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人物音乐 -> 几万的电吉他和几千的区别大吗? -> 正文阅读

[人物音乐]几万的电吉他和几千的区别大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几万的电吉他和几千的区别大吗?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摇滚乐
吉他
电吉他
金属乐
电吉他选购
几万的电吉他和几千的区别大吗?
仅个人经验,一把全新的电琴:
4000是个大分水岭:超过这个价格,品质基本稳定,没有硬伤,同时还能具备某些小优势,比如手感好,比如轻音出色,比如对各种风格适应性广泛,足够新手用很久,买了不会后悔
3000上下最容易坑:不能说没有好东西,但是非常难挑。通常情况是:这把琴的优点和缺点一样突出,往往那点小优势不足以掩盖缺陷,比如拾音器不错,但是定弦稀烂,根音发飘,永远调不稳。或者这把琴没什么大的毛病,但也说不上哪里出色,突出一个平庸
如果是新手,在没有摸清自己的演奏风格之前,不建议入手这个价格段,如果没有足够的预算继续换琴,很容易将错就错,被扼杀很多可能性。即便想卖掉再换,3000左右的新琴,到了二手跌价又非常狠,到时你会感觉很亏,而如果不是新手,在这个价格段绝对找不到任何一把能看上的琴
所以如果真的喜欢,想好好练习,但只有3000预算,要么省点钱买2000的,要么狠狠心上4000
2000可以买到合格的练习琴:优先选择音能调准,手感没有瑕疵的,能满足这两点,就值这个价了,对音质不要挑剔,反正不演出,在家里够用。拍照发点朋友圈也挺帅,但注意别拍细节,那就把不到上档次的妹了
1000以内是金属/朋克现场利器:越便宜表现力越强,活用音量旋钮,要么开到最大,要么关掉,只要氛围到了没人在意你弹的什么,solo的时候,呸,什么年代了还solo,砸了它才能展现你的爆裂台风,小成本装个大B
压轴出场的死核乐队大主音,看不惯你一个暖场的这么出风头,把他十万块的全球限量也砸个稀巴烂,这一波田忌赛马,你都赢麻了,他什么档次,敢跟你一样砸琴?
用不到一千反杀了十万,还完成了乐器价格鄙视链的闭环,威震逍遥津也就那么回事儿吧?所以别总想着烧火,这才是正确用法
6000/8000:4000以上的差不多每加2000上一个档次,品质优秀的基础上会有一些大的优点,可能做工非常精致,可能风格更加突出,某种音色表现的极其牛逼,但是这些优点很难同时满足。当明确了自己的演奏风格,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比万元琴突出一个性价比
10000-15000:10000也是个分水岭,对比万元以下又是一次全面升级,但是没有4000对比2000时那么明显,而从10000到15000,几乎没有品质上的差距,只是倾向不同,而相同倾向下,更多的只是对品牌、型号的执念了
有个很玄学的现象,执念会把个人的感受无限放大,这种个人感受千差万别,而旁人则体会不到。不要试图用语言表达这种感受,别人真的无法同感,如果能用音乐表现出来,这种执念就是你的财富
15000-30000:对于99%的吉他手,这是天花板了,30000和15000能听出差异吗?确实能,但是条件比较苛刻,是在技术、设备、舞台、调音都比较专业的情况下,被少数挑剔的耳朵听出来的细微差别
这种差别不单来自琴体本身,其实是用一堆同样价格不菲的配套设备堆出来的,琴只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载体而已
30000+:这超出了乐器的范畴,属于艺术品收藏品领域了,精神属性加成极大。有差异吗?你说有就有
并不是调侃,要尊重每个人的个人感受,即使无法体会,也得明白那对个人而言是无比真实的
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在琴厂有靠谱的熟人,或者有懂琴的帮忙挑选二手琴,或者自己买料找师傅定制,用较少的花费达到越级体验,那另当别论
咱们穷B吉他手如何花小钱办大事:
拨片:只要多花几块钱,你会感觉自己的弹奏怎么格外动听
琴弦:只要多花几十块钱,就能极大改善手感、音质,各种牌子型号的没事多换换,一把琴能玩出好多细分风格,和同行吹逼聊天也特有B格
线材:只要多花几百到一千来块,一把2000的琴能发出6000的声音
你还能就此打开一条新的财路,收点便宜二手琴,牌子越小众越好,越有年代感越好,接上你低调奢华的连接线,给人现场试听,再讲点故事,摇滚青年哪受得了这个,聊到上头加个一两千卖给他,投资回报率杠杠的
他回去发现自己弹起来不是那个味儿,没关系,卑微的吉他手只会抱怨自己技术不行。记住千万别卖给朋克,他们太穷,不是你的目标客户,你给他讲故事还容易被打,犯不上
但是知乎哪有穷B吉他手,咱们就乐意花大钱办小事:
10多万搞一堆记不住名字的发烧单块:光是带出去都得装三个飞机箱那种,往台上一摆,夜市里卖炸串儿的都没你摊子大,贼拉风,然后你玩朋克,顶多能用上三个,更糟心的是,台下根本看不见
20多万配一套小众作坊打造的顶级箱头箱体:然而放家里不敢开音量,排练懒得搬出去,放排练室又怕别人借,演出就15分钟的时间,都不够给你调音箱,所以从来也用不上,你始终没听过它到底是个啥声儿,当床头柜还嫌它不够平整
30多万入手一把只能看见半个logo的复古做旧琴:完美的技术加上史诗级的装备,台上的你都被自己的演奏感动到热泪盈眶,然而演完出你发现小姑娘都躲着你走,她们竟然去找贝斯手要微信了!
你听见她们叨咕:看见了吗,就上次砸琴那个,又给捡回来了!
100多万去海外小岛找一位载入史册的传奇吉他手上私教课:大师果然不同凡响,神乎其神的技法,超越人类的音乐理解,学成的你有如飞升,已不再关心人间俗事,然而赶上疫情,你被滞留在小岛好几年,花光了所有积蓄
归来后身无分文的你,到以前经常演出的酒吧想找个活儿干,你自信的展示着学到的本领,期待能谈个好价,而老板告诉你,这里的节目,早就改成了唱跳rap
“这曲子是跟人家抄的吧?”周围喝酒的人看着你笑道,你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到:“致敬不算抄袭!……艺……艺术家的事,能算抄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摇滚不死”,什么“传承”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酒吧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电吉他” 是一个工业难度和技术含量比 “滑雪双板” 还要低得多的玩意儿。
2千和6千的有明显区别,6千和1万的有些区别。
一万到两万的可能时间很久会有点儿区别。
两三万以上的,就都是手工艺品了。
或者是小牌特型特材手工艺,
或者是专属用琴限量款/签名款,
或者是大牌复刻和做旧。
且永远记住,电琴的声音,与且仅与拾音器-电路-效果器-音箱有关。琴本身的实用差异,只有距离位置精密度、短期长期形变度、重心位置、人体工学等有关,而与声音本身没半毛钱关系。高价都是卖工艺品和情怀。
总结说,非专业人士,且真的就是为了弹琴,
“大几千” 就到头了。
确实不差钱,那 “一万多” 肯定到头了。
若不是为了当家具或收藏,真的纯是为了自己弹,好比你有5万预算,正确做法是搞5-7把风格各异的,而不是搞一把大牌做旧。
5-7把的分配,LP,SG,Strat,无头,扇品,双摇,再加个随便什么你个人的喜好,就挺好的,常换常新,手感不腻歪。
反正就是完全没有烧钱的必要,N把琴+音箱+效果器+线+周边……也远比最便宜的柏金破包儿便宜得多。
就算你真的追求更高的材质和做工情怀……那我也建议你不如入CNC的坑。
非常大,很多人举例高手用烧火棍一样弹的好听。不否认,但是高手不会去天天弹烧火棍。
衡量吉他的性能,现在已经可以量化。咱就不说一些玄学的东西。
1.用料。琴颈是用料很明显可以看出差异的地方。也是吉他技术含量较高的地方。径切成本比平切高的多,加上挑选无伤木纹美观的,价格自然高。多拼琴颈成本略低于一体径切,也很美观。而选择一体径切或多拼琴颈是为了稳定性,避免侧弯,s弯。烤枫木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平切琴颈的性能问题,但成本又上升。下图是富士弦custom house定制款的用料,完美的径切,12年琴龄,琴颈笔直无变形,钢筋满状态。




