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恐怖推理 -> 《暗示》:颠覆我们对人类精神世界的认知 -> 正文阅读 |
[恐怖推理]《暗示》:颠覆我们对人类精神世界的认知[第5页] |
作者:遇瑾_2014 |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1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请继续。”我定了定神说道。 “我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推测。”叶秋薇说,“回到家,我马上拿出《隐痛》,一字一句地读了第三遍,发现了更多证据:每次农历新年,陈曦都是和丈夫一起在国外度过的,她说她不喜欢国内的过年环境。陈曦还说,自己每逢雷雨天,就会关好门窗,戴着耳机听音乐,说那种感觉让她觉得非常舒服。她从不参加朋友的婚礼,说不喜欢催泪的场面。而在自己的婚礼上,她曾一度极为不适,感到眩晕,她把这归咎于父亲的眼泪。前些年,市锅炉厂发生爆炸事故,如此重要的新闻,她却主动把报道让给了台里的同事,还解释说,自己一想到在爆炸中死伤的人,心就隐隐作用。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不喜欢国内过年环境、喜欢雷雨天听音乐的感觉、不喜欢催泪的场面、因父亲的眼泪儿难过、因死伤者而心痛……这些,都是她在自我暗示下产生的虚假感受,是她对恐惧的本能回避和借口,就像她无意地掩盖自己的负面情绪一样。” 那一刻,我脑海中出现了一个画面,陈曦裹着严严实实的衣服,叶秋薇的眼睛却能发出X光,瞬间就看穿了她剧烈跳动的心脏。 “总结一下吧。”不等我想象完毕,叶秋薇就继续说道,“陈曦最脆弱和敏感的地方——她的恐惧来源,就是母亲当年的离去,而母亲离去时不绝于耳的鞭炮声,就机缘巧合地成了这种恐惧的象征。 |
此后,每当有类似的声音出现,潜意识就会在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在心底掀起波澜。成年后,刻意的压抑和沉稳,加强了她对类似声音的抵御能力,但较为强烈的声音出现时,她还是会本能地产生逃避和抗拒的本能。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出国过年、雷雨天听音乐、不参加婚礼、放弃爆炸事故的采访。人类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人们总以为自己足够了解自己,却很少意识到,他(她)可能连自己真正害怕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我心绪万分复杂,本已不打算再说什么,但为了此次谈话有个圆满的结尾,还是定了定神,问:“你后来对她做了什么?” “你没心听,我就说得简单点。”叶秋薇平静地说,“首先,我通过网络了解了她的作息规律,之后是选购鞭炮。我买了十几种鞭炮一一试爆,用了很长时间才选出最合适的一种。那种鞭炮响亮又清脆,穿透力很强,也最像‘坚硬的石头砸到墙上’的声音。准备就绪,接下来就是等待时机。09年5月17号,陈曦的丈夫去了外地办案,我一直等待的机会来了。那晚,在她卧室灯灭的第五分钟,我在她家楼下点燃了1000响的鞭炮,但第二天,并没有传出她的死讯。所以第二晚,我再次到她家楼下点燃了鞭炮,这次把时间延后了五分钟——她离睡眠状态越近,抵抗意识就越弱,潜意识里的东西就越容易爆发。 |
” 我的心砰砰直跳。 “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下,意识逐渐蛰伏,潜意识则缓缓苏醒,并且尚未产生自我保护的能力。这类似于心理治疗中的催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潜意识非常容易接受暗示,哪怕是十分直接的暗示。突如其来的鞭炮声,会给陈曦的潜意识带来强烈刺激,瞬间唤醒她内心深处的恐惧。突如其来的恐惧则会刺激大脑,为了回应恐惧,大脑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激活体内的嗜铬细胞——包括已经肿瘤化的那些,突然向体内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类激素。过量的肾上腺素,则会引发心血管的极速收缩,使心跳突然加快到难以想象的速度,带来室性心动过快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而急性心肌梗塞,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我深吸了一口气,翻开死亡资料的第三页。纸上的每一个字,似乎都在发出无声的呐喊。 陈曦,女,生于1980年5月,生前为省电视台综合频道记者,2009年5月18日夜,于家中死于急性心肌梗塞。医学及解剖学检验表明,其临死前,血液循环系统中儿茶酚胺含量剧增,应为导致心肌梗塞的直接原因。 那一刻,叶秋薇在我心中,就是不折不扣的恶魔。即便低下头,用余光看见她的裙角,我也能瞬间感觉到刻骨铭心的恶心与恐惧。 极度的不安中,我把死亡资料翻到第四页,盯着第四个死者的名字出神。 |
