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三国演义 -> 大约半年前,在三14贴吧写的水帖子——吹马 -> 正文阅读

[三国演义]大约半年前,在三14贴吧写的水帖子——吹马[第63页]

作者:inpassport
首页 上一页[62] 本页[63] 下一页[64] 尾页[7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李大钊是遗腹子,在他出生之前,父亲李任荣就去世了。祖父李如珍只有李任荣这一个儿子,所以特别希望儿媳妇能给他生个孙子,等孙子出生后,李如珍非常高兴,就给孙子起名叫“李百灵”,这个名字一听就很好听,寓意也好。
但是,那个时候有个说法,叫贱名好养活,像石头、狗剩、傻根等等,李如珍也觉得有道理,孩子小时候不能太灵了,于是就给他改名叫“李憨坨”。
等到李憨坨到了入学年龄时,需要一个学名,祖父就给他起名叫“李耆年”,字寿昌,寓意这个孩子能长寿。“耆”是指60岁以上的老人,在那个年代,能活到60岁就算是高寿了。
1913年,李耆年东渡日本留学,觉得自己的名字有一股封建的味道,于是就改名叫“李大钊”。
 
  经过高三一年的补课,这名学生的成绩得到了非常大的起色,在最终的高考中得到了686分全校第一的成绩,全家人都变得异常的兴奋!即便是这一年共花费了10万元,但是看到这样的喜人成绩,他的妈妈还是觉得非常值的!
  并且在其他家长询问她的“成功教育”时,她也会毫不吝啬地告诉大家,好成绩就是用钱砸出来的!高昂的补课费验证了那个道理“一分钱一分货”!甚至是还会劝诫其他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补课班的时候,千万不能怕花钱。
 
周五晚上 补两个小时数学,400元/小时,一周就要花800元;
周六上午 补一个小时物理、一个小时化学,400元/小时,一周就要花800元;
周六下午 补一个小时生物,400元/小时,一周花400元;
周日上午 补两个小时英语,500元/小时,一周花1000元;
这5科加一起就是3000元,一个月补4次,就是1.2万元。
 
“我其实更愿意给成绩不好的孩子补课。第一是因为成绩上升幅度较大,第二是即使孩子成绩上不来我也不会摊责任。还有就是,一般成绩不好又肯花钱补课的孩子,家庭条件都很好,所以补课费也多。”
 

 
这些拜把兄弟在战场上既然约同生死,平日也自然患难相救,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一个互助的团体,最后有了哥老会的名号。
诚如薛福成所说:“其立会之意,只在互相救援,互济贫乏而已。”*曾国藩也曾指出哥老会有两种议论最诱人:“一曰在营会聚之时,打仗则互相救援,有事则免受人欺;一曰出营离散之后,贫困而遇同会,可周衣食,孤行而遇同会,可免抢劫。”
 

 

 

 

终于,有玩家通过特殊手段提取到了防火女的模型,利用科技摘下面罩后,呈现在玩家眼前的面容却出乎意料,无神的双目拉低了整个人的颜值,美好的幻想随之破碎,看过的人都大为后悔。 
 
  捕鼠人里流传着三不抓的默认规则:刚出生的不抓,不是稻田里的不抓,收稻子之前不抓。
  早年鼠灾为患,现如今山里田间的鼠已经被吃得需要可持续性抓捕。加上近几年环境变化等因素,田鼠的数量急剧减少。因此遇上幼鼠,捕鼠人都会放回原处。
  只抓稻田里的老鼠,是对鼠源安全的一种保证。只有老鼠吃得干净,才能长得干净,让食客吃得放心。
  而没到稻子成熟的季节,老鼠也在挨饿,本就干瘪瘦弱的老鼠下锅了还要再缩个水,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所以要等到老鼠吃饱变肥,才是最佳时节。
  每年秋收后,也是捕鼠季的开始。捕鼠人将捕鼠器放置在鼠洞或者鼠道旁,便可以守株待鼠。入夜前放上捕鼠器,第二天就能看到老鼠已经躺好等着被处理。
  
