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学习励志 -> 文言津逮 -> 一 文义之间 -> 正文阅读

[学习励志]文言津逮  一 文义之间 [第3页]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1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文言津逮: 一 文义之间

  这本小书谈的是讲文言或学文言时会碰到的一些问题。谈问题之前,先说说什么是 文言。这要从古汉语说起。顾名思义,古汉语是古人用为交际工具的汉语。这里有两个 问题:一是“古”指什么时代,二是“语”指哪一种话。先说前一个问题,古,从有文 献可考算起,即使截止到隋唐,也超过两千年。年代久,任何事物都要变,语言当然也 不能例外。孔子说的话如果如实地传下来,恐怕以继道统自任的韩愈也未必能懂,那么 究竟以孔子之言为准呢,还是以韩愈之言为准呢?再说第二个问题,从甲骨文起,可考 的文献确实不少,可是这些文献与口语有无距离,距离多远,也很难确切知道。古,摸 不清;语,也摸不清。怎么办?可行的办法是取其大同而舍其小异。幸而我们的古汉语 确是有大同,即所谓“文言”,古代大致以秦汉为准,有个相当明朗的规格,后代,不 管是强调仿古的唐宋八大家和明前后七子,还是强调创新的明公安派,都亦步亦趋地照 着规格作,这样,文言高踞其位,堂上一呼,堂下百诺,就形成相当协调的一统。这个 一统,与其说是古汉语,还不如称之为“文言”更确切。自然,文言的大同之中也难免 小异,如过于古奥的词句,见于甲骨文、金文以至《尚书》中的那些,看来有些离奇, 或者另一端,如六朝的译(佛)经体,有外道气,小说,有俚俗气,可以存而不论。 文言和现代汉语有传承关系。这种关系很微妙,你说是截然两种吗?不对;你说不 是两种吗?也不对。勉强说,是藕断丝连,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显示易学的 一面,就是说,可以以今度古,望文生义;同中有异显示难学的一面,就是说,望文生 义,常常会误解。 我们读文言作品,看,是由字形而领悟意义;念出来,是由声音或兼由声音领悟意 义。这里专就看说,是字形和意义之间有某种约定的关系,熟悉这个约定的关系,自然 可以望文而生义。可是,字形和意义的约定关系,文言和现代汉语不尽相同,甚至常常 不同,因而不熟悉文言的人就很容易把现代汉语的约定关系移用于文言,于是就错了, 至少是似是而非。因此,文言的讲读,想要做到理解正确,就必须注意文言的文义之间 的某些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情况。 文言的文义之间,必须注意的是与现代汉语不同,因而容易误解的情况;像以下两 种情况,由于不容易出错,我们就可以看作无关紧要。一种是已经死去的,也就是现代 汉语里不用的词。这样的词,时代越靠前,数量越多。如《易经》的“为弆足”,《诗 经》的“湛水滺滺”,《仪礼》的“四铏继之”,“弆”“滺”“铏”,现代汉语里都 不用了。不用,看见不认识,也就不会因望文生义而误解。另一种是古今词义没有变化 的,如“水”“火”“嫁”“娶”“红”“黄”之类,既然词义没有变化,望文生义也 就可以通行无阻了。 必须注意的是望文生义容易错的。这有种种情况,下面举例说说一些常见的。
  一、古今异形 (1)宴尔新·昏,如兄如弟。(《诗经·邶风·谷风》) (2)守尸吏·然火置卓脐中,光明达曙。(《后汉书·董卓传》) (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告子上》) (4)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国语·周语上》) “昏”,现在写“婚”。“然”,现在写“燃”。“暴”现在写“曝”。“召”, 现在写“邵”。如果不知道古今写法不同,就容易误读、误解。
  二、古字通假 (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上) (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上) (4)张良出,·要项伯。(同上) “距”通“拒”,“内”通“纳”,“倍”通“背”,“蚤”通“早”,“要”通 “邀”,这是古字通假。通假是借彼字为此字,也就是写别字。写别字当然不好,不过 古人习惯这样做,已经是既成事实,我们也只好容忍,费精力多记一些了。
  三、古今意义不同 (1)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孟子·梁惠王上》) (2)吾·去大军数十里。(《史记·李将军列传》)(3)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臣请就·汤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兵”,古代多指武器。“走”,古代指跑。“去”,古代指离开。“汤”,古代 指沸水。“穷”,古代指不得志,不是指缺少财物,所以“穷”的反义词是“达”或 “通”,不是“富”(“贫”的反义词是“富”)。很多词,古今意义有变化,有的变 化大,有的变化小,即使变化小,如果据现代汉语的先入之见而望文生义,也会似是而 非。
