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恐怖推理 -> 一名科研工作者的随师修行感悟 -> 正文阅读

[恐怖推理]一名科研工作者的随师修行感悟[第1页]

作者:沉醉但知归路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修行内求之路上,当直指本心,身份、工作、职业等等都是无关紧要的外在。
    似乎写的东西不见了,顺其自然吧
    既然如此,那从新开始,如果内容再被吞,我也无能为力了。
    修行内求之路上,当直指本心,身份、职业、年龄、形貌等等都是无关紧要的外在。题目用到这些标签的原因有二:一是表明楼主知道科学,日常工作也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就不需要再拿着”科学主义”的尺子来提醒和评判了;二是实修过程有着正统传承和自证、师证、他证,无意于探讨网络上道听途说而来、自我揣摩甚至自创的各种修行理论。
    开帖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分享从年幼自我探索到随师修行的经历、感悟和认知,若能遇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人那最好不过;二是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如果能够让人意识到先贤之言背后指向的心性德行修养的重要性,就很令人欣慰了。
    帖子内容不涉及灵异、玄幻、猎奇、鬼怪等故事,也不涉及具体的神仙、菩萨、佛祖、主、上帝之类的东西方人格化神灵崇拜。帖子中尽量不用或少用术语,以符合现代人思维的方式来讲述。
    什么是真修之心

    古人言,”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欺心,神目如电”,注重“慎独”、注重“俯仰无愧于天地”。做人尚且如此,真修行求道更需一颗坦荡求真的心。但这颗心有几分真诚,几分假意,最多只能蒙蔽一下自己。

    苏东坡在江北瓜州任职期间,和江南金山寺只有一江之隔,经常与住持佛印禅师谈禅论道。一天,苏东坡自觉心有所得,撰诗一首,派书童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佛印从书童手中接过,看了以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童带回去。苏东坡在期待中接回“佳音”,总以为禅师会赞叹一番,急忙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字,不禁无名火起,直奔金山寺,却见禅堂紧闭,门上贴一张纸条,写的是“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苏东坡到此方才恍然大悟,惭愧不已。
    一个人心底的东西,并不是以自己主观思维和感受来判断的,有就是有,瞒不过也遮不住。许多时候,我们觉得“感觉好了”、“我看破啦”、“我明白了”、“我内心很真诚”等等,都是立足在自我主观感受。但真实情况,绝大多数只是暂时压制、淡化或者关注转移了,那个东西仍然在。一旦换个环境,亦或面对不同境遇,可能立刻就“原形毕露”了。大脑理智的明白,非“心”明白。人的心性提升,方才是真正本性转变、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客观来研究的话,人心底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不同类型的“物质”,这一点对于许多受心物二元对立影响的人可能一时很难转变认知。这些“物质”,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程度也并没有能给予它们某种名词定义,但人却又是能真切感受到其浊重,于是诞生了很多主观色彩比较浓的名词(如“正能量”、“正念”等)。物质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其可观测性,主观感受可能暂时“瞒得住”自己,但瞒不过天地规律和有修为的明师。无需“听其言、观其行”的外在展示,法眼直接“看”其内在本质即可。啥时候内在的东西扫干净了,连产生这些东西的心性物理惯性也转变了,这个人才是真正的修好了。当然,这个“好”是站在客观的规律角度。
    相比于古代,现代有了更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渠道,然而修行之路似乎更难了。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大环境,滚滚时代洪流的裹挟之力,身心在其中,如同泥坑里翻腾,几乎没有人能够免于被沾染。如今出家之地都是各种负面新闻频发,在家之人面临的方方面面牵扯、诱惑、是是非非更多,不得不让仁人志士困惑,修行之路在何方。

