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易经 -> 孔子与易的相关史料 -> 正文阅读

[易经]孔子与易的相关史料[第1页]

作者:居中履正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注易经先生曾在《什么叫作懂易经,什么叫做不懂易经。》一文中说:“在论语中和史记中,几乎找不到孔子用易经给身边人和自己指导人生的案例,哪怕是不开卦而用易经的理论说事的案例也找不到。”

其实翻开史料,有关孔子和《易经》关系的记载还真是不少。
《论语》中有两篇提到孔子对易的论述。
一篇出自《论语·述而》: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一篇出自《论语·子路》: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先看看《论语·述而》: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这句话本吧讨论颇多,其中又以“五十”两字争议最大。其实从古至今,对这句话的争论就没有断过。
“五十”大多解为年龄,即“五十岁”,翻译成白话为:孔子说,给我增加几年的时间,从五十岁开始学习《周易》,就可以不犯大的过错了。那孔子为何要“五十岁”学易,二十岁难道不行吗?可能还真的不行,因为古人的注疏上讲,《易》“穷理尽性以致于命”,而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五十而知天命”,所以“五十以学易”就是“以知命之年,读至命之书,故可以无大过。”
可能本吧有吧友对其中的一个“以”字又感了兴趣,这句话为什么是“五十以学易”,而不是“五十学易”呢?实际上这个“以”字我们一点都不陌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每卦的《象传》都有一个“以”字,“以”者,学之谓也。整部《易传》言行,言学,言进修,无不是在言学习。
学易为什么可以无大过,当然不仅仅是趋吉避凶而已。学易,是为学圣,有天地即有易,即作易,而天地之道著,天地之理得。学易可与适道,亦可与立权。
 
本吧吧友有对“五十”这两字特别感兴趣的,认为孔子用字是非常讲究的,这句话中的“五十”根本就不是指年龄,而分明就是“易数”。这种观点古已有之,亦可备一说。
戴望《论语注》里对“五十”有这样的解读:
“五十”者,天地之数。大衍所从生,用五用十以学易,谓错综变化以求之者也。《易说》曰:“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则彖变之数若一。阳动而进变七之九,象其气之息也。阴动而退变八之六,象其气之消也。故大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五音、六律、七宿由此作焉。《大过》于消息为十月卦,阳伏阴中,上下皆阴,故《杂卦》曰:“大过,颠也。”颠则阳息,万物死。圣人使阳升阴降,由《复》出 《震》,自 《临》而 《泰》,盈 《乾》生 《井》,终 《既济》,定六位,正王度,见可不遇大过之世也。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句话还有一种更古老的讲法就是出自东汉经学大师郑玄(郑康成)的《论语注》,后又被唐代陆德明编撰的《经典释文》所引用,从而引起了长期的争论。因为按照这种讲法,孔子的这句话和易学就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经典释文》引郑玄《论语注》云:鲁读“易”为“亦”,今从古。

若按郑玄的讲法,孔子这句话就应该这么来读: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
那这么一来,孔子就不是在说学易了,只是在说学习。清朝惠栋《九经古义》据《外黄令高彪碑》中有“恬虚守约,五十以学”的文句,也主张这句话中“易”当作“亦”。出土的定州汉简《论语》孔子的这句话也写成“亦”。但反对此观点的学者也不在少数,至今仍争论不休。
 
