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人物音乐 -> 叶嘉莹是不是中国最后的一位诗词大家? -> 正文阅读 |
|
[人物音乐]叶嘉莹是不是中国最后的一位诗词大家?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叶嘉莹是不是中国最后的一位诗词大家?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诗歌 诗词 古诗词 叶嘉莹是不是中国最后的一位诗词大家? |
叶那个歌行简直尴尬得扣脚,根源是过于假大空,落不到实处,“喜见吾家佳子弟,辉光仿佛生庭墀”还行,但到“大侄劳动称模范,二侄先进增生产”就绷不住了——活脱脱老干体口吻实在是一言难尽。七律跟绝句还行吧。 祖国行 叶嘉莹 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银翼穿云认归京,遥看灯火动乡情,长街多少经游地,此日重回白发生。 家人乍见啼还笑,相对苍颜忆年少,登车牵拥邀还家,指点都城夸新貌。 天安门外广场开,诸馆新建高崔嵬。道旁遍植绿荫树,无复当日飞黄埃。 西单西去吾家在,门巷依稀犹未改。空悲岁月逝骎骎,半世飘莲向江海。 入门坐我旧时床,骨肉重聚灯烛光。莫疑此景还如梦,今夕真知返故乡。 夜深细把前尘忆,回首当年泪沾臆,犹记慈亲弃养时,是岁我年方十七, 长弟十五幼九龄,老父成都断消息,鹡鸰失恃紧相依,八载艰难陷强敌, 所赖伯父伯母慈,抚我三人各成立。一经远嫁赋离分,故园从此隔音尘; 天翻地覆歌慷慨,重睹家人感倍亲。两弟夫妻四教师,侄男侄女多英姿, 喜见吾家佳子弟,辉光仿佛生庭墀。大侄劳动称模范,二侄先进增生产; 阿权侄女曾下乡,各具豪情笑生脸。小雪最幼甫七龄,入学今为红小兵。 双垂辫发灯前立,一领红巾入眼明。所悲老父天涯没,未得还乡享此儿孙乐, 更悲伯父伯母未见我归来,逝者难回空泪落。床头犹是旧西窗,记得儿时明月光, 客子光阴弹指过,飘零身世九廻肠。家人问我别来事,话到艰辛自酸鼻。 忆昔婚后甫经年,夫婿突遭囹圄系。台海当年兴狱烈,覆盆多少冤难雪, 可怜独泣向深宵,怀中幼女才三月。苦心独力强支撑,阅尽炎凉世上情, 三载夫还虽命在,刑余幽愤总难平。我依教学谋升斗,终日焦唇复瘏口, 强笑谁知忍泪悲,纵搏虚名亦何有。岁月惊心十五秋,难言心事苦羁留, 偶因异国书来聘,便尔移家海外浮。自欣视野从今展,祖国书刊恣意览, 欣见中华果自强,辟地开天功不浅。试寄家书有报章,难禁游子喜如狂, 萦心卅载还乡梦,此际终能夙愿偿。归来故里多亲友,探望殷勤情意厚, 美味争调饫远人,更伴恣游共携手。陶然亭畔泛轻舟,昆明湖上柳条柔, 公园北海故宫景色俱无恙,更有美术馆中工农作品足风流。 郊区厂屋如栉比,处处新猷风景异,蔽野葱茏黍稷多,公社良田美无际。 长城高处接浮云,定陵墓殿郁郁轮囷,千年帝制兴忘史,从此人民做主人。 几日游观浑忘倦,乘车更至昔阳县,争说红旗天下传,耳闻何似如今见。 车站初逢宋立英,布衣草笠笑相迎,风霜满面心如火,劳动人民具典型。 昔日荒村穷大寨,七沟八梁惟石块,经时不雨雨成灾,饥馑流亡年复代。 一从解放喜翻身,永贵英雄出胜陈,老少同心夺胜利,始知成败本由人。 三冬苦战狼窝掌,凿石锄冰拓田广。百折难回志竞成,虎头山畔歌声响。 于今瘠土变良畴,岁岁增粮大有秋。运送频闻缆车疾,渡漕新建到山头。 山间更复植蔬果,桃李初熟红颗颗,幼儿园内笑声多,个个颜如花绽朵。 革命须将路线分,不因今富忘前贫,只今教育沟中地,留与青年忆苦辛。 我行所恨程期急,片羽观光足珍惜,万千访客岂徒来,定有精神蒙洗涤。 重返京城暑难消,凉风起处觉秋高,家人小聚终须别,游子空悲去路遥。 长弟多病最伤离,临行不忍送登机,叮咛惟把归期问,相慰归期定有期。 握别亲朋屡执手,已去都门更回首。凭窗下望好山河,时见梯田在陵阜。 飞行一霎抵延安,旧居初仰凤凰山,土窑筹策艰难日,相见成功不等闲。 南泥湾内群峦碧,战士当年辟荆棘,拓成陕北好江南,弥望秧田不知极。 白首英雄刘宝斋,锄荒往事话蒿莱。遍山榛莽无人迹,畦径全凭手自开。 丛林为幕地为床,一把?头一杆枪。自向山旁凿窑洞,自割藤草自编筐。 