2.琴颈钢筋装配。这个很多人忽视了。当你玩的琴够多,你就会体会到良好装配的单钢筋曲埋的好处。双向钢筋装配简单,但也有很多弊病。不说音色影响,调节手感以及琴颈调节范围就有很大区别,唯一优势是调节幅度。
3.整琴装配。有无偏弦、琴颈仰角、琴枕开槽精确度。这些非常影响一把琴的演奏性能。这也是高端琴的成本所在。另外类似gibson和prs的set neck结构,成本也高,而一些neck through结构的琴,成本则更高。下图set neck的gibson和neck through的carvin。




4.木材选用。不谈木材种类对于音色的影响。就说干燥处理与重量。谁也不想自己的琴太重对吧。高端琴的木材储存环境要求很高,这也是成本。另外用的是多块木材拼接琴颈或琴体,成本肯定低于1pc。
5.拾音器电路系统。这里是某些中低端琴看起来性价比很高的地方。几万块的琴用量产邓肯的也不少,几千块的也用得起。这就是误区所在 。表面配置看起来不逊高端琴,实则处处不如,只有拾音器勉强一战。其他的成本在于电路设计与用料,导线成本忽略不计,但据我观察高端琴普遍到位,中低端就是不下成本。原因是电路仓看不见。上一张cs62的电路给大家看看。


6.细节做工与公差控制。这个对于整琴的直观品质影响非常大。最重要的是琴颈塑形和品丝处理。良好塑形的琴颈手感好,更高端的往往带有指板边缘圆弧打磨,更过分的有些高端琴品丝处理非常完美。目前国产口碑好的琴厂这一块做的不错。另外美产量产高端gibson做工确实是不行,差评。而美产fender cs我不知道从哪流出来的说法说做工不好,并不是,cs做工其实相当不错。下图是fender cs和fujigen ch,自行比较品丝指板处理。




7.金属件。这个成本也很好量化。弦钮带锁的比不带的贵,日产美产德产的比台产韩产贵。德产fr original两千多一套,日产gotoh vs100n、510一千多一套,明码实价的东西。韩产台产不是不能用,但做工、表面镀层处理、稳定性、耐用度不可同日而语。
8.油漆及表面处理。好琴动辄十几道手动喷涂加干燥打磨,又薄又亮。几千块的可以看看印尼工厂视频,或者国产工厂。流水线喷漆的,注定了细节会有瑕疵,并且漆很厚很厚。还有漆的品牌,种类。家具漆还是乐器专用漆,成本差距很大。


