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日本人喜欢诸葛亮吗? -> 正文阅读 |
|
[历史人文]日本人喜欢诸葛亮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日本人喜欢诸葛亮吗?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日本 历史 日本文化 三国 三国历史 日本人喜欢诸葛亮吗? |
这是央视94版《三国演义》国内的正式海报。 仔细一看,孔明在海报里出现了三次,张飞甚至连出镜的机会都没有,你觉得含葛量高颇高吧,但是跟日本引进版的海报一比,立马相形见绌。 |
![]() |
这是日版海报,完全成了孔明的个人大头贴。。。 |
![]() |
|
![]() |
也有群像的,丞相依旧稳稳占据C位(3D也有机会出境啦)。 |
![]() |
|
![]() |
当时日方还设计了跟剧情挂钩的19张角色海报,以体现出人物的高光或陨落时刻,大多数重要角色都只有一两张。 像司马懿的“祁山攻防”(又好像不全是他) |
![]() |
刘皇叔的“马弓手崛起”和“火烧连营”。 |
![]() |
|
![]() |
2D的“温酒斩将”和“败走麦城”。 |
![]() |
|
![]() |
3D的“巴蜀攻略”。 |
![]() |
子龙的“单骑救主”。 |
![]() |
曹老板的“官渡投石”和“横槊赋诗”。 |
![]() |
|
![]() |
大都督的“公瑾挂帅”。 |
![]() |
小乔的“琴瑟和鸣”。 |
![]() |
孙十万的“江东基业”。 |
![]() |
貂蝉的“连环计除董”。 |
![]() |
但是到了孔明这。。。 第一张“隆中会友”。 |
![]() |
第二张“赤壁东风”。 |
![]() |
第三张“七擒孟获”(打着祝融夫人的幌子)。 |
![]() |
第四张“六出祁山”。 |
![]() |
第五张“星落五丈原”。 |
![]() |
完全和其他角色不是同一个待遇好吧。 可能有人会好奇,为什么没有像姜维、邓艾、司马昭这些后期角色的海报呢? 因为在日本早期最流行的吉川英治版《三国志》里,故事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就完结了(吉川觉得后面蝇营狗苟的故事太没意思了,让他写小说的气力和文思都变弱了,只能到此结束)。 吉川的《三国志》在日本影响巨大,几乎完全替代了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地位。毫不夸张地说,从明治时期到战前的日语版三国都是孔明的天下,孔明之后无三国,成了不少日本读者的共识。 再说回电视剧海报,2010年的新三国时情况也差不多,当时国内海报是这样的,跟旧三国相比,C位从刘皇叔换成曹老板。 |
![]() |
到了带日语音轨的蓝光碟时,封面就变成下边这样。 |
![]() |
|
![]() |
什么三巨头统统都得靠边站,看来厂商也非常清楚日本观众最喜欢谁。 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喜欢看热闹。平家的灭亡、曾我兄弟的复仇、大阪城的陷落、忠臣藏的献身、西乡隆盛的悲剧,这些失败者的的历史,都成为了故事、诗歌和歌曲,受到大众的喝彩。魏、吴、蜀三国的中,没有一个是赢家,这种无常的旋律正是日本人所喜欢的。 而诸葛孔明又是三国故事中最悲剧性的那个人物,完美契合了日本人的“物哀”文化,孔明身上那种生命无常中的瞬间之美,恰似大和民族最喜爱的樱花。 在日本滋贺县有个传统的「大津祭」,是琵琶湖周边的三个盛大祭典之一(其余两个分别是「日吉山王祭」和「长滨曳山祭」,这三大祭典均被日本列为国家级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产)。 祭典流程大致和福建的游神差不多,将可以活动的人偶放在被称之为「曳山」的花车在街道上游行。 包括神功皇后在内13组人偶,都是神话传说或民间逸事里的人物。其中含中国元素的有三组,分别就是西王母、郭巨(二十四孝里埋儿奉母、雷震儿活、天赐黄金那位)和诸葛孔明。 |
![]() |