    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个人,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自现代工业革命以来,纷繁的花花世界中,现代人内心堆积的东西比古人多了无数倍,但在大脑逻辑、知识见解的训练上却又比前人更加精明复杂。这样形成的后果就是内心失去干净淳朴,但是却又自性为大,过于相信基于自己的大脑逻辑推理就可以跳脱出来,这个难度就像想要抓着头发把自己提起来一样。
    正因为这些情形,真有修行之心者其实非常少,更多的是将赚取名利财色权的工具变成“修行”而已。例如,感于福禄低微,不能出人头地,想另辟蹊径,借着这条路投机倒把,或可一朝坐拥金钱美色,走上人生巅峰;或者将所谓的修行当成前卫,热衷于炫耀曾经道听途说、并不知真伪对错的知识,夸耀自己的所谓境界。如今网络资讯发达的程度,足以造成人们在网络虚拟空间里进行身份的伪装,有穷人伪装成富人炫富的,同样的,网上也有未经真修实证之人,以鱼目混珠伪装成行家里手。此外,还有表面做出修行样子,实际上只是希望结交所谓“高人异士”,拓展人脉资源,为自己所求保驾护航;或者纯粹为了猎奇打发时间,有枣没枣打一竿子的。
    《红楼梦》中两首诗词可以再读一读,一首是《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另一首是《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说到真正修行之心,其实非常简单,如果说要普度众生、奉献天下,这个所陈之义未免太高,命题也太大,极少人是奔着这个宗旨走上修行之路的,多属夸大妄言。贴合个体实际情况,接地气一点,大约就是:探索生命的奥秘,试图为自己寻觅一条生命的出路,其间包含了求学求知精神,也包含了对生命的悲悯与反思,希冀达成对自我的提高升华,又或者借此解除人生旅途上的某些难以逾越的困境。

    所以,是否真心修行,有时候需要夜深人静之时,扪心自问一下。
    修行概述

    探索一件事,首先明白这件事的大致梗概,而不是盲目一头撞进去,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修行一事在普通人眼中,向来都是雾里花、水中月一般,真假难辨而蒙昧不清,却又因种种原因而引起各种艳羡。许多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第一印象会把“修行”这个词与“出家”、“和尚”、“道士”、“宗教”、“仪轨”、“逃避现实”、“自私自利”、“神神叨叨”、“心灵鸡汤”等印象关联在一起。但这些都是刻板印象,修行本质在于冰化为水、水又凝成冰的纷繁世相流转中,不断寻找自我本来面目的过程。
    事实上,修行界一直以来分为正宗专业的修持领域与非正宗的普传修持领域二个范畴。正宗专业修持领域,自古以来都是近乎与世隔绝、人迹罕至、隐秘而清静的幽微世界,非认知、心性水平高超异于常人,脱类拔萃者不能以入。

    非正宗的普传修持领域,只是站在正宗专业领域的外围之处,面向世俗,与常人打交道的所在,其依据大部分是从专业领域流传出去的,被授意允准流传于世,用于提示提醒世人勿执实物而否虚维、认俗生而忘道本的末流道具。因此在其流传过程中,从流沾染世俗社会的价值观念不可避免,亦不乏于以此外围末流之学与世俗现象交参而成的内容。相反,正宗专业修持领域面对世俗的曲解与误读,都报以自任自运、无须解释的态度,造成曲解与误读的后果,终归与人的认知心性水平息息相关,即所谓各人自有缘法。
    要说修行到底在修啥?其实先要明白“人”的构成。除了这具血肉之躯之外,更重要的是那个内在性灵内涵。那个内涵,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却能让人感受到其客观存在。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那个性灵内涵才是真正的自己。他是“主”,肉身(加大脑逻辑思维意识)是“客”;他由天地所生,血肉之躯则是来源于父母;他所携带得是先天物质(物理属性为更高级的精微物质),而血肉之躯在现实空间物质所接触的、产生的则属后天物质。他为“真”,肉身(加大脑逻辑思维意识)是“假”。