  四、古今说法大异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周书·蔡仲之命》) (3)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三国志·诸葛亮传》)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见”,这里表被动。“是”,这里的作用是形成宾语前置句(意思是“惟辅有德 者”)。“用”和“坐”都表示原因,可是用法有别:“用”通常省略宾语“之”, “坐”却必须带宾语(这里是“爱枫林晚”)。
  五、反义 (1)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周礼·地官·媒氏》) (2)其能而·乱四方。(《尚书·周书·顾命》)(3)·敢不唯命是听。(《左 传》宣公十二年) (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眠》)“胜国”是因战败而灭亡的 国,“乱”四方是“治”四方,“敢”是不敢,“知”是不知,这种与字面意义相反的 情况也要注意。
  六、异音异义 (1)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史记·李将军列传》) (2)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礼记·大学》)(3)(王)恭曰:“我 平生无·长物。”(《晋书·王恭传》) (4)·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数奇”的“奇”读jī,是运气不好的意思。“体胖”的“胖”读pán,是安详的 样子,不是肥胖。“长物”的“长”读zhàng,是多余的意思。“扁舟”的“扁”读pi ān,是小的意思。这类字容易误读。从而误解,尤其要注意。
  七、表非习见之义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3)至是,初行·开·元通宝钱,重二铢四参。(《资治通鉴》卷一八九) (4)(八月)丙子,隆祐太后发·南·京,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仲荀护卫。( 《宋史·高宗本纪》) “菊花”这里不是花名,而是酒名。“第五”这里不是已经走过四座桥的第五座, 而是一个大官僚的姓。“开元”很容易误解为唐玄宗的年号,其实这里是开国的意思, 因为钱是唐高祖武德四年所铸。“南京”,望文生义,指现在的南京似无问题,其实错 了,因为宋朝的南京是现在的河南商丘。
  八、古分今合之义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春秋》)(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林嗣环《秋声诗自序》)(3)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 上》) (4)却看(读kān)·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 北》) “其实”现在是一个词,等于说“实际上”,古代是两个词,应当理解为“它的果 实”。同理,“中间(读jiàn)”,等于现在说“中间夹杂着”;“放心”,等于现在 说“散漫的心”;“妻子”,等于现在说“老婆孩子”。双音节,古代分义,现在变为 合义,这种情况也很有一些,如果不留意,贸然以今例古,也会出错。
  九、根据上下文始能确定意义 (1)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史记·信陵君列传》) (3)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韩愈《师说》) (4)渔人网集澄潭·下,估客船随返照来。(杜甫《野老》) “王必无人”,根据上下文,知道是如果王一定没有人的意思。“已拔赵”,意思 是将来攻下赵国之后。“六艺”,可以解为礼、乐、射、御、书、数,也可以解为《六 经》,由于下文有“皆通习之”,知道必是指《六经》,因为唐朝读书人不学习“御” (赶车)。“澄潭下”的“下”,骤一看像是方位词,看下联,与“来”对偶,才知道 是动词,应解为下网。