王伟。 “王伟……”我不禁念叨起这个名字。 丁俊文收到的第三笔大额汇款,汇款人就叫王伟,他和这个死者,会是同一个人么?如果是,叶秋薇是如何找到他的?他和E厂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无尽的疑惑涌上心头,我极不情愿地抬起头,看了一眼恶魔叶秋薇:“这个王伟是?” “张老师。”她却不再回答,而是声如止水地说,“下次见面再谈。”说着,她起身走到窗边,按下窗口的一个按钮,“吴院长,张老师不舒服,进来接他吧。” 话音落了不到五秒,老吴便推开门,带着保安冲了进来,紧张地叫了我一声。 “老张?!” 我应了一句,随后站起身,表示自己没事。听着老吴的声音,我感觉突然回到了现实,方才盘踞于心的复杂情绪也顿时烟消云散。我回头看叶秋薇,她背对着我,拿着一个红黄相间的苹果轻轻摩挲。我茫然地走到门边,突然停下脚步,回头说道:“叶老师,谢谢你,我明天再来拜访。” 她咬了一口苹果,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为了确定我安然无恙,老吴又找来两名医生,对我进行了一系列心理测试,许久之后,才不情不愿地放我离开。 那天的谈话结束后,我对陈曦产生了一种极为深厚的感情,好像她生前是我的一位至交好友。我很快就明白,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我在叶秋薇的引导下对她有了十分深入的了解。 |
有这种了解的人,除了叶秋薇和我,恐怕也不会有第三个了。 尽管知道了原因,我还是无法摆脱对陈曦的同情与怀念。我给市内的几个墓园打了电话,查到了陈曦入土的地方,又在路上买了一束花,开车向北郊驶去。 在一个路口等待红灯时,我翻开死亡资料。关于第四名死者王伟,资料里是这么说的: 王伟,男,出生于1971年10月13日。曾为市教育局工作人员,1999年因严重违纪遭到开除,撤销编制,同年与妻子离婚,此后一直独居。2009年6月25日上午,王伟被发现死于家中,死因为机械性窒息。 资料里还特意提到了死亡现场:王伟的尸体是在浴缸里被发现的,死亡时间为2009年6月24日午夜左右。尸体被发现时,浴缸的水龙头还一直在往外出水。尸体全身赤裸,双脚脚踝、左侧手臂、颈部、口部,均被高强度胶带固定于浴缸底部,右手手腕则被细钢丝制造的上手结牢牢捆绑,钢丝另一端固定在高处的热水器上。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来自他人的发丝、皮肤碎屑、脚印或指纹,监控也显示,案发前的四十八小时内,王伟的住所没有其他人员出入。警方因此认定,其死亡系精心准备的自杀。 另外,浴缸旁的地面上,放着一只约200毫升的玻璃瓶,浴室地面和浴缸里的水中,都检测到了一定浓度的甲醛。 |
我反复阅读资料,想象着王伟自杀时的情景——他脱光了衣服,用细钢丝打好上手结,之后用胶带把自己牢牢固定在浴缸里,接着用右手打开水龙头,又向水中加入了高浓度的甲醛溶液——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暂且不管——做完这些,他把右手伸进上手结的圆环中,手腕坚定而缓慢地向下移动,细钢丝越收越紧,最终把他的手臂牢牢固定,就像绳索陷阱把猎物的身体越缠越紧。 做完这些,王伟已经没有后悔的余地了,而且凭着直觉,我认为他并不曾后悔——用上手结捆绑右手的精心设计、用胶带封住口部以免发出喊叫、浑身赤裸的死亡方式,都说明他为自杀做足了准备,而充足的准备,则往往代表了不可动摇的决心。 是什么让他对自杀如此坚定? 想到这里,我看着挡风玻璃上的光影,突然一阵恍惚,仿佛看见了叶秋薇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 她到底做了什么,能让一个中年男人义无反顾地赴死呢?他又是如何盯上王伟的呢?她通过王伟调查到了什么?这个王伟,会和E厂有关么? 伴随着一路不得要领的思索,我在上午十点赶到了北郊的M山墓园。得知我的来意后,一位身材高大的工作人员亲自把我带到了陈曦的墓前。我对着墓碑鞠了个躬,把花轻轻放下,想着陈曦死亡的真相,忍不住叹了口气。 “同事?朋友?还是读者?”带我前去的工作人员低声问道。 “读者。”我说,随后又改了口,“也算同事吧——至少是同行,我在采访过程中遇到过她,后来还读了她的书。”说完,我看了那人一眼,“你也知道她?” 他递给我一根烟,我表示不会。他嗯了一声,给自己点上一根,抽了一口,缓缓说道:“没人比我更了解她了。” 我这才注意到这位工作人员的长相:魁梧的身材,坚毅的双眼,还有满身挥之不去的沧桑与悲凉。我一愣,突然明白了什么,犹豫着问道:“你……你是……” 他狠狠地抽了一口烟,轻抚着墓碑上沿,用低沉沙哑的声音说:“她是我的女人。” 。 2018-01-22 28 |