    一个人,从性灵内涵驻胎、出生、发育、成长,经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后天环境的“训练”,知识见解逐渐形成并且固化,执我心、分立善恶,先天本真渐渐失去,性灵内涵逐渐“沉睡”,先天所携带的生命本源精微物质,在现实空间中随心力而耗散、演运,构成所谓“丰富多彩”、“滋味百般”的人生。从充满生机的幼童,到白衣飘飘的少年,到油腻的中年,乃至浑浊、笨重、生机将无的老年,最后肉身消亡,性灵内涵又回归于天地流转。至于生前来自何方,死后流转到何处,人活着是不知道的,就好像夏虫不知冰雪一样,时间尺度不同,看待视角不同,仿若 “梦里不知身是客”。
    修行本质上是借假修真,借此间、此身之假,修那个内在本质之真。作为占据“天地人”三才之位、万物之灵的特殊存在,人内在性灵内涵能够扩展的程度、其时空维度的深邃与悠远,都是这个“客我”所在难以脑补或者想象的,例如古代“天人合一”的说法。决定人命运轨迹和层次的是他、能够穿越时空的是他、最终修行问道的是他、证悟世界本来面目的也是他。

    因此,正统的修行修炼途径,在往终极探究的行程上,都必然要经过从“客我”到“主我”切换这一步。例如传统道教修持,经过九步达到所谓“阳神出关”(注:名词术语不用细究,也就是某些典籍记载的“神仙”、“神迹”,其原理后面有空再阐述),才能完全跳脱“客我”的局限认知,摆脱一切人格化的神灵崇拜,继续客观向前修持。目前人们所能接触到的各种修持途径,不管是以修行问道为目的,还是简单的修身养性让内心平静,在方式上是从“后天”这个“客我”的层面入手,也就是一个人的后天的肉体、思维、意识、逻辑、动作、物质等各方面来引领,按照特定的步骤习练,尝试去走到那个性灵内涵所在。例如,站桩、打坐、冥想、禅修、正念、瑜伽、气功、丹道、持咒、念经等。
    至于切换到“主我”后如何继续走,如何去契合客观的天地规律,这个话题已经不是这个帖子能讨论的范畴了,毕竟幼儿园阶段也没法脑补高考之后的大学情形是不,远得确实没边啊,没有实修实证强而为之的话,恰如西方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当然这里的上帝指代更加广阔层面的天地规律。
    修行过程与科学研究、学知识的区别
    这个区别用先贤所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两句来概括比较准确。
    科学理论和技术的突破依赖于当前时代人类的知识积累和逻辑推理分析,并能以反复可验证的方式去推动,不断地立,也不断地破。例如,当前的科学认知可能在若干年后就被推翻或者被证明为局部正确,现代人的普遍认知在过几十年时候的后辈来看可能就是“愚昧”了。真正的科学精神是不否定、谨慎验证。而知识的不断扩展本质上是横向的,往广度去突破。
    而修行过程的区别是纵向的、跨越维度的,用现代物理学概念来讲,人的内在本质属于“高维”的,这个过程既有非肉眼可见的内在物质的增、减、湮灭、提升,也伴随认知的突破。学校学习知识、强化思维逻辑、哲学思辨,是“聪明”,但修行求的是智慧,直契合客观规律本质的认知能力。一只“夏虫”要见冰雪,当它还是夏虫时,再聪明也不行,而是其内在得先脱离“夏虫”的层次。
    如何开始起手?
    许多时候,还没等说完大致梗概,就有急性子的小伙伴问到,说这么多废话,怎么开始呢?这个不能着急,修行的过程就像爬山,除了能够上去的路以外,更多的是歧路、岔路、幻境、悬崖,所以这个问题等价于“如何开始爬山?”,答案是“先得找到一条路”。
    不同的上山之路,在没有达到万流归宗、殊途同归的地步之时,所见的风景并不同,有的能看见松柏、有的能见到凉亭、有的缓慢、有的直接、有的从物质的生化、有的从“空性”……,不同的路适合不同的人,只有选定了路之后,如何开始爬这个问题才有意义。
    然而遇到登山之路、选对登山之路、有站在足够高度的引路人、得登山的装备却是很难的,取决于个人的认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难相识、插肩而过两茫茫,遍览古今历史,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所以基本的明理准备是很有意义的,勿嫌啰嗦。
    如果非要说通用的方式,那先学会静下来吧。日常活动中的人,就如同一杯混杂了泥沙的水,激荡不止,静了方才能够初步澄清自己。清静为天下正,这也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路之前,比较安全的方式。内求之路,其信息量浩瀚如烟海,自己凭借所谓的“聪明”,瞎去朝山上晃悠,基本都会出问题。
    修行的契机
    一个人真正尝试去接触修行修炼总有着种种契机。例如,本身就具备哲学人文素养,观纷纷世态,忽然升起悲悯苍凉之情,希望探寻个体生命奥秘,洞见社会规律;或者亲近喜爱传统文化,具有单纯朴素的兴趣,希望探寻其本质;或者遭遇命运,转而生起反思之念,却不知何去何从,踌躇彷徨,希望寻找人生意义;或者身心有恙,希望获得健康、增强人体生命正气,提高生命活力,预防疾病,颐养天年等等。