  十、古今称谓差别 在称谓上也不要望文生义,机械地照字面理解。如“大父”是祖父,不是大爸爸; “舅姑”是公公婆婆,不是舅父和姑母;“先子”是死去的父亲,不是以前的儿子; “外子”是丈夫,不是外面的儿子;等等。 以上所举是一些常见的情况,一管自然难窥全豹。为了避免误解,还不很熟悉文言 的人最好先读有注解的书;读没有注解的书,宁可多抱一些怀疑态度。能疑,并养成多 请教词典的习惯,望文生义、似是而非的情况就可以逐渐减少了。以上谈的易误解的情 况都是关于词的。词之外,语,句,自然也有这种情况。一句话,或者小于句、大于词 的什么结构,从字面看,有时候不只一种讲法,或者像是可以这样理解而实际不当这样 理解,如果不细心,或者不熟悉文言的表达习惯,也容易误解。这类情况,形式和内容 千差万别,很难举一例以概其余。以下举一些例,意在说明,从语法的观点看,有的误 解与语句的结构有关。例如: (1)磨着砥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枚 乘《上书谏吴王》)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3)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 辞·令,终莫敢直谏。(《史记·屈原列传》) (4)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祢衡《鹦鹉赋》) 例(1),“种树”容易理解为动宾关系,种植树木;其实在这里它同“畜养”对称, 不是动宾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树”是动词,也是种的意思。例(2),“选贤与能” 的“与”,容易理解为“和”,这样“贤与能”就成为“选”的宾语;其实不然,“选 贤”同“与能”对称,“与”通“举”,即选拔,是动词,“与能”是动宾关系。例 (3),“从容”和“辞令”是什么关系?有人理解为并列关系,这样,意思就是态度从 容,言谈美妙;有人理解为动宾关系,意思是委婉于辞令。由上下文看,这里是说辞赋, 不是说为官处世,应该从后一种理解。例(4),“加点”很容易理解为断句,这就成为 动宾关系;其实这里是并列关系,“加”是添字,“点”是减字,不须增减,是加重形 容文才之高。 有的误解与语句的结构无关。例如: (5)宋华耦来盟,其官皆从之。书曰“宋司马华孙”,贵之也。公与之宴,辞曰: “君之先臣督得罪于宋殇公,名在诸侯之策。臣承其祀,其敢辱君!请承命于亚旅。” ·鲁·人以为敏。(《左传》文公十五年) (6)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 园,亦足适也。(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 (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 语·述而》) (8)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白居易《长恨歌》) 例(5),“鲁人”,《正义》解为“鲁钝之人”,刘知几《史通·叙事》也同意这 种讲法。其实是大有问题的,因为:一、在古代典籍中,齐人、晋人、秦人一类说法, 齐、晋、秦都指国名,华耦出使之地是鲁国,“鲁人”的“鲁”怎么能不指鲁国呢?二、 华耦不敢与鲁君共席是谦逊,照《左传》书中表现的道德观念,正是应该赞扬的。三、 上文举经称为“华孙”,并解其意为“贵之”,怎么忽而又说只有蠢人才说他“敏”呢? 可见理解为“鲁钝”是错的。(焦循《春秋左传补疏》也谈到这个问题,说“鲁人”应 解为鲁国之人。)例(6),“胜”,可以解为“胜负”之胜,也可以解为“景物优美” 之胜,这里显然不应理解为争胜负,因为:一、主人以退隐自喜,当然不会逞强与有力 者争胜负。二、“胜”前有“池亭花石”作为修饰语,“胜”当然不能是胜负。例(7), “不复”,有人理解为“不再用这种教法”,表示教人用心很苦,意思是好的。不过看 上文,说的是“这样蠢笨的不能自力学习的人”,如果“复”的意义是“不再用这种教 法”,那就无法衔接,所以还是应该理解为“不再教”。例(8),“宛转”,有人理解 为这是形容杨贵妃被勒时身体扭动之状。这显然不妥当,因为:一、通观全诗的情调, 白居易绝不会特别拈出惨死的形象来描写一下。二、“宛转”形容“蛾眉”,意思应该 是美好的一面。三、“宛转”的本意是“温顺随从”,这里为什么不可以用本意呢?看 乐史《太真外传》,记杨贵妃死时是这样说:“上入行宫,抚妃子出于厅门,至马道北 墙口而别之,使力士赐死。妃泣涕呜咽,语不胜情,乃曰:‘愿大家好住。妾诚负国恩, 死无恨矣。乞容礼佛。’帝曰:‘愿妃子善地受生。’”这样的哀怜之态,用“宛转” 来形容不正是合适的吗? 以上两个类型,与结构有关或与结构无关,从要求理解不误方面看,我们不分辨也 未尝不可。防止误解的办法只有一个,即多注意上下文,然后选定一种合情合理的讲法。 所谓合情合理,就是既要符合文意,又要符合文言的表达习惯。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1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学习励志 最新文章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名言警句大全
诗词读写丛话
文言和白话
爱弥儿
中学生成功法
品贤文谈做人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世界名人家教智慧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2 15:58:14  更:2021-07-02 16:48:37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