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小说文学 -> 长篇历史小说《华夏君主》寻出版、影视剧改编 -> 正文阅读

[小说文学]长篇历史小说《华夏君主》寻出版、影视剧改编[第33页]

作者:春光辉耀
首页 上一页[32] 本页[33] 下一页[34] 尾页[14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长篇历史小说《华夏君主——大禹王》
    第73章
    封地新规
    伯益对大伙说,我们现在的华夏部族以后就不要再叫华夏部族了,也不能叫华夏氏族或华夏氏国,更不能叫华夏邦。那都是有疆域的,都太小了。我们就叫华夏。因为整个天下都是我们的。我们要融合更多更多的部族,统一归我华夏管辖。
    伯益的话说出了大伙的心声。得到了大伙的一致赞同。这个时候,大禹和他的贤臣们已经距离都城也只有几里地了。
    一回到都城,大伙都按在路途上商议好的策略各行其事。大禹派人把商均和丹朱叫到了他的茅屋。
    商均和丹朱他俩也是耐不住寂寞的人,当初,他们看那么多的人都随伯益他们迁往新都阳翟,蒲坂马上就要失去她往日的繁华,他们也就收拾收拾家当,带上一家老小,随着人们一起来到了阳翟。因为他们没有从事部族中的任何管理事务,所以,召开涂山诸侯大会,就没有让他俩去参加。大禹一从涂山回来就邀请他俩前去参见大禹,肯定是有什么好事。商均和丹朱他俩心里都是美滋滋的。
    商均和丹朱与大禹见面,并不是如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先要行一番君臣大礼。在那个时候,礼法还不完备,只是见面时多些客套,多些敬仰的话也就罢了。整体上来说,还是很随便的。
    大禹开门见山地问丹朱:“你每年从你的封地收回多少你应该得到的物产啊?”
    一句话把丹朱给问了个张口结舌,憶症了半天,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他眨巴着眼睛看看大禹,再看看一脸茫然的商均,猜不出大禹究竟要干什么。他只好说,“禹后啊,你是知道的,我从来就没有去管过那些所谓的封地。现在有没有人在种植我都不知道。再说了,那多多少少有点沽名钓誉。”
    大禹问丹朱:“你有封地这已经是事实,如今让你往外出你应该缴纳的贡物,你该怎么办?”
    丹朱一听,着急了,他摊开双手说,“禹后,别人不知道,你是应该知道的啊!我从来就没有去管理过,用什么往外缴纳贡物啊?”
    大禹转向商均,单刀直入地问,“商均,咱俩是好朋友,别的话我也不多说,你就说你的贡物怎么缴纳吧!”
    商均看出来了,大禹绝对不是在开玩笑,他顿时紧张起来。他和丹朱一样,虽然有封地,但从没有去打理过。更不知道有没有人种植。如果大禹非逼着让他往外缴纳贡物,就目前来说,把全部家当拿出来也不够。难道真应验了叔父象的话吗?大禹一成为禹后,就要开始对他们的家族进行报复了吗?不可能吧?仔细想来,平时也没有怎么得罪大禹啊!他们之间会有什么深仇大恨?再说,大禹也不是那鸡肠狗肚的心胸狭隘之人啊!
    大禹看商均一直沉默不语,便说,“我知道你和你舅舅丹朱一样,也是从来没有去管理过你的封地,你拿什么缴纳贡物?因为我了解你们二位,我才这样说,可是,天下有封地的并不止你们二位,如果都不缴纳贡物,这么多贤臣在辅佐我,难道说就让他们整天饿着肚子来帮我出谋划策吗?如果让你们二位不吃不喝只帮我作事,你们会不会干?能干多长时间?能撑多长时间?”
    丹朱试探着问:“禹后,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难道还会有第二条路吗?”大禹对丹朱说,“今天你回家去收拾收拾,明天就带你的家人回到你的封地丹水去,好好管理你的封地,到明年,你再说拿不出贡物,可没有今年这么简单了。”
    大禹对商均说:“你就回到你的商地去,不但要管理好你的封地,还要教化你的民众。你和你的舅舅都是后的儿子,你们要继承尧后和舜后的遗德,不要让别人说尧后和舜后的宽容和仁德到你们这儿终止了,这是我不愿意听到的话。相信你们俩一定能作到,并且会做得更好。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商均和丹朱诚惶诚恐地站起来说,“我们一定按照禹后你说的办,回家以后,就开始收拾行囊,明天就上封地去。到明年收获以后,第一时间就把该缴纳的贡物送到都城来。”
    说完,俩个人连忙走出大禹的茅屋。
    一路上,商均和丹朱谁也不说一句话,都在各想着心事。当他们分手,各回各家的时候,也没有互相打招呼。
    黃昏的时候,夜在逐渐拉开它的帷幕,整个都城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这个时候,丹朱却鬼鬼崇崇地溜进商均家中。
    丹朱一看商均都已经收拾好了行装,看样子明天真的要离开都城了,他便诧异地说,“商均,你真的要走吗?”
    商均愕然地看着丹朱,仿佛刚才的话不是出自丹朱之口似的。他反问道,“那么说,你明天不准备走了?”