花车上还坐着不少负责奏乐的小哥 |
![]() |
诸葛孔明(左边)旁边的那位武将据说是赵云 |
![]() |
比起诸葛亮这个名字,他的表字孔明在日本更加家喻户晓,似乎稀里糊涂地好像就姓孔了。。。 这阵仗差不多是把孔明当成神明来崇拜了。 这组名为“孔明祈水山”的曳山上还刻着「享保十一丙午年大門町六兵衛工之」(1726年),说明这种崇拜行为已经流行了近300年(人偶和花车修复过很多次)。 如果说在江户时代,三国演义相关读物被当作一种娱乐形式消费(比如当时还出现过娘化版三国志和吉原花街版三国志),那么到了明治时代,日本人开始严肃地将孔明塑造成了一位悲剧性的爱国英雄。 期间由土井晩翠创作的七五調の文語定型詩——《星落秋風五丈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898年发表于期刊《帝国文学》,次年收录于诗集《天地有情》) 祁山(きざん)悲秋の風更(ふ)けて 陣雲暗し五丈原 零露(れいろ)の文(あや)は繁くして 草枯れ馬は肥ゆれども 蜀軍の旗光無く 鼓角の音も今しづか 丞相病あつかりき 祁山风劲肃秋酣, 暗淡阵云五丈原。 零露漙兮纹彩密, 固是草枯骢马肥。 蜀军旗帜黯无光, 鼓角之声今寂微。 可怜丞相病危笃! 清渭(せいい)の流れ水やせて むせぶ非情の秋の声 夜は関山の風泣いて 暗(やみ)に迷ふかかりがねは 令風霜(れいふうそう)の威もすごく 守るとりでの垣の外 丞相病あつかりき 渭水清流深未成, 无情幽咽作秋声。 关山入夜风抽泣, 鸿雁暗中迷路际。 威严军令若风霜, 固守诸营垣外墙。 可怜丞相病危笃! 帳中眠(ねむり)かすかにて 短檠(たんけい)光薄ければ こゝにも見ゆる秋の色 銀甲堅くよろへども 見よや侍衛(じえい)の面かげに 無限の愁溢るるを 丞相病あつかりき 帷帐稍眠卧不安, 短檠烛影焰光阑, 亦觉此中秋色寒。 银甲坚披自整然, 却将侍卫面容观, 透满忧愁无际端。 可怜丞相病危笃! 風塵遠し三尺の 剣は光曇らねど 秋に傷めば松柏(しょうはく)の 色もおのづとうつろふを 漢騎十万今さらに 見るや故郷の夢いかに 丞相病あつかりき 渺矣风尘三尺剑, 光芒今日犹非暗。 但伤寒岁苍松柏, 色自凋零秋不耐。 十万汉骑才入梦, 故乡梦里可安泰? 可怜丞相病危笃! 夢寐(むび)に忘れぬ君王の いまはの御(み)こと畏(かしこ)みて 心を焦がし身をつくす 暴露(ばくろ)のつとめ幾とせか 今落葉(らくよう)の雨の音 大樹ひとたび倒れなば 漢室の運はたいかに 丞相病あつかりき 梦寐不忘先帝厚, 临终托付诚惶受。 鞠躬尽瘁老臣心, 暴露奔征年岁久。 而今落叶风吹雨, 大树一朝倾倒去, 汉家运祚将何续? 可怜丞相病危笃! 四海の波瀾収まらで 民は苦み天は泣き いつかは見なん太平の 心のどけき春の夢 群雄立ちてことごとく 中原(ちゅうげん)鹿を争ふも たれか王者の師を学ぶ 丞相病あつかりき 四海波澜乱莫收, 苍生苦兮苍天泣。 何当得见太平春? 心意悠然如梦里。 群雄鼎立莫安之, 皆欲中原逐鹿驰, 谁复知研王者师? 可怜丞相病危笃! 末は黄河の水濁る 三代の源遠くして 伊周の跡は今いづこ 道は衰へ文弊(や)ぶれ 管仲(かんちゅう)去りて九百年 楽毅(がくき)滅びて四百年 誰か王者の治を思ふ 丞相病あつかりき 末尽黄河涛水浑, 渊源三代渺难觅。 伊周陈迹今安在? 道义已衰文尽敝。 管仲去兮九百年, 乐毅没兮四百岁, 谁复知思王者治? 可怜丞相病危笃! 它既是一首讲述孔明一生的史诗,又是一首饱含深情的抒情诗。后来通过谱曲,跟土井晩翠之前创作的一些校歌、宿舍歌一样,迅速被人们喜爱并传唱。 这首诗歌先是流传于很多高中和军校,后来年纪小的学生们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首年纪大的学生所唱的歌,甚至无需任何人的指导。如果查看当时各地保存下来的抄写乐谱,会发现音调和节奏也各有不同,这也表明这些乐曲是在每个地方自发传唱的。 孔明形象的符合明治时代民族主义精神,间接也加大了他的受欢迎程度。 明治时代是一个追求财富和军事实力的时代。为了培养支撑国家的“臣民”,现代学校制度应运而生,并在全国推行。 1872年(明治5年),日本第一部教育法律《学校制度条例》颁布。关于小学教科书,大约从1887年开始进行教科书审查,1903年建立国家教科书制度,全国学校使用的教科书开始统一。