  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竹筒捕鼠器,让当地的老鼠整整被骗了几百年。
 
四月初,太后因为久旱而闷闷不乐。她每天下朝后都要祷告求雨,连续十天都是如此,但毫无结果。那天,太后一令不发,一言不出,我们都不敢作声,我注意到太监们都很惶恐。就这样,我们连午饭也没有吃,那天早晨我工作得很辛苦,肚子又饿—事实上所有女官都是如此。我为太后感到担忧。最后她对我说,我可以走了,她想歇息片刻。于是我们回到自己的住处。我问王公公:太后为何要为不下雨而发愁呢?每天都有这样的好天气不好吗?王公公告诉我,老佛爷为那些可怜的农民而揪心呢,这么长时间不下雨,地里的庄稼都要枯死了。他还提醒我,打我进宫后,还没有下一场雨。我算了算已经两个月零七天,我完全没意识到自己进宫已经这许多时日。但另一方面,又好像觉得进宫已很久,因为宫里的生活很舒适,太后又待我这样慈爱,似乎我们已相知多年。
那天晚饭太后吃得极少,周围没有一点声音,每个人都在保持沉默。皇后叫我尽可能吃得快些,这使我感到迷惑不解。回到侍应室的时候,皇后告诉我,太后为那些穷苦的农民而忧心,并打算亲自祈雨,所以宫中恐怕要禁止肉食两三天。果然,那天晚上,太后在就寝之前发布谕旨:北京城内禁止宰杀生猪,希望藉此感动神明而普降甘霖。太后又谕令我们每人沐浴斋戒,预备祷告上苍。皇上也必须回城主持祭天仪式。而且,他也不能吃肉,不能和人说话,祷告上天发慈悲之心,降雨给可怜的农民。皇上佩一块三英寸见方的玉牌,上面用满汉文字刻有“斋戒”二字。所有伺候皇上的太监也都佩戴同样的小牌。这个玉牌的意思,就是时刻提醒佩带的人认真履行他们的诺言。
第二天,太后起得很早,吩咐我不必拿珠宝给她,自己匆匆地穿着好。她今天的早餐也非常简单,只有牛奶和馒头。我们的早餐是白菜煮饭,加了少许盐。实在没什么味道。
 
“为何外国女人有那么大的脚?她们的鞋子就像小船,走路的样子也很古怪,我实在说不出她们的好处。我还从未看见过哪个外国人有双漂亮的手。虽说她们的皮肤倒是很白,可脸上全都盖着一层白毛。你觉得她们好看吗?”我回道,我在外国的时候,倒是见过几个漂亮的美国人。太后说:
“不管她们怎样漂亮,她们的眼睛总归是不好看。我不喜欢那种蓝幽幽的眼睛,叫人想起猫儿。”
 
这太监是个不会说谎的老实人,不像原先的太监,即使掉了头发也会悄悄藏起来。当有头发脱落的时候,这个可怜的家伙吓得手足无措。太后在镜子里看到他慌里慌张的样子,就问是不是掉头发了。太监哆哆嗦嗦地回答说:是。太后大怒,喝令那个太监把掉下的头发再给她栽回去。我听了几乎要笑出声来,可太监却被吓哭了。太后叫他出去,还说呆会儿再收拾他。我们接着帮太后梳好了头。我要说这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因为太后的头发很长,梳起来很困难。
太后照常上早朝去了,过后就把这事告诉了总管。这个李莲英实在是个刻毒而残忍的人,他说:“为什么不打死他。”太后便命李莲英即刻把那个可怜的家伙带到她的住处,接受责罚。
吃饭的时候,太后说饭菜不合口味,又命令责罚厨子。
她们告诉我,太后只要一发怒,就会鸡蛋里挑骨头,样样事情都能挑出毛病。所以那天接二连三地发生那么多事情,我并不感到惊讶。太后又说我们大家头背后的燕尾梳得太低(燕尾是一种满族发型),看上去蠢不可言。其实我们的头发每天都是这样梳的,她先前从没有为此怪我们。她看着我们,说:
“现在我要上朝去了,你们全都走吧,回房把你们的头发重新梳过。要是再让我看见你们这个样子,我就拿剪子剪掉你们的头发!”
 
