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佛经 -> 佛教故事| -> 《杂宝藏经》白话 -> 正文阅读

[佛经]《杂宝藏经》白话[第1页]

佛教故事|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8] [放入我的收藏夹]


杂宝藏经 卷第一
十奢王缘 第一
往昔人的寿命在一万岁的时候,有一个国王别号叫十奢,统治阎浮提。国王的大夫人生育了一个儿子,名叫罗摩。第二个夫人,(也)有一个儿子,名叫罗漫。罗摩太子非常勇猛威武,具有金刚力士之力,再加上有扇罗,听到(扇罗的)声音(或)看到(它的)样子,都能使人受到伤害,没有人能抵挡。当时第三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婆罗陀。第四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字叫灭怨恶。
大王非常喜爱敬重第三夫人,就对她说:“我现在对你,所有的财宝都不吝惜,如果你需要什么,随你心愿。”夫人回答说:“我没有什么要求,以后有意愿,当再(向大王)报告。”时逢十奢王遭受疾病,生命处在病危中,就立罗摩太子,代替自己做国王,而开始束起头发,头上戴着天冠,仪容仪表的准则,按照国王的规范(来)。当时(是由)小夫人看望(照顾)十奢王病况,病情有所好转。她依仗这件事,看到罗摩继承他父亲的王位,内心生起嫉妒。不久(三夫人)禀白大王要求兑现先前的愿望:“希望立我的儿子为国王,废除罗摩。”
十奢王听到这番话,就像人被噎住,既咽不下又吐不出:想废除长子,已经立他为王了;想不废除,先前答应了第三夫人的愿望。但是十奢王从小以来,不曾违背信用,再说做国王的轨则,不说(意思不同的)两样话,不能违背前面所说。想到这些,就废除了罗摩,剥夺了他的(国王的)衣冠。
当时弟弟罗漫对哥哥说:“哥哥您有勇气和力量,又有扇罗,为什么不使用,(而)受这样的耻辱呢?”哥哥回答弟弟说:“违背父亲的愿望,不能称为孝子。这位母亲虽然没有生我,(但是)父亲尊重她,也像我的生母。弟弟婆罗陀,非常温和柔顺,实际上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像我现在,虽然有(力士的)大力(和无人能挡的)扇罗,岂可对于父母和弟弟(这些)不应该伤害的(对象),而要去加害(他们)?”弟弟听了他的话,就沉默不语了。
当时十奢王就流放两个儿子,远放深山,经过十二年后才允许(他们)回国。罗摩兄弟就尊奉父王的命令,心里没有烦恼和怨恨,拜别了父母,远远地进入到深山。当时婆罗陀先前在其他国家,不久把他召回①国,而任用他为国王。但是婆罗陀平时(对)两个哥哥和睦恭顺,深深怀有恭敬谦让。回国以后,父亲已经驾崩了,才知道自己的母亲无理地挑起王位的废立,远远地放逐了两位哥哥,厌恶生母所做的事不合道理,不向(生母)跪拜,对自己的母亲说:“母亲的所作所为,想不到(如此)违背正道,(这)就毁掉我们家了。”向大母礼拜,比平常加倍的恭敬孝顺。
这时婆罗陀就带领军队,到那座山边,把众人留在身后,自身一人前去。当弟弟来的时候,罗漫对哥哥说:“先前常说弟弟婆罗陀基于大义的谦让(与)恭敬,今天带兵来,想要诛杀我们兄弟(呀)。”哥哥对婆罗陀说:“弟弟今日为什么带这些官兵?”弟弟对哥哥说:“恐怕经过道路遇到作乱叛国的人有危难,所以带领军队用来自我防卫,没有其他的意思。希望哥哥回国统理国家的政务。”哥哥回答弟弟说:“先前接受了父亲的命令,远远的迁移来到此地,我现在怎能立即回去?如果擅自行动,(则)不能显明儿子孝敬父母的道理。”(弟弟)这样不停苦苦哀求,而哥哥的心意坚决,守志更加坚固。弟弟知道哥哥的心意终究不可回转,就向哥哥索取了皮鞋,惆怅懊恼地带着皮鞋回到了国都。统辖国政时,常常把皮鞋放置在御座上,早晚朝拜、问候的礼仪,如同(对)哥哥一样没有差别。也常常派人到山中,屡次邀请哥哥。但是他的两个哥哥,因为父亲的诏命十二年才能回去,年限还没有满,极尽孝顺,竭尽忠诚,不敢违背父亲的命令。
这之后渐渐(王命)年限已满,知道弟弟情谊深厚,屡次派遣信使召还,又知道恭敬皮鞋如同自己没有差别,为弟弟真情感动,就回到国都。到了国都后,弟弟还让王位给哥哥,哥哥又推让说:“父王先给了弟弟王位,我不应该取得。”弟弟又推让说:“哥哥是嫡亲长子,担负父亲基业的正应该是哥哥。”像这样反复互相谦让,哥哥不得已,就还做国王。兄弟间亲厚和睦,教育感化(大众使得)普遍流行(起来)。(这样一来)道德所扩展到(的地方),百姓蒙受利益,忠孝施加(的地方),人们都自我劝勉,侍奉孝敬(父母师长)。婆罗陀的母亲虽然经历过大错,(但是罗摩等)没有怨恨心。因为这样的忠诚孝顺的因缘,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人们没有疾病瘟疫,阎浮提之内,一切人民兴旺富足,超过平常十倍。
王子以肉济父母缘 第二
这样的经法我(阿难从佛亲自)听闻,讲法时,佛在舍卫国,那时阿难披上袈裟手持钵盂,进入城里化缘乞食。看见一个小孩子,有双眼失明的父母,(这个孩子)把乞讨得到的好的食物供养父母,粗糙的食物就自己吃。阿难对佛说:“世尊,这个小孩子非常少有,乞讨到好的食物,用来献给父母,选择粗劣、不好的自己吃。”
佛说:“这不算难,我过去生中,供养父母,才是极其困难。”阿难对佛说:“世尊,过去生中,您供养父母,那些事是怎样的呢?”