日日劳动仍学习,桦皮为纸炭为笔,寒冬将至苦无衣,更剪羊毛学纺织。 所欣秋获已登场,土豆南瓜野菜香,生产当年能自给,再耕来岁有余粮, 更生自力精神伟,三五九旅声明美,从来忧患可兴邦,不忘学习继前轨。 平畴展绿到关中,城市西安有古风,周秦前汉隋唐地,未改河山气象雄。 遗址来瞻半坡馆,两水之间临灞浐,石陶留器六千年,缅想先民文化远。 骊山故事说明皇,昔日温泉属帝王,咫尺荣枯悲杜老,终看颦鼓动渔阳, 宫殿华清今更丽,辟建都为疗养地,忆从事变起风云,山间犹有危亭记。 仓促行程不可留,复经上海下杭州,凌晨一瞥春申市,黄埔江边忆旧游。 跑马前厅改医院,行乞街头不复见。列强租界早收回,工厂如林皆自建, 市民处处做晨操,可见更新觉悟高,改进奢靡当日习,百年国耻一时消。 沪杭线上车行速,风景江南看不足,采莲人在画图中,菜花黄嫩桑麻绿。 从来西子擅佳名,初睹湖山意已倾,两岸山鬟如染黛,一奁烟水弄阳晴。 快意波心乘小艇,更坐山亭瀹芳茗,灵鹫飞来仰翠峰,花港观鱼爱红影。 匆匆一日小登临,动我寻山幽兴深,行程一夕忙排定,便去杭州赴桂林。 桂林群山拔地起,怪石奇岩世莫比,游神方在碧虚间,盘旋忽入骊宫底。 滴乳千年幻百观,瑶台琼树舞龙鸾,此中浑忘人间事,出洞方惊日影残。 挂席明朝向阳朔,百里舟行真足乐,漓江一水曳柔蓝,两岸青山削碧玉。 捕鱼滩上设鱼梁,种竹江干翠影长,艺果山间垂柿柚,此乡生计好风光。 尽日游观难尽兴,无耐斜阳已西暝,题诗珍重约重来,祝取斯盟终必证。 归途小住五羊城,破晓来参烈士陵,更访农民讲习所,燎原难忘火星星。 流花越秀花为绮,海珠桥下珠江水,可惜游子难久留,辜负名城岭南美。 去国仍随九万风,客身依旧似飘蓬,所欣长夜艰辛后,终睹东方旭影红。 祖国新生廿五年,比似儿童甫及肩,已看头角峥嵘出,更祝前程稳着鞭。 腐儒自误而今愧,渐觉新来观点异,兹游更始见闻开,从此痴愚发龙聩。 早经忧患久飘零,糊口天涯百愧生,雕虫文字真何用,聊赋长歌纪此行。 对窗前秋竹有感 记得年时花满庭,枝梢时见度流萤。而今花落萤飞尽,忍向西风独自青。 咏莲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 生涯 日月等双箭,生涯未可知。甘为夸父死,敢笑鲁阳痴。 眼底空花梦,天边残照词。前溪有流水,说与定相思。 冬日杂诗(其三) 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晴明半日寒仍劲,灯火深宵夜有情。 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伐茅盖顶他年事,生计如斯总未更。 转蓬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 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郊游野柳偶成四绝(其一) 岂是人间梦觉迟,水痕沙渍尽堪思。分明海底当前见,变谷生桑信有之。 父殁 老父天涯殁,余生海外悬。更无根可托,空有泪如泉。 昆弟今虽在,乡书远莫传。植碑芳草碧,何日是归年。 赠故都师友绝句十二首(其十二) 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高枝 高枝珍重护芳菲,未信当时作计非。忍待千年盼终发,忽惊万点竟飘飞。 所期石炼天能补,但使珠圆月岂亏。祝取重番花事好,故园春梦总依依。 鹧鸪天 寒入新霜夜夜华。艳添秋树作春花。眼前节物如相识,梦里乡关路正赊。 从去国,倍思家。归耕何地植桑麻。廿年我已飘零惯,如此生涯未有涯。 浣溪沙·为南开马蹄湖荷花作 又到长空过雁时 , 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七律七绝写得多,五古也不少,七古少一些,五律也有些,五绝极少。一开始五古最佳,七绝次之,七律一般,后来七律写得多慢慢追上来。 长安秋思(二) 海内狂名惜此人,踏歌相送记汪伦。先生不见谁称霸?岁月无情独怆神。 今古悠悠空对酒,乾坤莽莽尽成尘。沧江秋晚须珍重,却惹苍凉百感新。 梦中感怀六首(一) 山中读道经,世外觑尘海。忽见白云飞,人天同自在。 