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三体 -> 比较一下《三体》和《计算中的上帝》 -> 正文阅读 |
[三体]比较一下《三体》和《计算中的上帝》[第7页] |
作者:厉风 |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地球弱肉强食很可能是地理环境带来的上限,就像恐龙几千万年都没有发展出文明,所有大河文明在没有与外界接触的情况下都灭亡了,中国5000年都是封建王朝,玛雅和亚特兰蒂斯都完蛋了,只有西方海洋文明发展出工业社会。这一切都是自然环境造就的结果。 很可能我们必然死在太阳系,这不是靠斗争能达到的,这是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上限。 星辰大海只属于那些地理环境比我们好的,比如说一个星系同时有多个生命行星,另外并不是环境越好对文明发展越有利,比如说恐龙时期就没有发展出文明,中国只发展出农业文明,反而是环境恶劣的西方发展出工业文明。 我们很难想象未来的社会形态,因为科技的发展有不可预测性,我们预测的和古代哲学家的预测一样,很可能没有可行性。 如果大陆民族和海洋民族都无法做到的话,那就让太空民族来做吧。 |
所谓理不辩不清,科学的精神就是怀疑精神。以后我要允许别人问问题。 |
我觉得只能说句+3了精彩 |
帮顶,愿意思考的人值得顶起来 |
为什么我记得,前几个月《科幻世界》也刊登过一篇文章,也叫《计算中的上帝》,不过不是长篇,而且讲的是人类探索宇宙的由来的故事呢?这不是同一个吧 |
我的天呐。只是中间怎么骂起来了 |
在中国写小说首先要有的是隐藏基因,大刘的三体是【记录】“历史”。是一种隐藏的类比,其实也可以说主要还是人类内部的事,提供了一些让人天马行空的幻想和警醒。科幻肯定不能硬扯符合现实,大概看了一下你的描述另一本书也是在不需要隐晦涩言下很直白的说另一种可能而已,都是费米悖论的一种延伸。黑森其实有一定的数学道理的,黑森打击不一定是三体里的一些手段,但是人类绝对没深入想过。 三体用科幻传递的是科学背后的思考和一种思想,符合现实度高不高并不要紧,如果都要符合现实又很硬那人类是写不出逻辑完美的科幻的,引起人们的思考或者说反思就是很好的书了。 |
我的黑森概念里,第二公理是这样的:文明的增长是指数的:一个单细胞藻类如果去掉【天敌】并给与足够的【养分】那么7天,只要7天就能覆盖全部的海洋。这个单细胞藻类是不是很像现在的人类文明?我们面对宇宙既没有看到天敌全宇宙的物质也随便我们取用(费米悖论) 然后是扩张,近现代的技术让人口每几十年就翻一翻(自己可以查去),人类科技不太坎坷的发展下去,可能只要10万-100万年,人类就能遍布银河系,然后宇宙存在137亿年了,而人类存在算多一点吧类人猿到现在50万年,如果这个50万年是宇宙日历的一页的话宇宙日历已经274000页了而人类只是最后一页,光银河系的类地行星大约就100亿颗,在274000页的历史里每一页都可能产生一些文明,从数学上来说概率再低这137亿年和100亿颗乘一下,就算概率按指数级那么低那也会存在相当数量的文明,比如10-100万个文明(数量里有星舰文明的可能)如果参考百度的费米悖论费米悖论的第一点:即尺度问题,是一个数量级估计:银河系大约有2500亿(2.5 x10^11)颗恒星,可观测宇宙内则有700垓(7 x 10^22)颗。即使智慧生命以很小的概率出现在围绕这些恒星的行星中,那么仅仅在银河系内就应该有相当大数量的文明存在。(而且有137年做乘数) 最后是物质总量不变,这个是泛概念,用大众理解来理解的话就是全宇宙或者一个星系或者一个星球(地球)可利用的总物质量就这么多基本不太变我们人类的眼光和尺度最多几百年,人类文明史也就5000年,近代科学也就300年,人类寿命也就100年,我们不能傲慢的认为外星的规划格局就是几个星球或者几个星系,他们的时间格局和观念也可能很长(当然也有短视文明比如现在的地球)比如1000万年10亿年100亿年,外星文明个体或者群体生命周期很宽比如寿命是100万年,1亿年甚至更长。他们的眼界和规划可能是看10万年100万年甚至1亿10亿年的。 那么结合宇宙很大生命更大的原则,生命增长是指数的(比如人类数量的增长别按100年算,随便看个10万年或者100万年吧),任何虫子般的低熵体如果没有天敌然后给与一个”很短”的时间比如几百万年都可能把大量的资源和环境占据和破坏了(比如整个银河系这么个小水沟)结论既然物质总量不变,增长是指数,相比之下有隐藏自己基因的文明被迫遇到虫子污染的水沟满溢过来再做清理还不如一发现就打击(当然手段并不一定符合小说),是时间观念宽的文明应该有的一种数学上的理性思想,时间观念放长远格局放大就是这么个结果。 