这样编写出来的全国教科书里就有不少关于孔明的轶事和传记。 比如在《普通小学读本》第二期(1909)里,某篇课文首先介绍了三国时代和“三顾茅庐”的历史背景,接着讲述了刘备如何以“鱼水之比”鼓励关羽、张飞等对刘备儿子不满的人物,如何建立蜀国,三分天下,并受命抚养刘备的遗子,如何扶持蜀国,平定南方,如何“七擒孟获”,如何写出师表七次出兵,如何重视军纪,“泣斩马谡”,如何虽战魏而死,但“死诸葛走生仲达”,甚至连仇人仲达都对他敬重不已。 课文里赞扬了孔明的忠诚和功绩,形容他是一位超级军事家,说“孔明沉着冷静,随机应变,满怀智慧和战略眼光”。 他和很多教科书中的人物一样,是理想化的,会被当时的小学生视为理想型的人,被解读为一个忠于君主、爱国、真诚和无私的人,或者是一个悲剧人物。 在《普通小学读本》第三期(1918)里,还有一首描写诸葛亮一生的短诗《孔明》。 第一节写孔明在隆中时勤奋地晴耕雨读;第二节写三顾茅庐;第三节写他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建蜀、登基的故事。第四节写他虽然忠心耿耿,却在五丈原被打败。 第四节末尾: 二代の帝に盡す眞心 強敵ひしぎて世をしづめんと 三軍進めし五丈原頭 はかなく露と消えしかど 其の名はくちせず、諸葛孔明 忠诚全部献给两代君主, 强敌正在争夺天下的霸权, 当三军进至五丈原之时, 虽然他像露水一般消逝, 但诸葛孔明之名永镌。 在教科书中,孔明被描绘成一位忠于国家的典范,这是明治时代的风尚,同时也被描绘成一个未能实现抱负的悲剧人物。 在近代日本,三国时期唯一有评论传记的人就是孔明。近年来,曹操、刘备的传记也有出现,但孔明的传记数量和历史存世量都远远超过两人。 1 内藤虎次郎『諸葛武侯』(東華堂、1897年) 2 安東俊明『孔明』(世界歴史譚第14編、博文社、1900年) 3 西脇玉峰編『諸葛孔明言行錄』(偉人研究第29編、内外出版協會、1908年) 4 吾耻庵主人『我愛する偉人』(敬文館、1911年) 5 白河鯉洋『諸葛孔明』(敬文館、1911年) 6 杉浦重剛?猪狩又蔵『諸葛亮』(偉人傳叢書第1冊、博文館、1913年) 7 安岡正篤「王佐の偉人 諸葛孔明」(『東洋思想研究』第12册、1924年) 8 中川重編「諸葛孔明」(『偉人』第9巻、第5号、日本社、1930年) 9 宮川尚志『諸葛孔明』(支那歷史地理叢書8、冨山房、1940年) 10 太田熊藏『諸葛孔明傳』(山水社、1942年) 《三国演义毛评本》里毛宗刚把曹操、关羽、诸葛亮并列为“三杰”,为什么只有诸葛亮被写入教科书成为近代日本人的偶像呢? 因为曹操在当时被认为是恶人,如果每个人都试图变得像他一样,社会也会陷入混乱。因此不适合写进教科书。 关羽虽然是一位武将,博览群书,为人忠义,但他的功绩多半是军事才能,且性格高傲,骄傲自满,晚年与吴国的外交失败,导致了他的覆灭。 而孔明形象的塑造与楠木正成非常近似,楠木正成因忠于后醍醐天皇而被誉为忠臣,与《孔明传》一样被收录于战前的教科书中,并被塑成铜像、建造神社、拍摄成电影。 特别是在被刘备托付抚养遗孤并拼命扶持阿斗时所表现出来的“忠诚”,是当时日本所寻求的重要特质。 比如太田熊藏的《諸葛孔明傳》是在太平洋战争发生后的次年出版的,据序言所述,作者原本是想在紧急关头做点什么才开始写这本书,而宣布对美开战的《宣战敕令》更是促使他一口气写完了这本书。 原因之一是,因为战争的需要,需要了解中国,通过了解孔明,人们可以了解一部分中国历史,甚至加深对东亚的了解。 原因之二则是作者说:「我真切的感觉到,他就像是我们国家的先烈」(眞に我國の先祖としか感じられない),这里说的先祖,指的是和气清麻吕跟楠木正成这样“一生践行臣民之德,并献身于奉公之人”,作者认为,在日本孔明应该与他们等并列为值得关注的人物。接着他还说他写这本书,就是想将孔明的精神传达给所有参加大东亚战争的同胞。 即使到了战后,诸葛亮在日本的人气依旧居高不下。 2005年,日本的《周刊文春》杂志曾发起一次调查,票选当代日本人最崇拜的百位名人。 中国只有诸葛亮和孔子上榜,诸葛亮排第28名,把排在第87名的孔子远远甩在身后。 不过到了近年,在年轻人活跃比更高的网络投票中,曹老板的人气已经压了丞相一头。 |
![]() |