这些都是成本,这还没提4a 5a枫木贴面,koa贴面,wood binding这些不影响音色只是好看的因素。
高端琴每个地方都好一些,累计起来的最终效果是很可观的。另外现在这些高端琴还真够不上奢侈品。除了极个别一些收藏品以外,基本上你都能比较容易买得到,钱够的情况下。我就怕哪天想买把cs或mb还得配货,比如买五把巨丑的冷门型号才让你排队一把cs。我预感真的会有这一天。
音箱越好,区别越大。一个非典型的例子,我买过的两把fender,一把是老美标,那时候大概六七千块钱






另一把是MB Jazzmaster,DG做的








两把琴在一个10w的国产赠品山寨雅马哈吉他箱子上几乎没有区别(那箱子后来还30块钱被我卖了)


但是一旦把箱子换成65 Twin Reverb,差距立现。怎么形容呢,就是mb的鼻音好像一根很粗的吸管,美标就好像把这吸管咬扁了一半,缺少了一种呜呜声的底子,听起来更单薄。当然本身这两把琴不是一个类型,这里不讨论,只是说声音底子的区别。
另外还想提醒题主,设备是声音的上限,技术才是下限,几千块钱已经完全可以满足练琴没有负面影响了(基本超过两三千都没啥问题了),甚至去跑个小演出,大概率也是没问题的。
所以几万块钱的琴一定是好的,但是要看你的手能不能让神器发光,别只是因为想象中的好,承担了过大的压力甚至早早放弃。先玩起来比什么都重要,加油!
我的心路历程能回答你的问题。第一把琴海鲜市场一把改过琴颈的tele,(fender 标仅仅是标,其它和fender没啥关系)。到手后兴奋的撸了几天,心里也出现了你的这个问题,开始各种查资料学习,各种调整手感,拆开重新装。换拾音器,感觉手感音质有提升。得出结论,花小钱就能办大事,贵琴估计也就这样了。内心开始膨胀,感觉没必要花大价钱买大贵琴,自己动手音质手感全有。第二把一把二十年前的假芬st,(听说老木头稳定,特意收了把老的)斥1k多巨资买了个美特的拾音器电路总成换上,又把旋钮琴桥都换了。调整好后插音箱试了一下,我擦!惊呆了,这就是天花板了吧,我这小投入得到了MB的效果,我真是个天才哈哈哈。美好的情绪持续了几个月,感觉自己就是mb了。转折出现在我生日,媳妇看我每天折腾琴一定是喜欢偷偷买了把美专2,拿到琴后心里还在想,花这么多钱简直是浪费,你老公已经玛思特biu的水平了还浪费钱买贵琴。算了买都买了试试吧,于是当我插上音箱弹出第一个分解和弦时,心里那个自封MB人设崩了,真的想哭,虽然没有出去到处吹牛13,但还是感觉脸发烫。总结一条最简单的,不要闷在家里查资料,去琴行试试就明白了
区别既大也不大。
先说不大。
要说不大是真不大,乐器的本质是发出某种声音的工具或设备,电吉他音色的构成中,琴本身(尤其是除拾音器以外的琴体)只占相当小的一部分,究竟有多小,每个音乐人和演奏者有自己的理解。个人认为按照重要程度排序,演奏水平、效果器、扬声器和录音设备都比琴体本身影响要大。从实用角度出发,只要是合格产品,几千和几万的琴区别真不大。工具的价值完全体现为用途的价值,扳手的价值体现为拧螺母的价值,没有螺母可拧的扳手只是一条铁,乐器的价值体现为演奏音乐的价值。举个例子梅校长的小红不过是一块壁炉木,它独一无二的价值是因为它的演奏者所在乐队演奏的音乐举世无双。听说也有人用金丝楠阴沉木做了吉他,但是没有作品的金丝楠吉他说不定还不如拿来做文玩把件卖的更贵。再说有几个吉他英雄是从无名小辈阶段就一路拿着天价设备直到功成名就的?没有施坦威孩子弹钢琴都咳嗽的思维真的要不得。
再说大的方面。
要说大也是真的大,谁说不大的可以把SQ和MB的差价给补一下我去换个设备(doge)。不加掩饰地讲,今天的高端电吉他就是奢侈品,奢侈品的特点高端吉他都占全了:强调稀缺,巴玫印玫、虎纹絮纹、某某大师作品、各种限量各种订制;强调历史,元年琴,元年琴完美复刻,完美复刻的复刻;强调地域,美产、日产、墨产、印尼、国产的鄙视链就不用多说了;强调文化,把一件工具打造成IP和信仰,定义音色,演奏XX就应该用YY级别ZZ型号,要不然“没内味儿”,“没灵魂”等等。既然是在谈论奢侈品,我想一味强调工具属性,用“钻石就是透明煤球”、“劳力士不如石英表准”、“宾利公交一样堵车”、“电吉他几千几万没区别”这样的议论来辩经就很苍白无力。现在白送你一把琴,你不选好的?是因为不喜欢吗?
那么到底大还是不大,我这等于答了个屁。确实,也许这就是个屁问题,几千的琴不一定没法用,几万的琴不一定就是烧包。
只写几个重要结论
1 若只论一般练琴练手的话,几千的电吉他(正经牌子没人坑你的话)做练习是肯定能用的。
2 但是电吉他这玩意,不能脱离音箱只论琴,几千的琴跟几万的琴,在几百几千的箱子上可能差异不大,但你到了上万几万的管箱,相信不会有人听不出来。。。
3 我的观点一向是入门琴可以没特色,但不能有硬伤,高端琴就是你玩明白了知道自己喜欢啥了,去整一把吧。丰俭由人,入门初学别太省,但也不建议上来就大几万。
4 最后关于这个区别我是不建议期待过大,毕竟技术和艺术是第一位的,三千块6分货 一万块9分货 5万块九分半,价格跟性能的曲线最后非常平缓的,选择符合自己经济实力的那段。
我有一把7000的Fender Stratocaster 60s复刻,也有一把30000的Fender Custom Shop 1960 Stratocaster,在通过完全相同的效果器链接入同一个音响的时候,两把琴的音色相似度主观感受在80%以上。
但是,那20%的不同,也是一耳朵就能听出来的差别。CS的清音更加通透、干净,高音的音头有水滴打在雨伞上的清脆感,这是入门款的Fender无论怎么通过效果器链去修正都很难弥补的差距。