所以这俩个才是公理,猜疑链和技术爆炸只是这个公理推导过程的副产物。猜疑链和技术爆炸不能成为公理的原因,消灭和战争以及打击不是因为强弱对比的变化而是第二公理在宇宙时间尺度下的生存死结。人类的问题就是时间观念太短,个体寿命限制等,什么百年规划在宇宙尺度1毫秒都不算,不能否定外星文明存在时间观念很宽比如寿命1000万年甚至以上的文明生存目标的时间概念比较宽的比如10亿年50亿年之类甚至以上的,打击不过是数学上增加生存环境概率的一种清理而已,只是对减少以后竞争是有益的。这不是道德问题也不是善恶问题是纯粹的数学理性。是把眼界放宽的一个结果。 这点两本书都是对费米悖论的一种思考把,黑森不能被证明但也无法完全证伪,你说的那本书也许在这方面说的更直白一些,但是也不是什么铁证也只是一种想法一种科幻而已只是更偏“科学”数学这样而已,我看大刘的三体感觉偏的是另一个方向的思想哦 |
风叔真强?? |
这么多天了才写这篇评论不知算不算晚。 《计》的逻辑清晰性确实超过《三体》,但不得不提的是《计》的内容少,原创内容也少,而且不少科技内容都是【泛泛而谈】或者直接略过。关于主要论点【宇宙过于精致极有可能是智慧文明培育的结果】这一辩论内容几乎是照办了科学界的辩论成果,费米悖论的解释【高等文明精神进入虚拟世界】这也是较完善的点子。原创点子就是【享乐主义】的进一步扩展,通过装神弄鬼吓跑外来者,定期用伽马射线清理文明,以及通过不同文明之间相似的地址纪元推测是智慧体创造文明。这三个点子不错且很具有【现实意义】,但也仅有这几点。 《三体》相比较而言原创点子就多多了,且具有强烈轰炸想象力的效果,有不少点子都能写长篇小说,特别是《三体3》平均每10页就如同粒子暴雨来袭一般。《三体》也绝不是科学家说什么就是什么,《三体1》中汪淼就被多次推翻,《三体2》中罗辑也是等咒语生效后才确认,《三体3》更是用事实推翻多位科学家说辞,事实论证要比思辨要高明,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然内部逻辑不是特别严谨,但明面上完全过的去。 综上《计》的水平确实挺高,但离【无冕之王】的称号还有不小距离,反而是《三体》更接近【无冕之王】的称号 |
写了很多三体的不足,有人说想看看三体的优点有哪些,那么我们也拿《计算中的上帝》来比比。 首先,直观上来说,三体的剧情是交错式的。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梳理三体的剧情,它也并不复杂,但是这些剧情登场的顺序,被大刘安排得太过复杂了: 剧情不是顺序排列且不说,中间穿插其他时间点的事情以及回忆,还有些东西是回忆还是想象,读者得绞尽脑汁去分辨,结果最后发现是历史文献说法。。。。 三部小说不是按时间线【让剧情按时间顺序登场】,而是每一部开头先从一个很早的时间点开始写故事,于是三部曲穿插了各种支线剧情。。。 我们用屁股都能想明白,这样的剧情登场顺序,很容易写出矛盾,想要无矛盾则是很困难的。 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说到《三体》三部曲一个重要优点:小说里剧情事实细节无矛盾。 也就是说,在如此复杂的剧情登场顺序下,三体三部曲的全部剧情之间没有出现时序矛盾和逻辑矛盾。 【时序矛盾】指【在不同的其他事件cd中分别提到了某两个事件ab的时间顺序,而c和d两个事件里对ab顺序的描述相反】,这就是【ab时序矛盾】。 三体里确实有各种时间年号对不上号,但剧情的时间顺序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具体年号难以确定,所以我们说三题没有【时序矛盾】。 一般来说,充满插叙和回忆的长篇小说,很难做到【时序无矛盾】,而要做到逻辑无矛盾就更难。 所谓【逻辑无矛盾】指的是【事件之间时间顺序与因果关系相符,且事件之间因果关系无矛盾,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之间的联系无矛盾】。 三体里面有矛盾的只是人物的【想法说辞推测】(这些内容互相矛盾,或者与小说里的事实与因果关联矛盾),都可以解释为人物的偏见和谎言。 而三体里面事实无矛盾使它的剧情可以经得起推敲,这就很足够了(根据这些事实我们可以反过来推论人物的哪些说辞想法推测是错误的)。 而《计算中的上帝》的故事设定写作难度要比三体低多了,那种简单的剧情登场顺序,大部分作者都不大可能犯错误。 所以直观来看,《三体》的剧情排查难度远高于《计算中的上帝》,所以《三体》能够做到事实无矛盾,显然是个足以夸耀的成就。 |