2017年,NHK发起的一场“你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谁?”网络投票 或者说当代日本年轻人更喜欢自己当老板,而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给他人当牛马吧? |
日本人对三国爱的确实深沉。 但他们的问题是他们大多数人看的不是我们这一版三国演义,他们更大可能是看的吉川英治版本。 如果说三国演义是对三国志二创,那吉川英治版称得上三创。 我之前说过这一版对吕布形象的美化,暂且不提。 这里说对诸葛,也有美化,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吉川英治版三国是以五丈原为结尾的。 吉川英治甚至专门写了个番外解释这件事“我相信,《三国演义》古往今来的读者都是一样,对诸葛亮身后之事,觉得兴趣索然。” |
日本人对诸葛亮的热爱,一度到了“诸葛亮才是三国主角”的地步——比《三国演义》还更夸张…… 夸张到了可以把诸葛亮拉进流行文化当二创的地步。 甚至孔明的陷阱“孔明(こうめい)の罠”在日语里是个固定的梗了: |
![]() |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主角实为蜀汉,甚至,就是诸葛亮: 原著小说120回,1-33回,跨度约三十年,讲述曹操统一北方,刘备避居荆襄。 34-105回,跨度约二十七年,围绕诸葛亮出山到星落。 106-120回,跨度约四十六年,其中106-119回跨度三十年,三国归晋。 120回中的71回是围绕诸葛亮来的。 但《三国演义》诸葛亮逝后,罗贯中好歹还写了14回,讲了剩下的四十六年故事。 日本人更夸张。 日本人所谓的《三国志》,影响力最大的是吉川英治《三国志演义》,这套书最后一卷目录如下: ◆ 木牛流馬 ◆ ネジ ◆ 豆を蒔く ◆ 七盞燈 ◆ 水火 ◆ 女衣巾幗 ◆ 銀河の祈り ◆ 秋風五丈原 ◆ 死せる孔明?生ける仲達を走らす ◆ 松に古今の色無し ◆ 篇外余録 ◆ 諸葛菜 ◆ 後蜀三十年 ◆ 魏から―晋まで 诸葛亮逝前,木牛流马七星灯送女衣秋风五丈原丞相祠堂甚至诸葛菜都事无巨细。 诸葛亮一走,“后蜀三十年,魏晋一统”——“诸葛亮都没了,我懒得写了!” 这套书的新版,注意放在C位封面的是谁? |
![]() |
日本最著名的三国演义漫画,《横山光辉三国志》,封面最大的是谁? |
![]() |
东映《三国志》,封面最大的是谁? |
![]() |
光荣公司的《三国志》游戏。 4代,诸葛亮持扇在后。 |
![]() |
12代,直接大头贴脸。 |
![]() |
14代,前面是曹操们,诸葛亮大头放最后。 |
![]() |
还是光荣出的三国题材游戏,《卧龙》——是个中国人都知道卧龙指谁,打穿这个游戏的都知道,这游戏真正伴随主角贯彻始终的角色是谁。 |
![]() |
所以才会有《派对咖孔明》这种奇怪的作品: 别去管最有名的是谁,能被穿越拽进流行文化动漫被二创恶搞的,才是人气最足的。 |
![]() |
刚才说孔明的陷阱“孔明(こうめい)の罠”已经是个日语梗了…… 甚至——注意墙上那幅画,就是出自横山光辉《三国志》“孔明的陷阱”! |
![]() |
当然咯,这些还可说是流行文化。 要论早,还有。 日本战国爱好者都知道:后来成为丰臣秀吉的羽柴秀吉麾下,有个名军师竹中半兵卫重治,被誉为今孔明。 这称号乍听像后来流行小说编的,然而当日记载: “(竹中重治)前往秀吉所在之平山,六月中时,终于殒命。秀吉无尽悲伤,差可比拟刘备痛失孔明。” ——《丰鉴》。 大概,远在明朝万历年间,日本人已经把天才军师英年早逝,比为诸葛孔明了。 |
fgo的诸葛孔明 因为初版做太弱被喷烂了。 哪怕是看板娘呆毛,加强也要等强化本 但是孔明 是全游戏至今为止,唯一一位 没有任何强化本或羁绊本 纯直接改技能数值加强的 加强幅度更是大的离谱 直接从倒数第一强度提升到当时的断档第一。 |
咱们这边天天想着给丞相送点什么好东西让他北伐成功。 那边想着北伐失败就失败吧,得给丞相下辈子安排得舒服点。(没错我说的就是派对浪客) 两边都是很爱丞相呢。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