云崖女儿行 云崖者,村名也,属蜀中平原双流县三星镇。该地龙泉山风景幽绝,乃十丈软红所不能到者。其民风淳朴,绝似上古时。山民佘仕友家贫,年届而立尚未娶亲。丙子冬夜因事外出,偶捡女婴。啼声凄惨,欲走而心不忍抱回家抚养,并名曰“佘艳”。此女乖巧灵异,世不多见。虽家贫,然能自食其力,与父相依为命,亦颇欣然。讵料五龄时鼻出血不止,检之乃白血病。本欲了此余生,幸《成都晚报》记者傅艳得知,诉诸笔端。遂风行一时,天下始知其事而悯其情,更敬其人。八方资助,奈何体本孱弱,加之营养不良,以此夭。其时天地变色,愁云惨雾弥漫于尘世间。送行者不知凡几,皆泪洒衣襟。贱子早闻其人其事,无端至今方成此篇。以怀其人,咏其事,赞其行。而今天下每多啃老族,更有明星身价数亿而弃病父不养,与此相比实不可以道里计!行文效黄仲则《新安程孝子行》,解人自可知此,不必赘言。唯自惭笔力远愧黄生,然佘艳比程孝子未逞多让,甚或犹有过之。今师其意而为此篇,唐突前贤见谅云尔。是为序。 龙泉山势何嶙峋,清幽隔断软红尘。叹我未能至,空馀想像意难申。 此地云崖村,长有辛劳质朴之生民。其中佘子年而立,犹是孑然一孤身。 丙岁北风度萧晨,桥下草间闻婴呻。匆忙跨步看,谁家父母心狠如此违人伦? 回顾却逡巡,抱去生养为其亲。天寒故而体孱弱,幸遇养父当兹辰。 五龄长成心聪慧,助父持家誉乡邻。洗衣割草煮餐饭,怜父不知自苦辛。 时起童心乐相逗,高堂开怀意亦欣。屋下灯前学不倦,似海深恩总难陈。 虽无阿母能长伴,与父相守乐无垠。烟花三月病此旬,旦夕福祸天不仁。 晓来梳洗血如注,长流不绝恐迷津。见状疾奔卫生所,束手无策定何因? 一入成都医院里,经检惊闻泪满巾。晴空忽来此霹雳,叩天不应呼苍旻。 天价医药实难负,筹资杯水愁车薪。自弃治疗理后事,唯愿留影一张存其真。 蜀中记者偶得知,忍见名花此沉沦。八方慷慨齐解囊,只要平安不再颦! 捐钱纷纷似雪至,好救此女实堪珍。 十洲人洒泪,爱其性情纯。病身犹忍痛,冰心一片春。 自知不治分款项,留与他人亦遭贫。萧然归去天壤间,徒留笑貌相思频。 去时风雨太萧瑟,哀思连天阴霾屯。玉京迢递清风起,乘驾星槎访仙人。 抛离世网去,寄语莫怆神。于天昭日月,于物乃麒麟。 景星祥凤于今出,从此风俗再归醇。独立楼头回首望,奄忽六载驰风轮! 君不见,世情逐水奚复论,几人忆此百感新。 君不见,古来王侯将相都沦没,唯有天地人伦万古淳! 夜读述怀 今夜竟无聊,且读黄仲则。出语妙天下,奇思自警绝。 身世感苍凉,遗恨不堪说。辞家负米游,江海遍踪迹。 所交皆君子,意气颇相得。可奈梁间燕,营巢费心力。 如向百姓家,他时恐不识。频举绿酒杯,犹是朱门客。 雄谈都巨公,见尔亦心折。朱筠饶风鉴,黄诗赞不辍。 美玉遭人忌,良马何郁塞?久已倦风尘,端欲从兹别。 屡试犹下第,仕途摧健翮。安期亦难访,更无炼丹诀。 书剑滞燕京,遭际似太白。游楚多壮语,客秦意稍适。 毗陵数亩田,才换金三镒。岂易居长安,抱病精气泄。 先送家眷返,失计为物役。无奈出都去,实乃债家迫。 呜呼归道山,沧海含愁色。素车白马行,知己慰离魄。 匆匆三百秋,世态似畴昔。愧我未凭吊,荒阡何处觅? 茅屋亦已拆,无从访旧宅。不觉夜将阑,蓬窗虚已白。 君诗朗吟罢,冷光生暗室。 感事偶成(七、八) 偶作新诗似旧花,不须鄙薄不须夸。百年终有知音在,评点词坛又一家。 斗转星移到此时,金华仙客最堪思。飘零蹭蹬休相怨,高咏吾侪感遇诗。 还家三日旋辞作歌 还家三日今又去,登车行遍扬尘路。不用长亭送客行,且看短发知谁顾? 人生百年一梦耳,浮名杯酒何须诉?升沉自有天公定,寥落颇思武陵渡。 长啸山野荡回声,敢道征期此番误?扁舟涉水何洒然,夹岸桃花千百树。 寻幽直入桃花源,迷途已忘归底处。豁然开朗到仙境,鸡犬相闻我初遇。 询之逃秦数百春,不知汉魏原有故。饭罢穿径过洞壑,归来欲返竟失步。 醉中梦里两茫茫,莫遣年华更愁度! 初秋夜雨偶成 日暮尤心烦,秋来尚暑气。登车忽归去,满城灯火裏。 东行复北驰,一刹三五里。拂衣穿曲径,始觉烟景美。 短篱傍梧桐,真赏赞不已。重楼何隐约?清夜澹如水。 忘却尘中劳,莫叹稻粱累。柴扉只半掩,我来尝清味。 山珍不足论,饱啖亦欣喜。此时倚门望,风云起天际。 电闪雷公怒,木叶落满地。惊惧独闭门,无端感憔悴。 更兼白雨飞,敲窗人不寐。取笔且疾书,料将此情记。 咏电台灯 不用油烟便有光,读书敲字喜成狂。