有点好奇这个评论里说“大几千”就到头的人,真的弹过好琴吗?甚至还有人拿吉他的工艺复杂程度说事。其实电吉他真的已经在乐器里非常便宜了,小提琴动不动就十几二十万以上,电吉他只要3w你就能买到这个乐器里的顶级大厂定制的、搭配手工缠绕拾音器的吉他,只要5w你就能买到拾音器女王——可能是这个地球上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拾音器大师之一——出品的吉他。如果这都还认为是毫无意义的烧钱,那说明真的只把乐器当作一个工业品而已。
而做旧,实际上是参考了几十年以上的老琴中具有美感的老化特征来复刻的,你自己买一把新琴,坚持不懈用50年,琴旧是旧了,但是大概率不美。不是所有的伤疤都美,做旧是从中选出具有美感的伤痕,这才是做旧的意义。
要我说,7000多的Fender好不好听?我的回答是:好听,且音色也已经够正了。但是CS多花了几倍的钱值得不值得?我的回答是:值得,只要你把乐器本身也视为一件艺术品而不是工业品的话就会明白。
大概就是1000,4000,10000这三个分水岭,能够感受出声音有明显差别,至于两万以上基本都是手工琴,定制琴,还有一些元年加成琴,这部分情怀加持太大就很难说。
1000就是图一乐级别,同样的st琴型,四块二的音色就是跟墨芬,日芬这些大哥差距甚远,效果器得调冒烟才能调出理想中的st音色,至于手感嘛,新手用着凑合。
4000的琴,手感上不可能出现大问题,用料也扎实,属于是开始下定决心弹琴的人会买的,音色嘛,也像模像样了,起码没用碰过同配置的万元琴的朋友一时半会也听不出差距,st是st的味了,lp是lp的味道了,但是用过万元琴的朋友都知道大g和epiphone实际听起来差距就是大,甚至后期效果器调节上你都很难把一把e调出理想中的lp音色,韩产prs和美产prs更是两个物种了。
万元琴,老派一点的琴就是该有的味道一分不差你的,这得自己亲身感受了,看视频是很难感受到的,g的鼻音味,st的钢镚味,甚至是金属琴那种锋利的切菜音色,反正你随便拿一个差不多的预设音色往那一怼,就一个字对味。而且万元琴基本各方面都有80分水平了,用起来也省心。这个价位除了某些签名款和邦标琴,小原莉子的邦标波哥和四川波哥差距就挺大的,虽然都是万元琴。
至于2w以上的琴,确实边际效应就很明显了,不是没差别,而是多段eq都整不明白的人,真的没办法感受这里面的差距了,但是这个时候很多品牌买的可是艺术品了,区别就是理财产品和消耗品
我买过六把琴,其中1k多的棍子一把,5-6k的跑场琴两把,1W多的国产定制两把,原价近3W的美产大牌一把,算是价位区间覆盖比较有代表性了。
先说棍子,一般这个价位的琴都是不知道怎么拼出来的琴体,配上市面上能找到的最便宜的硬件。具体到我那把,看得见的地方还好,电路仓完全没有打磨就上了很厚的油漆,屏蔽自然也不可能有。用了两年不到输出孔螺纹磨损导致松动,摇把跑音,6弦卷线器齿轮断齿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我6弦只能反着上。由于其过于朋克的体验我一般会建议新手第一把琴绕开这个价位。至于音色与手感反馈不谈也罢。
价位到5-6k后,琴体木料开始出现拼接次数较少的入门tonewood,金属件一般都是质量较好的贴牌甚至直接上大牌金属件,拾音器有时也会用上入门级主流拾音器。不过这些亮点一般无法兼得(这两年好像一些国产卷王能做到?)。具体到我那两把,一把是做工底子不错但是配置要没啥:铸铁琴桥,卷弦器不带锁,贴牌韩产拾音器,不过琴体是对拼的,漆面品丝打磨也挺到位;另一把可以拉一个很漂亮的配置单但是做工一塌糊涂:带锁旋钮,(姑且算是)大牌拾音器,但指板厚薄不均,品丝剌手(这些问题在我那把棍子上都没出现过),琴体还是四拼的。音色质量的话两把琴半斤八两,前者高频偏散,后者输出过大且容易糊,不过弹奏时对手的反馈比棍子强多了。后续前者被我换了一整套电路(它原装电路做的也很工整),陪我跑了很多场,后者则是江湖有缘再见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价位的琴用的电路件和大牌的规格往往有点区别,要换的话可能需要扩孔。
价格到了1W出头后上面提到的这些亮点总算可以凑一起了。琴体开始用1-2pc能叫出细分种类的常见tonewood但厚的华丽贴面还不舍得给,琴颈钢筋往往是单向曲埋,金属件拾音器要么是常见主流大牌,要么是同等质量自制(类似suhr,schecter之类的)。做工可能细节部分参差不齐但至少会保证影响手感的部分。我那两把硬件性能基本到头了,做工方面除了调节钢筋处比较糙外没啥槽点(反正有盖子)。共振优于换过电路的那把,干琴声音很响反馈出色,但出来的信号增益一大后除了取向上的区别外差距真不大。
3W左右基本是量产琴的天花板了,一些欧洲小厂定制也在这价位。这价格要么是卖木料的,要么是卖定义的。我唯一一把这价位的琴是majesty7,最大的卖点就是jp对于现代金属琴的定义,便于演奏的的琴体设计,薄琴体加通颈带来的极佳共振,以及复杂电路带来的多种音色。
3-5W则是上一档更精致的版本,没太多本质区别。
再往上的琴,除了卖故事的,在我看来都是卖弹奏者的自我的,自己的审美,自己的执念,自己的追求。这部分就有待大神现身说法了。
空心琴不熟,此处暂且不表。
不考虑被黑心商人赚钱和自己有渠道,仅以官方建议售价和各国实体店零售商的平均价格来看,1w/3w人民币对于电吉他来说是两个分水岭。
人民币一万的吉他:刚刚达到职业标准。音色和动态能满足基本livehouse、音乐节现场和录音需求,拾音器功率能达到基准线以上,用料也在基本线以上一般不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多拼或廉价木头,吉他做工能达到基本可弹无硬伤。这个价位的代表琴有美芬低型号、gibson入门型号、ibz日产低型号等。如果没有特别高或某方面领域专精的需求,这类琴可以根据自身取向cover掉绝大多数音乐风格的职业需求。