    丹朱反身关上了屋门,拉着商均的手,一直到屋角的暗影里,他这才低声说,“商均啊,你看事情也太简单了。其实啊,禹后并不是要我们回封地去管理我们的封地,他是要拿我们俩开刀啊!”
    商均摇着头说:“阿舅啊,我真的不明白你的意思。禹后不是说的很明白吗?我们拥有那么多的土地,从来没有缴纳过贡赋,难道这不是真的吗?如果每一个拥有土地的人都不缴纳贡赋,部族的事怎么办?我们要为禹后想想啊!不能只看到个人的那一点点蝇头小利。更不能因个人的私欲而破坏禹后定下的规矩。禹后对我们说得很清楚啊,我们都是后的传人,决不能因为我们的不当行为,而让尧后和舜后的声誉在我们这儿终止。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啊!”
    丹朱非常生气地说:“你呀,你呀,我总算看出来了,你就是一块榆木疙瘩,你就是一个不开窍的葫芦,说得很了,你分明就是一根朽木。你也不想想,禹后他说得冠冕堂皇,甚至说得比唱的都要好听,迷了你的心窍。他分明是放逐我们啊!你竟然还这么一心向着他,他已经把你推向死地了,你还对他感恩戴德。”
    商均不由得仰天长叹:“阿舅,你怎么会这样想,你怎么会这样想啊!你究竟要怎么样?”
    “怎么样?”丹朱咬牙切齿地说,“我们的两个大家族联合起来,赶走他,让你作华夏君主。那么,我们就不再听他的摆布了。难道说,我们两大家族还战不过他吗?”
    商均二话不说,急步走到门口,打开房门,又拉又扯地说,“阿舅,容我再叫你一声阿舅。你现在就走!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去吧!从此以后,我便没有你这个舅舅了!”
    正在商均往外推丹朱的时候,商均的妻子走了过来,她迷惑不解地说,“你们这舅甥儿俩是咋了?”她生气地对商均说,“你这个作外甥的也太无礼了,怎么一言不合就把老舅往门外推啊?有话不能好好说吗?何必动那么大的肝火呀?”
    商均一把拉开妻子,怒气未消地说,“你懂得什么?让他走,现在就走!”
    丹朱没想到会在商均这儿碰一鼻子灰,只得低声下气地说,“好好好,我走,我走!”
    在夜色里,丹朱灰溜溜地走了。这一会儿,他的脸色恐怕和夜色相比,也差不到哪儿去。
    丹朱走后,商均的妻子拉着商均,温柔地说,“你也老大不小了,又不是什么小孩子了,脾气怎么还那么倔呢?再怎么说,他也是你的亲舅舅啊!都说亲舅如父子,你这么不尊重他,这不是你的错吗?”
    商均叹息道:“为老不尊啊!他既不修身也不养心,总想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让我和他一起去谋反禹后,这不是在翻天吗?上神哪,我怎么会有这样一个舅舅啊!”
    “忠君爱国,各出本心。谁也不能强迫谁。再者说了,福是积的,祸是作的。他若执迷不悟,早晚有一天他会受到惩罚的,你又何必为他忧虑呢?”
    商均没有想到和他朝夕相处了几十年的妻子,竟然还有这一番高谈阔论,他不由得对妻子刮目相看。于是便对妻子说,“要不然的话,我们今天晚上就走吧,如果等的时间长的话,说不定舅舅他又会想出什么叛逆的主意来。还是趁早远远地避开他吧!”
    商均的妻子问:“左邻右舍都不告诉他们吗?”
    商均说:“回我们的封地去种植我们的土地,管理我们土地上的民众,这是我们应尽的本份,禹后既然提出来让们回到封地去,那我们就听禹后的安排。你现在就去作吃的,我把孩子都叫来,告诉他们,今晚我们就走。舅舅那边由他自己决定吧!”
    商均的妻子那边去准备晚餐,商均一个茅屋一个茅屋地把他的孩子们叫在一起,他告诉他们,禹后在涂山氏国开了天下诸侯大会回来以后,有了新的计划,准备让整个天下所有拥有土地的人都要缴纳贡赋,而他们家的封地商地,他们一家从来没有管理过,这本来就是一件错误的事情。如今禹后提出来了,那么他就响应禹后的号召,回封地去,决不能让封地有荒芜的田野,更不能让封地有不遵从教化的民众。现在天也凉快,晚上走着更舒适。况且今晚还有月亮,也是上神对他们的眷顾。等一会儿吃的作好了,大家尽量吃饱。不要惊动任何人,悄悄地离开都城。若大白天走,免不了人们说三道四。
    孩子们看商均真是急上来了,也都不敢反驳,只有顺着他们父亲的意思去作。
    这真是:
    初心不改忠臣志,
    乱云难抒爱国情。
    欲知商均一家将要怎样离开都城阳翟,请看第74章《见罪而泣》。
    长篇历史小说《华夏君主——大禹王》
    第74章 见罪而泣
    商均和丹朱离开大禹的茅屋以后,大禹忽然意识到,他们会不会因为他说的话太重,而在暗地里生他的闷气呢?或者他们会以为这是放逐他?不管咋说,他和商均是好朋友,明天务必得去为商均送行。然后再去看看丹朱的情况。丹朱这个人并不是一个思想单纯的人,有必要再去安慰安慰他。
    这天早上,太阳出来以后,大禹作了一番洗漱,面对朝阳沉思了许久,他终于决定要上商均家去了。正在他准备动身的时候,伯益出现在他的身边。他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伯益,并让伯益和他一起到商均家去。
    他们一路走着,一边谈论着这次封地纳贡会遇到很多难以预料的事情。但不管怎样一定要推行下去。
    一路上,早起的族人们一看到大禹和伯益,都纷纷向他们打招呼或者问好。
    远远地,大禹和伯益就看到商均家的房门开着。但直到他们走近时,也没有看到一个人出来走动。他们觉得有点儿异样,当他们走到房门口时,伯益大声喊着商均的名字,可是,并没有人回应。也没有人出来。大禹和伯益狐疑地走进茅屋中,哪里还有一个人影?空空荡荡的屋子里,凌乱地扔着些没有用处的杂物。看来,商均一家已经离开了。
    走出商均家的茅屋,大禹多少显得有点怅然若失。在一起多年的最要好的朋友,就这么不声不响地走了。其实,他内心中还有好多话要对商均说。可是,已经没有机会了。
    伯益从大禹那一声轻微的叹息中,解读出大禹心中那纷乱的郁闷。他宽慰地说,“禹后啊,从商均天不明就离开都城这一点上来看,他实在是为了你的政令能顺利地施行啊!从私人方面说,这是伟大的友谊在支撑着他对你的坚决服从;从部族利益来说,他是坚定不移地在执行你的命令。总的来说,商均不是为了他,而是在支持你啊!”