一轮何似天边月?支架端头线较长。 岁暮感怀 极目苍深色,长安灞水滨。文章千古事,身世百年尘。 寂寂此时景,茫茫来岁春。无端昨宵梦,洒泪不成真。 秋怀十首(九) 秋色苍茫匝地寒,有人独自倚阑干。朝来不解沧桑换,只作浮云一例看。 长夜感怀杂诗(一) 竟夜梅花冷不支,不须焦墨写冰姿。我曹省识苍寒味,独有凌风第一枝。 新春杂诗三十三首(十二、二五、三十) 日月轮回应有谶,沧桑变换已无灵。茫茫难得灯光白,寂寂唯怜夜色青。 窗外寒林投细影,枕边冷梦待繁星。此时直欲酣眠去,恍有仙舟向杳冥。 力挽狂澜恐不能,尘中世事感难胜。寒心欲洗天河水,热血全凝太古冰。 江上烟波思白鹭,道旁屎溺聚青蝇。何堪词客真愁绝?想见苍茫杜少陵。 灯影楼阴不畏寒,今宵词客宿长安。趋新只恐真流逝,食古何妨久抱残? 窗下思家丛竹密,街头踏雪短衣单。频行尘土污双眼,颇感名山事业难。 冬夜不寐,见知乎出句春风无意柳增色补缀而成此篇 镇日萧寒不见雪,入夜苍茫不见月。极目关山浩荡愁,南翔鸿雁踪迹绝。 天涯远去自纷纷,奋飞万里展双翮。下视人间疾苦甚,皆为稻粱累难说。 曾闻外卖袁氏子,日夜奔忙无止息。大儿已婚稍放心,小儿上学更拼力。 披星戴月何足道,上月骨折犹不歇。怜君生死亦偶然,来去匆匆终何益? 莫漫更言世路宽,而今只觉天地窄。此生已休他生渺,还欲酹酒无从觅。 风霜扑面想生前,拍案试问谁之责?聊赋此篇泻悲情,不觉几点泪沾臆。 他年坟头一点香,依然音问重泉隔。流水悠悠古到今,春风无意柳增色。 愿君化作春燕子,便向妻子传消息。身世如云乍飘散,一片冰心为物役。 相思相叹复相悲,眼中灯影任明灭。我亦无奈且酣眠,明朝依旧谋生拙。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文科教授名气全靠命长,我读硕士就是研究文学理论,我觉得是以过度阐释为主。 我完全可以对自己写的小说进行文学评论,只要内容够复杂,给自己写十万字论文,来把我鉴赏“新时代文学第一人”。 文科教授成名n部曲: 拜山头→谋教职→维护师门论文→搞小团体→假托某学派排除异己→培养弟子→攒够弟子数量→熬年头攒名气→弟子有名望后怀念恩师→借着资历搞学派→到处演讲立大师人设→熬死同期教授→主流媒体发力→韭菜粉丝上涨→绑定传统文化→擦边圣贤叙事→符号化成功得“文字飞升” |
我很少从立场评价一个人,可是对于叶赫那拉.嘉莹,我觉得我是要基于人类立场评价的: |
![]() |
汪精卫不是一般的烈士,他是更大的牺牲 |
![]() |
成立华北伪政府,是用心良苦 |
![]() |
|
![]() |
本人不恶意揣测这个改朝换代的意思 汪伪在最危亡的时候,还希望保有半壁江山…… |
![]() |
当时真正了解的哪些个人,都知道汪伪绝不是一个汉奸…… 所以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 …… 这是她的学生名单: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
![]() |
|
提出这个问题,侧面说明如今古典诗词创作的影响力很差了(当然白话诗影响力也很差)。现如今写诗填词也在小圈子里交流,不会上什么主流媒体。就创作水平而言,今人比叶嘉莹先生强的,没有三位数,也有两位数。叶先生的长项是诗词理论。 |
鉴赏大家、理论大家、创作大家是三种。老奶奶偏第一种并且当之无愧,后两个得去掉大字。不过现如今也没什么人当得起诗词创作大家这名头,叫家都是抬举。论创作,个人基本同意一位答主说毛主席是中国最后一位诗词大家的说法。 |
能提出这个问题,真的是对当代相关领域非常无知了。 有一个回答说,诗词大家分三块:鉴赏、理论和创作。他认为叶嘉莹后两个得去掉“大”,第一种则当之无愧。我不认同,如果理论家的定义是创造了理论,而不是指学过挺多理论,那她在理论方面明显不成家。创作这块的话,也是即便去掉“大”字,她也是没达到的。这个很多人说了,我暂时兴致不在这,以下主要讲一下,为什么我认为她的鉴赏水平也够不上第一流。 正好前些天和一个网友争执李煜的词。我说《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是李煜最好的词,他说这首是李煜作品里垫底的。