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学习励志 -> 文言和白话 -> 第十六章 展望 -> 正文阅读 |
[学习励志]文言和白话 第十六章 展望 [第16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5] 本页[16] 下一页[17] 尾页[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文言和白话: 第十六章 展望
16.1.1文言的隐退 以上都是谈文言和白话的过去情况。俗话说,鉴往知来,往谈了,似乎也应该推想一下来日。 先说文言。现在文言是站在十字路口徘徊,有人说,看样子它是要往东走,也有人说,看样子它是要往西走。不同的看法都来自看到什么征象,比如认为还会中兴的,就可以举学生都在学、古典书畅销为证。但持不同看法的人也可以举很少人学会为证,说中兴不可能。我个人想,在这类事情上,“能不能”比“好不好”重要得多,因为不管黄粱梦怎样如意,吃黄粱总是要付钱的。这是说,办不到的事,不管想得怎样香甜,到头来难免一场空。现在,文言像是站在十字路口,其实这是假相,真相是早已走向下坡路,证据是主动想学的人一天比一天少,学会(只要求借助辞书,能理解不艰深的文言著作)的人更少。有人说,这是规定、教导的办法不对头,如果对头,情况会好转。我觉得这是不考虑实际的理想主义。现在的实际是,与其学文史,不如学科技,不只来得快,而且容易有大获得;与其学文言,不如学外语,也是来得快,容易有大获得。学文言,短期难于收效;时间放长,即使会了,又能干什么?如果不教书,也只能自怡悦,茶余饭后哼几句“池塘生春草”“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已。也就因为情况是这样,所以有不少人,其中多数是通文言的,注意语文问题的,是坚决地反对学文言。总之,现在文言的地位是,会了固然好,不会也没什么关系。可有可无,而人的时间又都这样紧,希望多数人甘心费力学,并且学会,自然就非常难了。这样的现实向前走,必致成为趋势,就是,学的人逐渐减少,会的人随着逐渐减少。这样,总有一天,也许不很久,汉字还在通用的时候,一般人看到文言,会感到非常生疏,纵使还不至于像英美人看到拉丁文那样厉害。 16.1.2文化遗产问题 前面介绍文言部分曾说,我国的文化遗产,绝大部分是用文言记录下来的,文言有功,有许多优点值得保留,享用。可是继承,享用,先要学会它。不管《资治通鉴》《全唐诗》价值多高,你不会文言,就只好望书兴叹。可是,如上一节所说,学的人和会的人越来越少,这就会出现无法调和的冲突,葡萄好吃,可是架太高,够不着。已经有不少人设想,应该培养少数专业(比如称为古典专业)人员,由他们负责,用翻译、介绍的办法,把应该继承、享用的传递给不会文言的大众。这可以慰情聊胜无,但困难不少。首先是培养哪些人。这像是容易决定,培养适于学古典的。可是,怎么能知道哪些青少年适于学古典呢?这就不能不先考虑自愿的原则,可是这样一来,就不得不让更多的人先尝尝古典,也就是学文言。这在现在是正在实行(学生的语文课里有文言),将来行得通吗?其次,把责任交给少数学古典的,传递,自然就遇到传递什么和怎样传递的问题。比如说,《资治通鉴》值得传递,还勉强能够传递(也难免隔靴搔痒),《全唐诗》就太难了。继承,享用,将来占主要地位的恐怕是文学作品的欣赏,而这偏偏像看电影一样,只看情节说明不成,要亲眼看银幕。其三是遗产种多量大,传递,不是少数人所能胜任。考虑到这些情况,在不很久的将来,妥善的办法恐怕仍是脚踩两只船,一只船是让有条件学并喜欢学的人有学会的机会,一只船是培养不太少的专业人员,整理介绍。两只船,由理想方面说,最好是以自学为主力,专业为辅助;如果事实上做不到,那就只好倒过来,以专业为主力,以自学为辅助。这都是说不很久的将来;至于很久的将来,那会牵涉到汉字存废的问题,古典文献重要性变化的问题,只能由那时候的人去考虑去处理了。 16.2.1白话的两歧 前面第15.4.3节曾谈到,从与口语的距离方面看,目前的白话,很明显的有两股水流,一股离口语很近,另一股离口语很远。自然还有大量的中间的,因为与风格、方向之类的问题关系较远,可以不谈。离口语远近,与作者的经历有关系,比如老舍、冰心等,还抱着三十年代的传统,自然就不会抛开口语远去。这个条件不是绝对的,因为更重要的条件也许是看法和笔下的功夫。看法很重要,比如林琴南和严复,总以为文言雅驯,下笔就不会出现的了吗啦;另一面,像赵树理,以及现在不少中青年作家,相信通俗好,因而总是努力写接近口语的白话。功夫,或说写作能力,也重要,因为,我一直认为,写像“话”的文章比不像“话”的文章难得多。此外,时代风气也是个不可忽视的条件,因为初出茅庐,总难免学什么唱什么,趸什么卖什么。各种条件合在一起,再加上新时代的新内容(其中许多是外来的),就渐渐地、不知不觉地形成一股远离口语的水流,如前面第15.4.3节所举的,虽然不见得已经占有压倒优势,却不可轻视,因为看样子是正在发荣滋长。 16.2.2旧为新用 白话是我们现在正在用的表情达意的工具。改进工具的办法,有积极一面的,是集腋成裘;有消极一面的,是对症下药。腋也罢,药也罢,都要到外面去找。由理论方面说,任何时任何地的语言都可以充当外力,择善而从。但远水不解近渴,我们应该务实,先吸收近在眼前的。这主要有三种,都是前面谈过的。一是文言。现代语从文言里吸收营养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过去这样做过,而且量相当大,如成语是显而易见的,“作者”“作风”之类不显而易见,其实也是。