佛说:“在过去,有大国的国王,统领国土。国王有六个孩子,各自统领一个国家。当时有一大臣名字叫罗睺求,谋划起兵,杀掉了那大王和他的五个孩子。大王的第六个小儿子,事先有鬼神来告诉他说:‘你的父亲和其他五位兄弟,都被大臣罗睺求杀害,接下来要到你(这里)了。’王子听说后,立即回到家里。妻子看见王子脸色忧虑憔悴,与平常不一样,于是问丈夫说道:‘你为什么这样呢?’丈夫回答妻子说:‘男人的事情不能告诉你。 ’妻子说:‘王子,我现在和你生死与共,有什么紧急(的事情)不能告诉我?’丈夫回答妻子说:‘刚才有鬼神,来告诉我说:你的父亲及五个哥哥,都被他人所杀,接着轮到你了。因为这件事忧虑害怕,不知道该去哪里。’
“夫妇(一起)想办法,立即一起带着孩子,逃奔去其他国家,携带七天的粮食,预计可以到达。(但由于心里)惶恐害怕导致错误地走上了曲折的小路,走了十天,还没有到达。粮食用尽,困顿饥饿临近死亡,王子想着:三人同死,痛苦太大了,宁可杀掉一人,保存两人的性命。于是便拔出佩剑,想杀掉妻子。他的儿子回头看见父亲,合掌说道:‘希望父亲现在不要杀我的母亲,宁可杀掉我自己,来替代母亲的性命。’父亲听了儿子的话,想杀掉自己儿子,儿子再次说道:‘不要断绝我的性命,如果断绝我的性命,肉就会腐臭发烂,不能保留多长时间,(这样)我的母亲可能(也)不能到达(目的地)。不(要)断绝我的性命,需要时就割取,每天慢慢吃。’(即使这样)还没有到有人的村子,剩在身上的肉,只有三块了,儿子对父母说:“这两块肉,请父母吃掉它,还剩下的一块肉,就拿来给我。把我放到地上,父母继续前进。”
“当时释提桓因的宫殿震动,于是立即观察是什么因缘。看见这个小孩做稀有的事情,就化作(一只)饥饿的狼,来索取肉,小孩思考着:我吃这些肉,也是性命将尽,不吃也是死。就舍下这块肉,给了饿狼。释提桓因就变成人,对小孩说:‘你现在割肉,给你的父母,心中后悔吗?’回答说:‘不后悔。’又说:‘你现在为痛苦恼乱,谁能相信你没有生起后悔心呢?’小孩这样就说出真实(不虚的)话语道:‘我若不悔,身体的肌肉还长出来恢复像以前一样,如果有后悔的想法,就马上死去。’说完这句话,身体恢复,和原来的样子没有差别。释提桓因就将这个孩子和他的父母归聚一处,拜见了当地的国王。(国王)心里充满巨大的悲喜,怜悯他至孝,感叹从来没有过,就给他军队,回去恢复本国。释提桓因即护佑他渐渐做了阎浮提王。那时的小孩,是我的前身,那时的父母,就是(我)现在的父母。”佛说:“不但现在赞叹慈爱孝顺,在无数劫以来也常赞叹。”
众比丘对佛陀说:“世尊,过去生中,供养父母,那些事都是怎样的呢?”佛说:“过去迦尸国王的领土中,有一座大山,山中有仙人名字叫睒摩迦。(他的)父母年纪很大,并且眼睛都看不见。睒摩迦常常取美味的果子、鲜花和甘甜的水,用来赡养父母,把他们安置在悠闲安静没有恐惧的地方。凡是做(什么)事情,一举一动,(睒摩迦)先禀告父母。(这天他)禀告父母后,就取水去了。那时梵摩达王出游打猎,看见有鹿饮水,拉弓射鹿,涂有毒药的箭误中睒摩迦的身体,遭到毒箭射中以后,睒摩迦高声呼喊道:‘一箭杀死三个人,这痛苦何等厉害严重啊!’
“国王听见他的声音,马上把弓箭抛在地上,就立即上前观看:‘谁说的这话?我的这座山中有位仙人,名字叫睒摩迦,仁慈孝顺,赡养盲眼的父母,举世称颂赞叹。你现在莫非是睒摩迦?’回答说:‘我就是。’进而对国王说:‘现在我的这个身体,不计较痛苦,只是担忧父母年老眼盲,父母如果饥饿困顿,没有人供养啊。’国王再次问道:‘你的盲眼父母,现在在哪里呢?’睒摩迦指示给王说:‘在那个草屋中。’王随即到盲父母的住所,睒摩迦的父亲那时对他的母亲说:‘我的眼皮跳动,难道是我孝顺的儿子睒摩迦有灾祸吗?’他的母亲又对父亲说:‘我的乳房惶恐不安地跳动,不会是我的儿子有(很)不祥的事情吧?’那时盲眼父母,听见国王走路的悉悉索索的声音,心里生起恐惧:‘不是我的儿子在走动,那是谁呢?’
“国王走到他们前面,高声说:‘行礼了。’盲眼父母说道:‘我们的眼睛看不见东西,是谁在行礼?’回答说:‘我是迦尸国王。’这时盲眼父母对国王说:‘大王啊!我的孩子如果在,应该给大王奉上好的花果。我的孩子早上去取水,这么晚了久等不回来。’国王于是悲伤哭泣,接着说偈言:
‘我是这个国的国王,在这座山游猎,
只想射禽兽,无意之间伤害了好人,
我现在舍弃王位,来侍奉盲眼父母,
和你们的孩子没有差别,千万不要产生忧愁苦闷。’
“盲眼父母用偈言回答国王的话:‘我的儿子慈善孝顺,天上人间都没有,国王虽然怜悯我,哪里能像我自己的儿子?国王要怜悯我,希望您指示儿子所在的地方,能在儿子左右,(我们)同死心意也满足了。’
“这样,国王带着盲眼父母前往睒摩迦身边。(盲父母)到了儿子所在的地方后,捶胸顿足,懊恼不已,嚎啕大哭说道:‘我的孩子慈善仁爱,孝顺无比,天神、地神、山神、树神、河池众神啊!’(盲父母)说偈言道:
‘帝释、梵天、护世四天王,为什么不帮助他呢?