低于人民币一万的吉他在某方面或某些方面上都比上述型号做了减少。如三拼的琴体变成四品、单木材的琴颈变成三拼琴颈、好拾音器换成一般的拾音器、alder/桃花心木琴体换成廉价木材或其他木材、指板品丝无打磨处理等等。根据售价下降的大小决定了以上功能/用料/做工的缩减发生了一个还是多个。这样就导致了相比万元琴,千元价位多多少少都会在某些方面上让人“不舒服”,导致低于演出和录音的最低标准。比如木材用料不好导致声音共振不足、木材种类不对导致音色底子不对味或声音不够“通透”、拾音器和电路功率不足导致动态捕捉不好或音色不够满、品丝或指板未做处理导致弹起来手不舒服、做工不佳导致使用一段时间后吉他本身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要谈性价比高低也是在这个阶段里去谈。所谓性价比就是看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是否能容忍吉他本身的不足。如果仅是爱好者买琴学着玩没有录音和演出的动态及功率需求,那其实对木材和拾音器要求就不大;如果演奏没手感追求那琴颈和品丝有没有工艺处理也可以忽略。甚至说哪怕有录音和演出需求,如果音乐风格对电吉他的性能无刚需,比如就随便玩玩大流行,那来一把稍微不糊的千元琴就能对付。虽然现在音乐节里有些大流行乐队吉他手顶一把cs,但他们音乐实际展现出来的需求和吉他手自己的手活其实是用不上这种配置的。
高于一万但低于三万的吉他一般是在某些功能的基准线之上做了进一步升级来满足特定需求。比如拾音器换了更高功率或更有特点的品种、三拼的琴体升级成双拼、琴颈高把位做进一步特殊处理并用不锈钢品丝、琴颈烤制处理、用了更顶级的木材、更好的琴桥/颤音系统等。
高于三万以上的吉他对音色的提升已经很小了,因为超过3万元以上,除了gibson custom这种特殊生产线以外,大部分品牌的吉他在堆料和做工这两件事上基本已经顶满了,剩下的就是私人订制和艺术价值了。仅从音色上来看3万左右的cs级别已经是很顶级的配置了。
最后做个总结。拿(1)一万以下、(2)一万、(3)一万以上三万以下、(4)三万+这四种价位吉他的放在一起对比:
(2)和(1)的音色和手感有明显差别,即使是手活不好也能听出来区别,设备本身对音色的提升大于手活差距;
(3)和(2)在某些方面上做了上位替代型提升,声音和手感提升不如前一组对比大,需要乐手的手活和理解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放大这些区别,但对于技术好的乐手来说(3)确实是比(2)有更好的动态展现;
(4)和(3)比音色动态手感已经几乎无差别,更多的是在私人订制和艺术价值上有上升。
以上
首先,不好意思,绝大部分回答都是在扯淡,而且缺乏基本的经验,拥有的琴太少或者真的不懂。
最基本的差异,大家都说了,硬件方面的,木材方面的,做工方面的,漆面方面的,不再累述。中高端琴上要作为宣传亮点和性价比所上的配置,现在成了最基本的地面。在数万元级别的琴(我默认为五万以上),只有风格和取向上的不同,可靠性与成熟性基本是不用担心的了。很多人说,我看了视频对比了,盲听差不多啊。是的,盲听的确差不多,做做后期、调调参数、改改麦克风位置,能很像很接近。但是一方面,大音量下,差的琴是会立刻魂飞魄散的,如散落的砂砾,落一地。而优秀的吉他,音量越大,声音会升华到一个你小音量小感受不到的美好状态。另一方面,就在与可靠性上,如果你是需要在LIVE现场,你对琴的可靠度需求是极高的,低气温下、高气温下、高湿度下甚至冰雪天都需要你的吉他保持在一个合理而稳定的变化区间,也不会因为你在舞台上的发疯而变得糟糕,很遗憾,只有极优的老吉他,能像一个穿过岁月的老朋友一样,帮衬着你。如果你在录音室,有时候你感觉,离你心里期待的味道就差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是什么?不光是你手上的技术了,真正优秀的设备,能够理解你、助推你,给出你想要的声音和恰如其分的动态。如果弹琴够久,拥有的好琴够多,他们陪伴你的时间过长,那么一把琴,琴颈一上手,你就知道他会不会是你的吉他了,那些差一口气的,除非有特殊纪念意义或者特别合你心意的,其实你真的不太想让他陪伴你了。
综上所述,普通爱好者,你想怎么买就怎么买,想买啥就买啥,你自己的钱,怎么开心怎么来。
那些会嘲笑你怎么用这个牌子,怎么用这个配置吉他的人,都是傻X。
我问过很多大师,你们喜欢什么牌子的吉他,他们经常的回答是,我只爱这几把琴,和品牌无关,和配置无关,和制琴师无关,我爱的只是我手上留下来的这几把琴。
所以,几千块和几万块的电吉他差别大吗?完全在你自己的使用需求和经济情况了,别听我们瞎逼逼了。
一分钱,一分货;
一毛钱,二分货;
一块钱,三分货。
巨大。万元是个坎,基本万元以上的琴就不存在明显的音色和演奏缺点,能够达到绝大多数乐手用琴的基本标准。几千块的琴一定多少存在不能忽视的问题,比如共振不佳、琴弦容易跑音、声音某个频段过于突出或缺失、做工问题等等。
拿我这个刚刚入门的人来说,不说音色,只说手感,究极新手时期,用过prs se,墨玩,印尼产az。入了门后用美产prs,Gibson,元年美芬,日产az。手感方面就低端琴来讲,prs的se是用过最舒服的。高端里面,prs,美芬,gibson,日产az的手感完全就跟这些低端琴不是一个等级的,就个人感觉低端琴的手感有点说不上来,感觉有点那种怎么说呢,有点别手吧,高端的手感很厚实很厚重,就是怎么弹都舒服那种感觉。现在就两把琴,一把舒尔,一把美产prs。
但是ps我感觉就很怪,低端的和美产高端个人感觉手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唯一能感受到的区别就是高端的切单比低端的提拉要好一点。
先上几张自用琴