    于我个人而言,对于这方面的亲近和兴趣可能从年幼之时就有了,而年幼之时的经历于一个人的一生往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年时期的性格主要展现出天性中活泼的一面,对道观、寺庙等场所,以及乡野间民俗礼仪之类的事情有着天然的好奇心,总觉得这些东西的背后连接着神秘又好玩的未知世界。
    记得小时候当地有个远近闻名“跳大神”的中年妇女,每次当她被人请过去开展一些“封建迷信活动”时,围观群众之中一般都少不了我,不仅观察她的一举一动,也会观察围观之人的各种反应。虽然当时好多人都说小孩子可以“看”到一些大人看不见的东西,每次我也跃跃欲试,却啥也看不见,反而带来更深的疑问,她们到底是在干什么呢?我也没有看到“鬼神仙佛”之类的啊……
    稍微长大一些,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也就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童年。对于大多数八九十年代成长的孩子来说,尽管物质上不发达,童年的时光却相对单纯和快乐,有着一代人的集体美好回忆。那个时候天蓝、地绿、水清澈,自然环境和谐,人心尚未如今天这般被外在的价值观念剧烈冲击,小孩子也不会面对这么多电子游戏和大量信息的污染。
    对于我个人后来的修行探索而言,影响较大的除了《封神榜》和《西游记》,更多的就是武侠了,毕竟武侠的世界感觉比神仙的世界离得更近一点。和大多数男孩子一样,自己也怀着一个武侠梦,向往着什么时候能够出去闯荡江湖,仗剑天涯快意恩仇。当年《天龙八部》、《小李飞刀》、《射雕英雄传》等源于金庸古龙小说的电视剧家喻户晓,以致于很长一段时间,小朋友之间谈论的共同话题都是武侠电视剧中的人与事,例如萧峰、令狐冲、郭靖、张无忌、华山论剑、大战少室山等等。
    年幼之时的想法总是天马行空,充满各种创造的活力。要想当大侠当然少不了武器,没有现在小孩各种琳琅满目的玩具,那就利用各种材料(木头、铁丝等)来打造。当年引以为豪的有两件,一件是模仿金轮法王的金轮,实际上就是捡了一个锅盖,然后把中间敲出不大不小的洞,弄根木头并锤上钉子固定,木头可以当作把手握住。第二件是自己都忘记了名字的宝剑,不知道在哪里拆的细钢筋,一头磨尖,另一头安上一个铁皮牙膏盒子做的护手,外加几根红色的毛线做剑穗。除了这两样,还有自己做的鞭子、弓箭、上官金虹的龙凤环、山寨版的小李飞刀、南海鳄神的剪子等。现在想起来,这些东西挥舞开来还是非常危险的,当年没伤到自己和别人确实不容易。
    有了武器,也只是“闯荡江湖”的基础。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自然也会有“门派”。小时候最喜欢武当、少林这种有着“神秘”佛道底蕴的门派,感觉背后深不可测,不怎么喜欢世家之类的以世俗伦理人情、共同利益作为纽带聚集在一起的地方。每到我们举办“武林大会”时,各种神功(“降龙十八掌”、”xxx点穴“等)以及“刀光剑影”就轮番上演切磋了。
    轻功曾经是我最梦寐以求的,想着要是能飞起来多逍遥自在啊。天性中的调皮和淘气带来的是衣衫褴褛,要么头磕破了,要么因为扮演丐帮长老而弄破了衣服,这种情况下回家必然伴随着父母的混合双打。至今额头上都有一处非常微小的疤痕,就是自创“踏雪无痕”,某年冬天在结了冰的河上瞎跑,摔到比较尖的冰上瞌出来的。
    童年的种种趣事虽属玩闹居多,但心底直觉所谓的“内功”这些东西都真实存在,也直觉以后会遇到机缘。其实八九十年代也值国内“气功热”的时期,加上《少林寺》这部电影巨大影响的余韵仍在,这方面的信息应该还算是比较多的。
    记得我父亲也跟着当地的一个老头学了一年,后来我上大学的时候还听他回忆练的东西好像叫“十三太保”什么的,名字还挺威武霸气。可惜他“悟性”太差,加上个性懒散,除了挨骂,什么都没学到,至少从我的视角来看他每天练的就是一套广播体操,问他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算了算了,既然从大人们那里得不到答案,那以后自己去寻找吧。总而言之,一颗探寻的种子也就此在心底里埋下了,只需等待时间让其发芽。
    真正在这方面往前一步是在初中和高中的上学期间,十几岁的青春年华,恰同学少年,算是人生中非常美好的岁月了。这个年龄段,已经不再是小孩子心态,并且有了一定的自我空间,也有了相对的自由和较多的零花钱。初中住在叔叔家,走读骑自行车上学不住学校宿舍。每个周末有一天半放假,不用上课,那个时候网络刚开始兴起,很多同学都会偷偷去网吧上网,甚至很多同学的梦想就是能够开一间网吧。但我对这些既不感兴趣,也没有去尝试做父母眼中叛逆的“坏孩子”,喜欢的是在小县城的各个角落闲逛,看看路边老大爷下象棋,围观围观别人算命,顺便逛逛地摊,看能否找到一些什么秘笈之类的旧书。
    有意思的是某一天还真被我碰到一本,二三十页的泛黄小册子,封面用毛笔画了个小人举证铁棍,写着《中华秘术力敌万人》。小册子里边记载了古代各种练肉体力量的方法,例如在井水里挥拳、竹子扎成捆练手腕的力量、少林破壁功之类,总体上属于偏外在的硬功夫。虽然这些不是我心心念叨的内功、真气、点穴之类,但感觉也挺有趣,决定买下来。
    “老板,这本书多少钱?”
    “你个小孩子要这个干什么?要的话两块钱拿走吧……”