我孝顺的儿子,让他遇到如此痛苦,
深深感怀我的孝子,请速挽救他的性命。’
“这时释提桓因的宫殿震动,用天耳听见盲父母悲痛的话语声,就从天而下,来到他们所在之处,对睒摩迦说:‘你对于国王,产生恶心了吗?’回答说:‘确实没有恶心。’ 释提桓因说:‘谁能相信你没有恶心呢?’ 睒摩迦回答说:“我对国王有恶心的话,就让毒箭的毒传遍全身,马上死去。如果我对国王的做法没有恶心,毒箭应该离开身体,疮疤就会痊愈。”马上就像他说的那样,毒箭自然(从他的身体)出来,(伤处)恢复得像以前一样。
“国王非常欢喜,高兴无限,便发出教令,普遍告示国内的人们,应该修行慈善、仁爱,孝顺侍奉父母。睒摩迦从过去以来,慈仁孝顺,供养父母。想知道谁是那时的盲父吗?就是现在的净饭王。那时的盲母,摩耶夫人就是。睒摩迦,就是现在的我,迦尸国王,就是舍利弗,那时的释提桓因,就是摩诃迦叶。”
鹦鹉子供养盲父母缘 第三
佛在王舍城,告诉众位比丘说:“有两种违背正道的(恶)业,就像拍皮球一样,迅速堕入地狱,是哪两种?一是不供养父母,二是对父母做种种不善的事。有两种正确的行为,就像拍皮球一样,迅速升到天上,是哪两种?一是供养父母,二是对父母做种种善行。”
众位比丘说:“(非常)稀有!世尊,如来尽其所能赞叹父母。”
佛说:“不但是今天,在过去生,雪山之中,有一只鹦鹉,父母都眼盲,常摘取好的花果,先供给父母。那时有一片田地的主人,当初种稻谷时,(曾)发愿说:‘所种的谷粒,要与众生(分享),大家一同吃。’这鹦鹉子,因为那个田主先有施舍之心,就常常到田里采取稻谷,用来供养父母。那时田主巡视农作物,看见那些虫子、鸟儿啄断谷穗的地方,嗔怒懊恼,便设下罗网,捕捉到鹦鹉。
“鹦鹉子说:‘田主(您)先前好心(发愿),施舍谷物没有吝啬,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才敢来采取稻谷。为什么现在用罗网捕捉呢?并且田地就像母亲,种子就像父亲,稻谷就像孩子,田主就像国王,我(真心)拥护您。’(鹦鹉)说完这些话,田主欢喜,问鹦鹉说:‘你取这些稻谷,究竟又为谁?’鹦鹉回答说:‘有盲眼的父母,希望能够奉养他们。’农夫回答说:‘从今以后,常在这里取谷,不要再有什么为难。’ ”
佛说:“鹦鹉乐于多得果种,种田者也是这样,那时鹦鹉,就是我,那时的田主,就是舍利弗,那时的盲父,就是净饭王,那时的盲母,就是摩耶夫人。”
弃老国缘 第四
佛在舍卫国,那时世尊,说过这样的话:“恭敬年长的老人,有很大的利益:没有听闻过的事情,能得以听闻、明了,(使自己)名声远播,被智慧的人所尊敬。”众位比丘说:“如来世尊,常常赞叹恭敬父母及有名望、有学问的老年人。” 佛说:“不但是现在,我在过去无数劫中,一直恭敬父母及有名望、有学问的老年人。” 众位比丘对佛说:“过去恭敬的那些事是怎样的呢?”
佛说:“过去很久之前,有一个国家名字叫弃老,那个国家中,凡是老人都被远远地赶走抛弃。有一个大臣,他的父亲年老,依照国法,应该在驱遣之列。(但)大臣孝顺,心里有所不忍,于是深深挖到地下,建造了一个密室,把父亲安置在其中,随时孝敬供养。那时天神,手拿着两条蛇,放在国王的宫殿上,说出这样的话:‘如果能分辨雌雄,你的国家能够安定,如果不能分辨,你本人和你的国家,在七天之后都将覆灭。’ 国王听完这话后,心中懊恼,立即召见群臣,参与商议这件事,群臣各自言语表示推辞,称不能分辨。
“(国王)随即招募国内的人,谁能分辨就给与丰厚的赏赐,加官进爵。大臣回家,前去问他的父亲,父亲回答儿子说:‘这件事容易分别,用纤细柔软的东西,把蛇放在上面,那个躁动不安的,应当知道是雄性,静止不动的,是雌性。’立即按父亲的话去做,果然分辨出雄雌了。
“天神再问道:‘谁对于睡觉者来说,可称为“觉”,谁对于醒觉者来说,可称之为“睡”。’国王和群臣,又不能分辩,(便)再次招募国内的人,(但)没有能解答的人。大臣问父亲,这是说的什么?父亲说:‘这是说的学人,(小乘的前三果圣者,虽已知佛教之真理,然而还有烦恼未断,还要继续修学,他们)相对于凡夫,可称为觉者;相对于阿罗汉,可称为睡者。’(大臣)立即照着父亲的话回答。天神又再次问道:‘这头大白象,有多少斤两?’君臣共同讨论,没有知道的人。也招募国内的人,又不能知道,大臣问父亲,父亲说:‘把大象放置到船上,把船放在大水池中,画出水齐船深浅多少,然后用这条船,称量石头放在中间,水没齐画线的地方,就知道斤两。’(大臣)就用这样的智慧来回答。
“天神又再次问道:‘让一捧水多于大海,谁能知道为什么?’君臣共同议论,又不能解答,又到处招募询问,都没有知道答案的人。大臣问父亲:‘这是说的什么?’父亲说:‘这话容易解释,如果有人能以清净的信心,用一捧水施舍给佛僧,以及父母、遇危难的人(或者)病人,凭这样的功德,几千万劫,受到的福报无穷无尽。海水极多,(存在)不会超过一劫(的时间)。从这方面推论来说,一捧水,多于大海百千万倍。’(大臣于是)就用(这话来)回答天神。