现在主要用这几把琴


弹琴有几年了,对于吉他这个物件的确比较痴迷,特别是对GIBSON和FENDER难以自拔,仅买琴前前后后折腾进去大十几万,几百块到十几万的琴都摸过弹过,从小白开始到现在半个老油条,一路走来也被收过不少智商税。曾经抱着棍子当宝贝,对价格不菲的CS、MB至今梦寐以求,看到这个问题,想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一、心态区别大吗?
结论:大!非常大!
曾经在知乎看到过一个问题:拥有一把吉普森或者芬达琴是什么感受。
回答很有意思,答案如下:再也不用研究买什么琴,可以专心练琴了。
虽然我有了吉普森以后仍然天天的想着买CS、MB,但是一把好琴在手的感觉的确是让自己身心愉悦的。以自己买泰勒214和吉普森Traditional为例,当时买琴的时候犹豫再三,在所谓性价比琴和品牌琴之间犹豫很久,当时看完琴后坐在世音琴行门口按摩椅上老半天,和朋友研究到底买哪个,后来还是朋友说了一句,买大品牌吧,不会后悔,最终拿下。(关于买琴的故事真的可以再开个贴讲一讲,真的有很多值得回忆的故事)。自从拿到心仪的琴,几乎没有过多研究过其他什么性价比琴之类的东西,琴技不说突飞猛进,但也是一直在进步之中,每次抱起琴来,内心总是很开心,很愉悦,就是不弹摸着也觉得舒坦,这种心理上带来的积极感受是之前不曾有过的,对于练琴效率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
二、音色区别
以 下图两把琴为例,左为FENDER美专2,价格约在1.2W-1.6W,右为墨芬,价格约在0.5W-0.8W。恰好符合题主一万和几千的对比。


