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水浒传 -> 浅谈各种水浒续书和同人作品中宋江形象 -> 正文阅读 |
[水浒传]浅谈各种水浒续书和同人作品中宋江形象[第2页] |
作者:白马将军上官迪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褚新传中的宋江,也是一开始就希望朝廷招安的,他招安为了什么呢为了青史留名,封妻荫子,做国家良臣,不枉人生一世。虽然没有像中传,张新传那样希望尽忠报国, 一腔热忱,但是希望做一个国家良臣,也是不容易的,并且值得肯定的,宋江并没有因为想做官后鱼肉百姓而招安,也没有直接出卖兄弟招安。 个人认为,宋江这里的选择并不可耻,其实站在读者的立场分析,无论是赞同招安还是反对招安,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从宋江的出身及其曾经从事的职业看,宋江有招安的心理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在褚新传中,作者认为奸臣和皇帝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朝廷已经无药可救。而宋江则仍然对皇帝,对大宋王朝心存幻想,对大宋朝廷抱有希望,这个想法是中传,张新传这些书都有的。但即使最后朝廷真的是无药可救,皇帝真的是昏庸透顶,我们也只能说宋江错了,但是不能说宋江的选择是大奸大恶的选择。 所以即使在褚新传中的宋江被作者完全否定,但是我依然不觉得这部书的宋江是下等人物 |
宋江的这番理由,给我的感觉是,招安是为了图一个好名声,事实上一个好名声是否重要呢?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有一个好名声,在历史上不遗臭万年,总没有坏处吧。事实上,尽管褚新传中的宋江最后被朝廷毒死,也是得到了好名声的。 褚新传是否定宋江的作品,所以宋江提出的反对招安的理由,也只是因为名,而绝不会把宋江的理想升华到尽忠报国,为国家建功立业,如果这些强调的多了(如中传)那么宋江就不那么好丑化了 |
反招安派,则是以吴用为首,理由如下 |
吴用的话,有没有道理呢?我想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很多的事情,并不是只有对错,出身不同,想问题的方法不同,选择自然也不会相同。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道不同不予为谋,有人认为宋江的选择有道理,有人认为吴用的选择有道理,之所以会产生不一样的道路,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因为必然,原因也不是很容易能讲清的。 既然是这样,那么最好的结局我想就是一拍两散,愿意斗争的继续斗争,愿意招安的就招安,大家各走各的路,梁山最后失败了,真的赖宋江吗?我觉得至少不能说是宋江一个人的责任,如果梁山上只有宋江一个人想招安,大家都反对,或者这个比例极其悬殊,宋江能招安成功吗?我想不能 如果很多人都愿意招安,甚至有不少人是因为宋江允诺招安才上的山,那么继续斗争,又有什么意义呢? |
默默抢个2楼 |
例二、李逵之死 |
---------今天到这里,至此已经更新四部,接下来会是宋史演义,古本水浒传------------------------- |
宋史演义中宋江形象的分析评价 对于宋史演义中的宋江,有以下几个问题可以探讨 1)宋江的结局 到了次日,各将拟进攻睦州,宋江等入厅告辞道:“江等共百有八人,义同生死,今已多半阵亡,为国捐躯,虽是臣民分内事,但为友谊起见,不免悲悼。且余人亦多疲乏,情愿散归故土,死正首邱,还望各统帅允准!”急流勇退,也是知机。王禀道:“你等不愿随攻睦州么?”说着,见武松左臂已殊,裹创上前道:“看我已成废人,兄弟们亦多受伤,如何能进攻睦州?”王禀迟疑半晌,方道:“壮士等既决计归林,我亦不便强留。”说至此,即令军官携出白镪若干,散给众人,作为路费。武松道:“我却不要。我看西湖景色甚佳,我恰要去做和尚了。”言毕,飘然竟去。宋江以下,有取路费的,有不取的,随即告别自去,王禀尚叹息不置。后来宋江等无所表见,想是隐遁终身。或谓康王南渡时,关胜、呼延灼曾在途次保驾,拒金死节,未知确否?惟武松墓留存西湖,想系实迹,这且搁过不提。了却宋江。 |