《三体》的【势力设定】更复杂。 所谓【势力设定】,指的是写一个不同人群互相博弈的故事之前,作者要把参与博弈的各个人群在博弈中的地位进行设定,使之成为不同【势力】(对应了不同的优势劣势和博弈目标)。 《计算中的上帝》的势力设定是很简单的,而《三体》比较复杂,而《三体》将如此复杂的各个【势力】之间的博弈关系和过程都驾驭得不错(虽然我们都知道这里面的bug很多,但比起大多数小说来讲,三体的势力博弈bug已经算很少了),《三体》作者大刘的【势力博弈推想能力】显然是很高的(而《计算中的上帝》则完全没有体现出索耶在这方面的能力)。 以上面总结来看,《计算中的上帝》在【科幻】的角度做得更好(科学根基牢固、渗透科学思维方式),但《三体》在模拟现实博弈的方面做得更好(这并不是说更偏软科幻,软硬科幻定义指的是【思考的问题是否与科技、或者科技对人类生活和历史进程影响 相关】,按这个标准,《三体》和《计算中的上帝》都是典型硬科幻)。 但《三体》的优点,是体现在【传统文学层面】的,因为很多传统文学它的优势就在于很好地模拟现实博弈(比如三国演义等历史模拟小说),而《计算中的上帝》的优势则是在【科幻层面】的,因为传统文学并不在乎【科学根基牢固、渗透科学思维方式】。 所以,《计算中的上帝》在【科幻标准】下,是比《三体》更好的【科幻】,而在【传统文学标准】下,《三体》是比《计算中的上帝》更好的【传统文学】。 |
当然,在传统文学的角度来说,《三体》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传统文学了(众所周知,三体里面的势力博弈bug很多都是比较菜的,大刘对于各种博弈的后果并没有深思熟虑,人物描写也太符号化,人物没有自主思想,只是为了剧情服务,这都在传统文学领域显得不成熟)。 所以网络上很早就有人对《三体》给出了准确的评价: 《三体》在科幻领域里是更成熟的传统文学,又在传统文学领域里是更成熟的科幻。但它在两个领域都没有达到极致,它的优势就是两方面都不弱,综合实力强。 有人说《三体》的想象力强,其实我只能说,如果你觉得三体想象力强,只能表明你在科幻方面的阅历太少。 举几个例子: 【1】智子监控全球这种想法,无数科幻作品通过纳米机器展现过 大家不写基本粒子机器人是因为稍微有点量子力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基本粒子全同性】禁止我们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质子,只不过大刘无视了这个科技设定bug。 没错,在科幻领域其实很多想法不是没人想过,而是人家多想了一步,知道这个反科学不能用,这也是天朝科幻和西方科幻的差距所在: 人家不是没有咱们的想象力,而是人家想出这些玩意之后马上就用科学否定了,干脆不会用这种反科学的点子。 这就像是格斗高手一看就知道某一招用出去只能找揍,所以人家绝对不会用那招,不是人家没想到你这招。 纳米机器人在人眼里显示图像也不是什么新创意,甚至早有大量纳米机器人在空气里悬浮成发光烟雾显示图像的设定。 【2】维度展开和上面质子的例子是一样的处境,反科学,所以维度打击这玩意只有超级英雄漫画那类作品才会使用(比如把某个超级反派封进二维空间,参看超人的某个电影)。 现代物理学基本结论就是:能够存在大尺度复杂物理结构的空间维度必须为3。 简单论证:2维空间不存在两环相套结构,也不存在更复杂结构;4维空间基本力衰减指数比三维空间高1,基本力全部变成短程力,禁止存在大尺度复杂物理结构。 现实宇宙选择了最恰到好处的3维空间作为其空间结构是有必然性的。 【3】水滴锐角转向的创意来自【飞碟文学】里飞碟锐角转向的设定。水滴的超强外壳,星球大战早已用滥(中子星材料星舰外壳)。 【4】自然规律不是自然的,而是被高等文明改写过的,至少《计算中的上帝》比三体更早想到了这事。 【5】三体里的黑森理论,本质是科技文明互为天敌,即费米悖论的天敌理论解释,《飞碟探索》有过很多类似阴谋论,至少《计算中的上帝》也早想过这事了,更早的作品大家可以自己去找,以前有人翻出来过某上古科幻小说里的【台球桌玩家理论(宇宙里每个科技文明都要避免自己变成输家,都要尽可能让别人输掉生存竞争,而赢家最终只能有一个)】。 最古典的天敌理论中,科技竞赛是文明互为天敌的核心理由,没有猜疑链和技术爆炸,只有技术竞赛足够(三体1的思路就借鉴这个,三体人怕人类科技反超)。 |