再来看看《论语·子路》: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孔子说:“南国之人有句话说,‘巫医不能治无恒之人。’这句话说得很对!”《周易》上说:“不能恒久保持其德行,将会受到羞辱。”孔子说:“这是指没有恒心的人就不要去占卜。”
巫祝的责任是接神除邪,医生的责任是治病救人。在古代,巫、医两者都是抱道怀德,学彻天人之人,要成为巫医,非有恒之人不能任。巫医之事,皆能治疾,唯独不能治无恒之人。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这里孔子直接引用的《易经》恒卦九三爻的爻辞“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中的文句,说德行无常,就会受到羞辱。“或”在这里意思为“常”,是说若不能恒久保持其德行,那么羞辱就会常承之。
最后,孔子说:“不占而已矣。”对于无恒之人,易所不占。
孔子在《论语·子路》中的这段话,在《礼记·缁衣》中也文异意同的出现过。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卜筮。’古之遗言与?龟筮犹不能知也,而况人乎?《诗》云:‘我龟既厌,不我告犹。’《兑命》曰:‘爵无及恶德,民立而正,事纯而祭祀是为不敬。事烦则乱,事神则难。’《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恒其德,侦,妇人吉,夫子凶。’”
翻译过来就是:
孔子说:“南国之人有这样一句话:‘作为一个人而性行无常,那么既便为他卜筮,兆卦上也显示不出来是吉是凶。’这也许是古人留下的谚语吧?那种人连龟筮那么神明都不能定其吉凶,更何况是凡人呢?《诗经》上说:‘我的灵龟已厌恶,不再告诉我吉凶之道。’《尚书·说命》上说:‘爵位不能赏给无恒之人,若赏给无恒之人爵位,百姓将把他们树为楷模进行仿效,若每次都这样,而以祭祀,这是对神的大不敬。无恒之人使事烦,事烦则乱于典礼,事神则渎而不敬,难以得到福佑。’《易经》上说:‘不能恒久保持其德行,就会受到羞辱。’又说‘长久地保持德行,占问,这在妇人是吉,而在男子是凶。’”
《礼记·缁衣》里的“侦”字,《易经》里写作“贞”,是占问的意思。
不难发现,孔子在《论语·子路》和《礼记·缁衣》中的这两段话文意略同,可以互明,应为不同的编写者各自依据自已的所闻来进行记述的。在《礼记·缁衣》中孔子不仅引用了《易经》恒卦九三爻的爻辞“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还引用了恒卦六五爻的爻辞“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 ▅▅
▅▅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
▅▅ ▅▅
对于德行无恒之人,《易经》上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所以孔子曰:“不占而已矣。”对于无恒之人,就没有必要进行占卜了。而对于德行有恒之人,则吉凶皆占之。古代妇女是依附于男人的人,无自主权,从一而终,以恒为吉。而男子是被女人依附的人,有自主权,当因义而制其变通,若象妇人一样贞一而行,则有失男人之道,故凶。男人制义,何为“义”?义者,宜也。就是不能拘泥固执而不知变通,要根据具体情况通权达变而又不失原则。所以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正是因为上述的原因,绝大多数人都不采用张守节《史记正义》里的说法,而是将“序”字作为动词来解读。若将“序”字作动词,用在书名前就可能有两种解释,一是排列次序,二是序跋之序,或者兼此二义。《史记·孔子世家》里前面就有一段现成的记载可以作为参考: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
翻译成白话就是:孔子所在的时代,周王室衰微,礼乐废弃,《诗》、《书》残缺。孔子追溯探究夏、商、西周三代的礼仪制度,依次编定《书传》的篇章,上记唐尧、虞舜的时代,下至秦穆公,依照时间的先后编辑整理历史事件。
在这段话里,“序《书传》”的“序”显然是动词,后文已经明确地说“编次其事”,所以这里的“序”字解释为整理、排列顺序是毋庸置疑的。循此例,那么“孔子晚而喜《易》”那一段就应该这样进行标点: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这是最主流的读法,“序”是动词作谓语,而“彖、系、象、说卦、文言”则是名词作宾语。于是,孔子对于《易》的贡献就是编排,整理了《彖传》、《系辞传》、《象传》、《说卦传》、《文言传》这些我们今天称之为《十翼》的《易经》传文。
 
前面已经说到,司马迁在《史记 ?孔子世家》中的这段记载成了后来孔子作《易传》说的主要依据。那么,我们今天称为《十翼》的《易经》传文七种十篇究竟是不是孔子创作的呢?
按照“青竹大哥”和金德建先生的讲法,孔子当然创作了《易传》,或者至少创作了其中的一部分。但是若按传统的,也是主流的讲法,太史公的这段记载中说的是孔子“序《彖》、《系》、《象》、《说卦》、《文言》”,但并没有说孔子“作《彖》、《系》、《象》、《说卦》、《文言》”啊?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诚然,作动词的“序”字并没有“作”的意思。于是,有学者通过训诂后得出这样一种结论:这里的“序”是“叙”的通假字,为述、论、作之意。
我们先不管“序”是不是“叙”的通假字,但看太史公在《史记》中,“作”的意思一般用本字。同样在《史记·孔子世家》这篇里,就有一段话就可以作为例证: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
翻译成白话就是,孔子说:“不可以啊,不可以啊!君子最痛恨的是死后而名声不被世上称颂。我的主张不能推行,我用什么东西留给后世呢?”孔子就凭着鲁国的史记编写了《春秋》一书,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后一共十二位国君的历史。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来,司马迁已言明孔子“作《春秋》”。如果司马迁认为孔子作了《易传》的话,他就会用“作”字,而不用“序”字。所以说,《史记·孔子世家》里的这段关于孔子和《易经》的记载是很模糊的,并没有明确地说明孔子作了《易传》。
 