各个版本的续书同人作品中,宋史演义是唯一一部宋江最终隐退的作品,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宋江的最好结局。个人在宋江的原著分析帖中,曾经提到水浒中的宋江,如果提早选择归隐,未必不会有一个美好的归宿。罗真人也曾提示宋江得意浓时便当退步,勿以久恋富贵。当然也是因为在宋史演义中,宋江不再是全书的主要人物,甚至无关紧要,给他安排一个圆满的结果,也未尝不可。而如果作品直接与水浒相关,那么宋江的结局是隐退就很不现实了,因为隐退不符合任何一部水浒相关作品中宋江的理想。(有的要功名利禄,有的要尽忠报国,有的要立功赎罪) 东藩先生也提到或谓康王南渡时,关胜、呼延灼曾在途次保驾,拒金死节,未知确否?惟武松墓留存西湖,想系实迹。加上也曾读水浒一书,对梁山好汉,想必也是有敬仰的。 |
宋史演义中,宋江是被迫归降朝廷,而并非水浒中的招安。蔡东藩先生也提到,宋江的本意是未愿招安,可见此书中的宋江,形象并不光辉高大,只是一个普通的山大王。但在张叔夜的训导下,宋江等人能够天良发现,感激涕零。证明宋史演义中的宋江,尚属天良未泯,故此不算下等人物。 蔡东藩先生在宋江等人出场时也提到:这宋公明既没有偌大家私,山上又没有历年积蓄,教他如何替着天,行着道?他无非四出劫掠,夺些金银财宝,作为生计。不过他所往劫的,多是富而不仁的土豪,及多行不义的民贼,尚不似那睦州方腊,一味儿逞妖作怪,恣意淫乱,因此京东一带,还说宋江是个好人。 由此可见,一向仇恨农民起义强调封建正统的蔡先生,对于梁山强盗宋江,也不是完全否定的。 总之,宋史演义中的宋江并不愿意招安,也并未素怀忠义,最后被迫投降。但是本性不算太坏,天良未泯,投降后又有功劳,兄弟死伤大半,也算可以将功赎罪。 故此,宋史演义中的宋江,属于中等人物,也得到了一个不错的结局 |
荡寇志中的宋江,落得如此结局。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这是对宋江的莫大讽刺,俞万春认为宋江一生假忠假义,最后栽在贾忠贾义手里,既是巧合,也是报应,更是讽刺。但是荡寇志中的宋江真的是假忠假义吗?这个值得我们分析一下。 什么是忠,什么是义?忠是对谁,义是对谁?这其实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我想一时半会也很难说的清楚。但是如果简单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对国家对天子忠,对兄弟义。 先来说义,水浒中的宋江,可曾有兄弟义气?我觉得是有的,现举若干例如下: |
例1、最后梁山好汉穷途末路的时候,宋江和吴用的一番对话 原来宋江自那日鲁达疯死之后,便邀吴用入内议事。二人密室对坐,宋江长叹一声,隐隐的流出一行泪来,道:“军师 ,你看大事如何结局?”吴用默想一回道:“但凭天数。”宋江道:“依我看来,天之亡我,不可为也。先生作速为我划策。”吴用又沉吟良久,目视宋江,将中指在桌上书一“走”字。宋江摇头道:“这个断断不可,我一走如何对得住众兄弟。若挚了大众同走,官军必然追来,仍与不走何异。”吴用道:“兄长且去,只要我不走就无害了。”宋江道:“这便更荒唐了,岂有我得保全,先生受累之理。”吴用道:“兄长且去,小弟见机而作。至于众兄弟,亦只好付之大数而已。”宋江道:“还有一事甚难,我此刻单身出走,老父在堂,断难窃负而逃。若不禀知老父,于心何忍;若说明了,老父必然牵挂,如何是好?”吴用道:“这也只好从权。太公面前,万无说明之理。兄长且去,太公如果问起,总说兄长在前关就是了。”宋江道:“我兄弟老清,与我同胞,此刻远别,须得告知他方好。”吴用道:“这个更可不必,兄长且去。老清是纯厚人,易于安慰,可以放心。”宋江道:“万一事变,这些儿郎们我不能照顾,如何是好?”吴用道:“古人说得好;慈不掌兵。兄长且去,此刻非慈悲之时节了。”宋江浩然叹道:“盐山情形,据朱仝、雷横说起,十分兴旺。如果如此,尽可去得,我且先去。”吴用道:“兄长须带一人同去,以便沿途服侍。我看兵目中史应德,乃是小窃出身,兄长带去大利。出后关时,也省得告知燕青。”宋江称是,急忙收拾,带了史应德去了。故尔梁山内外寂无知觉。 如果斥责宋江假义,我想吴用让宋江逃命的时候,宋江应该毫不犹豫,赶紧就跑,恨不得越快越好吧。但是荡寇志中的宋江似乎不是这样,宋江的内心不只是想到老父兄弟的安危,更是知道对不起众位兄弟,甚至那些儿郎。由此处见,宋江假义论,似乎立不住脚。 |