【7】三星乱行这种设定直接违反天文学常识和物理常识。 作为奇幻世界的设定还是很不错的(三体游戏原则上来说就是个奇幻世界,里面的大撕裂也不科学,岩态行星原则上不可能被任何天体的引力撕裂表面,除非它已经落入对方内部,大家可以看洛希极限的基本推论) 【8】光速飞船内时间变慢(无数人写过了)。曲率驱动原理请参看阿库别瑞引擎(了解星际迷航的人都不陌生,就是曲速引擎的理论解释) 【9】小宇宙里空间的循环结构;我记得哪个漫画里有个超能力的人物有这个能力把身边空间变成循环结构,把某个人封印在里面,姑且不说这个,电子游戏好多人玩过吧,里面好多都是循环空间的(你从左边走出画面就从右边进来,你从上面走出画面就从下面进来),作者都是故意做成这样的(古典红白机RPG游戏里比较典型的幻境迷宫的一种)。。。。 【10】多宇宙挂在膜上(90年代科普早说过了,一种假想的多宇宙模型) 【11】通过四维空间捷径在三维空间里远距离取东西,看过《飞碟探索》杂志的朋友绝对没少见过各种文章说外星人有这个本事。。。。甚至某些外星人被关起来之后,靠这招逃走。。。 【12】深海液。。。这个设定已经是科幻常见设定了,另一个常见设定就是太空电梯。。。 【13】纳米材料细丝切割物体:不敢确定是三体首创。。。。90年代纳米管材料问世时,我记得科普片里就科幻了一波。。。 其他不再举例了 总而言之,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三体的想象力很厉害,其实更准确的事实是我们自己的阅历太少。 |
《计算中的上帝》的想象力就不用说了,我甚至觉得谈不上什么想象力。 《计算中的上帝》中的各种设定也不是靠想象的,而是作者基于各种客观事实推论出来的,所以当你看完推论会觉得一点也不神奇,都太合理了而让人没有惊艳的感觉。。。 大刘的小说里,想象力比较厉害的,我觉得可以有《山》和《球状闪电》,前者构想了一个特殊的宇宙模型(很有阿西莫夫《日暮》的感觉,话说三体1三星乱行的设定也很有阿西莫夫《日暮》的感觉。不知道大刘是否受到了阿西莫夫的启发),后者虽然误会了量子力学里的各种基本概念的意思,但是确实想像出了没有第二个人能想得到的那些奇葩【物理剧情】(比如量子羊叫声,能听到叫声却找不到羊)。 《三体》的想象力其实比《山》或者《球闪》差,但事实上正因为这样,《三体》是比这两部作品【更正宗的科幻】,因为三体的想象力不那么自由了,受到科学结论的一定限制了(这也是我前面说大刘靠《三体》,把中西方科幻之间的鸿沟变窄了的原因,我天朝大多数其他科幻基本都是无视科学结论的外行货,本质上和《球闪》属于一类,不过如说它们其实是科学奇幻更为恰当)。 《计算中的上帝》对很多人来说未必好看(至少可能没有《三体》好看,因为三体里面有不少武侠小说套路比较对大众读者口味),就像是《来自地平线的男人》(中文山寨翻译: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人家全片都没有地球这个意思,不知道翻译吃错了什么药)那片子,好多人惊呼看不懂电影里的人在说啥(看懂最后结尾时某人是永生者的儿子的观众已经觉得自己智商超人了)。。。 《三体》自身也有同样困境,很多盗墓小说读者那是对《三体》完全无感的,还有很多人因为看不懂三体里面某些科学解读,或者觉得《三体》的剧情太跳跃,各种回忆和想象难以分辨,而且很多事情大刘故意不明说,而是写成暗示,所以读者表示看不懂。。。 然而,就像N多人喜欢看星际争霸up主开挂虐电脑一样,不管多少人喜欢看这种节目,懂行的星际争霸玩家还是对这种节目嗤之以鼻的,尽管他们欣赏的高手对决经典战役在外行眼里根本看不懂那是在干啥。。。我们却不得不承认【高手就是高手】【开挂那个不是高手】。 这道理谁都明白 |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三体 最新文章 |
以前接受不了程心没和云天明在一起的结局 |
其实水滴摧毁舰队是完全违背物理规律的 |
黑暗森林就是资源争夺引起的必然结果,不是 |
ωg内容真的不能影视化吗,为啥我的三体可以 |
云天明故事绝对是三体最大秘密之一 |
文明启示——来自恶意的日记(此文高能,请 |
二向箔工作原理及过程 |
有人喜欢三体三的程心嘛 |
换一个角度 |
有一部看过的大刘的作品忘了名字了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