那在中国的正史中,又是哪本书首次清晰、明确地记载了孔子作《易传》呢?这本书就是班固的《汉书》。班固在《汉书·艺文志》、《汉书·儒林传》以及《汉书·叙传》中均提到了孔子作《易传》的事迹。

《汉书·艺文志》记载:
《易》曰:“宓牺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汉书·儒林传》又载:
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与司马迁不同,班固在《汉书·艺文志》和《汉书·儒林传》中记述孔子与《易传》的关系时用了“为之”二字,从语法关系上,“为之”的指向是比较明确的。
“为+之+名”是古代汉语中的常见句式。在这两段话里,“为”是介词,与“之”组成介宾词组,“名”用如动词,是“为之”这一介宾词组的中心语。这种结构类型,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之”指代非常明确,均为前文出现之事(或物、或人);第二,名词用如动词后,其词义既有动作的成份又含有该名词的意义。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正是“为+之+名”句式的这种结构类型。其中,“之”指代前文之《易》上下经,“《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即为“作《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
同样,《汉书·儒林传》的记述更为我们的训释提供了铁证。“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这段文字中,在“好易”、“读之”后,直接说“为之传”,“之”的指代是再明白不过的了,即《易》无疑。“为之传”的意思当然就是:为《易》作传。
在《汉书·叙传》中,班固还有一段记述:
虙羲画卦,书契后作,虞夏商周,孔纂其业,纂《书》删《诗》,缀《礼》正《乐》,彖系大《易》,因史立法。
在这一段里,班固说孔子“彖系大《易》”。这里的“彖”、“系”二字作动词来讲,也是说孔子为《易经》作了《彖传》、《系辞传》等传文。
可能有细心的吧友会发现,无论是司马迁还是班固都没有全部列出《易传》的七种十篇之名,于是有学者就据此得出:今天我们看到的《易传》七种十篇并非全部出自孔子之手。殊不知以点代面,以个别代替整体是古人常用的笔法。以《汉书·艺文志》为例,班固既已明白地著出“十篇”两字,则他所列举的篇名,《说卦》标出与否,已不是问题的关键。
 

 
后世对孔子整理、编订“六经”的记述是“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从汉代开始又将“六经”称之为“六艺”,那么“六艺”(或者称“六经”)究竟是什么性质的一类书呢?
班固在《汉书·儒林传》中这样写道:“古之儒者,博学乎‘六艺’之文。‘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就是说,“六艺”是王教的经典,先圣用来明天道,正人伦,达到天下大治的成法。司马迁在《史记·伯夷列传》开篇即说:“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当时的学者虽然读了极广博的史料记载,但仍然需要考对于“六艺”而加以证实。由此可见,“六艺”在当时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它们已不仅仅是儒家的根本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经典。
这样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面《史记》和《汉书》里所说的“六艺”指的是孔子整理、编订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六艺”原来的意思是指西周时期周王官学要求贵族子弟掌握的“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基本技能。孔子自已不是说过吗“我何执?执御乎?执射乎?我执御矣。”“不试,故艺。”孔子说:“我应该专些什么呢?是专驾车呢?还是专射箭呢?我就专于驾车吧。”“我不得重用,所以学了这些技艺。”到了汉代,“六艺”和“六经”两个词开始混用。对于孔子整理、编定的“六经”,《汉书》里面有时写“六经”,有时又写作“六艺”,实际是一个意思。
最早将“六经”并称的典籍是《庄子》,在《庄子·天下》一篇中第一次对“六经”的作用作了概括性地评述:
《庄子·天下》
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古代的人真是完备啊!他们配合造化的灵妙,取法天地,抚育万物,调和天下,恩泽推及百姓,明白大道的根本,又不疏忽法度的末节,无论是在六通四辟的时空,还是大小粗精的事物,大道运行的功用都无所不在。这种功用明显表现在典章制度方面,像旧时的法规,世代相传的史书上,还保存着很多。古时的道术存在于《诗》、《书》、《礼》、《乐》中的,邹、鲁之地的儒家学者、官吏绅士们大都能明晓——《诗》用来表达心志;《书》用来记述政事;《礼》用来规范行为;《乐》用来调和性情;《易》用来通达阴阳的变化;《春秋》用来界定名分。这些典章散布在天下,施行于各国的,百家的学说时常称颂与讲述它。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可以说庄子或道家后学对于“六经”的这个评述是非常到位的。“易以道阴阳”,《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对于《易经》而言,阴阳就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观念。
 