“我知道你们一定要笑,”太后说,“康格夫人是位很和善的人,美国对中国一向也很友好,尤其是光绪廿六年(1900),美国人在宫里的行为也还算友善,我很赞赏。但总不能说我也喜欢他们的传教士吧。李莲英告诉我,说这里的传教士有一种药,给中国人吃了,就会心甘情愿地成为基督徒。然后,他们就装模做样地叫中国人仔细想想,他们可是从不曾强迫任何人违背自己意志去信他们的宗教。传教士还拐走中国的穷苦小孩,挖出他们的眼睛用来做药。”
我告诉她,这些都不是真的。我见过很多传教士,他们都是一副慈悲心肠,并且愿意做任何事来帮助中国的穷人。我还告诉她,他们为那些可怜的孤儿做了些什么:给他们住所、食物和衣服。有时他们还到内地去,看到被父母所遗弃的盲童,就领了回来,抚养他们。像这种事情,我就知道好几起。那些乡下人把他们的残疾孩子遗弃给传教士,因为他们实在太穷,养不活孩子。我还对她讲了他们所办学校的情况,以及他们怎样帮助穷人。太后于是笑了,说:“我当然愿意相信你所说的这些,不过,为什么这些教士不留在自己国家,帮助他们自己的老百姓呢?”
 
太后说到这里,向周围看看,低声道:“康有为曾经想叫皇帝入教,但只要我还活着,谁也别想信教。我也承认在有些方面,外国人的确值得钦佩。像他们的海军、陆军和机械师,都比我们强。要说到文化,我看毫无疑问要数中国第一。我也晓得,有很多人相信,朝廷和义和团是串通一气的,但这并不是事实。我们刚一察觉到暴乱,就颁布了几条谕令,马上派兵镇压,然而事情已经不可收拾了。我当时决意不离宫。我一个老太太,是死是活,早已不在乎,但端王和澜公劝我马上就走。他们还建议我伪装成别人出去,这叫我很生气,就拒绝了他们。回銮以后,有人告诉我:外面传说我离宫的时候,穿了宫中一个老妈子的衣服,坐了一辆破骡车,而那老妈子则穿了我的衣服,坐在我的轿子里。我奇怪是谁编的这些故事。人人都信以为真,并且很快就叫京城里的外国人都知道了。
“还是说说拳乱的事吧。那时候,我受到了奴才们怎样恶劣的对待啊。没一个人愿跟我走,在我还根本没打算出京的时候,很多人就逃得不见踪影。那些留下来的,也不做事,站在一旁等着看热闹。我决意要问问到底有多少人愿意跟我走,就对他们说:‘你们愿意同去的就跟我走,不愿意的就离开我好了。’让我大感惊讶的是,站在那儿听我说话的人寥寥无几,只有17个太监、两个老妈子和一个叫寿珠的宫女。他们说,无论发生什么事他们都跟着我。我一共有三千太监,几乎全跑了,我要查点都来不及。有些恶劣的家伙甚至敢在我面前无礼,把我贵重的花瓶扔在石板地上,摔得粉碎。他们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我没法责罚他们,因为我们正要动身离宫。我大哭,祷告祖宗的在天之灵保佑我们。
 
“你晓得么,打从我小的时候开始,我这辈子就一直很苦。我从父母那儿没有得到过丝毫快乐,因为我不讨人喜欢。我妹妹总是能得到她想要的一切,而我,则常常不被理睬。我刚进宫的那会儿,很多人嫉妒我,因为那时候大家都认为我长得好看。但比起漂亮,我更认为自己是个聪明的人,我接受了挑战,并且赢了她们。我进宫以后,先帝很宠爱我,对其他人几乎不看一眼。很幸运,我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这使我在先帝心目中的地位更加不可动摇,然而我倒霉的日子也从此开始了。咸丰十一年,先帝忽然病倒了。加之洋兵又攻进了北京城,放火烧了圆明园,我们于是避到了热河。当时发生的这些事情,大家自然都很熟悉。那会儿我还年轻,跟着一个病危的丈夫,带着一个年幼的儿子。东宫的侄子是一个觊觎大位的险恶之人,而他无论如何也没有这个权利,因为他不是皇室直系。我不希望再有谁去经历我那时候的危难。当皇帝进入最后的弥留之际,几乎不省人事。我领了太子来到他的身边,问他后嗣将如何决定。他没有回答,然而事情紧迫,我急中生智,对他说:‘你儿子在这里。’听到这话,他随即睁开眼睛,说:‘自然是他继承大统。’此事一定,我这才放了心。这句话几乎是先帝最后的遗言,不久他就归天了。如今,虽说事情已过去了这么多年,但想起他弥留时的情形,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事。
“那会儿我寻思先帝虽然走了,但毕竟还有同治可以依靠,以后的日子总该会好起来。然而不幸的是他竟在不到20岁的时候就死了。打这以后我就完全变了一个人,从同治死后我受到人们关注的那一刻起,所有的幸福都结束了。东太后又给我制造了许多的麻烦,我发现很难和她友好相处。不管怎样,她到底在五年之后也死了。光绪皇帝被带到我这儿的时候,还是个三岁的孩子,体弱多病,几乎不会走路。
 