    大禹便问伯益:“我们还去不去丹朱家?”
    伯益说:“他们不会商量着同时离开都城吧?还是去看看吧!”
    拐过商均家的房角,在一条大道边,大禹和伯益看到三个奇怪的人。有一个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另两个正把一块块石头往那个站着的人周围摆放。好像在摆一个圆圈,用来圈那个站着的人。
    大禹猛然间明白了,啊,那个站着的人是犯了什么罪呀!而那两个摆放石头的人,是在执行囚禁这个罪人的任务。
    在这个时代,没有所谓的监狱。普遍通行的是画地为牢。谁若犯了什么大错,执行的人便在地上画上一个大圆圈,让犯罪的人往里边一站,就等于是让犯罪嫌疑人入了牢房。而那进入圈子的人,也很遵守制度,他就那么一直站在为他画定的圈子中,直到有一天,有人来通知他,他的刑期已满,他才能走出那个特地为他画定的圈子。那嫌疑人站累了就蹲一会儿,蹲得久了,就再站一会儿。
    两个执法者一看大禹来了,就连忙向大禹和伯益问好。
    大禹问:“这位族人他怎么了?”
    两个执法者对大禹说,他们是都城南边一个叫纥纥部落的,这个名叫壳的人,因为看上了邻居浾的妻子,在他和浾进行摔跤游戏的时候,趁机把浾给摔倒在地,并把浾给摔死了。众人看不过,族长就让他俩把壳给抓了起来,并要他在都城中服刑。
    大禹就走到壳身边问:“他俩说的是真的吗?”
    壳有点委屈地说:“我没有妻子是真的,但我并没有看上浾的妻子。毕竟我和浾是最好的朋友。当我们摔跤的时候,我也没有想到他会死去。如果我知道他会因为摔跤而死,打死我也不敢和他摔跤。”
    伯益问:“你家中都有些什么人呢?”
    壳说:“我家中有父母,还有弟弟和妹妹,在家里,我既要耕田又要打猎,我没有看上浾的妻子,是浾死了以后,她非要嫁给我的。可我不敢要,我怕别人说我是为了她,而把浾给摔死了。结果,我们才在一起了两天,族长就派人把我抓起来了。”
    “可怜的人哪!”大禹拍着壳的肩膀说,“我相信你说的是实话,但毕竟从你手上出了人命,这个责任你是要承担的。你这么年轻,这么英俊,这么勇敢,难道就找不到一个你心仪的女孩吗?”
    大禹不禁潸然泪下,他仰头观看着天上的太阳,太阳那刺眼的光芒让他不得不闭上眼睛。但泪水却不断地涌出。
    伯益惊诧地问:“禹后,你这是咋了?”
    大禹自责地说:“看到了犯罪的壳,我想到了我的失职。这天下还有多少人,因为我的教化不到位,而让他们犯下了罪行。在其位,谋其政。我作了后,就要天下民众归心,让天下民众都能受到教化,让他们知道五伦纲常。让每个人都有一片仁德之心。伯益啊,我们的路还很远很远啊!我们要作得比尧后和舜后更好,方才能得到天下民众的爱戴,方才不辜负上神对我们的期望啊!”
    大禹转过身对壳说:“你既然犯了罪,就要诚实地去承认,就要勇敢地去承担。希望你通过这次服刑,明白世间更多的道理,要作一个光明正大的人,要作光明磊落的事,不要因一已之私利,而作出伤天害理,有悖人伦的恶事、丑事;更不要为了个人的幸福,而伤害别人的性命,进而毁了别人的幸福。你在都城安心服刑吧,你的父母在等着你回家,你的兄弟姐妹在等着你回家。我也希望你能早点回家。”
    伯益看大禹如此动情,便劝慰说,“禹后啊,我相信壳会听从你的话的。看上去,壳是个聪明的人,经过这次服刑,他一定能变好的。我们不是还要去送丹朱的吗?如果我们去晚了,他会不会和商均一样,只留下一座空空如也的茅屋呢?”