关于《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并称的时代问题,也就是《易经》究竟何时被尊奉为和其它五经同等重要的一部儒家经典?对于这个问题,史学界目前尚没有定论。有的学者认为至少在战国中后期,也有的学者认为只有到了汉代“六经”并称才成为常态。后来由于《乐经》散失,只剩下“五经”,所以汉武帝只设立了“五经”博士。
那么,我们今天学习《易经》时,是不是也应该将《易经》和《诗经》、《尚书》、《礼记》、《春秋》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来进行研究呢?为此,本吧吧友“如果风吹起”认为,《易经》只是一本书而已,和其它经典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五经”不能分开来读,必须综合来读才行。
“如果风吹起”吧友提出的这个方法或许是好,只不过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这个方法从具体的操作性来讲难度实在太大。首先,和古人相比,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学现在已经几乎彻底退出了我们的学校教育。我们从小在学校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教育,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断层。虽然我们现在也要学习礼仪方面的知识,但金正昆教授所讲述的交际礼仪、商务礼仪和传统儒家所尊崇的那个礼却有着天壤之别。虽然我们也在电视上看一些古装历史剧,但只不过是看一群穿着古代衣服的演员用现代的语言、现代的思维演绎的现代故事而已。其二,儒家经典本身就有着相当的难度。不要说现代人,既使是古人也觉得如此。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引用了他父亲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旨》里对儒家学问的评述:
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可见,在司马谈的时代,“六经”的经文、传文就以千、万计。虽然这个数字可能有点夸张,但足以说明儒家典籍数量上的众多,累计数代都不能精通它的学问,穷其一生都不能详究它的礼仪,所以说儒家的学问是“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广博而缺乏要领,用力多而功效少。)
今天有不少吧友可能会觉得儒家的东西很简单,觉得看了几篇《论语》就算基本掌握了儒家思想,这样的看法要是在古代简直不敢想象。就连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都切身感受到了学习儒家六经的困难。他说:“《语》、《孟》工夫少,得效多;‘六经’工夫多,得效少。”所以他把四书的地位置于‘六经’之上并且也不赞同学者同时研习‘六经’,而是主张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路子。此外,他还特别强调学者不必急于学习《易经》。
《朱子语类·朱子一 自论为学功夫》
先生因与朋友言及《易》,曰:“《易》非学者之急务也。某平生也费了些精神理会《易》与《诗》,然其得力则未若《语》、《孟》之多也。《易》与《诗》中所得,似鸡肋焉。”
一代理学宗师朱熹都居然把《易经》和《诗经》比作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那我们今天的一般人又怎样才能把“五经”融会贯通地来看呢?
 