由此,本人认定,荡寇志一书中,宋江并不是假义 那么宋江是否是假忠呢?我们同样要通过原文分析 忠与不忠,其实最可以判定的就是通过宋江对招安的态度,于是我们引出下一个问题 |
3)宋江的污点 在荡寇志一书中,梁山军接连败北,被朝廷官军最后一网打尽,因为作者倾向性的原因,吴用的计谋,张清的石子,公孙胜的道术等等,全部掉线失灵或者不能完全发挥作用。个人觉得,这个是作者的问题,而不是梁山的污点,真正梁山的污点,我想是以下这些 例1、梁山军在荡寇志中存在着侵扰百姓,杀害无辜的现象,原文提到:”一人道:“若拿着了宋江,把来千刀万剐,方泄吾恨。那年我外祖家好端端住在沂州安乐村,吃他杀得不知去向,至今提起来头发直竖。”当然这种事情,在水浒全传中也有不止一处,毕竟是强盗属性,一点不做亏心事也是不可能的,这里不多探讨 例2、伪造石碣,对此荡寇志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 张公便喝左右动手。两旁转过数名兵卒,将二人一索捆翻,各打了一百讯棍 ,早已皮开肉绽,血流满地。萧让熬刑不过,只得从实供道:“这石碣上字是小人写的,因楷书恐人识得破绽,所以改写古篆。又特访得那道士何元通善识蝌蚪,所以特写蝌蚪古篆,又特邀他设醮,以便认识。至于那年天上认真开眼,认真有火光翻落,万国共睹,却不解其何故。”金大坚也将怎样赛镌石褐的话说了,又道:“这是宋江想与卢俊义争位,故与吴用、公孙胜议得此法,特将卢俊义名字镌在第二。此碣自卢俊义一到山泊之后,就已镌定。彼时张清、董平等尚还未到,原想就部下头目中选出几个,以满一百八人之数。后同张清等到来,却好天罡数内余第十五、十六两行未镌,因将张清、董平镌入。所以董平在五虎将之列,名次却在十五,顿与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离开,实为镌刻已定,难以改易故也。”贺太平又问道:“那董平、张清本位,原拟镌刻那个?”萧让道:“一个拟刻孙立,一个未定。至于地煞数内多有未定,所以龚旺、丁得孙尽有空缺可填。就是蔡福、蔡庆、郁保四、王定六等,也都是临时填上去的。此一事,惟有宋江、吴用、公孙胜及小人等知悉,余人都不晓得。”张公大笑道:“妖言惑众,一至于此。”陈希真道:“你二人同做此诡密大事,那宋江、吴用逃走之处,岂有不晓得之理?”二人都叫:“实不知道。”经略喝打,萧让、金大坚磕头求饶。左右不由分说,拖下去一顿拷打,二人登时毙命。 |
荡寇志中,宋江和卢俊义争位,采用人造石碣的方法,把宋江定在卢俊义之前,那么是否是宋江对卢俊义的不义表现呢?其实不是,我的观点是,本来东平和东昌之战后,宋江的寨主之位就已经确定,卢俊义自身并没有当寨主的迫切希望,也没有很多人心服,所以这时候,对他耍心机和手段意义不大。而宋江呢?如果说设定他伪造石碣目的是为了稳定人心,让众人心服,我觉得还有几分道理。但是如果设定假造石碣仅仅是为了对付卢俊义,那也确实没有必要了。 总之:个人觉得荡寇志中的宋江,腹黑有心机,也曾经有一些滥杀无辜的举动,但是如果评价其假忠假义,一无是处,倒也不是。荡寇志中的宋江,更倾向于属于中等人物 |
坐等 |
水浒后传中宋江形象的分析评价 关于水浒后传中的宋江,有以下几个问题可以探讨: 1)宋江托梦 在水浒后传中,有一段宋江给李俊托梦的故事如下 看那忠义堂比旧日气象不同,却是金钉玉户,琉璃鸳瓦,高卷珠帘,香喷瑞兽。上面灯烛煌煌,看见宋公明幞头蟒服,坐在中间。左边是吴学究,右边花知寨,都降阶相迎。施礼罢说道:“兄弟,我在天宫甚是安乐,因念旧居,长与众弟兄在此相会。我被奸臣所鸩,不得全终,你前程远大,不比我福薄,后半段事业要你主持。你须要替天行道,存心忠义,一如我所为,方得皇天保佑。我有四句诗,后来应验,你牢记着:念道: 金鳌背上起蛟龙,徼外山川气象雄。 罡煞算来存一半,尽朝玉阙享皇封。” |
2)一些间接提到宋江的地方 像阮小七笑道:“小乙哥说得痛快!前日宋公明只管要把寨主让与卢俊义,众兄弟之心大半多冷了,你今日又学他样子。花驸马不肯,你又推辞,难道我阮小七还像前日,戴了冲天巾,穿着赭黄袍,做暹罗国王不成?”众人多笑起来。 像水浒后传中,众好汉对宋江的称呼,基本上多为宋公明,而不是宋大哥,公明哥哥。不排除这里有作者写作习惯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不考虑作者因素,宋公明不如后两个称呼更为尊重,似乎也有暗贬宋江之意 所以个人觉得,虽然水浒后传中的宋江已经去世,而且主角也从宋江换成了李俊。但是作者眼中,宋江这个人物,也并不是高大完美型的人物。属于一个中等人物 |