    大禹便和伯益一起离开了囚禁壳的地方。他不由自主地就想到了昔日在治理大河前夕,他和皋陶在舜后的茅棚里,谈论五常五理,五伦五刑的事情。那时,他还是个三十多岁的棒小伙,而皋陶也没有显出多少老相。如今,白发苍苍,银须飘飘的皋陶老哥,为了安抚江淮民心,只身一人行走江淮,不知道得历经多少艰难险阻。现在,皋陶老哥怎么样了?大禹深深地期望,皋陶能早一天回到都城。
    大禹带着稍微的愧疚之意对伯益说:“当初真不应该让你父亲一个人去江淮,万一出了什么事,有谁来照料他呢?”
    伯益感激地说:“禹后啊,我和你一样牵挂着他呀!部族里这么多事,你还一直想着我父,我相信他很快就会回来的。”
    大禹动容地说:“伯益,不是我要当面阿谀你,说良心话,没有你们父子的辅佐,也就没有我们华夏的存在,从尧后到舜后,从我13年的治水,哪一处少得了你们父子啊!如今,我刚刚接替舜后的位子,皋陶老哥便只身一人到江淮去,这其间要吃很多的苦啊!你们父子的仁德和聪慧,这天下又有谁人能比?你们父子为了华夏竭尽全力,你们是让我最敬佩的人!”
    伯益谦虚地说:“禹后啊,一块石头不能称作一座大山,一碗清水不能称作江河,以我父子区区之力,怎么能顶得起天下重任啊!如果没有龙、倕、夔、伯夷他们这诸多贤臣,没有童律、庚辰、乌木由他们这些出生入死的将军,又怎么会有我们华夏的今天?我和我父也只是尽力而为,我们有多大的力量就去作多大的事情。你只是一个领头人,我们帮你,也是为着天下苍生着想。更是上神赐予我们的能力。”
    大禹说:“所以,我们就必需得像亲兄弟一样,不能分彼此。我只不过是占住了这个位子,有责任我就来承担。有福利,那便是天下苍生的福祉。”
    两个人边走边谈,在他们的前边,围着一大群人,难道说发生了什么大事不成?
    围观的人们看得很是投入,大禹和伯益走到了他们身边,也没有人发现。大禹和伯益挤进人群,往圈子中看时,起初也没看到什么,只有两只野性十足的公鸡在斗架。两只公鸡一只是全身长着紫红色的毛,肥大的鸡冠,尖利的喙。看上去凶猛异常。另一只则是通体雪白,只有鸡冠是血一样的鲜红。它的架势子给人一种凶狠和恶毒的印象。两只鸡斗斗停停。停下时,都机警地注视着对方,不放过任何一次反扑的机会。混战在一起时,先是一团红和一团白搅和在一起,然后就是让人根本分不清是红里边有白,还是白里边有红。不分出胜负,这两只公鸡好像是决不善罢甘休。
    大禹用胳膊肘轻轻撞了撞伯益,当伯益向大禹观望时,大禹示意伯益离开人群,不再观看斗鸡的表演。因为他们还要上丹朱家去,送丹朱上他的封地去呢!
    这真是:
    一人谋求天下益,
    群臣共创大众福。
    欲知大禹和伯益怎样为丹朱送行,请看第75章《巾帼之辉》。
    长篇历史小说《华夏君主——大禹王》
    第75章 巾帼之辉
    昨晚,丹朱被商均赶走之后,在昏黑的夜色里往家里走。也看不太清路面,脚下被一块石头绊住,打了个大趔趄,差点摔个狗吃屎。气得他回去抱起那块石头往路边的暗地里扔。石头落地的时候,正好砸着一只黃鼠狼的尾巴,那只黃鼠狼惨叫了一声,窜向远处。
    他一回到家,看哪儿都不顺。本来天也黑了,又没有个照明设备,看啥东西也看不清楚。漫无目的中东翻西找,好像连他自己也说不上是在找什么。他的儿子告诉他,“我父啊,我们的行装都已经准备好了,明天一早就能登程了。”
    丹朱闻言大怒,他凶神恶煞般地问儿子,“你们准备上哪儿去?”
    儿子毫不客气地说:“这得问你自己。我不相信,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自己说过的话都忘记了?”
    丹朱真想狠狠地括儿子一耳光,估计在黑暗中,谁也看不清谁的脸,再说,儿子一向都是别子,说话从来都没有顺溜过。模模糊糊中,他看到妻子也在身边,就威严地说,“还不点火?”
    丹朱所说的点火,就是点燃松明子,他们在夜间照明,用的都是很油很油的松树枝,一根一米多长的松树枝大约能燃烧一个多小时。晚上实在是没什么事的时候,为了节省,好多人都不点燃松树枝。再者来说,还要时时注意防止火灾的发生。因为住的都是茅屋、茅棚,房顶又不太高,弄不好有星星点点的火一旦蹿上去,茅草屋马上就会化为灰烬。
    丹朱的妻子极不情愿地说:“没事没非的点火弄啥哩呀?该收拾的我们都收拾过了,只等明天一早上路。”
    “上路,上路!你们就记得上路!”丹朱自己一边点燃松明子,一边说,“明天还早着哩,我好歹得找点啥儿吃吃。”
    一说到吃,丹朱的妻子气不打一处来,她数落着,“就知道吃吃吃,看看人家的男人,起早贪黑地耕田,农闲的时候去打猎,得着空子就去捕渔,你倒好,整天就呆在家里,四门不出,玩这玩那,眼看五六十岁了,你还没有玩够?”