 
孔子所谓“《易》以神化”中的“神化”二字究竟指的是什么意思呢?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们用不着去翻看太多的参考资料,只需将“神化”二字暂时拆开,分别弄清楚《易经》中的“神”指的是什么,“化”又指的是什么,最后再将两者结合起来看,就基本上知道“神化”二字在这句话中的含义了。
“神”、“化”这两个字在《易传》中出现的次数特别多,首先我们来说说这个“神”字。
《系辞上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这段话中最后一句“神无方而易无体”,直译过来就是:神没有处所,易没有形体。但想想感觉又不对,“神无方”,既然没有处所,那神怎么能推行开呢?“易无体”,易卦阴阳六位,明明是有形体的啊,无体就不立,怎么能说“易无体”呢?
其实这句话应该这么来理解:“无方”、“无体”的意思并不是没有处所,没有形体,而是没有固定的处所,没有特定的形体,即“不据以为方、体也。”凡方皆方,无一隅之方;凡体皆体,无一定之体。
明末王夫之说到“神无方,易无体”这一句时发了一段特别的感慨。他说:“后之为《易》者,如卦气、如游魂、归魂、世应,如纳甲、纳音,如乾一兑二、方圆整齐之象,皆立体以限《易》,而域于其方,虽亦一隅之理或有,而求以肖无方之神,难矣哉!”
《系辞上传》接下来的一段: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这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这段话中第一句话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本吧各位吧友可能早已耳熟能详,这里就不多作解释了,这句话可以说是道尽了《易经》的全体大用。那么这段话中的最后一句“阴阳不测之谓神”,可能各位吧友就很少提及了,实际上这句话也非常的重要。
“阴阳不测之谓神”从字面意思来讲很好解释。所谓“不测”就是指不可测度,阴阳的变化不可测度,这就叫“神”。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阴阳不测”指的是“乘时因变,初无定体”,而不是说“幽明异致,阴阳分界”。所以,“阴阳不测”千万不能理解为:正好处在阴阳的分界线上,于是阴阳不测。不是指这个意思。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神可以用人的私意来进行测度,那也就无所谓神了。
说到这里时,我们对《易经》中“神”的特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其一,神无方无体,周流六虚,无有典要,因时顺变,不主故常。其二,神的造化千变万化,没有人能够测度。
想想易经吧里也有不少吧友学易时经常会搞点什么表格、模型之类的东西出来,列次序,列方位,方而矩之,圆而规之,整齐排比。其实这些方法不正是“拂乎神之无方,乖乎道之各得”吗?天地之间哪有那么整齐的东西呢,如果有也只不过是人为之巧罢了。
 
《系辞上传》接着往后看: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这一段话最后一句: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这是孔子发出的感叹,通晓变化之道的人,恐怕一定知道神的功用吧?答案当然不言而喻:人能知变化之道,其必知神之所为也。
所谓变化,就是顺应天下之动。所以修德而行的人一定会因时以求合道,而不是执着于一点而不知变通。只要心中存神而顺化,六龙就皆可乘以御天,只不过是在时位之间变易罢了,这样神的功用不就体现出了吗?
《系辞上传》紧接着又是一段: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这是《易经》中最为神奇的一段话。“《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易本身没有思想,也没有作为,在寂然不动中感通全宇宙的故事,一通全通。谁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反正人我们平常人靠感触直觉肯定做不到,没有哪个人敢说他能一通全通,感通全宇宙。所以,除了最高的那个神,谁又能做得到呢?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这个“几”是《易经》中非常深微的一个观念。“几”者,动之微。你说它有,它未表现出来;你说它没有,它又已经发动了。它在有与无之间,很具体,很微妙。“几”再往下走就成势,大势已成就没有办法了。所以,《系辞下传》里说“知几其神乎”。谁能知道“几”,谁就神。就是要我们在还没有成势的时候着眼,在“几”那个地方用力。
问题是我们要掌握这个“几”靠什么呢?靠科学的逻辑推理、数据分析这些都是不行的。因为“几”这个观念是超科学的观念,科学以上的。科学里面没有“几”,因为科学知识首先要物质化、量化,而物质化、量化以后,这个“几”就没有了。那么,我们要掌握这个“几”靠什么呢?靠神。
“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深”者,精之藏。“极深”,极之深入,就是要穿过科学知识的那个层面,渗透到内部看到最具体的地方,你才能研“几”。光看表面不能研“几”,因为表面都已经抽象化、量化了。
“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要是表面上,谁也不能相通,我们大家都不一样。只有深入到内部,才能通天下之志,表面上的障碍都化掉了。

“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你知“几”,才能成就天下的一切事情。
“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这句话太有趣了,这让我们这些从小就被老师教导着崇尚科学的吧友情何以堪啊。“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这句话根本就是违反物理运动,反科学的。稍有物理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要想快就必须得加速,不加速就是等速运动,永远没有变化。但是不要加速,它自然会快;不要行,它就能到,这个就是神。
 
