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学习励志 -> 品贤文谈做人 -> 06做人要节俭 -> 正文阅读 |
[学习励志]品贤文谈做人 06做人要节俭 [第9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8] 本页[9] 下一页[10] 尾页[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品贤文谈做人: 06做人要节俭
注重节俭,顺应自然 率先垂范,形成风气 竹头木屑,有大用场 晏子崇俭,誉载千古 夸奢斗富,必遭败亡 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节俭美德,始于习惯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贤文是指由俭朴节约的生活转变成奢华富裕的生活比较容易,而由过惯了奢华富裕的生活变成俭朴节约的日子会比较难。这是古人对治家的经验总结和教训警示。这句贤文旨在教育我们,做人要崇尚节俭的美德。 与节俭相关的格言警句在《增广贤文》中还有一些。如: 传家二字耕与读,防家二字盗与奸,倾家二字淫与赌,守家二字勤与俭。 勤,懿行也,君子敏于德义,世人则借勤以济其贪;俭,美德也,君子节于货财,世人则假俭以饰其吝。 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而贱诗书;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得家业而忘勤俭。 厚积不如薄取,滥求不如减用。 老子的《道德经》被世人称为仅次于《圣经》的奇书,老子也被世人尊为智者。《道德经》充满着辩证法,对于世人有洞悉世事人生、厘清乱世浮尘之助益。老子曾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意思是“我有三件法宝,第一件是慈爱;第二件是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其中“节俭”是老子的“三宝”之一。在此,专门探讨节俭对于做人做事的意义。 注重节俭,顺应自然 我国古人认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的,它们之间相生相克,此消彼长,人类是这些物质的主宰者。人类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更美好,就要遵循自然规律,注意和谐发展。如果违背自然规律,竭泽而渔,浪费资源,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仔细思量,人类的许多罪恶源于不知节俭。有些人本身天分不足、勤劳不够却要贪恋名利,结果是身心疲惫、铤而走险,弄得家破人亡。有些官员为了邀功请赏、粉饰政绩,向大自然强取豪夺,巧立名目地向百姓收取各种税费,弄得环境恶化、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不知节俭而违背自然和社会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例如人们开山造田造成了水土流失;超量采煤造成了矿难频发;超量饮酒导致了脂肪肝增多;过度纵欲导致了阳寿锐减……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不一而足、比比皆是。节俭应该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美德,只有每个人都形成节俭的意识,践行节俭的行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生态的平衡,社会的健康发展。 率先垂范,形成风气 我国古代的许多帝王都非常重视节俭美德,并且以身作则,昭示天下。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强昌盛的国家。唐太宗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既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明君。 唐太宗非常注重节俭,深知物力维艰。作为一个新王朝的君主,一般来说都会大兴土木,以显示自己的威严。但唐太宗认为这样会劳民伤财,所以一改以往新君登基大兴土木的风习,仍然住在隋朝时期的旧宫殿里面。在他的带领下,朝廷上下逐渐形成了崇尚节俭的风气,并出现了一大批以节俭闻名的大臣。 唐太宗常常对臣下说:“人君依靠国家,国家依靠百姓。剥削百姓来奉养人君,就像割自己身上的肉来食用,肚子虽然饱了,但身子也就毁了,人君虽然富了,但国家也就亡了。所以人君的灾祸,不是来自于外面,而是由自己造成的。朕常想这个道理,所以不敢奢侈纵欲。” 唐太宗还经常教育太子李治要奉行节俭。比如在吃饭时,太宗会告诫说:“你知道了耕种的艰难,就会常常有饭吃。”在骑马时,太宗又说:“你体会到马的劳逸,不一次耗尽它的体力,就能经常有马骑。” 再来看明太祖朱元璋。这是一位崛起于布衣的皇帝,曾沿街要饭,在当上明朝的开国皇帝后,仍然保持节俭的品德,对贪污腐败严惩不贷。明太祖还带头禁酒,并多次颁布限制酿酒的命令。在他的影响下,后宫的后妃也都十分注意节俭,从不盛装打扮,宫内节俭成为风气,并影响到了全国,对明朝的国力强盛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竹头木屑,有大用场 “竹头木屑”这句成语出自东晋时的陶侃。陶侃为庐江浔阳(今湖北黄梅西南)人,父亲早年亡故,自幼由母亲抚养成人。陶母教子恩威并重。陶侃在县内当小吏,有一次,将公家分的鱼托人带回家孝敬慈母,陶母丝纹未动,将原物封好退回,并写信责备陶侃,要他当官必须洁身自好,不允许公私不分。陶母还告诫陶侃说:“你想这样用公物来取悦于我,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这番教导,对陶侃后来勤劳节俭、为官清廉有很大的影响。 陶侃为官名声甚好,仕途发展较快,历任武冈县令、武昌太守、荆州刺史、广州刺史、侍中、太尉等官职,政绩卓著。特别是他曾作为主帅,指挥平定了苏峻、祖约之乱,有再造晋室之功。陶侃身为大将军时,却极惜物力,被誉为管理有方、勤俭节约的帅才。 一次,陶侃的军队里面造船,他命令将造船时剩余的那些锯末、木片、竹头等都收捡好。当时人们皆不解其意,暗中笑其吝啬。