我对着墓碑沉默良久,沉重地说:“你就是贾警官。” “早就不是了。”他再次狠抽了一口,却没吐出多少烟,“我现在在这儿守墓。” 我没话找话地问:“你来这儿几年了?” “三年多。”他的语气平静而坚定,“她一走我就过来了。” 我点点头,随即叹了口气,想起叶秋薇对陈曦做的事,心中五味杂陈。贾云城迅速抽完了一根烟,又点上另一根,时不时地斜眼看我,嘴唇微微颤动,像是有话要说。 我本能地开始分析他的心理:陈曦生前虽然小有名气,但到底已经过世三年,前来看她的人估计早已不多。贾云城默默守着亡妻,又是个刑警出身的深沉男人,平日里一定积郁了不少情绪,内心深处,也一定暗藏着倾诉的欲望吧。 心事多数与脆弱相关,而贾云城给人的印象,却是深沉和坚毅。因此对他来说,有些心里话,在熟悉的人面前反倒难于启齿。我这个突如其来的陌生拜访者,则是最为合适的倾诉对象。 想到这里,我便接着他刚才的话说:“转眼都三年了啊。” “是啊,三年了。”他咳嗽了一声,“感觉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说着,他背过身,狠狠地咳了几声,咳嗽声有些浑浊。 “你抽得挺厉害。”我看着第二根即将燃尽的烟,不无担心地说。 他迅速抽完了第二根,又点上第三根,抽了一口,苦笑道:“我巴不得自己早点抽死呢。 |
” 我礼节性地劝慰道:“逝者已逝,还是节哀吧,你应该为了她更好地活着啊。” “是我害了她。”他的音调突然升高,似乎说出了压抑已久的话,“是我害了她啊。” “先造死,后造生。”我说,“这都是命,不瞒你说,我父亲就是因为心梗去世的。这病就是太急,一眨眼就过去了,怪得了谁呢?只能怪老天爷。” “你不知道。”他蹲下身,用复杂的眼神看着墓碑,重重地叹了口气,“她提前有预感的,我却没当回事。”他深吸了一口气,“是我害了她。” “预感?” 他抚摸着墓碑,回忆说:“我去外地跟案子的第一晚,她就给我打过电话,说自己心里难受。我当时正在盯人,应付几句就把电话挂了,让她放宽心早点睡。第二天白天,她又给我打了电话,说自己心里憋得难受,想让我回去陪她。当时,案子的进展不太顺利,我说话就有点不好听,她听了我的语气,没再说什么,就把电话挂了——她对我一直都这么包容。”说到这里,贾云城狠狠地拍了拍自己的后脑勺,“我怎么也想不到,那会是这辈子最后一次听她说话。”说完,他看了我一眼,坚毅的目光中,居然透出几分惊恐。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医生说,她的病可能是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我以前总是到处跑,以保护社会为己任,到头来,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 |
如果我能多陪陪她,至少在最后两天回去陪陪她,听她说说心事,她也许就不会走了,可人生没有回旋的余地。”他站起身,手始终没有离开墓碑,“人就是这么贱,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哎——”他又是一阵悠长的叹息。 当时,我想通了一个道理,陈曦的死,其实并非叶秋薇一人造成的:母亲离去带来的阴影,父亲辛劳、忙碌带给女儿的压抑与畸形责任感,还有丈夫的冷漠,都是杀死陈曦的帮凶。而陈曦三位至亲与叶秋薇的所作所为,又有着同样复杂深邃的心理和社会原因。从这个角度来看,杀死陈曦的,正是暗藏于人类社会中的汹涌力量,或者说,就是这个社会本身。 我胡乱想着这些,对叶秋薇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贾云城则收住了话匣子,对刑警出身、又转职守墓的深沉男人来说,方才的倾诉或许已经足够。他很快抽完了第三根烟,又点上第四根,大概也是没话找话,问我:“怎么想起今天过来了?” “哦。”我应了一声,想了想说,“这两天又读了一遍《隐痛》,感触挺多的。出事之后,我还一次都没来过,也该来拜祭一下了。”我伸出手,“还没自我介绍,我叫张一新,是《普法月刊》的编辑。” 他跟我握了握手,我发现他手心里满是冷汗。 “我读过你们的杂志,那时候队里一直都在订的,幸会。 |