“天神再变化成饥饿的人,瘦骨嶙峋,形销骨立,来问道:‘世间还有人饥饿穷困、消瘦痛苦,比我更厉害的吗?’君臣思量着解答,又不能回答。大臣又把这种情况拿去询问父亲。父亲回答说:‘世间有人,悭贪、嫉妒,不相信(佛、法、僧)三宝,不能供养父母、老师。将来生,堕入饿鬼道中,百千万年,(乃至)听不到水与食物的名称,身体像大山,腹部像大山谷,咽喉像细针,头发像锥刀,缠住身体一直到脚;行动的时候,四肢关节像火烧。这样的人,比你的饥饿痛苦要剧烈百千万倍。’(大臣)就拿这个话,来回答天神。
“天神又再变化成一个人,手上戴着手铐,脚下戴着脚镣,脖子上戴着枷锁,身体中出火,全身燋烂,又问道:‘世间还有人比我痛苦得更厉害吗?’群臣讨论这个问题,(但)没有知道答案的人。大臣又问他的父亲,父亲就回答说:‘世间的人,不孝敬父母,忤逆伤害师长,背叛丈夫,诽谤(佛法僧)三宝,将来生,堕入地狱,(有)刀山、剑树、火车、炉炭、陷河、沸屎、刀道、火道(多种多样的地狱)。如此众多的痛苦,用“无量”“无边”(这样的大数也)不可能计算。用这(些苦)来比较,比你的困苦厉害百千万倍。’(大臣)就按照这样的话,来回答天神。
“天神又变化成一个女人,容貌端正美好,超过世人,又问道:‘世间有像我这么端正的人吗?’君臣沉默,没有能回答的人。大臣又问父亲,父亲当时回答说:‘世间有人,信奉、尊敬三宝,孝顺父母,喜好布施、忍辱、精进)、持戒,能够升到天上,相貌端正、出众美好,超过你的容貌百千万倍,用这个对比,你就像瞎猕猴。’(大臣)又用这话来回答天神。
“天神又用一四面相等的檀香木,又再问道:‘哪一方是头?’这些大臣智力有限,没有能回答的人,大臣又问父亲,他父亲回答说:‘这个容易知道,放在水里根部必然下沉,尾部必然向上漂起。’(大臣)就用这话回答天神。
“天神又用形状颜色没有差别的两只白騲马[雌马],来问道:‘谁是母马,谁是小马?’君臣也是没有能回答的人,又问他的父亲,他父亲说:‘给草让(它们)吃,如果是母马,必定把草推给小马。’这样的问题,(大臣)都一一回答了他。
“天神欢喜,馈赠国王大批的奇珍财宝。并对国王说:‘你现在的国土,我应该拥护,让外敌不能侵害你的国家。’国王听完这话后,非常欢喜,问大臣说:‘这是自己知道,还是有人教你呢?依靠你的大智慧,国土获得安宁,既得到了珍宝,又应许拥护,是你的力量。’大臣回答国王说:‘不是臣的智慧,希望(大王赐我无罪,)消除我的恐怖,才敢一一陈述。’国王说:‘假设你现在有万死之罪,还尚且不问,何况是小罪过。’臣对国王说:‘国家有制度命令,不允许养老。臣有老父,不忍心遗弃,冒犯王法,藏在地下密室中,臣先前的回答全是父亲的智慧,不是我的力量。希望大王,在全部国土内,准许赡养老人。’国王随即感叹说好,心里产生喜悦,侍奉赡养大臣的父亲,把他尊为老师,(说):‘普救了我国一切人的性命,这样的利益,不是我能知道的。’(于是,国王)立刻宣布命令,普告天下,不允许抛弃老人,尊令孝敬赡养。如果有不孝顺父母,不尊敬师长的,应该加判大罪。
“那时的父亲,就是我的前身,那时的大臣,就是舍利弗。那时的国王,就是阿阇世,那时的天神,就是阿难。”
佛于忉利天上为母摩耶说法缘 第五
佛在舍卫国,对比丘们说:“我现在要前往忉利天,结夏安居,为我母亲说法。你们这些比丘谁愿意去的可随我前去。”说完这话后,佛便去了忉利天上,在一棵树下,结夏安居。(安居的三个月期间,佛陀)为母亲摩耶夫人和无量天人说法,众人都得到见谛(的初果)。
佛陀回到阎浮提国后,这些比丘们说:“稀有(难得),世尊!您能为了自己的母亲,在九十天里住在忉利天。”佛陀说:“不只是现在,我在过去世时,也曾为母亲(做)拔除痛苦烦恼的事情。”当时那些比丘们问佛:“(那世尊)过去世做了什么事呢?”佛陀说:“那是在往昔很久远以前,雪山脚下有一只猕猴王,带领着五百猕猴。当时有一位猎人,张网围捕(围住了它们)。
“猴王说:‘你们现在千万不要害怕,我为你们弄破这张网,你们这些猕猴,都跟着我逃出去。’当下猴王弄破了网,大伙儿都逃了出来,只有一只老猴,背着孩子跌跤,掉落在深坑里。猴王寻找母亲,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一个深坑,来到边上寻找,见到他母亲在下面。对众猕猴说:‘大家各自努力,和我一起把母亲救出来。’当时这些猕猴互相捉住尾巴,才来到大坑的下面,拉出了母亲,使她脱离了苦难。何况我现在为母亲拔除苦难。那时救母出深坑的苦难,现在又拔除母亲三恶道的苦难。”
佛陀又告诉比丘们:“救度父母,有极大的功德,我因为救母,世世没有苦难,自然得以成佛,因为这样的道理,众位比丘等,每个人(都)应当努力孝顺、供养父母。”
佛说往昔母 迦旦遮罗缘 第六
