需要赢的时候:无敌六*机!东*快递!山*舰!征兵根本轮不到我!打到澳大利亚!打到夏威夷!马踏樱花!留岛不留人! 需要绑架他人看电影的时候:XX人亡我之心不死!需要时刻警惕XX人的反扑!杀到你家的时候你别叫苦! 谈到国外科幻电影的时候:这个电影里都是幻想,一点科学理论都不讲,跟硬科幻没半毛钱关系; 谈到国内纪实题材的主题电影:防护服颜色不一样又如何?小日子军队里有女军官又如何?吹毛求疵!艺术高于生活,这电影只要上映了就是一种进步! 至于谈到《南京照相馆》的票房预期,冲高也好,回落也罢,归根结底不还是某些人经常喜欢念叨的那句话?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算老几?” 说了那么多,你大概以为我是专门踩这部电影的吧? 很遗憾,你猜错了,我是知乎这里最早预判《南京照相馆》有机会拿到暑期档票房冠军的人之一; 也是我一直在一步步推高预测这部电影的票房,从二十亿到四十亿,从四十亿到五十亿,甚至六十到七十亿; 所以我也看走眼了; 至于票房预测下落的原因,其实也没有那么多值得分析的东西,无非就是很简单的三个因素: 1,电影的沉重主题导致了它的二刷三刷率相比年初的《哪吒2》大幅不及; 2,有些人看完电影后,发现其实并没有传闻中的那么好,自然也就不会继续安利身边人去看; 3,相比今年春节档之后,同期一大堆都是苦情风格的女性主题电影,让《哪吒2》得以继续一骑绝尘,暑期档的新片数量多,类型多样,也有不少佳片,导致《南京照相馆》的部分票房被分流; 比如口碑绝佳的《浪浪山小妖怪》、后劲十足的《戏台》、历久弥坚的《F1:狂飙飞车》、表现不俗的《罗小黑战记2》...... 票房预期的下降,当然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现象; “哈耶克,太伟大了”。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单纯市场原因。不关注电影市场的路人,这半年只会看到春节巨爆的哪吒2的当下大爆的南京照相馆,却不知道年初哪吒2救场之前电影行业全是哀嚎遍野,哪吒2来了后也是危机重重。 说白了电影市场衰退太快了,现在除了春节档,没有任何一个档期能撑起多部票房爆片的体量。你电影再好,也是参与电影市场的观众来贡献,观众少了,你再好能冲多高的量? 预期终究是预期,之前预期高就是对南京照相馆能带动的大盘过于乐观了,现在看着其他片子的票房仍然一片倒挂,明白大盘并没有显著增加,那么调低对大盘第一影片的票房预期是很正常的商业逻辑。假使之后又有哪部别的电影爆了,再调高照相馆的预期也是很正常合理的。 相信经验,相信科学。 |
|
30亿很少么?在欧美拿奖到手软的中国电影副会长贾樟柯,11部电影加起来票房才刚破1亿。 这不就是你们经常说的,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钱是真的。你们各种春秋笔法,给再多奖,市场给它的定义就是垃圾。就这么简单 |
|
|
|
|
|
|
|
|
(搬运微博网友神评) 无意间刷到来自内蒙古、上海、山西的三位博主,祂们各自的一位女性朋友做了同样的事,说了同样的话,连标点符号都不带差的。 “这位女性朋友该不会姓‘外’,叫‘外务省’吧?”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很正常,没有特效的电影,是不可能吸引去电影院只为看特效大片的那部分观众的。 主题沉痛的电影,是不可能吸引去电影院只为轻松“图一乐”的那部分观众的。 而且,即使是很喜欢这类电影的观众,也绝无可能再和看《哪吒》,看《战狼》一样,反复重刷多遍。 2018年暑期档,电影市场最火爆时,至今仍保持豆瓣9.0分的现象级电影《我不是药神》, 上映第一周也是广受好评,大爆片走势,全方位话题度拉满,大家普遍都觉得票房破40亿,超过36亿票房的《红海行动》和34亿票房《唐探2》成为当时年度冠军,绝对不在话下, 然后第二三周,票房预测就迅速滑落到30亿以下了, 最后靠超长延期,《药神》票房才勉强达到31亿。什么原因呢?就因为是主题沉痛的非特效电影。 而这部《南京照相馆》,虽然达到了抗战题材电影的顶级水准,但和《药神》一样,同样属于主题沉痛的非特效电影, 因此天然就杜绝了为看特效大片的那部分观众,只想去电影院轻松“图一乐”的那部分观众。 而且,即使再喜欢和欣赏这部电影,大家也并没有自虐情绪,不可能看完之后,反复多刷的,难道非要去电影院,反复看日本鬼子如何虐杀中国人? 所以,这类影片的票房天花板,肯定远比特效大片、比节日档特供喜剧片更低,是预料之中的。 