    一提到玩,丹朱条件反射般地就想到了他那视若生命的围棋。他问妻子,“你们收拾行装,把我的棋放哪儿去了?”
    妻子鄙夷地说:“谁希罕你那破烂玩意儿,不还在老地方放着吗?它还会插翅膀飞了吗?”
    丹朱想耍耍他的家长脾气,唬着脸说,“少哔哔,快拿过来!”
    妻子并不吃他这一套,脸一仰,说,“咦!你耍啥佯恶哩呀?你自己没长手?”
    丹朱真是气得不要不要的。他看着妻子和儿子袖手旁观而不来帮他,他只好一手举着松明子,一手去拿靠后墙边的围棋罐子。他的小心谨慎不亚于一位母亲去抚摸刚出生的婴儿的脸庞,他总怕把罐子打翻了。就在他的手刚一接触到围棋罐子,鬼使神差地那罐子却“咕噜”一下摔到了地上,当丹朱下意识地用手去接那掉地的罐子时,围棋罐子已经摔碎在地上。里边的棋子“呼啦”撒了一地。
    丹朱尴尬地说:“这好!这好!”
    他蹲在地上,一个一个地摸那散落在地的棋子,况且,摔撒这一罐子又是黑色的,朦胧中,却怎么也看不清楚。即便是白色的,棋子散落在犄角旮旯,就是在白天也不好找。找着找着,一股无名火窜上丹朱的心头。他“忽”地从地上站起来,面对仍旧站在那儿看他捡棋子的妻子和儿子说,“这都是你们干的好事儿!”
    妻子说白他:“回来你说你找吃的,谁让你找你那破棋子了?难道你去商均家,你外甥连吃的都不让让你吗?”
    不说商均还算罢了,一说商均,丹朱简直气得要发抖。他把已经捡拾到手中的棋子“哗啦”一下又撒到了地上,暴跳如雷地说,“以后别在我面前提商均,我没有这个外甥!我不是他舅舅!”
    丹朱的儿子恍然大悟地说:“噢,我明白了!你肯定是在我商均哥哥那里生了什么气,回来后你的恶气没处剎,你撒到俺母亲俺俩头上了。我父啊,这不是你一贯的作风啊!是不是因为我商均哥哥要忙着收拾行装,没有时间和你下棋了,你就生气了?也不至于啊!”
    丹朱正在为刚刚把捡拾起来的棋子扔掉而后悔呢,听到儿子还在说商均,他便说,“你是不是傻呀?我已经对你说过了,以后不要在我面前提起那个人。我不认识他,我不知道有这个人。”
    丹朱的妻子听不下去了,她撇着嘴说,“啧啧啧,这舅当的真好啊!都说亲舅如父子,你一个作长辈的,怎能这样说自己的外甥啊!这是在咱自己家里,若是在外边,人家不早就把大牙给笑掉了。”
    “他……”丹朱气得想骂娘,一想骂娘不对,商均的母亲是自己的亲姐姐呀,这个娘不能骂,他便把骂娘的话生生给咽了下去,缓了缓气,他才说,“我若是他舅舅,他就不应该把我推出他的家门。”
    他的儿子揶揄地说:“还不是当舅舅的,当的太好了,商均哥哥情受不起这个舅舅了。”
    他妻子却动了恻隐之心,体贴地问,“商均这孩子为啥这么不懂事啊?他为什么就把你给推出门外了?”
    丹朱一连声地说:“都是傻子,都是傻子!”说着,他蹲在地上,接着说,“你们别以为商均有多聪明,当舜后让位的时候,他应该接替他父亲的位子,这个不成器的东西,偏偏是污泥糊不到南墙上。他不干,千里迢迢地去请大禹。这可好,大禹成了天下君主,执掌华夏威权,立马让他滚蛋。让他远远地离开都城,回他的商地去。”
    丹朱的儿子说:“这有什么可嘲笑的?我们不是一样回我们的封地去吗?难道说这就是傻吗?”
    丹朱猛地从地上站起来,“ 嗷~~”了一声,才说,“你懂得什么?如果商均的家族和我们的家族联合起来,华夏君主的位子还不一定是谁的呢!”
    他儿子冷嘲热讽地说:“我明白了,怪不得商均哥哥把你赶出门去。你肯定也是向他这样说了!自己没那本事,还嫉妒别人。商均哥哥作得对。我要有这样一个舅舅,我也会把他赶出家门。我看哪,我们什么也不要说了,明天一早赶紧上路,走人吧!早离开都城一天,我们就少一天在都城丢人现眼。”
    他妻子紧紧挨着儿子站着,拉着儿子的手说,“商均作得对,尧后为什么没把位子传给你,而传给了舜后?你还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吗?一个没德行的人,一个缺少仁德的人,怎么能作华夏君主呢?他又怎么能领族人过得兴旺发达呢?舜后把位子传给了禹后,而商均亲自上阳城去请禹后执掌权柄,那是商均知道,只有禹后接替天下君主之位,才是众望所归。而商均这样作,也恰恰证明商均的心胸是多么宽宏。而你却这样想,竟然想出谋反的事,你也太卑鄙了!跟你作了这么多年的妻子,我真是被你糟蹋了!”