    于是爽快交钱走人,回家后把这本小册子夹在初中政治课本中,时不时会拿出来偷偷看一眼,比划比划,但既没有大水缸,也没有竹子这些小册子中用来辅助的工具,也就没有实际去练习。
    这样周末出去收收捡捡的,到了初中毕业的时候发现居然收集了将近二十多本小册子,而且那些小册子的名字都还挺能唬人的,不是某某秘术,就是什么神拳。只是这些小册子在后来的辗转搬运中给弄丢了,估计最后也是到哪个废品回收站去了。虽然一个没想练,但毕竟有些纪念意义,挺可惜的。
    上了高中,学业就比较紧张了,也就没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到处晃悠了,周末都是组织小考、做习题。一直到了高一下半年文理分科考试之后才迎来了比较空闲的一个月。记忆中的那个周末,景色特别美好,春天傍晚的夕阳映照在河水上,波光粼粼,岁月静好。路过一个地摊,偶然发现摆有两本破旧的武术杂志,大概是当时五六年前的《少林与太极》和《武当》。看到后瞬间停下脚步,如获至宝,算是终于有了能够了解并联系上这方面的渠道了。正好高中学校门口有个报刊亭,第二天一大早就过去找报刊亭的老大爷要订杂志。老大爷吃着面条,精神抖擞地拿出一个本子,说了句“要订什么自己看“,只见上面手写了可以订阅的所有刊物列表,大约一百多种,整整五页。仔细搜索一番,这两本杂志居然都还在,高兴之下把当时所有积攒的零花钱都用来订它们了。老大爷看了看我订的东西,比较惊讶。

    “你是对面学校的学生吧?学体育的?”
    “是的,是学生,但不是学体育,杂志是帮别人订的。”
    “等每个月杂志到了,要帮你送到对面吗?”
    “不不不,我来您这里取就是”,这东西可不敢送到教室被发现。