对比同为抗战题材,被全网嘲骂的《八佰》,怎么也拿到30亿票房的? 其实太多观众根本不在乎其主题暗藏多少“毒牙”,又犯下多少军事上的错误,而就是冲着打打杀杀突突突去的。 包括《战狼2》到《长津湖》的57亿票房,除了是主旋律题材电影,同样也有太多观众,就是冲着特效拉满血肉横飞,打打杀杀突突突去的。 除此之外,还必须要说一点,就是中国电影市场这些年的票房飞升,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城镇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一个大型商场自带电影院,院线不断铺开, 但是,这些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城镇的院线,这几年来赚够了钱后,是越来越不做人了。 比如笔者看《南京照相馆》的首映时,观影体验糟糕透顶,简直就是长达2小时的酷刑,彻底的如坐针毡。 只因影院就为了节省投影机灯泡寿命,把光线调暗到离谱的程度,一幕幕银幕全是蜡黄的老照片。 和电脑上、手机上看到的预告片画质,完全天差地远。 这时肯定有院线方的拥趸说了,谁让你不去IMAX影厅? 合着我看一个根本没有特效的剧情片,还非得去IMAX影厅买上百块的高价票是不是? 事实上,就是同一家影厅,2020年以前时,观影体验还是非常好的。 就是疫情三年后,观影人数下降,入不敷出,又换了新老板接手后,光线越调越暗。 今年《哪吒之魔童闹海》,拿了150多个亿的票房, 甚至可以说,就是这一部电影,就让全国无数中小影院,净赚了至少相当于去年一整年的总盈余,真的让大家都一起过个好年了。 当时甚至有影院老板公开欢庆:光是这几天卖爆米花赚的钱,足够他未来继续支撑5年了。 确实,如果没有《魔童闹海》撑着,今年的院线得破产一大半! 他们那天价宰客的可乐爆米花又卖给谁去? 外面餐厅3块钱一杯的可乐,他们好意思卖6块8块, 外面超市3块钱一大盒的爆米花,他们好意思卖15块20块,真就把观众当猪宰是不是? 几个月后,影片下线,具体分账时, 出品方光线公司,连同饺子导演自己,加起来只分到55个亿,(39%) 反而是坐享其成的院线方(52.3%),平白天降富贵,得了73个亿。 光线公司的老总王长田不忿,抱怨院线分肉太多, 搞笑的是一群网友居然还对他群起而攻之,不支持影片的优秀内容生产者,反倒心疼起躺着收钱、工作毫无技术含量的院线来了! 难道当真觉得开机器放映电影、光线还越调越暗,卖天价可乐爆米花,和制作出品一部《魔童闹海》这样的精品电影,是一个技术含量? 还记得疫情期间,院线方最喜欢各种哭惨「活不下去」,搞“刀剪银幕”之类的行为艺术,然而一到节日刚需的春节档就变了嘴脸,搞出300元天价票(如《阿凡达2》), 更肆意操控排片、肆意打压好片(如《流浪地球2》)、抬举关系户(如《满江红》电影),早都成了他们的常规操作。 即使到现在,院线收取出品方的巨额“排片费用”,每部商业大片上映前,不打点好院线就举步维艰,排片就会被肆意打压,甚至赶到早上与凌晨的“阴间场次”,早就成了众人皆知的公开秘密。 现在除非是《魔童闹海》这样的特效大片,还值得上IMAX影厅观看, 其他那些无特效电影,哪怕再优秀如《南京照相馆》好了,给大家一个必须去电影院第一时间观影的理由? 再等几个月,影片下映上了流媒体后, 在电视上、电脑上、甚至手机小屏幕上的观影体验,都比去电影院受两小时罪强多了! 因此,正因为这几年来,院线方面,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到县城乡镇的中小电影院,唯利是图愈发不做人,拼命调暗光线,让大家的观影体验越来越差劲, 让太多普通观众,就是结束了刚养成几年的观影习惯, 也间接让《南京照相馆》这样的优秀影片,票房难以进一步冲高, 始作俑者,究竟怪谁?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爱国主义的确是一张好牌,在任何行业,任何地方都可以打,尤其在电影行业,前面有战狼系列,还有万里归途,现在又有了南京照相馆,但是这种单纯的只是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激发老百姓的仇恨情绪,终将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因为老百姓终将回归现实。 回到现实之后会发现自己还是牛马,还是每天要996,007的加班,自己的烂尾楼还是没人管,自己农村的父母还是每个月领着一百多块钱的养老金,自己的同胞被绑架到了缅甸还是没人管,那么爱国主义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爱国,国爱我们吗? |