于是我就想上网搜搜视频看这首的评点,就看了叶嘉莹老师对这首的点评。 很失望,同时,也勾起了我对她的印象,我以前看过她单独出的杜甫、陶渊明、阮籍等人的小书,我印象中我是看完了五本,因为都在老家,这个记不清了。她的讲解是很中规中矩,缺乏细致情思的。 说回《相见欢》,叶嘉莹是认可李煜这首词写得很好,然后逐句讲解,讲解“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时,她一句地带过去说这句是互文的手法,并且还说,在诗词里,这样子的都是互文。 我听了很摇头,这句我认为不理解成互文是更好的。或者说,因为诗歌本身能做出多种不同解读是好事,这是丰富了其内涵意韵的,所以两方面都说到会更好。即,一般而言,这是互文,那这首就好在,它既可以解释成互文,而不解释成互文,居然是更好的。 可以细品一下这句,如果是说早晚都是寒风凄雨,那味道就淡了很多,失了韵致,就平庸了。这一方面缺了变化,另外一直遭受这种猛烈程度的打击,也缺乏了放松下来去反思、惆怅的空间。 而如果不理解为互文,就是早上是寒雨,是一种更猛烈的打击,而到了晚上只是刮风,这给心灵带来的才是更多的痛苦、惆怅,百般思绪。因为“我”已经熬过了先来的更猛烈的寒雨的打击,我似乎已经逃过一劫,我艰难地放下过往的高贵骄傲,已经尽力地重拾起信心和希望要去接受这苟延残喘的命运,可是命运连这点机会也不给我了。它只是再来了一阵风,比先前的寒雨轻多了,温柔多了,可这轻柔我却说不清是命运对我最后的温柔还是恶意的嘲弄,因为我深知我已无力承受。我会更加不甘,我分明熬过了更大的灾难,那为此我主动忍受的、主动放弃的,又算什么呢?可能再熬过这一点点就会迎来新生吧。只是,我真的没有任何力气了,只能静默地,看着命运慢慢地带着我走向毁灭。 这一整串思绪的生发是需要时间的,从朝到晚的间隔,和晚风吹过那不够迅疾的打落,都才能给这些思绪留出酝酿和反刍的时间。如果是互文,那直接一下子就打落了,也没得再想了。上一段的思路展开是我提供的一种可能性,思绪在想别的也完全可以,这儿关键是好在你要给这些思绪留出时间。 我并不是因为叶嘉莹这一处没讲好而认为她讲得不够好,而是,这一类型的深入到具体某篇诗词的细品,就我看的那五本里,一处也没有。她都在讲非常中规中矩的东西,看下来就觉得非常隔靴搔痒。我印象里是有好多篇,我其实有点隐隐期待能从她的书里读到些什么的,结果就是都没有。我对她的印象是照本宣科,而且她口头讲解的还好,书里其实也没那么通俗,会去引用些文论或者有点关系的诗句,叫索引派吧,但是又没展开解释,真要逐字读懂,也没有那么好读。 在其它地方有看到,她有说自己:“余虽不敏,然余诚矣。”我不认为这句是谦辞,我认为这句很中肯。她对诗词的感受是很麻木、套路化的,就像我上面举例的,她一碰到这类型就一句这是互文,就过去了。这放在文学鉴赏里是很不应该的。再举个《红楼梦》里的简短例子来说明一下这种思维固化,就是凤姐出场时,她对林妹妹说的是:“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种类似场景,在大众心里是有一句套话的,叫“有失远迎”。如果凤姐这儿也用“有失远迎”,那就是麻木的套路写法,因为和凤姐这个人设不符,是崩人设了。“有失远迎”内含“我失礼了”这一层道歉的含义,而“不曾迎接远客”只是陈述一个事实,我没去接你。但是这样失礼吗?在我们的关系和我在府里的职责地位来说,我是在办正事才没去接你,我没有失礼。 而以上这种要求,应该来说谈不上是非常苛刻的深入要求,就拿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那一系列鉴赏辞典来说,至少能找出两位数的写鉴赏的学者,能给出这种程度的讲解。刘学锴、葛晓音、骆玉明、赵昌平,都比叶嘉莹好。这套书我还只看了很小很小很小一部分,这几位是我翻到我有做了记号是认为细节情志有讲得很好的。 这几位你可能都没听过名字,那说一下同是网红的戴建业老师,戴老师我是认为水平比叶老师高的。我最初接触的时候是觉得戴老师讲的内容太浅了,想到他面对的是大众也能理解。后面是听了他讲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和孟浩然的《春晓》,确定了那戴老师是有水平的,他只是面对大众讲浅了。