使用同一效果器接监听音响,以失真、过载、清音三组音色对比,个人尽力保证弹奏状态接近的情况下:
整体音色力量感左>右,无论是失真、过载、清音,直观感受就是美芬各项音色表现力要优于墨芬,特别是清音音色下,芬达独有的温暖音色和颗粒感墨芬是有些差距的。个人打分的话,美芬如果10分,墨芬则7.5分,至于这些音色差距和价格差距对个人而言是否值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两把琴其实我都很喜欢。由于音色还是听觉感受,文字能力有限我难以描述清楚,有机会放视频听可能更直观一些。
三、做工区别
现下的琴做工真的都越来越好了,国产琴也玩出了各种花样各种噱头,什么硝基漆,不锈钢品丝等等,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在核心的用料、工艺以及质量稳定性方面,依然还是有些差距,我更信任老品牌一些,至于个别翻车情况,和保养以及使用或者出厂检查各方面都有影响,不作为讨论范畴。
四、其他区别
有人嫌弃LP琴劲太厚,有人嫌弃ST总是碰到旋钮,有人嫌弃TELE没有摇把,有人嫌弃IBZ指板太窄,有人嫌弃PRS小鸟不逼真。总之没有一把十全十美的琴,你嫌弃的也许正好是别人喜欢的,别人嫌弃的恰好是你欣赏的。所以,选择琴永远都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按照内心真实的想法来就行了,他人的意见可以作为参考,但不是你的决定。
最后想分享一个自己的经验:你买了把比较贵的琴,觉得自己很穷了,过了一段时间,你发现自己还是很穷,但是你有了一把琴。你觉得自己穷,舍不得买琴,过了一段时间,你发现自己还是很穷,什么琴都没落下。
无论你买了一万的琴还是几千的琴,希望你都能保持热爱并坚持下去,音乐带来的美好远比一万块钱的价值更多。
这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真说起来,肯定有区别。但区别大不大?
我觉得是:看用途。
用途一:新手
假如你就是入门形态,几千块的琴完全够用了。无论手感还是音色,都能让你在硬件上不拖后腿。
如果你用1000-2000的琴,带来的练琴体验是不太够的;如果你用几万的琴,对于一个新手而言,和几千元的琴可能区别不大,因为手感和音色你都没有概念。
用途二:玩乐队阶段一
抛去装逼、攀比、收藏需求,我们只谈论音色手感等实用性。
几个小伙计终于组起了乐队,凑钱租了简陋的排练室,毫无声乐处理的房间里空荡荡,喊一声都有回响。一套鼓,一堆30w音箱音量干到头,就开始排练了。
该吉他solo了
鼓:哐哐哐
贝斯:嗡嗡嗡
吉他:呲溜呲溜
感觉排得差不多了,演出吧!演出场地没有专箱,没有反听…一顿哐哐哐演完了。
这个阶段,几千和几万还是没差别。几万的琴完全发挥不出来。
用途三:玩乐队阶段二
随着经验不断丰富,年龄增长经济条件也好了点,进入了像样的排练室,终于能听清楚吉他清脆的音头了!但乐队哐哐一起,咦?怎么听起来还是差不多?
演出也更加专业,有专箱、有返听,终于可以发挥几万元的音色了。弹一半弦断了,无奈拿出备用的几千元的吉他。演出结束,台下的朋友:啊?你换琴了吗?没听出来啊
这个阶段用途,有区别,但不大。排练室听不清,现场也不会有人在意你的琴细微的区别。万元琴最大的作用是取悦自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成熟乐队现场不是很挑琴的档次,更多的是追求个性,因为个性的琴看得见。
用途四:录音
终于有了自己的作品,该录音了。
这时候,才真正发现千元琴和万元琴的差别。
录音相比现场和排练,更加精细,没有环境干扰,音色区别明显。这个时候,一些个性的琴就不好用了,总是感觉缺点啥。这也是为什么,一般录音室都常用那几款琴。
同价位不同品牌也区别明显。有次朋友乐队录音,拿着30岁的gibson去了,音色怎么都不满意。最后用了录音室的fender cs对劲儿了。
录音用途,很挑琴。区别巨大。
所以我觉得如果录音的话,区别明显,还是需要考究的。因为这就是个精细活,一点点音色提升都能增色不少。
现场和排练,除了取悦自己,区别不大。别人(可能包括队友)根本不在意你的一点点区别,更多是沉浸在现场的音乐氛围里。
所以啊,设备这玩意,点到为止,大多数时候区别都没那么大。当然,如果有的是钱,当我没说
弹的不怎么样~但前前后后拥有过,且深度的用过以下这些琴的人来回答这个问题。


