一天,太后问我:“发烧的时候,外国医生通常会给病人吃些什么药?我听说他们会让你吃各式各样的药丸。这样做必定相当危险,因为你不知道它们是用些什么东西做的。中药全都是用植物的根茎做成的,而且不管怎样我总能查出我应该吃什么药,因为我这儿有本书专门解释哪种药治哪种病。我还听说外国医生常常要对病人动刀子,而我们治同样的病却只需用草药。李莲英告诉我,说有一个小太监手腕上生了个疖子,有人劝他上医院。当然他们也不知道会是怎样个弄法,外国医生用刀割开了疖子,把个小太监吓得魂飞魄散。叫我奇怪的是,我听说那小太监过了两天竟然好了。”
 
所有的表演全部结束,马戏团离开的时候,行囊里多出了一万两白银,那是太后赏赐给他们的。
接下来的两天里,我们一直在讨论这马戏团的种种妙趣,不过没多久,太后在谈到这个话题时,对整个事情表示了很大的失望。她说,原以为是怎样与众不同的神奇把戏,究其实也不过如此。这又是太后的一个特性:对任何事情的兴致,不会超过五分钟。
太后对我说:“我看外国的技艺,也不见得都很神奇。就拿卡尔小姐所画的这张画像来说吧,我就不认为它是一张什么好画,看上去这样粗粗拉拉的(太后并不了解油画)。再者说,为什么一定要在面前摆个实物才能画呢?平常的中国画家就能画出我的衣服、鞋子等等,只要看一下这些东西就行。依我看,她好像也不是一个多么了不得的画家。不过我说的这些话,你不要去对她讲。”
 
当太监们解开链子,鹦鹉却一动不动。太后说:“真是怪事!每年总有几只鹦鹉不肯走,我只好把它们留下来,直到它们老死。你们瞧瞧,它们不愿离开呢!”这时,总管来了。太后告诉他刚才发生的事,总管立即跪下磕头,说:“太后宏福,这些鹦鹉被太后的慈悲所感动,情愿留在这里服侍太后。”
这个仪式被称为“放生”,是大功大德,定能得到上天的赐福。
一位女官问我对鹦鹉不肯飞走这事有什么看法,我对她说,这的确很奇怪。她说:“这很简单,一点也不奇怪。这些太监早就得到了总管的吩咐,好些日子之前就买下了这些鹦鹉,并训练它们。每天太后午睡时,这些鹦鹉就被带到这山顶上训练,让它们习惯这个地方。目的不过是想让太后高兴,其实也就是愚弄太后,让她相信:自己的仁慈甚至感动了这些畜物,愿意留在这里陪侍她。”她接着说:“最大的笑话是:就在太后放飞它们的这当儿,山后早有几个太监守在那儿,好捉住这些鸟儿,再拿去卖钱。因此,不管太后怎样祷告,它们立马就会被人捉了去。”
 