在《易传》中,出现神的地方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例举了。那么,这个神究竟是何义呢?答案就在《说卦传》里。
《说卦传》: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这里的“妙”作动词,表示运用的意思,“妙万物”就是它在万物后面运用。万物要后面有个神在运用才能够变化,生生不息。这个无限的妙用就是神。所以,“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这句话有本体的意义。
综合前面来看,《易经》里面的神有两种意义。从阴阳不测的角度来看,神是神妙的意思,是一种赞叹,一种描述;从无限妙用的角度来看,神有本体的意义,神就是宇宙的本体。
可能有吧友会问,既然神是宇宙的本体,那么我们所说的“道”又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一种关系?
实际上它们是一码事儿,只不过名称不一样罢了。王阳明的学生陆澄曾经问他关于仙家元气、元神、和元精的问题,王阳明回答道:这三个是同一件事。流行就是气,凝聚就是精,妙用就是神。为此他还曾作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说好比人就是一个人,对父亲而言是儿子,对于儿子而言是父亲,以此类推,名称可达无数之多,但是仅仅是一个人而已。北宋大儒张载在他的《东铭》中说:“妙万物而谓之神,通万物而谓之道,体万物而谓之性。”也是说“神”、“道”、“性”其实就是同一事,你看它的角度不一样,它相应的名称就不同。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将孔子的这句话再次写出来时,所用的文句会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差异了。
《史记·太史公自序》:
《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辩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在这段话里,司马迁将“神化”换成了“道化”,用字虽然不同,但意思一样。
 
说了“神”字之后,下面来讲讲这个“化”字。“化”这个汉字的起源很有意思,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化”字的甲骨文是什么样子。

在“化”字的甲骨文中,左边是一个面朝左侧立的人,右边是一个头朝下脚朝上倒立的人,可见这是一个会意字,表示颠倒了。“颠倒”就是“变化”。所以,“化”字的造字本义应为“变化”。《说文》:“化,教行也。”而“教化”之义是从“变化”之义那里引申出来的。(左明安《细说汉字》)
在《易传》里面,“化”字常常紧跟在“变”字后面,组成一个词语来使用。但《易传》中也有只单用一个“化”字的地方。
《系辞上传》: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乾坤,其易之緼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道,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者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在这段文章里,出现了两次“化而裁之”,前面说“化而裁之谓之变”,后面又说“化而裁之存乎变”,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现在一般将变和化两字连用,但其实变和化两者是不同的。对于“化而裁之谓之变”这句话,当数南宋的朱熹朱夫子讲得明白透澈。他说:“化,是渐渐地移将去,截断处便是变。且如一日是化,三十日截断做一月,便是变。”“化而裁之。化是因其自然而化,裁是人为,变是变了他。且如一年三百六十日,须待一日日渐次进去,到那满时,这便是化。自春而夏,夏而秋,秋而冬,圣人去这里截做四时,这便是变。化不是一日内便顿然凭地底事。人之进德也如此,三十而立,不是到那三十便立,须从十五志学渐渐化去方到。”
也就是说,化是絪蕴,絪蕴到相当程度,便会起变,变即是折转处。所以朱子又言:“化是渐化,如自子至亥,渐渐消化,以至于无。如自今日至来日,则谓之变,变是顿断有可见处。”
那么,前面说了“化而裁之谓之变”,为什么后面又说“化而裁之存乎变”呢?对此,朱子的回答是:”上文‘化而裁之’,便唤做变。下文是说变处见得‘化而裁之’。如自初一至三十日便是化,到这三十日截断做一月,明日便属后月,便是变。此便是‘化而裁之’,到这处方能见得。”“‘化而裁之存乎变’,只在那化中裁截取便是变,如子丑寅卯十二时皆以渐而化,不见其化之之迹。及亥后子时,便截取是属明日,所谓变也。”“裁,是裁截之义。谓如一岁裁为四时,一时裁为三月,一月裁为三十日,一日裁为十二时,此是变也。又如阴阳两爻,自此之彼,自彼之此,若不截断,则岂有定体?”
“化而化而裁之谓之变”与“化而裁之存乎变”这两句话朱夫子解释的很详细,各位吧友看明白了吗?当然,上面的解释也可以用一句简约的话来概括:变必由化而成,化必由变乃显。“化而化而裁之谓之变”就是变必由化而成。“化而裁之存乎变”即是化必由变乃显。
 