|
一部好的电影和宣传片的区别在于: 当你看完一部电影,你能深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进而 产生厌战心理,并且希望永远不要再有战争,说明这是一部真正的好电影。 如果你看完一部电影,内心充满了仇恨与杀戮,看得自己热血沸腾,甚至想亲自上战场参与杀戮,那这种片子和纳粹宣传片别无二致。 |
|
观众被分流了是一大原因。 《南京照相馆》未上映之前,暑期档萎靡不振,上映之后,热烈非常,便把其他片子带起来了,再加上它们也争气,口碑评分不错,自然而然就会吸走一部分观众。 |
|
|
如《南京照相馆》算是覆盖了全年龄段,但因题材比较沉重,很少有人二刷三刷,不像《哪吒2》,这样一来,纯靠新观众,其实票房涨势并不强,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放缓。 《浪浪山小妖怪》也起势了,跟《罗小黑战记2》一样,比较合家欢,30岁以下的观众的首选;《戏台》是40岁以上老年人市场的王者,《长安的荔枝》牢牢霸占中年人市场,《南京照相馆》双拳难敌四手。 |
|
|
上50亿,观影人次必须破亿,上40亿得八千万以上,而《南京照相馆》目前累计人次5064.3万,差的有些远。 单日票房(除了首映当日)也从破亿降到了八九千万,观影热情不如之前那么激昂,降温不少,大家过了那个澎湃的阶段,情绪观影减少了。 再加上片方的宣发和官方的助推也明显放缓了,现在《南京照相馆》就属于已经完成了任务,保持一个稳定水平就行,不一定强求四五十亿,到了30亿,哪怕20多亿也可以。 |
|
|
后面管虎导演,朱一龙主演的《东极岛》也来了,可能是看到了意识形态和民族情绪以及网络舆情的变化。 片方宣发的重点刻意模糊了管虎,也不像《里斯本丸沉没》那样强调国际主义,白命贵,而是放在了大片质感,中国人的精神这方面。 不仅可以承接《南京照相馆》的流量,还可以与其产生差异化,避免直接对比和观众的同等审判,极其聪明的作法。 且不管成片质量如何,前两三天肯定会抢夺一些《南京照相馆》的排片,对票房造成影响,如果质量还不错,《南京照相馆》的走势还得放缓。 |
|
|
不过,毕竟经受住了考验,《南京照相馆》可以走长线,长尾效应可以让它细水长流。 就算不能突飞猛进也问题不大,电影就在那里,历史就在那里,让所有人认清敌我也是功德一件。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对现实的痛苦视而不见,那么南京旧事只能是操纵情绪的工具 |
|
没看,不了解,想去旅游 |
|
|
|
|
抖音很多这样的,文案都是打着保护妇女儿童的幌子,讽刺的是南京大屠杀针对妇女儿童的犯罪最残暴。 |
|
我就没去看... 我已经不想看这种历史片了,尤其是苦难片 我已经不知道看这种片子的意义是什么了,我感觉我们这一代人正在遭受新的苦难,我不想再去阅览更多的苦难了 有人说要铭记苦难和仇恨,那又有什么用呢? 那个时代反抗还有意义,现在连反抗的资格都没有,只能被动的接受一切 至此以后,我只会选择麻痹自己,选择主动接受一切奶头乐 苦难与我们大多数底层人而言,就是日常而已,只不过轻与重,形式与形式之间的区别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评论区有些小鬼子、小蛤蟆急死了,评论我一个都不会删,我真想看看外务省都招了什么人才。 ————————————————————— 哪吒大电影、黑神话悟空游戏,这些跟爱国关联性不强(与民族自豪感强相关)的作品都会被黑子骂粉红才看。 外务省很急,花了很多钱 那《南京照相馆》和《731》这种本身就是为了牢记历史,不忘初心的爱国主义主旋律电影,那我不得不支持了。 你外务省想给731洗,得加钱。 |
|
首先说一点:破 40 亿的电影,基本都有过单日最高 3 亿+的市场表现,《南京照相馆》单日最高票房 2.23 亿,未来几天也不可能达到 3 亿了。 所以,基本上最终票房没可能再突破 40 亿了。 电影《南京照相馆》的导演申奥,在之前的作品《孤注一掷》里就借咏梅老师之口说过: 人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 所有认为《南京照相馆》能上 40 亿票房的人,包括预测机构,都是太贪心。 虽然,这些票房收益进不了他们的口袋,无法在物质上贪心,但作为该片的精神股东,他们这种不切实际的预想,属于是精神上的「贪心」。 主观上,能理解毒奶 40 亿、甚至 50 亿人的心情,因为一部反映中华民族屈辱史、苦难史的电影,若最终票房能破纪录,大家至少能感觉在精神上,出了口恶气。 但客观上,这属于是让一部电影承受了它无法承载的一份重担。 |