十一月十四的早朝之后,太后告诉我们,俄日之间可能要爆发战争,她对此很不安,虽然实际上和中国没什么关系,但太后担心他们要在中国的领土上开战,到最后中国不免要受池鱼之殃。我们当时对此也没太在意,但是第二天早晨,总管来向太后报告,说有50个太监不见了。因为这事没有明显的理由,所以大家都很惊愕。平时太监们做完了事,没有任何规章反对他们出紫禁城,只要他们在宫门关闭以前回宫就行。然而第二天早上再次得到报告,又有一百多个太监也不见了,太后马上说:
“我现在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他们必定是听了我说的关于打仗的话,担心又像拳乱的时候一样,于是就先走为上。”照往常的规矩,只要太监跑了,就会派出一班人马,把他们抓回来接受责罚,但是这一回太后却颁布谕旨,说不必去追拿他们。然而,一天早晨,太后的一个随身太监也跑了,这才使太后勃然大怒。她说:“平日里我方方面面都待他不薄,难道他就是这样报答我的吗?一有风吹草动就跑得不见踪影。”我也知道太后平日待这个太监有多么好,但他的逃走我一点也不感到惋惜,因为他惯于利用一切机会让某些女官倒霉。
太监逃走的事时有发生,到最后,太后做出决定,我们仍留在紫禁城里,这样比较安全些,等到明年开春再回去。
当我向我的随身太监打听太监失踪的原因时,他告诉我,正像太后所怀疑的,他们害怕又要发生拳匪事变那样的混乱。他又补充说,至于太后宠爱的太监也和其他人一样逃走了,他一点也不惊讶。他进一步对我说,就连李莲英本人,也不是十分靠得住,拳乱那年,太后离京西狩,李莲英就曾经装病,要是事情不妙,随时可以准备逃走,后来总算又跟上了。
 
当太后得知画像快完工时,很是高兴。我觉得这是一个重提报酬问题的好时机。太后问我,付钱是不是真的合适?要付的话付多少?我告诉她,画画是卡尔小姐的职业,这些日子她要不是忙于替太后画像,别处也会有很多类似的工作机会,能挣不少钱。所以酬金应该更丰厚些才是。要让太后懂得这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又问我是否真的有把握,卡尔小姐不会因此而生气,那康格夫人呢,她会不会不高兴?我向她解释,在美国和欧洲,妇女们通过画画、教书或其他的职业挣钱养活自己,是相当普通的事,她们非但不觉丢脸,反会以此为荣。听了这些,太后似乎很是惊讶,问我,卡尔小姐的哥哥为什么不养她?我说她自己不愿意靠哥哥供养,况且她哥哥也成了家,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太后对此大发感慨,说这真是一种古怪的文明。在中国,父母死了,做儿子的就有责任供养他的姐妹,直到她们出嫁。她又说,中国的女子如果要自己工作谋生,人家是要说闲话的。最后,太后答应跟大臣们商量一下,我这才稍稍放了些心,此事好歹有了几分着落。
 
二月下旬,卡尔小姐工作很辛苦,画像终于快要完成了。太后又翻起了她的皇历,为的是择定一个吉日验收画像,最后定在1904年4月19日,卡尔小姐也及时地得到了通知。卡尔小姐很郑重地对我说,在太后指定的这个日子,画像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于是我把卡尔小姐的话转告给了太后,跟她解释说还有许多细节之处需要添加修饰,建议最好宽限数日。太后说,必须在4月19日四点钟之前全部完工,因此我也就没敢再说什么。
完成的前一周,太后最后一次来到卡尔小姐的工作室,打算看看画像。她看来还比较满意,但还是对把她的脸画得一半暗一半白表示了不同意见。我跟她解释说,暗的部分其实是阴影,但她还是坚持要我告诉卡尔小姐,叫她把两边的脸改得一样。这使得我和卡尔小姐之间发生了一场热烈的争论,但她最终还是认识到,跟太后作对无济于事,于是答应稍作修改。太后偶然瞥见画像下方几个外国字,问我是什么意思。我说那不过是卡尔小姐的签名而已。太后说:
“哦,是这样。我也知道外国人做事总有些奇怪,但还从未听说过比这更奇怪的事。竟古怪到把她的名字写到我的画像上。人家看了,自然要认为这是卡尔小姐的画像,而根本不是我的。”我又只好向她解释,说这是外国画家一径就有的习惯,任何一幅他们画好的画上,都要签上自己的名字,无论是肖像画还是别的画,都是如此。太后说那只好这样了,就算她对吧。但看来对此还是很不满意。
经过没日没夜的工作,卡尔小姐总算在规定时间完成了画像,太后特意安排康格夫人和其他外交使节的夫人来宫里看画。这回完全是私人会见,太后便在她的一间小殿里接见了她们。常规的外交礼节之后,太后吩咐我们领夫人们去画室,太后与她们道过别,就回自己的寝宫去了。皇后奉太后懿旨,以主人的身份陪来宾参观画室。每个人都对画像赞叹不已,一致认为画得惟妙惟肖。
 