你可以听一下戴老师说的这两首,这就是深入进具体诗词,把情致讲出来了。我之前对《春晓》和孟浩然都没多少印象,听他解读完,我就想到了李白那句诗,觉得那是可以想见孟夫子是何以“风流天下闻”的了,也明白诗仙爱的是啥了。尽管这些认知肯定还是很不够的,但至少戴老师带着我窥见一些了。而这种东西,叶嘉莹我都看了五本了,真的完全没有印象有。 至于叶嘉莹老师为什么名气这么大,我觉得真是外行凑热闹捧出来的,更多是被她这个人身上的一些品质符号打动。比如那么老的老人,一辈子投身诗词,外国归侨,女性,捐款三千万。与其说读者是被她的诗词鉴赏能力吸引,我觉得更多是外行看热闹,被她的个人情操打动,这些烈火烹油是她的人生经历带给人们的感动带来的。另外她评点诗词言辞都以夸奖为主,谈得比较温和,比较不会冒犯到哪位诗人的喜爱者。和读者的人缘相处方面也做得比较好。 我整体还是敬佩叶嘉莹老师的,也钦佩她可以终身投入进自己热爱的事业,这点非常羡慕,也引为楷模。但是正如叶嘉莹老师自己也客观中正地谈到的那句自我评价,我觉得不造神,给到她更正确的地位和评价,未必不是叶老师希望的。 |
不是。理论很丰富的人,内心被条框所束,很难有灵性的创作。 叶先生只是古诗词鉴赏专家,鉴赏这个东西主观性很强,她自成一派,对错与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下面为叶先生对苕之华的过度解读: |
![]() |
|
叶老师长于对诗词的研究与普及,拙于对诗词的创作。叶老师的课非常棒,但自己写的诗很一般。叶老师真正写得好的,不是媒体在报道中经常出现的那几首,而是她的论词之诗。较之于元好问的论诗绝句,其诗词高藻茂,健笔开新,几无愧色。今简录三首于下,供诸家观: 《论词的起源》 叶嘉莹 风诗雅乐久沉冥。六代歌谣亦寝声。里巷胡夷新曲出,遂教词体擅嘉名。 曾题名字号诗馀。叠唱声辞体自殊。谁谱新歌长短句,南朝乐府肇胎初。 唐人留写在敦煌。想像当年做道场。怪底佛经杂艳曲,溯源应许到齐、梁。 是不是最后一位诗词大家,各人有个人的看法,但叶老师绝对是诗词大家。 |
“少年豪隽气如虹,匹马雄趋仰令公。何意一经迁谪后。深秋只解怨飞红。”第一次在其他文章里读到这首诗,玩味许久,短短二十几个字,深含冲天之豪气与委婉之怨气,意境豪迈而不失隽秀,更令人意外的,竟不是唐宋大家所作。 所以,看到这个问题,有点兴趣。先说叶主要成就、对比水平和作品风格,再回答问题。 叶嘉莹的诗词水平在当代诗词界乃至整个古典诗词研究与创作领域都处于极高的水准,这个几乎是公认的,包括官方。有些人拿她一两首诗词举例表示自己的不认同,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就像拿一片枯叶证明一盆花一棵树的枯萎,无非标新立异无聊之举。 与同时期其他诗词作家相比,叶嘉莹的作品有她鲜明的风格,也有同时期诗词大家少有的高度,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比如: 与缪钺同论,叶嘉莹与缪钺互相欣赏,二人曾合作过《灵谿词说》。在解读张惠言的《水调歌头》五首时,缪钺的解说较为精简、客观,认为这组词是张借赏春抒发政治感慨之作。 而叶嘉莹则更为详尽、主观,运用联想的方法,从小词中的“微言”来解读词中的深层意蕴,认为这五首词的主旨含有与学生“学道相慰勉之意”,是张的儒学修养和词的富于潜能的美感特质的美妙结合。相对而言,叶嘉莹在解读的细腻度和深度上有其独特之处。 再比如说与顾随。叶嘉莹师从顾随,在诗词造诣上,顾随也是天赋异禀之人,学问承袭自王国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之后的又一座冈仁波齐。叶嘉莹的诗词创作在笔法和风格上受到顾随的影响,如其《浣溪沙》“客气未除豪气减,诗情日浅世情深”之句,以“未除、减”和“深、浅”成互文,对仗工整,凸显《浣溪沙》基本词牌风格,与顾随诗词中诗情与世情的主题相契合。这是承袭的方面。 与此同时,叶嘉莹也有自己的发展和创新,她在传承顾随学问的基础上,将西方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形成了以“兴发感动”为内涵特征的文学批评理论。 |