    说着说着,丹朱的妻子止不住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儿子安慰母亲说,“这样的人你也值得为他哭?”
    话刚落音,他们一家人全都围了过来。起初丹朱和妻子、儿子在吵吵嚷嚷的时候,家人们也没有放在心上,及至听到了主母的哭声,认为这事儿已经变大了,所以,都围了过来。
    丹朱手里的松明子早已熄灭,朦胧中,丹朱的妻子看一家人都到齐了,她对大伙说,“现在我们就背上我们的行装,离开都城吧!既然禹后让我们回我们的封地去,自有禹后的道理。我们有田地而不耕种,有田地而不缴纳贡赋,还怎么有脸去自称尧后的传人?”
    平日里,丹朱在家是东不管西不问,大小事情都由他妻子一人主持。在外面,丹朱也算是一个户主,但他从来没有行驶过户主的权利。因为他一心二心只沉耽于游戏和娱乐之中。所以,他妻子的话是有着相当的号召力的。当他妻子说出了现在就走的话以后,家人们便互相呼唤着,聚在一起分配着谁该带什么,谁背什么。主母说让现在就离开都城,那现在就走。
    丹朱一家大大小小将近十八口人了。大人们一个个都惊醒了,连睡着觉的小孩也被叫醒,说要让他们跟家人一起上远方。小孩子们也是懞懞憧憧的,大人说什么是什么,但他们不免会问——我们为什么在夜里走啊?——我们这是要到什么地方去啊?
    为了不惊动邻居们,丹朱的妻子一再要求大人小孩,不要多说话,尽管默默地走。
    一家人没有谁去搭理丹朱,好像他根本就是一个多余的人。在人们往外走时,他慌乱地蹲在地上,在黑暗中摸索他的棋子。当人们走远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再呆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不甘心地念叨着:“我的棋子,我的棋子!”
    丹朱抱着那一罐子白棋子,一边一步一回头地往前走,一边仍然念念不忘地说着,“那是一副好棋啊!那是一副好棋啊!”
    这真是:
    心有全局荣巾帼,
    胸无大志枉须眉。
    欲知丹朱能否追上家人,请看第76章《吏治改革》。

    长篇历史小说《华夏君主——大禹王》
    第76章 吏治改革
    大禹和伯益到丹朱家的时候,还没到门口,就听到屋子里有孩子们的说笑声。大禹和伯益认为,丹朱肯定还没有走,就加快脚步走到门口,看到俩孩子正在那儿蹲着捡拾什么东西。
    伯益问那俩孩子是不是这家的小孩儿,他们说不是。伯益又问,既然不是,你们在这儿干吗呀?俩小孩说,这一家人不知道啥时候就已经走了,他们是来玩捉迷藏的,看到这地上撒了许多好看的石子,他们就开始捡了起来。
    大禹接过一个孩子递给他的石子看了看,说,“这是丹朱的棋子啊!他走得这么慌,连棋子都撒地上不要了。”
    大禹把棋子还给那孩子后,对伯益说,“我们还是来晚了。”
    当伯益陪大禹又回到大禹的茅屋时,众贤臣都已经等候多时了。
    大禹还没有坐稳,伯夷就说,“禹后啊,我们已经讨论了几天,认为应该在我们身边重新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人了。”
    大禹笑着说:“这是好事啊!只要发现有可用的人才,不用对我说,只管领来就是了,看他们的才能,给他们职务。”
    “是这样,”伯夷解释说,“伯益应该已经对你说了吧?”
    大禹看着伯益,疑惑地说,“伯益,你对我说什么了?”
    伯益笑着说:“我看你一直在考虑商均和丹朱的事情,也没有时间谋划其他的事,所以就没有对你说起。噢,伯夷,你还继续往下说吧!禹后会接纳我们的意见的。”
    伯夷说,在舜后时,只是指定了纳言官,后稷,共工,虞等职位,也只是一个人,而没有下边的人选。所以,当一个人去执行任务时,往往需要各处奔跑。如果采用直线式,一个官位下边管理众多的小官,也许事情就好办得多了。比如作为后的近臣的遒人。虽然负责下达王命,宣布政令。同时兼有征求意见、下情上达之责。但是,让他自己一个人行驶起来,有诸多的不便。他既不能跑遍整个天下,肯定会遗忘一些部落。如果在后身边有遒人,大部族里也选举出遒人,小部族里也选举出遒人,这样,层层领导,后的政令会很快就传遍天下,天下有什么事情也会很快传送上来。在后身边的,就是后的遒人。在族长身边的,就是族长的遒人。
    大禹点点头说:“这个方法好!那么,后稷,虞,他们呢?啬夫、大理、羲和这些官呢?也要这样吗?”