年少时也曾弹过各种“柴火”,也曾认为所谓几万的琴也不过尔尔。只要你木材,电气原件和五金件用得和大牌高端琴一样,那就会和大牌高端琴完全一样,也找人按照高端琴的配置做过琴,也买过某国际一线大牌认证的套件和手工拾音器总成,自己拼装过琴。虽然这么做也可以得到一把不错的琴,但总是差那么一点点意思。
目前手上留着的是Gibson R9,fender 62Tele,PRS wood library和Martin D42。
最后说这个问题的答案~
告诉你没啥区别的,基本都是些“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的主儿。
告诉你区别很大,但没有好技术驾驭不了好琴,等练好了再买好琴的那些人~极大概率是既没有好琴,也没有好技术的主儿。这些人当中虽然不排除“独孤求败”和“藏经阁扫地僧”的存在,已经到了“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的程度,但这种高手至少我不认识。
当然,几千和几万的琴在新手的手里确实体会不到什么使用上的区别。注意我说的仅仅是“使用上的区别”~很多几千到几万的琴在外观和工艺上区别还是很大的。注意我说的只是“很多”。
尤其是那些总把“智商税”三个字挂嘴边儿的“聪明人”。我就琢磨……合着那些贵的,高端的都让“蠢人”买了,这些所谓的“智商税”也都被“蠢人”交了。可是“蠢人”怎么都有闲钱交这个“智商税”,“聪明人”到底是没有呢?还是明明有,但就是不交呢?
咱这智商也不高,不过越想越觉得有点儿奇怪~好像“蠢人”比“聪明人”有钱,那“聪明人”就显得有点儿可笑了。反过来想想~人家“聪明人”也确实不容易,好东西也没怎么用过,还研究的特别明白。不像“蠢人”,看见好的就想买……有钱就马上买,没钱就好好挣钱去买。买完才研究~
有位“聪明人”吉他高手,就有这么个论点……说是“在录音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我猜他应该是想说收音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用某国产低端电吉他,接在大牌全管Amp上的音色表现要明显优于进口大牌高端电吉他接在杂牌国产练习音箱上的音色表现。所以结论就是国产低端电吉他和进口大牌电吉他没区别。”
这个实验的比对结果,我是认同的。但是结论实在是无法苟同。在这个实验里,存在“国产低端电吉他”、“进口大牌高端电吉他”、“大牌全管Amp”以及“国产杂牌练习音箱”这四个因素和因此产生的两个变量。这在比较学角度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需要比较的主体是“电吉他”,那么在音箱这个因素上就不能存在无法量化的可变量。所以这个实验的结果,自然也就无法证实“国产低端电吉他”和“进口大牌高端电吉他”之间没有区别的论点。
玩过十来把琴,最贵的一万多,最便宜的799。
对于高手来说,不管是一万多还是799都是可以弹出一段美妙的旋律。
但是我技术挺菜的,所以我一直处在持续练琴学习的状态,亲身感受,价格较贵的电吉他确实能让我练习时间更长,如果是一把烧火棍在手里声音不好听手感也差,可能练一会儿就累了。但如果是一把比较好的电吉他,不一定是价格上万,可能也就四五千块钱,那音色就足够我陶醉沉浸其中享受好大一阵子了,练琴时间也能更持久。
我觉得一两千的琴和四五千的琴区别还是挺大的,上万的琴对比四五千的琴,差别更多的是在一些细节上。
满分100分的话,我个人感觉
五六百的琴40分,能出个声儿,还能当模型摆件,或者烧火。
一千的琴60分,各方面本及格,但一堆毛病。
二千左右的70分,音色或者手感加强了不少,有音色倾向但质量差,但依旧存在一些不足。
三千的琴80分,做工更好了,手感也更好了,如果做工手感都一般还卖三千那就是有独特迷人的音色,但音色的质量一般不算高。
四千的琴90分,这个档次琴的做工已经没什么大问题了,主要就是看琴的类型和音色倾向不同,有些型号已经可以做到和某些经典的万元琴型号听起来很像了。
1万的琴95分,这个价位的琴每一款都有非常能打的实力,非常全能的适应性,或者是在某个领域里非常出色的音色表现。
一万四五的琴96分,多出来的四五千块钱很多情况下是大师签名款、好看的外形、停产稀缺型号等等
我拿自己用过的举例吧,先说贝斯再说吉他(同样适用),都以fender为例 。
先说贝斯,这是在录音棚拍的。


左边日产fender hybird一代50s P贝斯,一代是美产拾音器;右边美产fender 58P贝斯,价格差一倍左右。hybird 50s P是我买的第一把P贝斯,当时想都说美产好到底好多少?差别有多大?买来对比一下,如果差别不大就把美产卖了,何必花那么多冤枉钱。对比过后立马就把hybird 卖了,因为差别很明显,58P音头更明显,低音下潜更足,共振延音也更好。
再说吉他,左边98年老美标,右边刚入手不超过一星期的fender cs30周年日本订单。


价格,按二手算差3.5倍左右,按新琴价格差2.5倍左右。这把老美标我弹了好久,90年代的fender本身品质、口碑都不错,这把还是日本山野乐器的货(有山野证书)。卖美标的时候十分不舍,但cs到手弹了一会儿就把美标忘记了,差别很明显!
老美标声音也不错,按网上的惯常说法芬味儿很足,但同样让我理解了有人对美标的评价:声音白开水,对比几万的CS声音的细节差好多,具体表现在延音、共振、泛音的多少,还有动态的反馈都很明显。你扫一个琶音就能感受到明显的区别。当然有些人肯定会说是玄学,你认为是玄学就是玄学吧。
最后再说一个,我的Epiphone直接换成了Gibson R9,两个价格相差了差不多快20倍,那差别就像橡皮娃娃和真人。G高端和低端的区别感觉比F差别还大。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人物音乐 最新文章
为什么我总觉得很多人并不是真正喜欢初音未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纯音乐很无聊?
有什么Apple Music Classical(苹果古典乐)
著名词作家乔羽逝世,曾作词《我的祖国》《
为何邓紫棋不能称之为天后?她缺了什么?
如何评价乐队重塑雕像的权利?
周深的二专可能会什么时候发?
为什么三体火了以后几乎所有太空歌剧在中国
初音未来还能坚持多久?
每天练四个小时的钢琴,三年后会达到什么水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5-09-17 11:05:52  更:2025-09-17 14:35:07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