    于是,每个月最激动最快乐的两天,就是跑到对面老大爷那里取杂志。得益于这个信息窗口,我可以从每期的内容了解很多基本的武术常识,包括前辈们的武林轶事、各地武术风格和特点等。
    对我来说更为重要的是,除了这些之外,杂志后面会附带各种广告,既有要去实地面授的,也有一些函授的教材。就是那种给寄一些资料,然后自己按照资料上的具体方法来练习的方式。这些教材大都以硬气功、养生内家拳之类的为主。
    大约半年后,经过一番选择,花费了几百元的“巨资”从某某搏击俱乐部函授购买了一本练内家气功的资料。当时已经到了高二,已经开始要备战高考,需要在高二把所有高中课程提前上完,因此课业方面非常繁忙,学校也管得非常严,外面邮寄进去的所有东西会经过班主任转交,所以特意给对方打了个电话,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一定要写成“学习资料”,而且还提前告诉班主任,说是辽宁的亲戚寄来的物理习题集。
    “学习资料”顺利到手后,发现是站桩(无极桩)配合呼吸的修炼方式,当时感觉比较困惑,电视上不都是打坐吗?高马步的无极桩站着有点奇怪?但知道自己未成年的小白一个,也没人讲解理论什么的,既然买了这个,先照着练就是了。因为高中的时间挺紧张的,平时也就主要利用早上、晚上以及数学课上练习。从小数学比较好,即使走神不听课也不影响学习,上课站桩时屁股离开凳子,在旁人看起来就像坐着一样,坚持一会坐一会,然后再坚持。单纯这么苦练其实挺累,三天下来大腿肌肉都酸痛不已了,而且心里明白,如果长期没有一个实际感受的反馈,很容易就放弃了。
    但心中比较坚信“气”这东西的存在,只是苦于找不到人指导,当时自己想了一个特别的方法。假设这东西确实存在,而且人人都有,那我先专门聚集、感受、验证它,有了切身的感受体验作为反馈促进,再进一步研究,这样才不至于自己空谈空练。

    于是先停了两天站桩,想了一个特殊的办法,就是用很强的意念集中在下丹田,把手放在那个区域来辅助感受,一呼一吸都落在那里。每天的碎片时间,早晚睡觉前后,这样操作了三天,还没啥感受,但没放弃,继续坚持。年轻时气血充足,经络也没啥堵塞的,大约一周后,切切实实体会到了“气感”。当时的感受就是下丹田处有了实实在在的东西,暖暖得,而且能随意念而动,说物质也罢能量也罢,反正不是心理作用。

    亲证一个东西的喜悦难以言表,加上少年情怀,那段时间走路都是高兴地一蹦一跳的。
    练过气功的人都知道,一旦有了切身的感受,就如同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一样,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特别沉迷于“气”所带来的感觉。无论站桩打坐等外在形式,有了实实在在内在的感触,也就不会觉得枯燥无聊了,而是畅快。就这样一直到高中毕业,整整一年多的时间,除了学业以外,节衣缩食偷偷购买了好多内功资料,蒙头自己研究各种“穴位经脉”、“小周天”、“大周天”、“卯酉周天”、“内气外放”等,也算是自得其乐。而且俨然觉得自己成了一个传说中的“内功深厚”,隐于某某高中,不出世的“武林高手”。
    当然也干过比较中二的事情,例如,用筷子模拟银枪刺喉、从工地上捡砖头来练徒手劈砖等等。有段时间想要去练“铁砂掌”,但苦于弄不到铁砂,只得在沙子中掺杂了碎石子,用力过猛之下就把手划伤了被家长发现拉去医院包扎。各种糊弄方才没在家里暴露“武林高手”的身份。
    然而,另一方面,十几岁的少年,很难藏得住话,有了什么好玩的东西或者感受都想着找朋友能够一起分享。但着实碰壁不少,许多时候仿若当头一棒。仪器无法检测到的物质不存在,科学未曾验证的东西不靠谱,甚至当作是胡言乱语,包括当时几个从小到大最为亲近和信任的朋友。