    伯益对大禹说,负责征收农业剩余生产物,并执行国家经济权力的官员——啬夫,在都城中,就是天下的总啬夫。各地还要选举大大小小的啬夫。这样,在征收贡赋,征收剩余生产物时,就会同心协力,共同把事情作得更好!
    那些具有司法职能,掌管刑狱,调解诉讼的官员——大理。不但后的身边要有,各部落,各部族都要有。如果全天下只一个大理,他整天整夜不睡觉也处理不完天下的事务。如果各部落,各部族都有了大理,他们处理不了的事情,就可以送到都城来,让最大的大理来处理。
    掌管记事和册籍的史官——太史。其实是最难作的就是太史。伯益说,纵观天下,能掌握书写的人寥寥无几,会写字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再者说,用兽皮,龟甲,兽骨来记事,单单存放就是一个大问题。所以,禹后啊,要大力推广认字,写字和创造字的技术,我们现在太需要了。在其他部族中,差不多还是口口相传,很容易失真。要多多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啊!
    伯益继续说,在舜后时,我们只是提了提掌管历法的官员-——羲和。但只有其名无其实,更没有专人来管理。确定的时间,好多好多的时期,都是我们临时决定的。天下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一年四季的轮换,虽然他们能看得出来,但掌握不了确定的时间。这方面,我们也要完善起来。
    掌管祭祀和后娱乐时候音乐的乐师——瞽。这个就不用说了吧!我们一直就不缺少音乐人才。但要不断地创新曲子,不能就那么几首。
    大禹却说:“祭祀时候需要有乐音,这无可厚非。因为我们要赞颂上神,更要接近上神。至于我个人则不需要什么音乐了。不过,还是让民众多一些乐音比较好。不能总是劳动,而没有歌声啊!再说,民众们祭祀,也是少不了乐曲的。”
    大家都不说话了,契这才说,“让我来说说有关教化的事情吧!在我们大家的一致努力下,可以说,我们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耕田者知道了按时、按季节耕作,还不断开发新的作物品种。捕渔者知道了结网,狩猎者学会了使用弓箭等各种捕猎工具。我们的字现在比舜后时又多了些,对我们记事有了很大帮助。”
    大禹笑着说:“契啊!我们不能作报喜鸟啊,只报喜不报忧不行啊!难道你就没有要提的建议吗?我们要向哪个方向努力呢?”
    契说:“禹后啊,我的最大理想是让都城的孩子们都集合在一起,找专业人教他们学习认字,学习写字,教他们学习礼仪,礼法,还要教他们学习使用乐器,谱写乐曲。不知道我这算不算妄想。”
    契的话迎来了一阵喝彩之声。他说的简直太好了。可能是说到了大家心里吧?都认为契说的实属必要,应该施行。
    大禹等众贤臣讨论完了,这才说,“我们今天再休息一天,明天大家就开始行动吧!伯益,姬弃,倕,龙,夔,契,你们都到各部落去,一是宣扬我们今天商定的法令,选举出更多的部族遒人、啬夫、大理、太史、羲和、瞽出来。并且,不能忘记帮助庚辰他们快速地让我们的武夫队组织起来,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兵马,那些不听话的苗、夷、羌、氐,我们都有办法对付他们了。另外,等你们回来后,我们再说在都城建一处学习场所的事情。”
    此时,女嫣已经把粥熬好了,她和姒启一碗一碗地往这边端,递到每位贤臣的手中。
    倕说:“禹后啊,我提个建议,从今天开始你也选一个疱正吧!让他专业为你们一家人作饭。有客人的时候,也不至于让大嫂这么忙了。”
    大禹连连摆手说:“不行不行!我怎能作出格的事情呢?”
    伯益说:“也该给启娃娃找个职义了,让他作点什么吧!他都这么大了。”
    大禹点头说:“这个可以考虑。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不过,还得你们众位说了才算啊!”
    姒启接着大禹的话茬说:“是啊,我父,我已经不小了,也让我管点事吧!我认为我能管好的。”
    大禹想了想说:“等你的叔叔伯伯们回来以后吧!现在不是讨论这件事的时候。”
    伯益说:“还有啊,禹后,以后我们的官名也要有统一的称呼才行。直接在你身边的人,就叫相,为相服务的人叫卿士,专业为人决断疑虑的人,就叫卜吧!我们离不开卜,因为,我们有很多事不能决断,上神的意思我们不能明白,也只能靠卜来决断了。主管祭祀的,不管是祭天,祭地,祭祖宗。那些主管人员,都应该叫祝。至于史嘛,以后有需要记载的历史时,再选合适的人吧!师呢!刚才契不是已经说了吗?想办一处学习的场所。你也给予了支持,那么,这些从事教化的专职人员,就叫师好了。”
    大禹赞赏地说:“好啊,好啊!有你们,我可省心多了。天下是大家共有的天下,我只不过是坐在了这个位子上,作一个领头人罢了。有什么不好的事,有什么过错,这都算我自己的,让上神来惩罚我吧!有了功绩,应该归给大家。不是你们处心积虑,殚精竭虑,怎么能把天下治理好啊!你们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啊!”