后来,有一年大年初一,那天正好雪后初晴,地面很滑,可官员们又要去衙门聚会,并接受属吏的致贺,这么滑的路面,大家心里都有些发憷。 这时,陶侃就让人把锯末撒在大厅之前,人们行走起来非常安全方便。众人始悟。 还有一次,新任荆州刺史桓温率军入蜀,造船缺钉,无计可施。当众人想到陶侃生前收集的堆积如山的竹头时,便以竹头削钉造船,解决了军中一大难题,众人更加领悟陶侃当初所为。 可见,即使小如竹头木屑这样的器物,只要安排得当,也可以发挥大用处,关键在人们平时要养成节俭的意识和习惯,凡事要从长远来考虑。 晏子崇俭,誉载千古 节俭作为一种美德,如果发生在百姓身上是值得赞赏的;如果发生在名人身上,不仅会得到人们的赞赏,而且会广为流传。比如发生在晏子身上的节俭故事就流传至今。 晏子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而且是一个非常注重节俭的人。晏子虽然官至齐相,地位很高,但他的住房却很破旧,齐景公得知这一情况后,心里十分过意不去,特意为他建造了新居,劝他搬进去住。可是晏子却说:“我的先人一直在这里居住,生活得挺好,我不能因为贪图享受而将好传统丢掉啊!”最后,晏子还是坚持住在破旧的祖屋,而没有搬进豪华的新居。 在生活上,晏子也十分节俭。据说晏子有一件裘皮大衣,居然穿了三十年而没有换过,因此有些官员以此来嘲笑晏子,但是晏子却不以为然。像晏子这样的高官贵族能有这样的精神和作风,其美德确实值得今人好好学习。 夸奢斗富,必遭败亡 在我国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暴发户,不仅不知道节俭,而且倚权仗财,夸奢斗富,以满足自己的畸形心理,这些人因为违背天理人心,终将会受到惩罚。 在我国晋朝时期就有两位这样的暴发户。一个是高官石崇,他搜索民脂民膏,劫掠客商财富,及至富甲天下。当时他自称除天子之家外,他是天下第一富户。另一个是外戚王恺,他倚仗皇室势力,家中也十分富有,他对石崇不服气,两人多次斗富,王恺虽然有武帝的支持,仍然没有取胜。 有一次,王恺将御赐的二尺多高的珊瑚树向石崇炫耀,没料想石崇随手拿起铁石故意将它击碎了,随后又搬出自己家中六七株三四尺高的珊瑚树,结果弄得王恺气恼不已。 石崇的巨富和奢侈引起了统治者的不安。八王之乱时,朝廷以结党之罪把他杀了,石家的万贯家财灰飞烟灭,家人散尽,仆役充公。当然,王恺后来也没有得到好下场。 切记!骄奢淫逸、斗富赌气是做人的一大忌讳。 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有些人在生活富裕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节俭,而在生活贫困的时候想起了节俭。一般来说,人有一种思维定式和生活习惯,由苦日子转为好日子比较容易适应,而由好日子变成苦日子是难以适应的。因此,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个发生在北宋年间的故事:当时金兵南侵,包围了京城,城内粮食断绝,许多人饥饿难忍。一户财主家也断了粮,他带儿子来到一座寺庙中找吃的,一个和尚把他们领到寺庙后面的一座仓库中,原来里面有一座小山似的米堆。财主恳求和尚给他们一些粮食。和尚说:“你都搬走吧,这本来就是你的,可以物归原主了!” 原来这户财主家以前挥霍浪费,每顿都扔掉许多白米饭。这个和尚化缘时,曾劝过财主,财主却不以为然,说他多管闲事。和尚心想“一丝一缕当思物力维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于是把白米饭从沟里捞出来晾干,日积月累,就有了这座小米山。财主听后,羞愧难当,发誓今后一定要节约粮食,再也不铺张浪费了。 节俭美德,始于习惯 节俭即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习惯。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将会终身受用。有一个工匠手艺很好,做出来的东西不但精巧,而且耐用,所以生意很好,赚的钱也不少。可是工匠好吃、好穿、好玩,因而钱虽然赚得不少,却老是不够用。 工匠的邻居是个大富翁。一天,工匠听人说大富翁原来很穷,后来不知怎么的,钱就渐渐多了起来。工匠便去请教大富翁致富的秘诀。 到了大富翁家,工匠先说明来意,大富翁听了,微微一笑说:“这个嘛,说来话长,却也很简单,你且等一等,让我先把灯熄了,再好好对你说。”说着,顺手就把灯关了。 工匠原来也是个聪明人,一看这个情形,马上便明白了,立刻高高兴兴地站起来,说:“先生,谢谢你,我已经明白了,原来致富之道就在于‘勤俭’二字,是不是?” 这则案例对老子的“三宝”之一的节俭做出了很好的诠释。努力工作增加收入固然重要,但还要懂得节俭,当用则用,当省则省,才能积蓄财富。 节俭是做人的美德。2000多年前的老子将节俭视为做人的法宝,历史上许多诗人学者也通过不同的文学形式倡导和讴歌了节俭美德。例如唐朝诗人李绅就有一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悯家》(又称《锄禾》)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文的大意是:烈日炎炎的中午,农民还在地里为禾苗锄草,辛劳的汗水滴下来落入泥土中。有谁知道盘中香喷喷的饭,每一粒都饱含着农民的辛苦呢?道出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提醒人们应该珍惜粮食,注重节俭。 这首诗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在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仍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思。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8] 本页[9] 下一页[10] 尾页[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学习励志 最新文章 |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
名言警句大全 |
诗词读写丛话 |
文言和白话 |
爱弥儿 |
中学生成功法 |
品贤文谈做人 |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
世界名人家教智慧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