除了《系辞传》之外,“化”字在《彖传》中也出现过。
《贲卦·彖传》: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 “化”是“教化”的意思,用程颐的说法,“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
《说文》:“化,教行也。”所谓“教行”也就是“教化”。“化”字的本义应为“变化”,而“教化”之意就是从“变化”义引申出来的。
 
《正蒙·神化篇》:
气有阴阳,推行有渐为化,合一不测为神。其在人也,知义用利,则神化之事备矣。
“气有阴阳,推行有渐为化,合一不测为神。”这句话若用张载在《正蒙·参两篇》中的另一句话来表述就是:“一故神,两故化。”“一故神”,张载自注:“两在故不测。”“两故化”,张载自注:“推行于一。”朱熹称赞张载的这句话说得极好、极精,读者应当仔细看。两在,故一存。两者,所以推行于一。另外,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说“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其在人也,知义用利,则神化之事备矣。”中国古人讲究“天人合一”,天有神化,那对应到人事上来看,人事是否也具有神和化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还记得《系辞上传》的那段话吗?“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就是说领会“神”而且明白它,在于谁呢?当然在于人。神必由人而显。
“知义用利”,这里“知”和“义”要分开来读。《张子正蒙注》在这里专门标出了“知”字的声调:“知,去声。”去声是全降调,相当于今天普通话的四声。所以“知义用利”的“知”应该读“智”。那什么是“知”,什么又是“义”呢?王夫之注:“知者,洞见事物之所以然,未效于迹而不昧其实,神之所自发也。义者,因事制宜,刚柔有序,化之所自行也。”
讲到这里就很清楚了,张载认为人事也具有神和化,“知”(智)就是神之明,是合一不测的;“义”就是因时制宜,是推行有渐的“化”。“用利”按张载自已的话来说“动而不括则用利。”动而不括就是动而不滞,推之天下,无中止之机,则用无不利。所以“其在人也,知义用利,则神化之事备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把“知”和“义”这两种德性推行尽利,就在人事上具备了神化。
 
既然说到“化境”,那么在《正蒙·神化篇》中紧接着“德盛者,穷神则知不足道,知化则义不足云。”这句之后的一段话就全部是在解释“化”字的意谓。
《正蒙·神化篇》:
天之化也运诸气,人之化也顺夫时;非气非时,则化之名何有,化之实何施!《中庸》曰“至诚为能化”,《孟子》曰“大而化之”,皆以其德合阴阳,与天地同流而无不通也。
“人之化也顺夫时”这句话很重要,就是说对人而言,“化”就是指变通不滞,与时偕行。《中庸》和《孟子》中的这两句话相互呼应,是说圣人因天地之时而与之同流,化则咸通。
张载在他的《西铭》中写道:“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穷尽神话之理,就能够很好的继承其“志道”追求,知晓万物变化之理,则可以很好的陈述事物变化的过程。
何为“穷神”?王夫之说:“殚思虑以得贞一之理,行乎不可知之途而应以顺则穷神”;何为“知化”?“达于屈必伸、伸必屈、屈以善信之道,豁然大明,不以私智为之思虑,则知化”。这是圣人之德盛大的原由,所以《系辞下传》说:“穷神知化,德之盛也”。对于人事而言,尽心以尽性,性尽而与时偕行,这就是神化的极致。
 