”他环顾了一下四周,语气有些迟疑,“那——” “哦。”我明白他的意思,“你有事就先忙吧,我站一会儿就走了。” 他看着我,轻轻吸了一口气,嘴张到一半又迅速闭合。他低下头,脚在地上摩擦了几步,又抬起头,舔舔嘴唇,语气有些怪怪的:“那——我就不打扰你了,有事随时找我,我就在那儿——”说着,他指了指东南角的一个平房。 我独自站在陈曦的墓前,脑海中却全是关于贾云城的细节:他目光始终悲凉而坚毅,说到陈曦的死,却流露出少见的惊恐,这惊恐因何而来?他拼命抽烟,究竟是因为烟瘾,还是为了掩盖内心的不安?一个健硕的男人,为什么手心会在夏天冒冷汗?临走时,他怪异的语气和欲言又止的样子,又说明了什么? 直觉告诉我,贾云城并没有把想说的话说完——或者这么说,他之前向我倾诉的,并非真正的心事。 后来我才明白,从那时起,我就跟叶秋薇越来越像了。老吴说得没错,叶秋薇拥有我难以想象的精神力量,那种精神力量无法触摸,甚至无法感受,却能不知不觉中对我造成不可抗拒的影响。 当时,我把花摆正,对着墓碑鞠了一躬,便径直走进了墓园东南角的值班室。贾云城和我对视一眼,我们似乎都明白了彼此的心思。他请我坐下,给我倒了杯水,自己又点上一支烟,默默抽着,似乎在等我开口。 |
我决定先进行试探:“贾警官,你心事很重。” 他继续沉默。 “是关于陈记者去世的事吧?”我进一步说道,“关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疑问么?” 他凝固了一秒,把烟放下,用力地搓揉额头,有些语无伦次:“其实,我,我也不知道——说不清楚,就是觉得,怎么说呢?” “你是不是有什么奇怪的发现?”我试图对他进行引导。 他再次凝固了一秒,眼白突然染上了些许红色:“张编辑,你到底是干什么的?刚才一见面,我知道你不光是来拜祭陈曦的,你也是带着心事来的。我当了好几年刑警,一眼就看得出来。你和陈曦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我不能让他知道叶秋薇的事,所以就编了个谎话,叹了口气说:“我知道瞒不过你。我和陈记者是08年上半年认识的。当时,我们在进行同一个新闻资源的调查。那次调查触及了某些禁区,所以我就中途放弃了。但我知道,陈记者一直没有放弃。据我所知,出事前那些天,她还在进行相关的调查。” “是什么调查么?”他盯着我问。 为了取得他的信任,我坦诚地说:“一种化合物成瘾性的调查,还涉及到了E厂。” “M。”他抽了一口烟说,“E厂,M的成瘾性研究。我见过她的笔记,里面还提到了很多企业和行政机关,她不该碰这样的新闻。 |
” “你怀疑她出事,跟这次调查有关?” “你不也是这么怀疑的么?”他说,“就像你所说,那样的新闻调查会触及一些禁区,根本不是一个小记者该管的事。背后的利益集团肯定不会轻易地放过她,一定是有人想要对她不利,或者对她进行了某种威胁,她才会受不了压力得急病的。她最后给我打电话时,那种惶恐不安的语气,我越想越觉得诡异。”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注意到鞭炮的事,这让我松了一口气。 “她在笔记里都记录了什么?”这是我最感兴趣的事。 “我大致看了一遍,只记得提到了M,E厂,还有一些企业和行政机关,具体内容就记不清了。” 我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那这份笔记——” “丢了。”他意味深长地说,“如果不丢,也不会引起我的警觉和重视。我是在陈曦出事后的第三天发现的笔记。当时,我虽然感觉到了不对劲,但并没有当成大事。我大致看了看,就把笔记放进了书柜。几天后,那本笔记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你怀疑有人拿走了笔记。” “不是怀疑,是肯定!”他抽了一口烟,眉头紧皱,“我是警校出来的,对事情的条理很重视。什么东西在哪儿,都必须规规矩矩,心中有数,所以绝对不会记错。那本笔记,我是放在一排文学名著中间的,几天后,那些名著都还按原本的顺序摆放着,笔记却不见了。 |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1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恐怖推理 最新文章 |
有看过《我当道士那些年》的吗? |
我所认识的龙族 |
一座楼兰古墓里竟然贴着我的照片——一个颠 |
粤东有个闹鬼村(绝对真实的30个诡异事件) |
可以用做好事来抵消掉做坏事的恶报吗? |
修仙悟 |
—个真正的师傅给你聊聊男人女人这些事 |
D旋上的异闻录,我的真实灵异经历。 |
阴阳鬼怪,一部关于平原的风水学 |
亲眼见许多男女小孩坐金元宝飞船直飞太空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