|
|
早在 7 月份的回答中我就说过: 预测这事儿你要辩证的看,好不容易出来一部良心制作,千万别被不靠谱的预测给“奶死”了。 毕竟这是机构宣称用 AI 预测的,无论是猫眼还是灯塔,错了,它都不用负任何责任。 更何况,这玩意儿可以随意调整,如果预测低了呢,它就不断地调高,而预测高了呢,它就一次次调低。 比如今年春节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两平台的预测一路水涨船高,当最终预测到 150 亿的时候,AI 也畏惧了,感觉预测的可能太高了,又开始不断往回调。结果众所周知,《哪吒之魔童闹海》最终仅在国内就拿下了 154.46 亿票房,还好没被“奶死”。 电影《南京照相馆》与《哪吒 2》完全不一样,后者属于纯粹的爽片。 但这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它不是娱乐爽片,它甚至也不是《拯救大兵瑞恩》那样的战争片,因为里面战争场面极少。 所以,它能达到多少票房,其实取决于我们身边有多少人,想让世界知道中国在二战中的牺牲究竟有多大。 看我制作的下图,与《南京照相馆》同样在暑期档(7 月底)上映的电影《哪吒 1》和《战狼 2》的票房走势曲线,可谓是全面碾压《南京照相馆》。 ? 《战狼 2》单日最高票房出现在次周末,单日 4.26 亿。 ? 《哪吒 1》单日最高票房同样出现在次周末,单日 3.41 亿。 ? 《南京照相馆》最高单日票房,目前也出现在次周末,是上周日的 2.23 亿。 由此可见,他们仨,就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选手。 |
|
|
若以拳击比赛运动员的级别来比喻,那么: 《战狼 2》属于超重量级(Super Heavyweight) 这级别起步 50 亿+,甚至多数打破过内地票房历史纪录,并能保持很久。 《哪吒 1》属于重量级(Heavyweight) 这级别起步票房 40 亿+,至少曾经创造过某一类型片票房纪录(比如:内地动画电影票房历史纪录)。 《南京照相馆》属于轻重量级(Light Heavyweight) 这级别大多数票房 30 亿+,能进入当年度票房 TOP5 之列,是某个档期的冠军(比如暑期档),但在影史上并不能创造什么纪录。 |
|
|
最后,《南京照相馆》能在票房上对标的电影,应该是去年暑期的喜剧片《抓娃娃》。 《抓娃娃》上映 13 日之后的累计票房已经超过 20 亿大关。 《南京照相馆》算上今天(8 月 6 日),上映 13 日之后的累计票房,也就 18 亿出头。 随着本周末《东极岛》的强势来袭,《南京照相馆》排片肯定要被砍掉不少,那么想要达到《抓娃娃》的 33 亿+,可能都需要加把劲了。 看看隔壁的大鹏,是多么的不甘心,电影《长安的荔枝》排片都不足 10% 了,大鹏还在拼命跑路演,他和该片主角李善德挺像的,拼死也想知道,到底自己哪里不行。 比起《长安的荔枝》,投资更小的《南京照相馆》,应该已经很满足了,相信该片台前幕后的所有主创人员和投资出品方,也没那么大的「贪心不足」。 所以,这个问题,我想应该是《南京照相馆》的某个「精神股东」提出来的吧? 这个暑期档,本来过 5 亿票房都费劲,现在 30 亿+票房板应该问题不大,却仍旧无法满足? 听导演申奥的一句劝吧: 做人,不要那么贪心~ 撰文 / 彭飞 声明:本文首发于知乎,未经本人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引用或转载,违者必究。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说一个点。 这部电影有个缺点。它很难让人去多刷。 一个人看3次电影,增长的票房是至少3张电影票。 他们会带上各种原本不会观影的路人进电影院观看。 但这部电影,多刷是真的需要勇气的。裂变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
|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