佛陀当时游行(教化①),前往居荷罗国,就在途中的一棵树下坐下(休息)。有一位老妇人,名叫迦旦遮罗,从属于人,(是人家的仆人,)在井上打水。佛陀对阿难说:“去讨些水来。”阿难承领了佛陀的旨意,就前去讨水。
那时,老妇人听说佛陀要水,(便)亲自挑着水罐前往,来到佛陀所在的地方后,把水罐一放到地上,(就)直接上前拥抱佛陀。阿难要拦阻,佛陀说:“不要挡她,这位老妇人,曾经五百世,做我的母亲,爱(子之)心(还)未穷尽,因此拥抱我。如果(被)拦挡,热血(会)从(她)脸上涌出,而当即命终。”(老妇人)得以拥抱佛陀之后,亲吻佛陀的手足,站立一边。
佛陀对阿难说:“去唤她的主人(来)。”主人来到,以头面接足顶礼佛陀,退后站立(一旁)。佛陀对主人说:“释放了这位老妇人,让她得以出家吧。如果(她)出家,当证阿罗汉果。”主人(一听)便立刻放了她。
佛陀告诉阿难:“交付给波阇波提比丘尼,度她出家。”(老妇人出家后)不久便证得阿罗汉果,在比丘尼众中,善于解说佛经,最为第一。
众比丘觉得奇怪,对佛说:“世尊,(这位比丘尼是什么因缘,(未出家前会)作人家的仆人;又是什么因缘,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解释道:“迦叶佛住世时,(她就)出家学道,因这一因缘,(此生)便证得阿罗汉果。(又)在那时,做徒众的负责人,辱骂诸多贤圣、优秀的比丘尼众为婢女,由于这种因缘,今生从属于他人(做婢女)。(再者)在五百生中,一直做我的母亲,(生性)悭贪、嫉妒,阻拦我布施,以这样的因缘,常常出生在贫贱之家,我并不是只有今天才拔济她的贫贱。”
诸比丘说道:“不知道在过去世,(世尊)拔济贫贱的事情是怎么样的呢?”
佛陀说道:“在过去世时,波罗柰国有一户贫贱人家,母子一起过活。儿子一直受雇给人做工,以此赡养母亲,(但)仅得少许钱财,暂且支撑日用。那时儿子就对母亲说:‘我现在想要和商贩们一起到远处经商。’(得到)母亲允许后,于是就出发了。
“儿子走后,便有强盗前来毁去其家,劫走钱财,并且把老母亲驱赶到其它地方卖了。儿子归来后,到处寻找他的母亲,得知母亲的下落(后),多带钱财,尽力赎回他母亲,就在自己国家一起生活,这时钱财满足,加倍胜于以前。
“那时的母亲,就是现在的迦旦遮罗;那时的儿子,就是我的前身。我在那时,就已经拔济母亲的苦难了。”
慈童女缘 第七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时,告诉众比丘说:“对自己的父母稍微作些供养,(就能)获得无量福报;稍微作些不顺理的事,(就会)获得无量罪业。”
诸比丘向佛陀问道:“世尊!罪福的果报,这事是怎么样的呢?”
佛陀说道:“我在过去久远世时,波罗柰国有位长者的儿子,名叫慈童女,他的父亲早年亡故,钱财也用完了,就靠力气卖柴(挣钱)。(开始他)每日仅得两个钱,用来奉养他的母亲。(售卖)方法变好,每日可得四个钱,用来奉养母亲;于是又渐渐地显著,每日得八个钱,用来奉养母亲;慢慢地大家自已买过后,(越来越)信赖(他),远近的人都找他(买柴),获利变得更多,每日十六个钱,(同样用来)供给母亲。
“众人见他聪明又有福德,就劝他说道:‘你父亲在世时,经常入海采宝。你现在为何不入海呢?’听这话后,便问母亲说:‘我父亲在世时,一直从事什么职业?’母亲说:‘你父亲在世时,入海取宝。’儿子便对母亲说:‘我父亲如果应当入海采宝,我现在为什么不再入海呢?’母亲见儿子慈仁孝顺,以为不可能去,便开玩笑地对他说:‘你也可以去啊。’得到母亲这句话,以为已经定下来了,便答应同伴,准备入海去。
“准备妥帖以后,辞别母亲将要出海。母亲立即(阻止)说:‘我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应当给我养老送终,怎么能放你(入海呢)?’儿子回答母亲道:‘原先您如果不允许,我不敢打定主意。母亲您既然已经允许我了,怎能又要阻拦呢?自己期望以此身建立信用(,守信)而死。答应他人已经定下来了,不能再停留了。’
“母亲见儿子主意很正,上前抱住儿子的脚哭泣,这样说道:‘不给我养老送终,怎能得以离去呢?’儿子心意已决,自己(用力)拉(母亲的)手挣出双脚,(以致)弄断了母亲几十根头发。母亲害怕儿子得到(不孝)之罪报,(只好)立刻放手让儿子远去。儿子和其他商人一起,于是进入大海,到达宝岛,掘取了很多珍宝,和众同伴一起,就启程返回。 “当时有二条道路,一条水路。一条陆路。众人都说从陆路回去,便走陆路。当时那个(所经之)国的国法规定:盗贼来打劫,如果抓到商主,所有商人的财物,都归盗贼;没抓到商主,虽然抢得财物,商主回来(索取),(则)全部归还所劫财物。因为这个原因,这个慈童女,每天都离开营地在别处住宿,商人们早上起来,(再)来迎接他(归队)。