对于人来说,神化的极致就是“穷神知化”,这是圣人才能达到的境界。对于学者而言,按张载的话来讲就要做到“知(智)义用利”。以知(智)知义,以义行知(智),内外交养,内外合一,将人的“知(智)”和“义”两种德行推行到极致,达到“知(智)之尽,义之精”的地步,自然就成就了“穷神知化”的圣人境界。
张载所说的“知(智)”和“义”,清代理学名臣李光地在他的《注解正蒙》里是这样解释的:“知(智)即精义,义即利用。”不难看出,这其实就是《系辞下传》里讲的“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精义入神,用力于内,自然致用于外;利用安身,求利于外,自然崇德于内。这内外交养之功,阴阳感应之理,就如人的行走,左脚起了,不由得右脚不起,欲罢不能。所以李光地说:“其在人者,精义入神则穷神可几矣;利用安身则知化可至矣,至于穷神知化则知与义又不足言。盖下学上达而与天地相似也。”
孔子讲“下学而上达”,就是说须下学有实方能上达无穷。下学是事,上达是理,理在事中,事不出理外。每一件事之中都有一个理,这一件事理会得透彻,那一件事也理会得透彻,积累多了,自然就融会贯通。当然对于人而言,也有下学而不能上达的,这就要看你下学是不是得当,若是下学得当,就没有不能上达的。“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这就是下学的工夫,朱熹说这几句话正在学者需要用功的地方。“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若是上达到“穷神知化”的境界,则必须是“德之盛也”的圣人才能做到,所以张载说:“崇德而外,君子未或致知也。”
“精义入神”看似和行处不相关,然而见得道理通彻,所以“致用”。看似是向内做工夫,非作用于外,然而却是致用于外的原由。“利用安身”看似与“崇德”不相关,然而动作得其理,则德自崇。通达其用而身得其安,素利于外,同样也正是致养其内的原由。这就是所谓“屈以求信”之理,尺蠖虫子屈得一寸,便能伸得一寸,它之屈,乃所以伸。
 
张载在他的《横渠易说》中写道:“精义入神以致用谓贯穿天下义理,有以待之,故可致用。穷神是穷尽其神也,入神是仅能入于神也,言入如自外而入,义固有浅深。”既然义有浅有深,自然就需要精义。朱熹说:“义是一柄利刀,凡事到面前,便割成两片,所以精之。”君子于细微曲折,一一都要合于义。义至于精,则应事接物之间,无一非义。不管大事小事,千变万化,改头换面出来,自家都能应付它,就如利剑快刀,迎刃而解。
所谓“入神”,朱熹的解释是“到那微妙人不知得处”。所谓“精义入神”就是“要思索令精之又精,则见于日用自然合理。”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为了大家更加通俗易懂地理解这句话,苏轼在他的《东坡易传》中作了这样一个比喻:比如水,可能大家都知道这样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就是说水有使人浮的特性,也有使人沉的特性。如果我们把水的各种特性都都了解清楚了,那么我们就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水应付自如,这就叫做“精义”。如果我们对水的各种特性都已经了如指掌,而且与水为一,忘了水的存在,这就叫做“入神”。如果都已经与水为一,已经忘了水的存在,那我们中还会有不善于游泳的人吗?既然善于游泳,那么驾船就更不在话下了,这就是所谓“致用”。善于游泳的人来驾船,必定心闲体舒,这是为何?原因就是“用利而身安”。事情来了而安处其身,德则自崇。
 
《易经》中的“神化”之理讲到这里就快告一段落了,用了这么长的篇幅来讲“神化”在各位吧友看来不免有跑题之嫌,但是没有办法,因为对于《易经》来说,“神化”的意义实在太大了,加上我们现代注解《易经》的书籍中又很少会涉及到这方面的话题,所以稍微下一点功夫抒理出有关“神化”的一些知识要点,我觉得对于我们学易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好了,闲话少说,下面我们言归正传。
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引用孔子的话来谈“六经”在治国方面所起的作用:“‘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那么里面的“《易》以神化“又该如何翻译成现代的白话文呢?只要我们打开一些白话版的《史记》,比如台湾六十教授合译本的《白话史记》或者大陆出版的《二十四史全译》等相关书籍就会发现,“神化”二字几乎无一例外地被翻译为“神奇变化”。“《易》以神化”的白话文翻译就成了:“《易经》可以窥知天地的神奇变化。”或“《易经》可以用来明辨万物的神奇变化。”这种翻译虽然不能说是错的,但通过前面对“神化”之理长篇幅的讲解,我们应该知道,在这种直白的翻译方式下,“神化”二字所含的精微之蕴是完全无法体现出来的。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易经 最新文章
目前较为合理的阴阳之道图示
我个人很喜欢玄学,我想学易经那些怎么入门
好想知道答案
易经经文
革言三就怎么理解?
问个简单的问题
易经儿童诵读本
阴阳交合解河洛,天下诸家对不同。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颐是嘴,鼎是锅,大过就凭阳爻多…上等吧友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3 23:11:05  更:2021-07-13 23:31:16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