 
卡尔小姐离宫后,一天,太后问我:“她曾向你问起过1900年拳乱的事吗?”我告诉她,拳乱那会儿我正在巴黎,所以对这事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自然也就说不出什么。我向她保证,卡尔小姐从未对我谈起过这个话题。太后说:
“我最不愿提起那次事件,也不喜欢外国人向我们的人打听这方面的问题。你知道,我常常认为自己是有史以来最聪明的女人,谁也不能和我比。虽然我曾听说过许多关于维多利亚女王的事,也读过她的一些传记—当然是中译本,但我还是认为,她一生所经历的大事和趣事,还不到我的一半。我的一生尚未完结,没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或许总有那么一天,我要用一些非同寻常的事,或是做一些和我过去所作所为完全相反的事,叫洋人大吃一惊。英国是世界上的强国,但这不是维多利亚女王一个人统治所造就成的。她有国会里的才俊之士一直在做她的后盾,他们讨论所有的事情,直到得出最好的结果,她只要在文件上签个名就行,国家大事也用不着她说什么话。再回过头看看我,我有四万万的人民,所有的事都要靠我一个人判断。虽然我也有军机大臣可以商量,但他们只关心开缺候补,逢到重大的事情,还是要由我亲自决定。皇上他知道什么?我一直都很成功,但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庚子拳乱会给中国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这是我一生中唯一的过失。我本可以及时颁布诏令,阻止拳匪的妖言惑众,但是端王、澜公二人信誓旦旦地跟我说,这些拳民是上天派来的,能使中国摆脱一切我们所痛恨的洋人。当然他们指的主要是传教士,你也知道我有多恨这些传教士,我一直是个多么虔诚的佛教徒,所以我寻思自己先不忙开口,等等看会发生些什么。我的确也感觉到了,他们太过火了。有一天,端王带着拳民头领到颐和园,把所有太监召集到大殿的院子里,逐一检查每个太监,看看他们的头上是不是有一个十字。那个头领说:‘这些十字平常人看不到,但我能凭着他头上有没有十字来判定他是不是基督徒。’然后端王又到我的宫里来,说那个拳民头领正在宫门口,他已查出了两个太监是基督徒,问我如何处置。我当即大怒,告诉他:没有我的许可,他无权把任何拳民带到宫里来。然而他却说,这个头领法力无边,能杀尽洋人,刀枪不入,所有天神都保护他。端王告诉我,这些都是他亲眼所见。曾经有一个拳民用火枪向另一个射击,子弹打中了,但那人却毫发无损。
 
太后说完这些,不觉哭了起来。我对她说,我也为她感到很难过。她说:
“你不必为我过去经历的这些磨难感到难过,但应该为我的声名就这样给毁了而感到伤心。这是我整个一生当中唯一的一次失误,由于一时的软弱,终成大错。从前我就好比是一块无暇的白玉,我为国家所做的一切,人人都钦佩赞赏,但自从拳乱之后,白璧其污,终生莫濯。我也时时为此懊悔不已,想我平日也是个极有主见的人,这回却听信了那该死的端王,这一切全是由他而起。”
 
1927-1928年间,德龄在回国逗留期间,还亲自扮演慈禧,演出英语清宫戏。同时又找到小德张等宫中旧人,回忆收集清宫资料。抗战期间,宋庆龄在香港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发动海外华人华侨同仇敌忾,共御外辱。德龄曾追随左右,为给抗日军民筹集经费和物资做出了贡献。1944年11月22日,德龄在加拿大死于车祸。
 

 

首页 上一页[62] 本页[63] 下一页[64] 尾页[7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三国演义 最新文章
诸葛亮北伐时到底有多少人
南宋有人评价孙权:四十帝中功第一
老三国打戏烂就是烂 有的人就是死不承认 那
刘备的徐州六郡一波就被吕布偷袭完了?
陆老师走了
小孩子觉得赵云强 长大后你就会发现其实还是
三国武力排名之我见! 1.吕布100 2.关羽99
演义中魏延和马超谁的人生更悲剧?
吕布把张飞的红线当斑马线踩来踩去
八版本三国演义主要情节比较贴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6-30 22:52:19  更:2021-07-04 07:56:02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