    “我是真的感觉到了啊”
    “你那是心理作用,又不能证明”
    “别天天神神叨叨的”
    ………

    相信的人呢,可能只有我奶奶一个,因为某天在她腰酸背痛给她背部按摩时,心血来潮,隔空试了下,她亲自体验到了“滚烫、跳动、蚁行”这些体表感受。不过也没法给她说什么,只能推说是自己看书学了点保健按摩的手法。
    经过这些事,之后在这条路上探索的风景和感受,也就极少再对人讲了。对庄子老先生所说的“夏虫不可语冰”也有了一丝共鸣。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旦碰到固有认知以外的东西,惯用已有的认知作为尺子来衡量,若存若疑还算是好的,大部分属于“大笑之”。记得前几年看到许多人对朱清时院士练气功谈感受的批判,特别感慨。这还只是后天真气层次、仅仅用于强身健体的气功,尚未步入真正修行的范畴,便已经是如此反应。面对那种真正高层次的东西,恐怕真要如同洪水猛兽一般吧。
    注:这些气功经历,都是未得传承和指导的情况下,在年少轻狂的年纪自己想办法验证的方式,不具备普适性,更不宜照搬。而且这个阶段对于“气”、“经络”、“周天”这些不同物质形态及其运转规律的认知太过浅薄局限,仅仅作回忆记录,算是走过的弯路。即使气功只是属于后天真气的层次,但仍然有好多人因心性认知不够、或者方式不对而出偏,出问题之后药物也难恢复,所以勿要凭着主观聪明而胡乱试验。我自己之所以没折腾出大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年轻时气血充足、经络尚未混乱淤堵,另一方面则是当时心性上单纯为了好玩,没想太多别的东西。
    “气”的本质浅谈:不同的物质形态

    在修行过程中,唯心唯物并不存在二元对立,例如“心物一元”、“唯识”等说法。在个人观点看来,气脉的习练作为入手方式,其实挺符合现代人的认知观念,毕竟从小就受到唯物教育长大,从物质不断生和化的角度切入,来看待万物的流转也就相对来说很好接受。主要的分歧或差距体现在对于不同物质形态的认知上。

    世界上的物质,既有肉眼可见、触手可碰的(如桌子、杯子、食物、水等等),更有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又客观存在的;而且看不见、摸不着、现有技术水平检测不到的还占绝大多数,就像研究表明宇宙中的暗物质占97%以上一样。例如,前不久天文物理领域绘制出黑洞照片,但也只能通过其它方式侧面得到,无法直接观测其实景实像。有时候想想,科技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便捷,但又何尝没给人带来自大和傲慢呢?“寄蜉蝣于天地之间,渺沧海之一粟”,有时候多抬头看看天,看看宇宙之大,山河亦尘埃,可能自性就不那么大了。

    话题回到“气”,用这个字很容易让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理解为“空气”、“气体”、“气质”之类的歧义,其实古人用“炁”这个字来表示更加的形象,其本质是弥散状态的特殊物质。古代许多典籍中,关于“气”而涉及到的各种名词非常繁琐,包括“真气”、“阳气”、“营卫之气”、“元气”、“中气”等,甚至国外还出现“灵气”之类的,其实不用细究其差别,也无需管这些名字多么玄妙和高大上,只需在认知上明白,这种弥散态的物质有着不同的角色、品质、和层次就行。

    帖子前面内容有提到过,修炼过程中有着物质方面不断增、减、湮灭、升华过程。而不同的心性所能担住的物质品质、层次也就不一样。例如,常俗的心性(内心追求常俗的东西),即使给他非常高级精微的物质,三下两下也就被心念耗散,霍霍到所欲求的那些东西上去了,就像竹篮打水一样不停地漏。因此通过对不同物质状态、层次和品质的体证认知,最终要走到心性为根本的认知上。打个通俗的比方,一个纨绔子弟的内在素质不够,给他去管理一家大的公司,几番折腾下这公司可能就倒闭了,害人也害己。
    此外,如今回头来看,当年对于“气功”的有些认知不明的需要阐明一下,避免错误的影响。