    大禹和众贤臣重新确立了天下部落联盟的所有官职,以前的大禹是司空,他作了华夏君主,他便让掌管山林的林业部长伯益作了司空,成为治理水土的水利部长。而伯益的林业部长,则由伯益推荐的一个叫益的人担任。众贤臣又给伯益了一个新的职位,叫作相。
    过去的士,执掌刑法的司法部长皋陶,主管大理职务,也属于相的级别。
    从前担任纳言官,负责下情上达,发布政令,收集意见的龙,成了联盟中的总遒人,属于卿士级别。
    推行教化,担任教育部长的契,是联盟中的总师。兼有太史职责。
    担任后稷,掌管农业的农业部长姬弃,就是啬夫;
    掌管音乐和礼仪的宣传部长夔,就是瞽;
    掌管百工的科学技术部长倕,还要兼管羲和的职责。
    以上的契、姬弃、夔、倕全都属于卿士级别。
    这一次众贤臣们重新分工,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带着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要到天下各部落去推行政令,并且还要挑选兵马,组建一支军队。为以后更加巩固华夏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众贤臣们一一向大禹道别,大禹嘱咐了这个,又嘱咐那个,一直拉着他们的手,久久不愿放开。他期望他们都能早一天回到都城来。众人也都一再表示,这次一定要作好,让华夏有一个新的面貌呈现在天下民众面前。
    这真是:
    开天辟地创华夏基业,
    从古至今树千秋伟绩。
    欲知众贤臣们将怎样到天下去推行政令,华夏军队能否建立,请看第77章《一试姒启》。
    长篇历史小说《华夏君主——大禹王》
    第77章 一试姒启
    众贤臣们离开都城到各部落、各部族去以后,已经二十多天了。这天都城里和前几天一样,又起了大雾。人们最怕的就是这种浓雾。上了年纪的人说,这种雾里边包含有大量的瘴气,所以,他们都称这种雾为瘴子。平常时候起雾,他们也说是起瘴子。
    大雾往往是化成雾丝雨,迷迷蒙蒙,正是人们所说的雨不大淋湿衣裳。后来唐朝有个僧人还有诗曰: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可是这却不是具有诗情画意的杏花雨,此时已经是后秋了。该收的农作物都业已收获。人们等待的是一旦老天露出太阳,把土地全部挖掘一遍,就可以种上冬季的农作物了。
    其实这是个既忙又闲的时候,天气不好,人们只能呆在屋子里。大禹一家和别人家一样,如果天晴,他们也好去趁天时挖掘自己的土地。播种上又一年的希望。
    自从那次众贤臣们告别大禹时,伯益提出让姒启也加入到管理者队伍中,让大禹为姒启安排个什么工作之类。从那时起,姒启真的上了心。认为自己的父亲大禹一直就是不放心自己,可他认为,自己早已是成年人了,什么事不能作呢?当姒启在这个雾丝雨的天气里,闲着没事的时候,又向大禹旧事重提。这也引起了女嫣的兴趣。
    如今的女嫣比以前多出了几份娇媚和雍容,也显得更有气质。她对大禹说,你就这么一个儿子,你不为你儿子的将来想一想吗?现在你是诸部落的联盟君主,是统管华夏的大君王,难道连自己的儿子也安排不了?不是有句俗话说是,雄鹰只在天空才能练出强硬的翅膀。放开让他飞一飞吧!要不,你怎么会知道启娃娃有没有能力?
    大禹总是认为,姒启还是个孩子,不能担当重任。再一个来说,他最反对的就是搞特权化。因为自己是华夏君主,就随意安排儿子去作这作那,这是对天下苍生的不负责任啊!让他怎么能做得出来呢?儿子姒启是一个有德有才,德才兼备的人吗?不是!一个既无德又无才的平庸之辈,给他一个职义,这会让天下苍生大骂的啊!他大禹怎么也作不出来。虽然伯益提出来过,那也只是礼貌性的提示,而不是庄重的推荐啊!若自己把不住关,那以后还怎么去治理天下?
    想来想去,不给儿子确定的职义是对的。但有必要对他进行一番考察。这样的话,也能证明姒启到底有多大的能力。
    姒启眼巴眼望地看着大禹,乞求能从他父亲那里得到令他满意的答案。虎毒还不食子呢!何况父亲是一个受到天下苍生敬仰的华夏君主,他会有宽厚和仁慈心肠的。
    女嫣也同样以期许的眼神凝视着大禹,有姒启的迫切要求,和自己恳切的希望,大禹一定会答应他们的。
    大禹用深切的眼光紧紧盯着儿子姒启,对他说,众贤臣们都上远处去了,都城周围如今还没有人负责。选遒人、啬夫、大理等的事情,还有挑选武夫的事情,目前还没有人去办理。大禹对姒启说,你就去吧!等你办好的时候回来报告给我。另外,还要带回你挑选的武夫。如果你挑选的人数超出一百的话,就让你作百夫长。这件事你能不能完成,就看你自己的智慧和德行了。
    这让姒启听得云里雾里的。自己从来没有作过这么大的事情。人们会相信他说的话吗?再说,挑选一百人,这谈何容易啊!姒启不知道如何是好。他以求助的眼神望向他的姨妈女嫣。
    女嫣听了大禹对姒启提出的条件,也不加思索,就连忙催促姒启,快点去吧,按你父亲说的办。
首页 上一页[32] 本页[33] 下一页[34] 尾页[14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午夜咖啡馆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5 00:15:58  更:2021-07-05 01:04:15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