![]() |
再单独说回叶嘉莹诗词造诣。从词学理论构建角度来看,叶嘉莹的词学成就有三个“重”,三个重共同为她是作品压秤,提升了其作品分量。 一重词的美感特质,以直悟配合精析的方法研读历代名家词作,引人入于“要眇宜修”的美妙境界。 二重重词的“感发”生命,融汇中西、博通古今,诠释诗词的丰厚意蕴,赋予中国古典诗词以鲜活的生命力。 三重词之发展历史,创新词学理论而卓然成家。她将西方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形成了以“兴发感动”为内涵特征的文学批评理论,构筑起超越前人的严整词学体系,被评价为“可谓继静安之后又一次新的开拓”。与许多当代诗词作家相比,叶嘉莹在词学理论的深度、广度和创新性方面都更为突出,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至于说叶嘉莹是不是中国最后的一位诗词大家,这本身是个伪命题,纵然李白,也不敢说是最后一位天才浪漫主义诗人,纵使鲁迅,也不敢说是最后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叶嘉莹立足所在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高度,更有自己横向和纵向的突出优势,一个“最”字一出现,纵使叶嘉莹不是冈仁波齐,是珠穆朗玛,也是放在火上炙烤,失去了客观评判最基本的尺度。 |
叶嘉莹是个不错的教书先生 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对于学词学诗入门有帮助 但是说到大家 她真不算 当然更不可能最后一位 现在又不是没人写了。 |
我认为叶嘉莹教授是那种很刻苦、有际遇,但缺一点天赋的人。 在诗词创作上就算三者兼备都没人能成为大家,因为时代已经没有经典化的土壤了(有例外,但只有一个) 诗歌理论的“学者”身份上她也因为缺的那一点天赋而显得失色,尤其是和有天赋的人出现在同一本书里的时候,简直是拷打。 但在诗词赏析和传播上,“没有天赋”这件事反而是一种祝福。因为大家其实都是没什么天赋的人。聪明蛋是当不好笨蛋的老师的,刻苦且有际遇的笨蛋才能当好笨蛋的老师。人总会有觉得缪钺、顾随不知所云,但觉得叶嘉莹说得好有道理的时刻。这方面叶嘉莹教授是当之无愧的大家,在产出和影响力方面都无与伦比。 白花结了,青蔓辞除。该走的路她都已经走过了。她活得久一点,让这个时代能够拥有她,也是这个时代的幸运。 |
看了很多回答,基本上都聚焦于叶嘉莹本人的学术水平和诗词创作水平,另外,还有一些人举出自己心中认为的中国最后一位诗词大家。但问题是,中国为什么非得有最后一位诗词大家?以后的人类就不准写古诗了吗? |
不是,我甚至都没听过这个人! 如果你觉得教员诗词的名头可能受到其地位的影响,那你不妨去读读: 婉约词《虞美人 堆来枕上愁何状》《贺新郎 别友》 豪放词《沁园春 雪》《沁园春 长沙》《浪淘沙 北戴河》 律诗《长征》《送瘟神》 等。 然后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做“古典诗词最后的守夜人”! |
不是,毛泽东才是,古诗词最后的守夜人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当然不是,她在哈佛,或者可以成为一个中国诗词大家。但在中国却很难,幼儿园小孩子,都能背几首的地方。喜欢古诗词,并且热心于中国古典文学教育,这个值得表扬,但不要对叶胡乱吹捧。 |