    一是耗散逞能。以最粗浅层次的采气练气来说,普通人本身经络中所具有的气的数量相差并不是太大。例如古代典籍有记载,初生时有气多少株,每过多少年减少多少株,以此类推。可见常人本身就是处在随着时间流逝而消耗耗散的状态中,走向衰老死亡的。虽然通过各种方法设法采气采能量,但本身也增加了耗散的途径,沉迷于功能、贪执、向外炫示攀比等活动都会加剧精神耗散,都是增加气的耗散的途径。如同一只气球,在向内吹气的同时,戳上几个窟窿,用来擅使功能,徒耗精神,结果可想而知,加剧了耗散罢了,先是耗散所习练的真气,接着是耗散本身内里的命元。行险不值之举,反以为是自己威能。

    二是对于运行的认知。拿老生常谈的任督小周天来说,普通人的任督二脉本来就各自是通的。所谓的任督小周天,是指将任督二脉之气的运行连起来,并且按照逆运的方向周流。真正通小周天,并非易事,牵涉物理性的运动规律。打个比方,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用意念让它从东向西自转,水从高处往低处流,用意念让它倒流,可能不?真正通了小周天,不用自己干预,自然运转不止,而见证小周天的通,也需要有一定的内景基础。最起码的,要能区分出体表神经触觉上的感觉,与真正的气机运行的感觉。这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以意念运气,假意运转几次之后,便认为是通了。实际上,对气的体会还停留在神经触觉体感的层面,并非真正感受到身体内中的气机运行。常人如果保持身体姿势的暂时不动,然后着意于身体上的某处皮肤,时间长了也会产生某种感觉,这只是体内气压、血压与神经末端、注意力共同作用下造成的感觉罢了。

    三是对于气(炁)不同层次的认知。后天真气能起到一定程度修身养性的效应,其实按古代静心读书也有这样的效应,但其根本层次和现实空间中的其它物质并无质的区别,与人体本源物质的品级更是差距太远。倘若固守这个层次身体感受和认知,那很难往后面走了,更无关乎所谓的修行境界。
    大学四年是个人认知又一次发生比较大变化的阶段。高考发挥的一般,没能去得了北京那两所心目中的学校,干脆选了离家不远的武汉,一所因为每年樱花盛开而出名的学校。填报志愿选专业时,纠结过好久,最开始想选中医,但又感觉没有人体内证修为,在科班流水线上西医式的思维方式学不到正宗的东西,加上曾经在书店看过一本大学中医教材对经络之类的牵强解释,实在难以苟同。

    想了想,修炼之路只能自己去寻求,不可能大学里边学知识学得到。那么最终选择了数学物理这种基础学科,期待也能够从科学逻辑的角度去找寻认知世界的方式。用多年以后参研的易学术语来讲,也算是自我的“偏印”(非大众主流认可的所谓修行、玄学知识等)与“正印”(符合大众认知的学问知识等)兼具的两面。
    初中高中时期自己琢磨、习练的气功,在很长一段时间陷入了困惑,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走,也不知道去哪里找什么人指导。之前的切身体会也能明白,练气功感受到的“气”,就是某种特殊形态存在的客观物质,无非是现有科技水平还无法观测到而已。气功的修炼体验也能发现,人体的炁机形态和运转有着自己的规律,即使不干涉它,也能自行运转,但炁又能受思维意念的引导、扰动等。那么这个“气”聚更多会有什么效果呢?这种形态的物质层次再继续往上提升又是什么呢?一头雾水,陷入了茫然。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恐怖推理 最新文章
有看过《我当道士那些年》的吗?
我所认识的龙族
一座楼兰古墓里竟然贴着我的照片——一个颠
粤东有个闹鬼村(绝对真实的30个诡异事件)
可以用做好事来抵消掉做坏事的恶报吗?
修仙悟
—个真正的师傅给你聊聊男人女人这些事
D旋上的异闻录,我的真实灵异经历。
阴阳鬼怪,一部关于平原的风水学
亲眼见许多男女小孩坐金元宝飞船直飞太空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11-30 16:10:19  更:2021-12-06 16:40:43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