“有一夜刮起大风,商人们仓促起身,忘记了没去迎接(他);商主(慈童女)在后面,就没有同伴,不认识路,看见有一座山,便向山上走,远远看见一座城池,呈红青琉璃色,饥渴疲倦,就快步向这个城走去。当时在城中,有四个玉女手里各执一如意宝珠,载歌载舞,共同前来迎接(商主),(一起生活了)四万年,享受了极大的快乐。如此自然而然,产生了厌离心,便想舍弃而去。众玉女说:‘阎浮提人,真是反复无常,你我一起生活已经四万岁了,怎么转瞬间就舍弃我们而去呢?’(商主)不顾她们的规劝,便又向前而去。
“又来到了颇梨①城,有八个玉女,手里持着八颗如意宝珠,也以乐舞相迎,又生活八万岁,享受了极大欢乐。(久而久之)生起了厌恶心,又舍离远去;来到了白银城,有十六个玉女,手擎十六颗如意宝珠,像以前一样来迎接,生活了十六万岁,享受了极大的快乐,亦再舍离而去;来到了黄金城,有三十二个玉女,手持三十二颗如意宝珠,同样像以前一样来迎接,又生活了三十二万岁,享受了极大的快乐,又要舍离而去。诸位玉女劝说:‘你前后所住的,常常得到好地方,自此已后,再没有好去处了,不如就常住在这儿。’商主听到这样的话后,心想:‘这些玉女因为恋慕我,(所以才)这么说的,如果再往前去必有(更)好的地方。’即便舍离而去。
“(慈童女)远远望见(一座)铁城,心里觉得十分奇怪,而思考说:‘外面虽然是铁,城内想必极好。’渐渐向前行进,走近铁城,也没有玉女出来相迎,又想:‘这城里很像有极大的快乐,所以顾不得来迎接我啊。’漫步前行,就进入了铁城。城门开后,城中有一人头戴着火轮,(看见慈童女便)脱下这个火轮,放在他的头上,立刻就出去了。慈童女问狱卒说:‘我戴这个火轮,什么时候才能脱掉?’(狱卒)答道:‘世间的人,作下善业恶业,就像你所作的:入海采宝,遍历各座城,时间远近如你(经历),然后就会来代你受罪。这个铁轮始终不会堕落在地上。’
“慈童女问道:‘我作了什么福业?又造了什么罪业?’答道:‘你昔日在阎浮提,每天用二个钱,供养你母亲的缘故,(业力感召,)得到了琉璃城,四颗如意宝珠,及四个玉女,在四万岁中,享受快乐;(每天用)四个钱,供养你母亲的缘故,得到了颇梨城,八颗如意宝珠,及八个玉女,在八万岁中,享受快乐;(每日用)八个钱,供养你母亲,得到了白银城,十六颗如意宝珠,及十六个玉女,在十六万岁中,享受快乐;(每日用)十六个钱,供养你母亲,得到了黄金城,三十二颗如意宝珠,及三十二个玉女,在三十二万岁中,享受了极大的快乐。因为扯断你母亲头发的缘故,现在得以戴上(这个)铁火轮,(铁火轮)还从没掉落地上过,(直到)有人代替你,才能得以脱下(它)。’
“(慈童女)又问道:‘现在这座牢狱中,有和我一样受罪的吗?’(狱卒)答道:‘百千无量,(多得)没办法计算。’(慈童女)听了这话后,就自已思维:‘我终究不能免除,希望让(这)一切人应受的苦,全部集于我一身吧。’生起这一念头后,铁轮就堕落在地上。慈童女对狱卒说:‘你说这个火轮,从没掉下来过,现在为什么会堕落呢?’狱卒瞋火忿怒,立即用铁叉击打慈童女的头部,(慈童女)立刻命终,转生到了兜率陀天。要知道那时的慈童女就是我的前身啊!
“众比丘应当明白,在父母那里稍做一点不善,就获得极大的苦报;稍作供养,就得福无量。应当这样学习,应殷勤尽心奉养父母。”
莲华夫人缘 第八
佛陀在舍卫国时,告诉诸位比丘说:“或者对于父母,又或者对佛及佛弟子,生起瞋恚心,这个人将会堕在黑绳地狱,受苦无量,没有穷尽。”
诸位比丘请教佛陀说:“世尊,(对)父母敬重,或者对父母不生敬重心,稍作一些不善(的事),事情会怎么样呢?”
佛陀说:“在过去久远无量世时,雪山边住着一位仙人,名叫提婆延,是个婆罗门。(按照)婆罗门的教法,没有生下男女,不得生于天界。这位婆罗门,常常在石头上小便,就有精气流下堕落在石洞里。有一头母鹿,来舔了小便处,便有了身孕。日满月足,母鹿来到仙人洞穴下,生下一个女婴,有花包裹女婴的身体,从母胎出来,长得端正殊妙。仙人知道是自己的女儿,便收养了下来。渐渐长大,当她能够自己行走,双脚所踏之处,都有莲华生出。(按照)婆罗门的教法,夜里总是值宿守火,偶而遇到一夜火灭无火,她便走到别人家里,想从他家乞讨火。他人见到她每一脚印(都)有莲华,便对她说:‘绕我屋舍行走七圈,我(就)给你火。’(她)就绕屋舍七圈,便得到火返回。
“正值乌提延王出行打猎,见到这人的屋舍有七重莲华,(满心)奇怪地问他:‘你屋舍周围为什么会有莲华呢?’这人就回答大王说:‘雪山中有位婆罗门的女儿前来讨火种,那女子脚下生出这莲华的。’大王顺着脚迹(一支支莲华)来到仙人的住所。大王见到这个女子相貌端正妙好,就对仙人说:‘请把你的女儿给我吧。’仙人便把女儿送给大王,并对他说:‘(我的女儿)会给大王生五百个王子。’大王就立她为夫人,在五百宫女中,绝对是首位。大王的大夫人,非常嫉妒(这位)鹿女,而这样说道:‘大王现在很喜爱重视(她),如果(再)生下五百个儿子,会当加倍敬重她!’