这里纠正前面一个错误,荡寇志中,文本所述刺杀天使侯蒙的是假扮陈丽卿的郭盛,而不是陈丽卿。这里就引发了一个争议问题,有人认为宋江使人刺杀招安天使,是绝对的虚伪表现,属于当表子又立牌坊。也有人认为宋江没有陈希真有作案动机,最后审案判案的人都不倾向于宋江。 究竟哪种看法更有道理,还需要进一步判断,现在此订正指出。 |
--------------------今天不更新了,古本水浒传是这个帖子的最后一部作品更完了此贴终结,本帖主要是小说为,主,不考虑脱离水浒体系太多的小说如西冷冬青,陆士谔作品。也不考虑评书,戏曲等等,也暂时不考虑未曾完结的作品------------------- |
好贴,长见识了! |
插 |
期待扬州评话和贼三国。。。。。。。。。。。 |
我写的小说水浒传之征西夏有关于宋江的描写,你可以去看看,顺便也可以评论我写的小说。 |
古本水浒传中宋江形象的分析评价 关于古本水浒传的宋江,有以下几个问题可以探讨: 1)结局猜测 古本水浒传一书的结局,大家都很清楚: 山上天天宴饮,直到第九日午牌时分,一百五员头领正在开怀吃喝之际,只见一霎时,满天布起乌云,风雷大作,空中电掣金蛇,光芒四射,宋江道:「时入冬令,万物收藏,却有这好大的雷阵,兀自怪事!」说话刚毕,猛听得一声霹雳,如同天崩地塌一般,震动山嶽,一百五员头领,个个惊得亡魂丧胆,目瞪口呆。半晌,只见何玄通报上忠义堂来,一个倾天大霹雳,把石碣亭中那座石碣击得粉碎。众人闻报,尽都惊骇,宋江、卢俊义、吴用三人,面面相觑。此时云收雨止,依然化日光天。 |
从这个结局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答案很简单——石碣粉碎。而石碣上有什么,有的是梁山108人的姓名,按照非阴谋论的理论,梁山108将都对应上届星宿,俱属一会之人。石碣也是天降神物,那么天降神物被击碎,我想也只能说明108将恶了上天,将遭天谴,所以个人认为,按照古本水浒传的故事情节继续发展,梁山泊不会有一个太好的结局。 同样在古本水浒传的最后一回中,是否还有例子暗示结局呢?我想还有很多 例1:张叔夜上任济州太守,吴用对此人异常忌惮。加上历史上张叔夜和宋江的渊源,和梁山此时的心态,预示着张叔夜和梁山必有一战。对于官军与梁山作战,我相信梁山有可能打败任何一支官军,唯独打不败张叔夜的官军。张叔夜出战,梁山只有投降和被剿灭两个结局。 例2:天书被毁,宋江也知道是因为自己违背了玄女只有天机星可以观看的法旨。也就是宋江已经逆天,逆天者,天不佑。失去天书或许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但也因为宋江以为众头领都是天上星宿,所以让众人观看天书,客观上证明了古本水浒传并不支持石碣造假这一观点。 例3:奸臣遭贬斥,这里有2个暗示。第一,奸臣被贬斥后,梁山便失去了造反的理由。第二,奸臣去位,忠臣得用,朝廷的实力也自然加强。对梁山同样是一个大的挑战。 |
而且梅本水浒多次给了群众演员台词,诸如:终于盼来宋公明来,谁知没过几天又走了。 ——之类的台词,极力表现梁山英雄极其得民心。 |
感觉梅本天书其实是个猫腻,作者受了金圣叹的影响,暗示天书其实是宋江杜撰出来的,当大家都想看看的时候,宋江拿不出来,于是只好扯犊子说妈蛋,我书呢?娘娘收走了? 雷轰石碣,则是暗示石碣人造,老天爷发现自己被代表了,一个不爽,就劈了石碣…… |
看完 |
卧槽,看了半天没有讲正宗水浒传里面的宋江,全是些邪门歪道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水浒传 最新文章 |
我是真想不通,很多角色在原著中都是青年的 |
新水浒传导演咋想的?是不是故意的?TM新水 |
新水这段实在太温馨了 |
FGO这段属实是爆杀一大群国内的云读者、阴谋 |
说唐 作者是想不出别的计策了吗 |
98版水浒传里的几个女角色,大家觉得谁最美 |
给武太郎一身好本势,他会不会硬刚西门庆 |
搬运,连环画《揭投降派宋江》 |
逛了一群,恶心,现在贴吧里已经几乎看不到 |
为什么演武松的都没大火?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