诗词大家这个称谓是要看影响力的,不是你会写而且写的还不错就可以称为诗词大家的。 即便鲁迅、郁达夫的旧体诗写的不错,名句俯拾皆是,也不能称之为大家,因为他们在这方面对后世诗歌创作缺乏影响力,没有自成一家(可能具备了个人特色),也没有开宗立派。 就像是大学者钱钟书古典文论很厉害,但是他的《槐聚诗存》就不可能和他的《谈艺录》的地位相提并论。(有意思的是,钱钟书小说《围城》里提到的“山谷陵原”之一的陈散原倒是影响力不低,可以算作晚清的一位大诗人) 同样的还有蒲松龄,留下的诗歌贯穿一生,但是只能说是用来了解蒲松龄的生平意义更大,而不是单纯作为一部文人诗集来欣赏。而与之同时期的王渔洋则可以称之为诗词大家。 叶嘉莹诚然诗词创作很地道,然而只能像其师顾随一样,算作了解其生平一种资料罢了,离开了作者本身,诗歌就缺少了依附,缺乏像古人一样带有普遍性的审美意义。即便对叶嘉莹影响很大的王国维,也留有不少词作(收录在《人间词》),而且名句也很多(如“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或是“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但就像是叶嘉莹对其的评价,更多是以哲人的思维来创作,太理性了,反而就像是李清照评价苏轼是外行一样。所以王国维的词话影响很大,但是词作影响反而平平,正是此理。 古人在词的千百年发展自有其创作与评价的体系,这个体系其实与当下的评价体系差异很大,即便以批判的眼光看,我们不能切入古人的体系中,纯粹考主观臆断,只能说是雾里看花,问一些啼笑皆非的问题。 |
她谁啊,还诗词大家。 她写的那些东西,实质上和“趵突泉 泉趵突”是一个档次。 |
教人欣赏,也嫌啰嗦,我看顾随不好吗。 创作就更排不上号了。要说为什么这么出名,大概还是传奇身世+官方营销。 故以看过她书受到引领的人其实也不少。 |
应该说在古诗词鉴赏方面,现在也没有人能达到她的水平,毕竟她从小就接触诗词。说到创作,那真的不算上佳,毕竟那个时代已成过去。至于她的鉴赏著作,作为入门读物尚可,真正想要学的精道,还要看顾随、闻一多等作家的作品,有观点,有文采,读起来酣畅淋漓又醍醐灌顶。 |
诗词理论大家,创作排不上号。不吹不黑,她那一辈的理论大师兼作手太多了。比如沈祖棻程千帆… 现在理论创作都强的还真不多,主要是新生代作手诗虽然好,学问还没自成一家。 |
回答不了您的问题,但看了您的问题,想请教您两个问题。 一:叶嘉莹是不是诗词大家? 二:按照您的提问,可以看出在你的认知里,就算叶嘉莹不是最后一位,那和叶嘉莹成就差不多的肯定也没几个。请为您这么认为有什么根据? 很多的人,会把自己的粉丝说成世界第一,会把自己喜欢的音乐强推给别人,谁谁是永远的神,谁谁YYDS。不断的证明自己喜欢的是最好的,好像自己喜欢的是最好的,那自己就变优秀了 似的。 至于叶嘉莹女士。我认为她的名字取的挺好。其它,也优秀。气质好,学识好,是一位优秀的女性。但是,“叶嘉莹是不是中国最后的一位诗词大家”,这几个字分开看每个都没问题,合在一起,对每个字都是个侮辱。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刚才看到网友帖子,指出叶老师对诗词《诗经·小雅·鱼藻之什·苕之华》过度解读的问题。说真的,如果有一处像这样胡解诗经的毛病,那么我基本上完全对她的学问持否定态度了。 |
![]() |
再来对照以下这首诗的注释: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b421e7DC/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中国最后一位诗词大家是教员。 |
念奴娇·悼叶嘉莹先生 |
![]() |
一 幽怀怎遣,对霜天素影,星沉伤切。 庠序传灯燃绛帐,一世清芬昭揭。 宋韵唐风,灵心慧意,漫把诗魂接。 弦歌盈耳,忆中兰畹香冽。 遥念海外羁踪,迦陵声起,异域声名彻。 归梦故园情未改,化育英贤无歇。 德润千秋,学高八斗,终古思贤哲。 仙班应召,锦云长伴明月。 |
![]() |
二 暮云凝咽,怅星沉瀚海,凤音难复。 绛帐弦歌盈耳处,尽是兰馨遗馥。 笔绘幽情,笺传雅韵,唐宋遗风沐。 平生心血,付与诗教绵续。 曾记异域飘蓬,志坚如岳,未把初心梏。 归梦家山情未已,化雨杏坛葱郁。 慧语连珠,清怀似月,德望昭坤陆。 仙游何急,忍教尘世思逐。 |
![]() |
|
术业有专攻吧!诗词理论方面的专家,未必是创作型选手!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