“之后不久,(鹿女)生下五百个蛋,盛放在小箱子中。这时大夫人就拿(来)五百面段取代了蛋。立即把(放蛋的)小箱子,封上盖子,作上标记,投掷到恒河之中。大王问大夫人说:‘生了什么东西?’大夫人答道:‘生下的全部是面段。’大王说:‘这仙人说谎啊。’立即取消了(鹿女的)夫人之位,更不得与大王相见。
“当时(有个)萨耽菩王,在(恒河的)下游,和诸位宫女一起在河边游戏,发现有个小箱子飘来,就说道:‘这个小箱子属于我。’诸位宫女则说:‘大王现在取小箱子,我们就取小箱子中的一切。’(于是)派人前去取小箱子,那五百个夫人,各自送了一个蛋。那蛋自己开放,里面各有一个童子,相貌端正。(五百个夫人)将他们养育成人,个个都有大力士的力气,竖起五百力士(各自的)幡旗。
“乌提延王常常向萨耽菩王索取贡品,萨耽菩王听到要贡品,忧愁不乐。(一日,)诸位王子问父王道:‘为什么忧愁悲伤啊?’萨耽菩王说:‘如今我生活在世间,被他人所欺凌。’诸位王子问道:‘被谁欺凌?’萨耽菩王说:‘乌提延王常常向我索要贡品。’诸位王子道:‘(您)如果想向阎浮提里的任何一个国王索取贡品,我们都能让他向您献贡,大王为什么要向他献贡?’这五百力士,于是率领军众,讨伐乌提延王。
“乌提延王感到非常恐怖,说道‘一个(大)力士的力量尚不可抵挡,何况是五百个力士?’于是在国中召募能够退敌的人。又再想:‘那位仙人或许能明白、知道,做些善巧方法(应对)。’(于是)前往(雪山)到那仙人的住所,对仙人说:‘国家有了大难,怎样可以抵御?’仙人回答说:‘有怨敌吗?’大王答道:‘萨耽菩王有五百个力士,都率领军众,要来讨伐我。我现在甚至没有(一个)这样的力士,与他们对抗。不知有什么方法,能够退却来敌啊?’仙人回答说:‘你可回去求莲华夫人,她能够退却敌人。’大王说:‘她怎么能却敌呢?’仙人回答说:‘这五百个力士,都是大王你的儿子,是莲华夫人生的。你的大夫人,心怀厌恶妒忌,把莲华夫人所生的儿子们,抛到(恒)河水中。萨耽菩王,在河下游捡到后,养育他们使之长大成人。大王您现在让莲华夫人乘坐大象到军阵前,他们自然就屈服了。’
“乌提延王立即按仙人所说,回来向莲华夫人忏悔,恭敬忏悔之后,把夫人装饰端正,穿上妙好衣服,乘坐大白象,安置在军阵前。那五百力士举弓要射箭,他们的手自然僵直不能屈伸,心里非常震惊。这时那仙人飞到,在虚空之中,对诸位力士说:‘千万不要举手(射箭),不要生起恶心,如果生起恶心,(你们)都会堕落地狱的。这大王和夫人,是你们的(亲生)父母啊!’母亲即挤压自己的(双)乳,每一边(挤出的)乳汁分成二百五十(个)分支,都流入儿子们的口中。(这时五百个力士)立即向父母忏悔,自己心生惭愧,都证得辟支佛的果位,二位大王也自然开悟,也证得辟支佛的果位。
“那时的仙人就是我的前身。我在那时,阻止那些儿子们,不让他们对父母生起恶心,(使他们)证得辟支佛;我现在也赞叹供养父母的功德。”
鹿女夫人缘 第九
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告诉诸位比丘说:“有二种法,能使人很快修得人天(福报),以至于达到涅槃之乐。又有二种法,能使人迅速堕落三恶道,受极大苦恼。”
“是哪二种法,能使人很快得到人天(快乐),(和)达到涅槃常乐?”
佛陀说:“第一种是供养父母,第二种是供养贤圣。”
“是哪二种法,能使人迅速堕落三恶道,受极大苦恼?”
佛陀说:“第一种是对父母作种种不善之事。第二种是对贤圣也作种种不善之事。”
诸位比丘请问佛陀:“世尊啊!迅速促成善恶果报,这事情是怎样的?”