还有不少先例。就文体说,最突出的是戏曲的曲词,几乎把文言的所有花样都拿来应用了。就人说,举一位近的,如鲁迅,如果他不熟悉古典,杂文就不会写成这种韵味。这不是说他就写不好,而是说不是这种韵味,这韵味,有一部分是从古典来的。不过鲁迅的文笔也给我们一种启示,是学通了才能够吸收,或者说得更确切些,是必须兼通今古,才能把文言的优点“化”入现代语;不然,如现在报刊上有时会出现的涂脂抹粉的文章,从文言里搜寻一些熟套硬往现代语里塞,成为非驴非马,那就想求好而适得其反了。通,先要学。可是现在的趋势是学的人越来越少,将来是一般人与文言成为路人,认识尚且谈不到,更不用说取其所长了。因此,至少我这样看,今后的现代语,想再从文言那里吸收什么营养,是几乎不可能了。 比文言年轻得多的是唐宋以来的白话,其中有不少,如《水浒传》《红楼梦》等等,我们还在看,能不能从那里学点什么?很难说,因为这不像科技,引进新的,看得见,摸得着,立竿见影。据我所知,近年来有些写小说的人曾从那里寻得一些乖巧,有少数甚至心摹手追。可是写小说的终归是少数,比如写论文,写记事文,写抒情文,也能从其中吸取点什么吗?理论上当然可以,或说应该,因为那时期的白话,至少有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或深思的,就是追随口语,求通俗流畅。我们现在的不少文章不是这样,能够对比,想想,也许会有些好处。 再往近处移是三十年代。前面第15.4.2节曾说,那时期白话的突出成就是与口语“不即不离”。这“不离”是治“离”的良药,最值得我们注意。“不即”不完全来自表达方法,甚至主要是来自学识和生活态度,自然更难学,但也值得用力学。学,不得不用的办法是读那时期的作品。但这不很容易。一是时代过去了,许多年轻人感到隔膜,重一些说是没兴趣。二是有更大的阻碍,是不容易亲近,如鲁迅先生的作品,虽然有人煞费苦心加了注解,有相当多的年轻人还是说看不懂。三是近来还出现一股奇风,是说鲁迅的文章并不好;鲁迅如此,想来三十年代的其他人就更是自郐以下了。人各有见,用不着争论。这里我只是想说,从三十年代吸收营养很不容易,却非常必要,如果我们不擦亮眼睛,竟至近在眼前的“不即不离”也视而不见,以至随波逐流地向岔路上流,那就太失算了。 还有比三十年代更近的,是现今的作品里也有浅易自然,接近口语的。这不好点名,因为一则太多,二则厚此薄彼,会惹人不愉快。我想概括说一下,是写现代白话,不只要有笔力,还要有眼力,就是说,要明确认识,像“话”的文章好,不像“话”的文章并不好。“写”这样,写之前的“读”更是这样,要能分辨高下,多读像“话”的,少读不像“话”的,以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6.2.3依傍口语 白话与口语的关系,事实如何,应该怎样,前面第十二章已经谈了不少。这里想着重说的只是,不像“话”的文章容易板滞沉闷,较难了解,如果可以说是一种文病,对症的良药就是靠近口语。说是文病,有的人也许以为这是小题大作。其实这并不是小题。因为一是早已不是个别的,而是扩大到带有普遍性。二是表达的合理要求是费力小而收效大,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好相反,是用大本钱做了小买卖,这很不合算,或说很不好。三是这股水流如果顺利前行,地域扩大,时间延长,那就会逐渐定形,成为离口语很远、冗长难解的“新文言”,也就是白话不再是白话。所以应该在还不到积重难返的时候,赶紧回到正路,真用白话写。这样说,我也是提倡写话了。也是也不是。我的意思,如果承认是,要附带两个条件:一是所谓话是精选的话,不是街头巷尾闲扯的话,二是只是如叶圣陶先生所要求,能够上口,听的人感到是讲话(容许深沉委曲),不是念文章。念着听着像“话”,它就有通俗、简洁、明快的优点,这才是白话文的正路。走上正路难不难?也难也不难。说难,是因为一要挣脱风气的影响,二要慢慢摸索简明流利的路。说不难,是因为我们总要相信,思想认识是决定性的力量,有志者事竟成。 16.2.4有关各种“家”的责任 这样标题,是假定上面所说会得到多数人认可。这太乐观了。事实是,远离口语的趋势也许有更多的人表示赞许。证据是不只有很多人这样写,而且有不少有刊印权的人这样选印。这里一不能俟河之清,二不能走回头路再争论,只好暂且接受这个假定。之后怎么样呢?办法当然是大家共同努力。这大家包括一切与白话文有关的人,尤其是各种“家”,如作家(包括一切能文并常发表的人,现在只称写文学作品的人为作家是不合理的偏见)、各类作品的评论家、语文专家、教育家(包括教师)、出版家(包括编辑)、翻译家等等。由白话的整个历史看,这是个大事业,因为做好了,是一千多年来白话系统的更上一层楼;不幸而走上岔路,成为不再是白话,后果会如何虽然不好确说,总当是值得忧虑的吧?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5] 本页[16] 下一页[17] 尾页[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学习励志 最新文章 |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
名言警句大全 |
诗词读写丛话 |
文言和白话 |
爱弥儿 |
中学生成功法 |
品贤文谈做人 |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
世界名人家教智慧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