佛告诉诸位比丘:“在过去久远无量世时,有个国家叫波罗柰,国中有座山,名叫仙山。当时有个梵志,就在那山居住,常常在石上大小便,后来有精气,落在小便处,(有只)雌鹿来舐,便有了身孕。日满月足,雌鹿来到仙人的住处,生下一个女子,相貌端正绝妙,只有脚像鹿一样,梵志就收留她,养育成人。(按照)梵志法,是一直侍奉火焰,使火(常燃)不灭。鹿女晚上照管火,一不小心,让火灭了。鹿女(非常)恐怖,害怕梵志(父亲)发怒。另有一位梵志,住在离此五里的地方,鹿女迅速到(那位)梵志那儿去乞讨火种。梵志见了鹿女足迹(所到之处)生有大朵莲华,(便)与鹿女约定说:‘绕我的屋舍七圈,便给你火种;如果出去时,也要绕七圈,但不要走在原来的足迹上,(要从)不同的道回去。’鹿女立即按照要求,取火种而去。
“当时梵豫国王出行游猎,见到那梵志的屋舍周围有十四重莲华,又见往返的二条道路上有两行莲华。奇怪这其中原因,问梵志说:‘这里连水池都没有,为什么会有这么美妙好看的莲华呢?’梵志答道:‘那位仙人住处有一个女子,(曾)来向我讨火,这女子的足迹所到之处,都会生出莲华,我便与她要约说:“如果想得到火种,(就)围着我的屋舍转七圈,要回去的时候,也要转七圈。因此就有了环绕的莲华。’梵豫王便顺着莲华的踪迹,来到梵志那儿要见他的女儿。见到她的端正(妙好)后,很满意、高兴,便向梵志,求娶他的女儿。梵志就(将女儿)给了大王,大王当即(将她)立为第二夫人。
“这女子从小(由)仙人养育,(养成的)习性端直,不了解(一般)妇女的妖柔妩媚、争宠之事。后来有了身孕,相师占卜说:‘会生一千个儿子。’大王的大夫人,听到这话后,内心产生了妒忌,慢慢开始谋划,先恩惠厚待取悦鹿女夫人左右的侍从,多给她们钱财珍宝。这时鹿女怀孕日满月足,便生下一朵千叶莲华。将要生产之时,大夫人用东西蒙住了鹿女夫人的眼睛,不让她自己看,拿臭烂马肉干,放置在鹿女夫人身下,取走千叶莲华,盛放在盒子里,抛掷在河中。(大夫人)回来后为她解开蒙眼之物,对鹿女夫人说:‘看你生的什么?’(鹿女夫人)只看见一段臭烂马肉干。大王派人来问:‘(夫人)生了什么?’得到的回答是:‘只生了臭烂马肉干一样的东西。’这时大夫人对大王说:‘大王喜欢(鹿女到了)颠倒迷乱(的程度),这个畜生所生,仙人养育的,生出这些不祥臭秽的东西。’大王的大夫人,立即取消了鹿女的夫人职位,不再召见。
“当时有个乌耆延王,带领随从和夫人宫女,在河的下游玩乐。看见黄色云形成的伞盖,从河上游随水而来,大王心想:‘这云盖下必有神奇之物。’(于是)派人前往观看,在黄云下,发现一个盒子,便打捞上来,打开观看,有一朵千叶莲华,花瓣上有一千个小儿,取来养育,渐渐长大,每个都有大力士的力量。
“乌耆延王,每年都要向梵豫王进献贡品,(这次)集中了众多贡品,派遣使者将要去(送)。诸位王子便问道:‘(大王)想干什么?’乌耆延王答道:‘要给梵豫国王献贡。’诸位王子各自说道:‘如果有(我们)一个王子,还期望能够降服天下,让(他们都)来进贡,何况(您)有我们一千个儿子,却应当进贡给他?’这一千个王子立即率领军众,降伏了各国,按次序来到梵豫王国。国王听到大军压境,向全国招募(勇士):‘谁能驱除这样的敌军?’(但)都没有人能驱除的。第二夫人,前来接受招募说:‘我能退敌。’大王问道:‘怎么样能驱除他们?’夫人答道:‘只要给我筑一座百丈之台,我坐在上面,必定能抵挡(驱除)敌军。’大台筑成后,第二夫人,坐在台上。
“当那一千个王子要举弓射箭时,他们的手自然(都)不能举起。夫人说道:‘你们千万不要抬手(打)父母啊,我是你们的母亲。’那一千个王子问道:‘怎么证明你是我们的母亲?’答道:‘我如果挤乳,每一乳会射出五百道乳汁,分别流入你们的口中,证明我是你们的母亲;如果不是这样,就不是你们的母亲。’立即用两手挤乳,每一边(挤出的)乳汁分成五百(个)分支,都流入一千个王子的口中,其他士兵,没有一个得到的。一千个王子(立即)降伏,向父母亲忏悔。诸位王子和合两个国家,从此不再有怨仇,互相劝导,把五百个王子给亲生父母养,另五百个王子给养父母。这时两个国王,分别统管阎浮提,各自养有五百个王子。”
佛陀说:“要知道,那时一千个王子,就是贤劫千佛。那时嫉妒的(大)夫人,蒙人眼目的,就是文鳞瞽目龙。那时的父亲就是白净王。那时的母亲就是摩耶夫人。”
诸位比丘请问佛陀道:“此女有什么样的因缘,生在鹿腹中,足下会生莲华呢?又是什么因缘,做大王的夫人呢?”
佛陀说:“这鹿女在过去世时,出生在贫贱之家。母女二人在田中锄谷,看见一位辟支佛,持钵乞讨饭食,母亲对女儿说:‘我想到家中取我的那份饭给这位清修士。’女儿则说:‘也把我的那份饭一起布施了吧。’母亲立即回家,去取母女二人的饭食,来布施给辟支佛。女儿便拔草采花,为辟支佛敷设了草座,把花洒在上面,请辟支佛入坐。女儿责怪母亲迟(迟不来),登上高处,遥望她的母亲。(过了一些时间,)当看见她的母亲,便对母亲喊道:‘为什么不快点,象鹿一样奔跑而来?’母亲到后,还嫌母亲迟缓,一会儿很不满地说:‘我生在母亲身边,(还)不如生在鹿身边。’母亲立刻把二份饭布施给辟支佛,剩下的(一点)母子二人一起吃了。辟支佛吃完,把钵抛掷在虚空中,然后追寻飞去,到了虚空中,作了十八种变化。
“当时母亲十分欢喜,就发了誓愿:‘让我将来常生圣子,要象今天(所供养)的圣人。’因为这一业缘,后来生了五百个儿子,都证得辟支佛果。(她们)一人作养母,一人作亲生母亲。
“因为对母亲说要像鹿那样快跑,对应(她说这番)话的因缘,(就投)生到鹿腹中,脚像鹿甲。因为采花散(给)辟支佛的缘故,足迹中(会)生出一百花。因为铺花草的缘故,常常能做王夫人。
“这位母亲的后世转生为梵豫王,这位女儿的后世转生为莲华夫人。由于这样的业缘,后来生下贤劫千圣。(并且)因为誓愿力,常常生育贤圣。”
诸位比丘,听闻了佛陀的法语后,内心欢喜,(依教)奉行
12345678下一页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8] [放入我的收藏夹]
  佛经 最新文章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8-18 15:26:34  更:2021-08-18 23:33:53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